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700000020

第20章 苏联模式的历史评价(7)

最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企业的主要权力掌握在上级机关手中,企业职工失去了自主权。指令性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虽然为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斯大林也曾提倡按劳动难度和劳动量调节职工的收入差距,但这一合理倡议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也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企业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旷工、怠工现象司空见惯。1938年,联共(布)中央、苏联人民委员会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联合作出的关于整顿劳动纪律的决议指出:企业中的“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苏联党和政府关于经济问题指示汇编》第二卷,第665~672页。]可见管理体制上的弊病,以劳动者对待劳动的消极态度反映了出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工人的劳动真正同切身利益相结合。

2.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备战和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和平年月,如果能够很好地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关系,这种体制也能发挥好的作用。但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容易转化为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当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甚至失去约束之后,这种权力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发挥出无以伦比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权力却同样可能造成惨烈的牺牲。从社会主义的稳步、健康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及时纠正错误的权力,而不是一个虽然可能最高效地组织社会生活但却随时可能滋生严重错误的权力。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当领导者和专政机关的权力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时,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制就随时可能遭到惨烈的践踏。苏联模式在苏联的实践恰恰就是如此。因此,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完善,还有赖于民主集中制的进一步健全和更好地实施。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第一,党内外权力过度集中,各级政府机关受到过多的限制,党中央容易脱离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具有以党代政,国家权力集中于执政党,党内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和政治局,最终又向斯大林个人集中的特点。国家权力机关,从各共和国、各州、市苏维埃到联盟最高苏维埃,都不具有真正的实权。这就造成了行政机构、地方及基层政治机关主动性缺乏的弊端,执政党因而无法得到各级苏维埃真正有力的支持。同时,由于党的代表大会无法按期召开,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无法实现其对党的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包括作出重大决策和选举党的中央委员等。由于党的中央全会也无法按期召开,这又使中央委员会无法对政治局进行有力的领导,包括作出重要决定和选举政治局委员等。最后,由于政治局及其日常办事机构——书记处的权力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斯大林经常并不召集全体政治局成员召开政治局会议,而只是与身边的若干亲信讨论后,就对党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最终使民主集中制名存实亡。在无法发挥党内民主和贯彻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的情况下,斯大林等人作出的决策可能无法满足形势的要求,也难以对一些错误现象作出及时纠正,党正确有效的管理办法蜕化为政治体制的弊端[在前文“斯大林模式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一节的注释中,曾经提及联共(布)权力集中于政治局和书记处的问题,并认为只要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保持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中央委员会对政治局和书记处的领导,这一现象就不是体制的弊端。但是,在当时,这些前提条件基本不具备,不但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贯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也没有按时召开,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权力又越来越高度集中到最高领导人手中,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转变为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因而,合理的政治现象蜕化为政治体制的弊端。]。由于党的高层干部的积极性无法得到发挥,党的代表无法反映基层党员的民主要求,广大党员未能行使合法权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扼制。在这种体制下,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离心力会与日俱增,甚至还可能产生敌对情绪,党中央可能由此而逐渐失去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当一些政治运动突然发生时,人民群众有可能不会站在党的一边,包括一些党员也会对党的生死置若罔闻。

第二,由于实行事实上的干部委任制和干部终身制,党和苏维埃缺乏罢免不称职干部的机制,极容易滋长官僚主义。虽然苏联原则上规定领导干部应该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必须选举产生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但在实践中,干部的挑选、提拔、配置等全部人事大权都集中在党的机关,联共(布)和政府各级干部多数是由上一级党的机关任命。即便有些干部是由选举产生的,但候选干部一般也都由上级党的机关事先圈定,选举只是走走形式而已。而且,在各级领导层上,总有一些干部长期占据领导位置,长期连“选”连任,表面上是反映出下层群众对领导的爱戴,事实上则是实行了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委任制和终身制的盛行,及选举制度的不完备或流于形式,容易为那些善于玩弄权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巴结上司的心术不正者所利用,而真正德才兼备的干部却得不到任用,失去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斯大林时期,多数党和国家的干部都在个人崇拜的热潮中随波逐流。人民群众由于被剥夺了真正的选举权和监督权,根本就不可能将腐化变质的干部从“权力的宝座”上拉下来。斯大林本人也曾发现这一体制的缺陷及其产生的问题,他曾警告说,一些领导人“有变成领导术士的危险”,“完全可能僵化和脱离群众”。[《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77页。]他还曾指出,必须清除党内、苏维埃组织内的官僚主义现象。但是,由于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关失去了应有的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根本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监督,所以,官僚主义的弊病很难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得到根本解决。这对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这种弊端会造成平庸无能的干部汇聚一堂,真正有才能的人才不仅不能进入领导层,而且还屡屡受到排挤,长此以往社会主义必将贻误发展的良机。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则可能从鄙视这个政权的领导干部,发展为对这个政权的漠不关心,最终甚至会唾弃这个政权。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事实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长期生活在苏联模式中的苏共基层党员和广大“当家做主”的人民群众,在苏共垮台的那一个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冷漠,仿佛这个政党、这个政权与之毫不相关。所以,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真的不愿重蹈苏联之覆辙,彻底变革这种干部制度就是其必定要采取的抉择,任何推诿和任何借口都不能掩盖这一事实。

