登陆注册
9668300000021

第21章 政治宣传中的新闻化转换(2)

每年一次的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对国务院总理代表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工作报告的报道是成就报道的一大重点,往年的电视深度报道的模式就是将该报告压缩成25分钟左右的节目,一头一尾是报告人的同期声,其余部分就是播音员照念报告的缩编版。2007年的报道方式有了变化:大大压缩报告人的同期,加入采访和评论,解说将总理的报告看做是向人民的述职。节目将2007年的报告与2006年的工作报告进行对比,看去年的承诺兑现了多少,既陈述了兑现的项目,也突出了没有兑现的部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这两项指标没有完成。节目还让种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出租车司机、基层医院院长等普通民众评价政府去年工作并对新的一年提出期望。虽然变化不大,但毕竟与单纯的传声筒式的政绩宣传有了些微差别[参见央视国际网站《焦点访谈》2007年3月5日节目《焦点“两会”访谈》视频及文稿。]。

第三,由对行为喝止转换成调查性报道。

对舆论监督,主管部门的一贯要求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新闻从业者往往以“扒粪者”自许,特别注重用调查性报道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报道,特别关注公权力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侵害,而不愿动辄监督普通民众、动辄对基层干部斥以违反某某政策,以“政策打手”自居。

2006年至今,“彭水诗案”的报道题材之典型、理念之先进、影响之深远堪称代表。

“彭水诗案”的起因是重庆市彭水县教委的借调干部秦中飞,因为填了一首词《沁园春·彭水》批评当地政府的一些作为,并用手机短信发给一些朋友,结果被以涉嫌诽谤刑事拘留,随后被逮捕关押29天。

2006年10月19日,曾独家报道“孙志刚案”的《南方都市报》以数千字的长篇报道率先披露“彭水诗案”,次日,发表社论《秦中飞遭遇诗案,难道彭水还停留在古代?》,质问:“一条短信在几十个人中间传播,到底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公安局凭什么监控普通公民的短信,又怎么可以去翻阅无罪者的聊天记录?秦中飞到底有没有公民权利?彭水的公民到底有没有合法的权利?难道彭水弃中国大环境于不顾,仍然停留在专制的古代?”

报道引起全国震动。重庆市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10月24日认定秦中飞无罪,撤销该案,10月25日发放国家赔偿金2125.7元。彭水县委书记于12月被免职。《南方都市报》继续深入调查,发现当初公安部门对秦中飞的处理直接源于县领导的指示。2007年2月,被免职的原县委书记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南方都市报》又报道了人大代表对任命的质疑。

为什么《南方都市报》对“彭水诗案”穷追不舍?因为该报的编辑、记者认为“公民被剥夺言论自由,官员滥用国家暴力。个案虽小,却是中国人言论窒息的范例和政治生活的标本:既可以看到渗入到基层的‘统治’习惯,也可以触摸到内化于人心的深刻恐惧。这正是《南方都市报》长期关注、力求切入的命题”。[参见《南方都市报》2006年10月19日至2007年3月的相关报道。]

在调查性报道方面,许多新闻从业者还努力应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深度开掘。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一直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深度剖析。10年前栏目开办之初,曾以《高楼抛妻案》探究过家庭暴力问题,近10年后,它又以“焦点小组调查法”(focus group interviewing),通过对一个女子监区因不堪家庭暴力而杀死丈夫的十几个女犯的调查,对家庭暴力这个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现象、原因(社会压力、家庭矛盾、经济困境、酒精依赖、心理疾患等)、危害、应对办法(亲友、村委会和妇联组织干预,警察和法庭干预,心理辅导,设置受虐妇女救助机构)等作出了超越个案的关注[参见央视国际网站《新闻调查》2005年2月28日节目《女子监区调查》视频及文稿。]。

三、价值转换

有两位著名汉学家汤森(James R.Townsend)、沃马克(Brantly Womack)在描述中国的政治社会化和大众传播时,将政治沟通中传递的核心观念概括为:集体主义、斗争与积极主义、自力更生、平均主义与民众主义;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随着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的变化,这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透过近些年的新闻传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新的变化:

关于“集体主义”:在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的同时,也强调追求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隐私,强调个性发展,主张求同存异。一些报道涉及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对少数人性取向的尊重、对文化多元(包括外来文化)的包容。[参见央视国际网站《新闻调查》2007年3月21日节目《谁动了我的隐私》、2005年8月8日《以生命的名义》和《焦点访谈》2007年1月21日~24日的节目《文化的力量》。]

