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017

第17章 人生感悟(2)

我的启蒙时代是在白果树下度过的。春夏时节,白果树撑开擎天大伞,编织着绿色的梦境;秋天,黄灿灿的一片,一枝枝、一串串浆果,摇荡着丰硕的喜悦;入冬,叶儿片片飞舞,白果仁儿经不住孩子们的逗引,一个个落地有声,下课铃一响,大家竞相奔出教室,拾掇满地的赏赐。之后,将硬壳咬破,放在篾火炉里烧烤,那淡绿色的果肉,糯糯的、香香的,十分可口……

那时,我们这些顽皮的鼻涕伢惯于恶作剧,常常用石头在树干上打靶子,或用小刀在树皮上雕花样。有一次,我们正在比刀法,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近视眼老师逮住了我们。他摘掉金丝眼镜,吼道:“是谁教你们搞破坏的!”我们愣愣地望着他,心想,只有敌人才“搞破坏”呀,一个个吐着舌头,不敢出声。一阵紧张之后,他戴上眼镜,抬头望了望伟岸的树干,说:“你们知道吗?当年,贺龙元帅就经常在这棵树下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革命队伍。著名的走马坪收编,就在这个地方哩!”他有声有色地讲着贺龙武装收编四川土著武装3千多人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成了“红小鬼”,站在贺龙的队伍里显威风哩!末了,他对我们说:“这棵树就是有名的‘军长树’呵,你们要好好保护她!”我们听懂了他的意思。后来,我们常常看见他在敲上课铃之后,不知从哪里挑来一担担黑土,倒在白果树裸露的根上。我们好奇,也用盛午饭的碗、钵之类,从校外端些土来围在树根上。后来,学校干脆把给白果树培土当作队日活动的内容。许多老师也参加了培土的行列……

光阴荏苒,我们那些小顽皮都先后告别了母校,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成了军人。但谁也没有忘记白果树,没有忘记近视眼老师。大动乱的年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家乡。第一件事便是看一看亲爱的母校。呵,白果树还是那么高大,只不过没有先前那么葱郁了!我惊奇地发现,那粗大的主根,有多处已裸露在外面,伤痕累累,显得十分憔悴。据说,是经常在树下开批斗大会被造反派踩伤的!近视眼老师没能坚持培土么?一打听,他已经被打成什么“黑五类”,叱回山外老家去了!我的心一酸,眼泪涌了出来。良久,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又过了几年,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我也参加了工作。那天,我陪一个电视摄制组专程去拍白果树。学校放假了,历尽沧桑的白果树安详地耸立着。步入操场,只见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正挑着一担黑土向白果树走去。我定眼一看,竟然是那位近视眼老师!我连忙过去亲热地喊他。他扬起卧蚕眉,好半天才想起我的名字来,接着便高兴地笑了。他告诉我,他早已落实政策,根据他自己的志愿又回到这所学校。他说他离不开白果树,离不开老区人民……摄影师不知不觉把他摄入了镜头。

渐入冬季,该是拣白果的时节了。一天,友人给我送来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近视眼老师给我带的一包白果仁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他是叫我不要忘记白果树,不要忘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啊,敬爱的老师,我们这些“白果仁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1987年

我的同学

60年代初,我同A君分手了,还在初中,本届两个班,不知什么原因,要压缩一个。他被压缩。他哭了,很伤心,好像一切都失去了。A君,白胖白胖的个儿,过人的聪明,我永远记得他。

我是个幸运儿,读完初中,升入高中,继而平步大学。当60年代中期各种革命的、红色的、响当当的战斗队、钢组织、战斗兵团、司令部纷纷拉大旗、呼啦啦叱咤风云的时候,我不忍“保皇派”的备受煎熬,得以“逍遥”回家,在书籍里寻找人生的资本。一次,在去区镇的山道上,我惊喜地和A君邂逅相遇。20出头的他,身子单薄,面宠白皙而憔悴,说不尽的凄楚。他说他除了参加“大合班”生产以外,什么也不想干,不合众,不出头露面,象蹲在天坑里一样。他羡慕我,说我前途不可限量。我说了许多鼓励他的话,要他千万不要丢了书本!他惨然一笑:“社会这么乱,看得再多,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我还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也许有一天,你会闯出一条路来!