第三,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关被削弱,专政机关被赋予特殊的权力,社会主义法制受破坏。在联共(布)十七大上,党的监委被降级,成为在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的机构,工农检察院被解散,党的中央委员兼任了党的监委的领导职务。这使党的监委实质上成了党中央政治局的一个一般部门,难以行使其原有职能。[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权内,下级机关监督上级机关是肯定做不好的。党的监委既然处在政治局的领导之下,它就基本不可能再监督政治局的行为。同理,在各级党的机关中,各共和国、省、市党委的监委由于处在该级党委的领导下,它也就不可能真正监督该级党委的行为。]在全国各地监察网络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当各种违法、破坏法制现象发生时,监督机关无力加以纠正。基于斯大林关于“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的认识,[《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60页。]联共(布)把阶级斗争的方法不恰当地运用到党内斗争中去。[在1921年召开俄共十大曾经通过决议禁止党内争论。列宁指出,“为了在党内和整个苏维埃工作中执行严格的纪律,并取缔一切派别活动以求得最大程度的统一,代表大会授权中央委员会,在遇到违反纪律、恢复或进行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而对中央委员则可把他降为候补中央委员,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把他开除出党。”参阅《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页。这一规定表现出了政治和文化上加强集中控制的倾向。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提倡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处理党内斗争,开除出党的处罚也决不非将阶级敌人连根铲除的做法。只有当斯大林提出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的认识时,联共(布)清洗党内反对派的行为,才构成了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争论的事实。]当安全保卫机关超越法律大肆逮捕和处决党的高级干部时,党的监督机关明显没能发挥出应有的监督职能,党的中央机关基本上是默认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加之国家专政机关享有特殊权力,必然会造成对社会民主生活和公民权利的践踏。这种情况与党和国家的监督机构被削弱是密切相关的。在30年代的肃反扩大化运动中,大批无辜的干部,包括党、政、军的高级领导干部被残害,就是法制不健全和专政机关滥用权力造成的恶果。当时,被害人往往被冠以“人民的公敌”,然而,“人民的公敌”的概念却只具有政治学的意义,在刑法和犯罪学上并不能成立,“人民的公敌”是一个不具法律意义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犯罪内容。从本质上看,监督机关职权被削弱,权力就失去了应有的约束,政权会逐渐与广大群众脱离联系,甚至会成为广大群众的对立面,长此以往就将直接威胁到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存亡。

第四,在苏联模式政治体制上述诸方面弊端的综合作用下,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缺乏有效的纠偏机制,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用残暴方法处理国内阶级矛盾和党内派别分歧的弊病,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了损害。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由于党内外政治权力过度集中,民主集中制没能得到充分的贯彻,监督机关的职能被削弱,安全机关凌驾于法律之上,支配全社会的权力未能得到应有的约束,最高领导人拥有裁决一切的权力。这种体制能够避免各种拖延时间的扯皮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能得到合理的运用,这种体制能够发挥出无以伦比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失去了充分吸纳全社会的智慧对重大决策进行充分研讨和对现实行为进行监督、纠正的机会。当权力失去应有的约束之后,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纠偏机制就受到了遏制,甚至会完全失灵,使整个社会失去对严重错误的纠偏能力。这在斯大林时期是有着明确表现的。20年代末,尽管社会形势的确要求联共(布)中央采取措施实施农业集体化战略,但是用残酷的办法将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彻底加以消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许多中农也被当作富农消灭了,这不但造成了劳动力人口的减少,而且无谓地增添了许多阶级仇恨。在1930年和1931年两年内,苏联国内共有60万户富农被剥夺财产,有24万户富农被强迫迁徙。[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下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在肃反扩大化运动中,阶级斗争的办法被错误地运用去处理党内争论,大批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和优秀知识分子被错抓错杀。1934年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产生的139名中央正式和候补委员中,有98名被逮捕和枪决,占70%。[同上书,第662页。]