关于“斗争与积极主义”:不仅像汤森、沃马克看到的“安定团结”的口号取代了“敢于造反”,如今的中国,“共建和谐社会”成了新的口号,也是新闻报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关于“自力更生”:不过分依赖外国、不过分依赖国家,这一点,汤森和沃马克也表示赞许。今日中国的很多报道,不仅鼓励全球协作、警惕民族主义情绪,也善意地提醒公众理性看待包括并购在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竞争充分的影响。一些报道一方面鼓励公民自主创业、谋求个人发展,一方面强调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义不容辞。

关于“平均主义、民众主义”:今天的很多深度报道承认差别、揭露不公,但不主张平均主义,而是推崇公平正义;很多报道透露出记者既尊重普通大众又尊崇知识精英的倾向。

四、变化因何发生

新闻中的任何变化都是传媒、政府机构、公众三者互动的结果。简单地说,上述转换的发生,综合起效的直接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收视(听)率和发行量为指针的市场压力的驱动以及以传统的书信、电话和新兴媒体Email、Blog为载体的民意表达的推动。

虽然不允许中国媒体中的新闻业务进行经营活动,但经费来源绝对依靠广告收入而非上级拨款的残酷现实,要求广播电视必须以高收视(听)率、报刊必须以高发行量吸引广告客户,再加上公众对媒体报道内容和形式的直接要求和大胆批评,使得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日益贴近普通受众。

第二,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带动以及传媒规制的松动。

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实施信息公开条例,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参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年政治体制改革中审慎出台的各项举措和低调面世的一些理念,为新闻界的探索提供了“政治正确”的依据;对一些非党委机关报刊和省辖媒体的管理松动,给了一些媒体报道和评论的自我裁量空间。

第三,中国新闻界传统的推动以及海外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触动。

指点江山、臧否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随着近代报刊的兴办,这种传统在深度报道、时事评论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共产党的若干创始人都曾利用报刊批评时政、动员民众。这种传统被1957年“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不断打断。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编辑、记者又以行动承续传统。

就海外影响而论,仅1978年以后,国外新闻学著作得到大量译介,如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材(包括第七版),哥伦比亚大学曼彻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埃默里父子的《美国新闻史》的第五、第八和第九版,国际调查记者与编辑组织(Investigative Reporter&Editor Inc.,简称IRE)的《调查记者手册》(The Investigative Reporter"s Handbook)等;著名传播学学者的著作也几乎都有翻译,如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弗兰、默顿、塞弗林、麦库姆斯、福柯、阿尔杜塞、布尔迪厄、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赫伯特·席勒、文森特·莫斯可、阿芒·马特拉、霍尔、莫利、默多克、戈尔丁等的著作。近年来,国外著名报刊(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的文章也很容易看到,著名电视机构的名牌节目(如《60分钟》、《60分钟Ⅱ》、《前线》、《全景》、《四个角落》、《会见新闻界》、《今天》、《20/20》、《夜线》、《48小时》、《日界线》)也可以观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解除“党禁”、“报禁”以后民主化进程的实践,也向大陆传递了丰富的资讯[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海峡两岸》收视率稳居频道第一,每天对台湾的时事政治进行报道、点评;台湾知名学者、作家龙应台,从上世纪80年代发表《野火集》至今,每有文章,华人世界必争相阅读,而“民主、人权、文明”是其作品不变的关键词。]。

上述综合力量直接影响了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财经》杂志为代表的纸质精英媒体和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电视媒体从业者,使今天政治宣传的格局中出现了新闻化转换的尝试。

结语:中国式民主的助推器

无论亨廷顿如何评价亚洲和中国的民主,[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见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我们可以把民主看做一种理念、一种制度,也是一个过程。诚如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发表的文章所言,“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2月7日。]认识到新闻媒介是人们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后,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正努力地承担起这样的功能:尽量真实地告知公众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尽量客观地向公众解释这些事情的意义和重要性,尽量为公众讨论政治问题提供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平台,尽量曝光侵犯公众权益的行为。这些功能,英国学者布赖恩·麦克奈尔(Brian McNair)称之为理想化的民主社会中媒体的功能。[〔英〕布赖恩·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1~22页。]作为正在进行民主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个新闻从业者,我们应胸怀理想、奋斗在当下,以新闻的方式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参考书目:

〔英〕布赖恩·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芳译:《中国政治》(第三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英〕奥利佛·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Stanley J.Baran,Dennis K.Davis.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Ferment and Future,3n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庄永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