我们又分手了,望着他的背影,望着路旁瑟瑟发抖的山茅,我的心底升起无尽哀怨......

10多年过去了,按1年工龄长5毛工资计算,我都要长上10块的工龄工资了。加上其他津贴,每月可拿120来元。虽然每每同跑江湖的人相比觉得人不如人,然而想起A君及与他一同被压缩的同学的遭际,就知足常乐了。A君怎么样呢?还生根在那匹高入云汉的大山下吧,还厮守着薅儿挖锄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A君又相见了。去年初冬,我带领一个电视摄制组拍摄我编导的电视艺术专题片《山的情怀》时,来到他家邻近的一个村子,拍完茶山之后,便和山民们聊起天来。他们无意中说到A君,说他除了兴茶种粮之外,还承头办了一个水泥厂,那水泥不仅远销外省外县,更重要的是为邻近的农民带来若干好处。前些年,山砍空了,没办法,盖新房只得用水泥砂石,A君的水泥因此十分走红。听了山民们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去看A君。果然不假,他真的办起了一座年产7千吨的水泥厂!见到他时,他穿着白色的工作衫,正在半现代化的化验室进行水泥标号测定。同学相见最为投契,他马上把我引到厂长办公室,各捧一杯香茶,细细叙起旧来。他说不尽对我的感激之情,感谢我当初对他的鼓励。人到难处要拉一把,我把他拉到了实处。他说他听了我的话后就没有消沉过,从来没有离开书本,一直钻数理化、钻建筑、钻机械。他是等待时机,“阴沟里的篾片总有翻身之日”,他等待翻身!我与他共鸣,是的,人啦,什么时候都不要消沉,消沉是自我灭的毒药!我说,“文革”虽然使我没有喝足大学的墨水,但我弥补了许多许多,我还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呢,万一再“文革”下去,我可能是一名合格的“老中医”了。我问他何以办起厂来,他笑着说:先不谈政策。谈经济!他说附近有个大化工厂,每年生产硫酸的废渣堆积如山,又占地又污染环境。他就利用多年所学,把废渣利用起来,来了个两全其美。一个人能力有限,就邀约了3、4个能人,事情就办拢了!

闲谈中,自然涉及个人前途。他笑了笑,坦率地说:“也许,我比你更理想一些。讲事业,我还要办预制件厂、花砖厂,还要办许多公益事业。讲收入,你可能赶不上我的零头!”我笑了,我为一位“阴沟里翻身的篾片”而笑,为一位有志者事竟成的拓荒者而笑,为新一代农民的崛起而笑,笑得很愉快。我说,我想到A记水泥厂专门搞文字工作,他当即拍板:“只要你来,保证你每月拿现在工资的两倍!”我是真心的,他也是真心的,我们的感情紧紧连接在一起……

1988年

切莫自己冷落自己

自己冷落自己,比他人冷落更可怕!

体制改革,各种新的组合应运而生。“组合”是人操作的,往往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因此,不少有脸面、甚至风光过、辉煌过的有志者,很可能“一落千丈”。而不少平庸之辈很可能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于是,有些“壮志难酬”之人便在心理上失去平衡,愤愤然叹咏起“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末路晚唱来。他们看透世态炎凉,不读书文,不谙时事,怪话连篇,牢骚满腹,惶惶不可终日,把往日那十二分热情,一下降到零度以下!

自然,失落是痛苦的,但失落者未必渺小!鲁迅云:“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是苍蝇”。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真正的有志者,定不会为一时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人生的道路,在海阔天空之下,任鱼跃、任鸟飞,“条条大路通北京”,大可不必只去钻“死胡同”。你不是做时髦官的料子,你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你进不了条件优越的单位,你就不必为命蹇事乖而叹息;你倘若作了“下岗”“处理”,你也不必怨天尤人,顿足骂娘。此时,最要紧的不是佳人空谷自伤幽独,而是要认定自己的价值,排除一切世间纷争,努力去开创一个实现更高价值的天地。或立说,或从艺,或经商,或种地,十八般武艺,你总有一二。你只管挺胸抬头,理直气壮,活出一个人样来!如果你甘愿冷落自己,你将变得一文不值,并很可能成为众脚下的泥,而一旦成泥就没有人肯把你拾起来,你永远只能屈居路人脚下?!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有志者事竟成,何不好自为之?