1937年组成的以莫洛托夫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先后出任苏联政府部长的有22人,他们中1人被撤换,1人自杀,17人被处决,幸存的只有4人。40年代末,苏联国内再度出现了类似的大规模处理党的高级干部的事件,包括联共(布)中央书记、保卫列宁格勒的英雄阿·亚·库兹涅佐夫和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苏联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等人在内的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都被判处死刑,三年之内有2000多人被撤职。[《共青团真理报》,1989年1月15日。]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过错,但纠偏机制的缺失使苏联社会无力纠正这些过错。

同类推荐
  • 先锋

    先锋

    本书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受表彰的近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采写,生动反映了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高校党建工作推进过程和建设成果,形象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热门推荐
  • 重启修真路

    重启修真路

    “青云哥哥,我会等你,无论多久,一直等到你回来找我为止!”这是他的爱人在他临死的时候最后的呼唤,为了那一世的爱情,他选择了300万年后再次重生,然而时间、空间已然发生了变化,即使有着前世的记忆他又能如何从一个人精的和尚重新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呢?从今天起牛加栓宝开始创作一篇新的小说”重启修真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不吝惜你手中票票给我鼓励支持一下,在这里先说一声谢谢!
  • EXO之穿成系统伤不起

    EXO之穿成系统伤不起

    你,原本是一个千金大小姐,却在继母的陷害下,让周围的人越来越讨厌你,最后把你害死……却不料你穿越到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一个世界,莫名其妙的被说成是平行世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平行世界统领者的女儿?那为什么还要做一个苦逼的系统?什么?还要帮助宿主完成任务?可是——为什么是12个宿主啊!!!外挂读心术又是什么鬼?
  • 鸳鸯针

    鸳鸯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仙至尊

    问仙至尊

    来自地球的林天,因在地摊上买回一个玉石,无意之间引动六千年一遇的‘九星连珠’异像,居然打开了时空之门,来到了一个陌生世界。之后被云梦道人收做徒弟,做了一名修士,然而十年后,云梦道人也大限已到,驾鹤西去,在临走之前留下吞天门唯一的信物,吞天石。林天发现,这枚吞天石正是带自己来神州世界的那块玉石,这块玉石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把自己带到了这个世界?林天慢慢地探索了下去,结果发现一个惊天之谜!神州世界,末古时代降临,对于修士来讲,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年代,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各大门派都纷纷派弟子下山寻找成仙机缘,企图找到成仙之道。到底能不能找到,能不能最终成仙?登上那‘至尊’仙位,一切尽在问仙至尊。
  •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这一定是在拍古装戏,场面还蛮大的,应该是个大片。“哎,哎,等等,我不是演员,你找错认了,演少爷的那个不是我,你看,我连演出服都没有,还是不要浪费表情了,又没有摄像机!等正式开拍的时候你在演啊!要我陪练可是要收费的哦!”什么?嫁给他?嫁给一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那不是等于自杀吗?什么,你没病,装的?敢骗我!小样,你当我是垃圾筒,脑子里装的是废物啊?尊贵的王爷,请您收好!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离婚协议书,我要休了你!签字画押,尽快,我赶时间!
  • 世界之哀

    世界之哀

    科技发展为人类开启了繁荣昌盛,衣食无忧的时代,然而歌舞升平的世界背后却是自然的悲戚和生命的轻贱。在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躁动的狂欢时,一把同样源自科技的绝刃,已然贴在了他们的颈上,伺机而动...............
  • His Own People

    His Own Peo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武双修

    佛武双修

    世间众生皆不出生死二字,欲了生脱死者,唯我佛门中求。天下武学皆不离力技二门,欲修习至极武道者,唯从力技二门中得。力门乃金刚法脉,技门乃菩提法脉。力乃技之根源,技乃力之极致。参悟佛门功法,便可力技兼修,金刚菩提兼得。西天二十八祖达摩大师身兼七十二绝技,深入佛法第一义谛,通达经藏无上了义,与少室山面壁九年,创立禅宗,中兴少林。故言:世间万法,皆是佛法,天下武功,源出少林。千百年后,大三学生王骏风与体校朋友李国明、赵晓鹏等人偶入佛门,成为三宝弟子,并开始习武修佛的新生命历程,历经百难千劫,为佛门中兴创下了千古不灭的功绩。
  • 异世神巫

    异世神巫

    同在一所大学的陆鸣和他的小弟郑涛无意间的到了上古神巫舜的传承,同时穿越到了异界,陆鸣成了舜的传人,郑涛则和舜的神兽赤龙结合,兄弟俩一起闯荡异世。
  • Young Adventure

    Young Adven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