同类推荐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热门推荐
  • 第九颗龙珠之仁君

    第九颗龙珠之仁君

    第九颗龙珠,仁义之珠,非大仁者莫能得之。龙生,一介文弱书生。机缘巧合之下得见天颜,龙珠加身,从此香艳不断、奇遇不断,更背负斩妖除魔之大任!后世称之为:仁君!
  • 静待花开,各一方

    静待花开,各一方

    等了三年的花开,谁知开待无果。就像那时的我们,有缘无果,却尝到了爱情的苦涩,终于.......等到了你,你千万不要离开我,我只能爱上你了。但他,是学霸。不过不是那个冰块脸,简直是个太阳啊。
  • 中土霸王传

    中土霸王传

    “谁戴上了中土世界的皇冠,谁就拥有控制皇土大陆的权杖!”这是皇土大陆流传最广的一句话,那么,中土世界在哪里呢?“过了前面那座城市,就是整个皇土大陆的中心,中土世界!”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邢天。学过体术,是个农民。一件小事…呃…好吧,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的事导致他离开了他的故乡—格里镇。也许他自己也想不到,他这一走改变了整个世界。从无名小卒到“最狠新人”,又因干了震动全大陆的大事件而成为“新一代豪强”,最后终于在众强林立的中土争霸中脱颖而出,成功问鼎天下,成为人们口中的—中土霸王!
  • 孤独的吟唱

    孤独的吟唱

    被神遗弃,落入凡尘,天煞孤星的她饱受着生与死的无尽轮回。十年过去,终于重拾生的....期望
  • 云念微风处

    云念微风处

    这是一个JQ四起的故事,当纯洁冷漠的小护士遇到热情似火的霸道总裁,会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呢?
  • 道法破天

    道法破天

    柳天附身到了东方帝国八大世家之一的柳家家主长子柳天阳的身上。柳天本以为可以享受美好生活时,却悲催的发现,他的灵脉不知被那个王八蛋给废了,无法修炼道气,他成为了一个废物。世人欺他辱他,嘲讽耻笑他,万鬼谷,三生林,六道碑,人族四禁地,万兽血屠,十帝血战,四圣断臂,魔祖头颅,他不屈服,不妥协,道子,道者,道士,道人,道师,道王,道帝,道尊,道圣。修道九重天,一步一登天。他披荆斩棘,从世俗的不屑嘲讽中一步步成为天地间的至强者。那一刻,他向天地发出强者高傲的宣言:不敬天,不拜地,与天地并列!有爱有恨!有喜有悲!但不管怎样,它总是生活!
  • 萌学园之宇宙危机

    萌学园之宇宙危机

    传说,在一宇宙深处,封印着一位魔王......两千多年前,他在宇宙中制造混乱,将多族杀灭,宇宙变得混沌不堪。见此情景,夸克族和多族长老,联手萌骑士,一起将魔王封印......如今,封印已快消失,魔王即将重生,宇宙将面临再一次的危机......
  • 叛逆少女成长日记

    叛逆少女成长日记

    只是想着纪念一个人.我喜欢你哪怕一直是备胎.可是勉强相处总会累垮的啊.宝贝啊以后我不在你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宝贝真是抱歉我的喜欢成为了你的麻烦.宝贝你想和我做陌生人我也不介意了.宝贝我喜欢你?你也不用再知道了你只要记得我是个万人厌且下贱的人就好了.陪你到这为止.
  • 异世命魂师

    异世命魂师

    奥斯丁大陆有一种特殊的职业,名为命魂师,命魂师通过修炼体内的六大魂穴而让自身变得强大。掌控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天顶穴:主元素控制,开窍之后可沟通元素。祖窍穴:主精神力,有意念控制、读心、隔空转移、感知等手段。心门穴:主自愈恢复能力,开窍之后可以极大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中枢穴:主身体能力,连接身体四肢,开窍之后可极大增幅身体各项机能包括:力量、速度、敏捷等。气海穴:主储存能量。魂力的储存点。转轮穴:魂师命魂所在窍穴……前世的宇航员萧野在进行宇宙探索任务之时遭遇虫洞,穿越到了奥斯丁大陆。在这片大陆,九大王国割据、塞外异族对人族虎视眈眈,他又会如何一统大陆结束混战,消除异族对人族的威胁?
  • 宝岛大文豪

    宝岛大文豪

    重生在了2000年宝岛!杰伦是我哥们,志玲是我女友,没事跟金镛喝茶,偶尔见见星驰,天王巨星我都认识,别问我是谁,我就是宝岛大文豪林宇航。一本爽死你不偿命的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