1988年

病房佚事

夜,已经很深了,我坐在三屉桌前,左手托着下巴,肘子撑在桌子上,右手握着钢笔,只觉得握笔的手颤抖,不听使唤。头上吊着25W的电灯,蚊虫在周围拼命扑打,忙乱中不时撞在我的脸上,铺在桌上的横格信笺,闪着光,刺着我的眼睛。这信怎么写呢?过了很久很久,我才下笔——

“我最敬爱的两位老人!我永远忘不了的好爷爷、好奶奶!”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鼻子一酸,泪水抛豆似的涌了出来,一滴一滴掉在信纸上……

我实在写不下去了,10天前的一幕幕,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

那天,我乘班车来到A市,下车不久,只觉得头痛得厉害,浑身酸楚无力,除了喝水,什么也不想吃,我知道,这是在车上入睡后,不知不觉着了凉,患上了感冒,如不及时医治,就会拖垮身子。我来到一所就近的医院,经检查,果然是重感冒,已经烧到40度!必须住院治疗。我拖着疲乏的身躯来到住院部。长长的走廊里没有一条凳,没有一把椅,我支持不住,顾不得什么礼貌,冒冒失失地向门上标着“12号”字样的病室走去。推开门,只见里面有两个铺位,平行放着。靠外窗的那个铺位睡着一位老者,头发蓬松,灰白色的八字胡乍一看去,占了半个颜面,颧骨像两个瘦脊的山包,“山包”周围死一样的白,死一样的荒凉,我对他看了几眼,指着门边的铺位有气无力地问:“这里有人没有?”老汉对我光了一眼,确切地说,是审视了我一眼,慢吞吞地说:“没有。”说完,哼了一声,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我坐在看去很白,但却布满陈旧血痕的被子上,刚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忽然进来一位富态老婆婆,看上去约摸50多岁,容光焕发,长长的眼角不笑也像在笑,显得很慈祥。见我一副病态,轻声问我:“这位小同志,哪里不舒服?”问话间,她已坐在我的床沿。我突然想起了祖母,小时候,我稍一“打怏”祖母也是这么问我的,只是不叫“小同志”,而叫“孙宝儿”。在祖母面前,我很撒娇,肚子本来只隐隐作痛,她一问,我会马上喊爹叫娘,这时,祖母会掏出钱来哄我:“忍着点,是虫儿在里面拱的,一会儿就会好起来!”得到钱,真的“一会儿”我的肚子就不那么痛了。祖母早已谢世,现在像是突然听到了她的问候,我的心不觉为之一振,不自觉地带着嗲气说:“怕是害了伤寒,浑身痛,高烧,医生要我住院。”她皱了皱眉头,伸手摸我的额头:“哎呀,烧的快燃起来了,真是可怜!”说着,给我理了理枕头。这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人大步走进来,先是训了我一顿,说我还没登记就进了病房,不守规矩,接着板着脸说:“马上预交100元住院费,不然这里不收!”说完,给老人床上甩了两包药,急速转过身走了。我打个冷战!天,我才带了50块钱,就算一个不剩交完,还有50元哪里来?白大褂走后,我长长叹了口恶气!老婆婆一边拿药,一边说:你身体不方便,我给你登记去吧!”她这一说,使我既感动又窘迫地流下了眼泪。老人马上放下药袋,又来安慰我:“不要紧的,这里的医生高明,住几天就好了”。我的眼泪更多了。他不知我的苦处,想了很多话来宽我的心。终于,我告诉他,我的家在农村,离这有300多里,这次出门带的钱被小偷掏了,只剩几十元钱,就是发电报要家里电汇,也得两三天才能收到,况且妻子也在患病,已借了上千元……

不等我把苦水倒完,老婆婆说:“看你,怪可怜的,这点事用得着这么急吗?”边说边从内衣袋里掏出100元钱,往我手里一塞:“走,我带你去开药、办住院手续!”不由分说,她扶着我,回头望望老伴,径直走出去……

老婆婆特意要把我安排到他们房间。扶进门,让我躺下,给我盖上被子,倒水喂药,帮助医生输液,一股暖流,热和着我的全身!

天天喂药,天天送饭,天天端茶倒水,在老人的精心照护下,我终于康复了。而那位老大爷,却还在呻吟之中,我是应该守护在他身边的,可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离开,我的良心受到莫大谴责!

想到那慈祥的老人,我的心就沉沉的,我怎么报答她呢?尽管,我准备给她寄去300元,我知道,任何物质的报答都显得单薄!我只能再次在遥远的地方道一声:“谢谢您,老人家!您不仅帮我治好了病,更重要的是教我怎样做人!”

1989年

窗口

认识那个特殊的“窗口”,是我协助电视台剪辑一部表现山里人情怀的电视专题片时。

领导再三叮嘱我,剪辑时画面要尽可能做到山美、水美、人美,尽可能突现建设成就。倘若把破破烂烂的东西亮在屏幕上,那是要丢山里人的丑的,也对不起山外的电视观众。我心领神会,自信地保证:这个关,我一定把住!

本子是我写的,我又是助导,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摆布,拍摄了许多尽善尽美的画面。剪辑时那美的山、美的水、美的人,那恢弘的建设场面,自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怀着急切的心情,欲求尽快成片,让领导知道我的苦心,我的作为;也让山外人一饱眼福。自然,我也将得到好的名声。

操作编辑机的是一位年逾半百的刘工。几许白发和那深邃的眼睛,能看出他的饱经沧桑和练达。我怀着既学习又“指导”的心情坐在旁边指指点点。开始是山水风光,接着是民族史和革命斗争史遗迹遗风。刘工尊重我的意见,剪辑起来很顺当。到后来涉及物产,建设,山民生活,乡土文化,他却在许多地方咬定不敢和我苟同。我要求,画面上所有主体人物都要穿民族服装,以表现民族特色。他说,民族特色重要的不在服饰而在精神气质;我要求尽量多一点美男靓女,以证明山里人并非粗野鄙俗之辈。他说,重要的是要凸现山里人的情怀,山里人的质朴美,绝不能以貌取人;我要求多选些气宇轩昂的吊脚楼和现代化建筑,以展现山里人的富有。他说,不要让人产生错觉,山里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还大有人在;我要求,描绘建设场景应多用仰拍镜头,以渲染一种高大气势。他说,如是,就不必戴个贫困地区的帽子向上要钱了……

他执机,我拗不过,只得听其自然,可心里总有点疙疙瘩瘩,郁郁不快!他看出我的不悦,工作之余同我闲聊起来。他说,电视片子不是电视“骗子”!屏幕虽小,却是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要给观从留下社会和生活的真实内涵,真情实感,留下不尽的回味、思考与求索……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问题,他竟能有如此精彩的见地!我的心底蓦地涌起一阵涟漪。

我反复咀嚼……

同类推荐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散文杂拌

    散文杂拌

    本书作者邓友梅著名“京味作家”,作者本人内心深处坚守的情感,也是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放眼世界的文化积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散文杂拌》收入作者的多篇中短篇作品,各个写作时期的重要作品,基本反映了作者创作的全貌。
  • 乘火车梦游

    乘火车梦游

    本书是散文集,是作家段落的散文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在风中藏好自己”、“乘火车梦游”、“回春遗梦”、“怀抱梨花的村庄”四个篇名辑录了作家的64篇散文作品。散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作者作者的心路历程。文字优美,文笔流畅,感情真挚。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热门推荐
  • 狗的人性美

    狗的人性美

    《狗的人性美》当一只狗有了梦想,世界在它眼中变得与以往不同;当它开始追寻梦想,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在它面前。浪漫主义与荒诞文学完美结合,发出关于自由的绝望呐喊。对灵魂与生命的终极拷问,对痛苦与磨难的深度理解,看“四足甘地”如何上下求索真理之路。
  • 倾城神女异界游

    倾城神女异界游

    她,二十一世纪艺术学院学生,穿越后却被告知自己本是灵界神女,而此时灵界早已没落千年,在她的守护下,灵界是否会恢复繁荣昌盛?他,龙族大陆第一强者,天赋强大,强势霸道,却甘愿为她自费修为堕入凡世,这一世,他们异界相遇又会擦碰出怎样的火花?
  • 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这本书是为下面这些孩子写的:他们认为天堂就在天上;地狱就在地下;从来没有听说过伦敦或巴黎,认为“丹”这个单词仅仅是指一种狗。这本书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来讲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过这位旅行者并不想把这本书写成旅行手册。这本书希望向孩子们展示他们目力未所及的世界,“从卡拉马祖到廷巴克图”。这本书希望孩子们不仅仅能知道世界七大奇迹,还能知道更多更多的世界奇迹和世界之最。我小的时候,生活在新英格兰地区。有一年过感恩节,我们烤了五种不同的派和一种馅饼,有苹果派、桃子派、红莓派、蛋奶……
  • 诅咒火炬

    诅咒火炬

    一场突如其来的杀伐攻占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包括尚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为了给生者一线希望,给死者一个安息,幸存者们开始了对抗一个世界的绝望远征,谱写下一篇令人叹惋的涅槃悲歌。笔者只想安安静静的写点什么,只想情真意切的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就像捏面猴儿,每一个面猴儿都是手艺人为你讲述的故事。同样,每一个面猴,也都融入了作者的灵魂在里面。因此,诅咒火炬一文,不修仙,不后宫,不种马,不功法,不穿越,不开挂。如果您也和我一样,想要安安静静的听一个故事,那么——就请您听我娓娓道来。
  • 地球霸业

    地球霸业

    有人说他是一个胆小鬼,只知道躲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朽的信仰,有他在世界特别祥和;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一个废物!动我家者,虽远必诛。”本来书名是《地球霸主》,不想却已被占用。
  • 明月英雄志

    明月英雄志

    看我最快、整理最好的版本请到:http://www.*****.com/?Book27266或者百度《盗墓劫明》(第一个)。《逆战歌》男主诗:汉家骁骑绕龙城,胡蹄踏雪马不鸣。垓心炽炙沙浸甲,瀚海雪困百战兵。《春叹》女主诗:笑看桃花凋敝扇,小楼昨夜又逢春。去时吴侬相媚好,燕子归来不识君。这部书很难定义:明线将主人公的个人发展,有机融合于真实历史走向;暗线又是主人公抗击日本秘密组织的侵华野心;既有侠骨柔情、刀光剑影,又有权谋奇策、铁马箫声!重战略,讲战法,尊览!
  • 武道人间

    武道人间

    觉醒之日,天生异变,看他如何一步步成为剑仙
  • 修离

    修离

    化身、武道,是这个世界力量的标准。九大诸侯国将帝国消灭之后,被自己亲人背叛的亡国皇子,踏上了艰苦复仇的道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暗杀,他该如何强势归来?————————无法化成人形,萌萌的虎族大猫;性感妩媚的狐族少女;还有啰哩啰唆的孤胆剑客。主角捂脸:你们真的可以帮助到我吗?
  • 陌少赶来前妻逃不出

    陌少赶来前妻逃不出

    4年前,一张离婚协议书摆在他的面前。他落笔就写下他的名字。4年后,她带着她的孩子回来,初次见面。
  • 仙剑之龙在三国

    仙剑之龙在三国

    虚渺灵境一盘棋,下了六百年,十五年后下棋的将是谁?年纪轻轻的少年方小虫,一夜之间失去了师傅和恩人,从乱葬岗爬了出来,仇家是权势倾天下的曹家,而他命不该绝,偶然被诸葛世家捡了回来。然而,在历经生死重重的怪异考验后,身为诸葛世家新一代徒弟的方小虫,却开始因身世的秘密陷入一个个阴谋阳谋中,他如何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翩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