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300000023

第23章 信仰什么(8)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必须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要揭开金钱的神秘面纱,认识货币的本来面目。钱看起来不过是一张纸,或一块金属,但在社会中尤其是经济过程中起着任何纸张和金属都起不到的作用。没有它,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就不能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也难以进行。之所以如此,并不是钱本身有什么神力和神秘之处,而不过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需要的结果,即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需要的结果。用马克思的说法,钱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能与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的商品,即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要承认金钱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正确认识这种作用。对货币的认识,是当前对于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对金钱有正确的态度。盲目地表示鄙视,或盲目地加以崇拜都是不正确的。现在的人们比过去普遍地更重视物质的利益和物质的享受,更重视物质财富的追求了,一句话,更重视钱了。尤其是与我国过去的那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相比,这种变化是最为明显的。这有其社会的原因和必然性,而且一般地说重视金钱也无可厚非。关键是重视到什么程度,如果把钱看作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东西,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成为生活中衡量一切的标准,并当作人生意义的寄托和所在,那么超出了合理的程度,就成了对金钱的崇拜了,在这里金钱成了他的神灵,而他则成了金钱的奴隶。他忘记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把金钱当作生活的目的,把生活中一切珍贵的东西,如真理、正义感、友情、爱情以及亲情等都抛弃了。这种拜金主义的态度确实是一种人性的堕落,这样的人生不可能是真正幸福的。事实上,拜金主义已经引发了无数人间悲剧。轻者造成朋友翻脸,夫妻反目,家庭不和,重者带来偷窃、抢劫、贩毒,甚至拐卖人口,放火杀人。有的还向自己的亲人下毒手。所有这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无非都是为了一个字——钱!

拜金主义带给人生的是堕落和毁灭,带给社会的则是破坏和犯罪。

真是触目惊心啊。

既不要把货币看作是偶像和神,拜倒在钱的脚下,同时也不要为了表示自己的清高而故意地对于金钱表示轻蔑。文学作品中那种对于金钱的咒骂,把金钱作为人格化的东西加以嘲笑,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也不是一种科学正确的金钱观。因为它把一切与金钱有关的罪恶都挂在了金钱本身的账上。对金钱无端地采取一概的否定、鄙视的态度,是自然经济下的一种价值观念。虽然我们可以学习我们传统中的那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但我们不能照搬自然经济下的金钱观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对金钱有个正确的处理方式。这涉及以怎样的方式来挣钱、存钱、花钱等方面问题。金钱观的问题不只是个认识问题、态度问题,而且更是个实际处世问题。在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还要具体地探索对待和处理金钱的实际方式问题。不论是作为工作者,还是作为消费者,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方面当然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问题,需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去摸索、总结,但那总的原则,不妨借用培根的话来表达:“不要梦想发横财。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

25.权力崇拜与政治意识二重化

权力崇拜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神化政治权力的观念和社会心理。但它很难说是一种政治信念。因为政治信念有自己的思想内容,表示一种政治理念,而权力崇拜则是一种对权力的盲目膜拜。权力崇拜也可说是拜权主义。

权力崇拜往往产生于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和对社会生活过分干预的地方。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政治权力,这并没有神秘的地方。

但如果像封建社会那样,权力过于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就易被滥用,使人们产生一种敬畏和恐惧的感情。权力就像一只命运的手,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把政治权力变成了神,从而使我国人民历来有一种对于权力的崇拜之情。

权力崇拜的后果之一,就是使人们的政治意识发生二重化,即分化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政治意识,一种是政治神圣的意识,一种是政治污浊的意识。

政治神圣的意识是一种对政治盲目崇拜的意识。它把政治看作极其神圣、堂皇和凡人不能染指的领域,盲目崇拜政治权力和政治奇迹。政治披上了一层圣光,成了一种准宗教,拥有政治权力的人被当作救世主,权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恰如万能的上帝一般。

因而人们在政治圣像面前自惭形秽。“文革”时期,这种政治神圣意识在社会上盛行起来,对自己领袖的崇拜达到顶点,成为那场人间悲剧的一个侧面。

政治污浊意识,即认为政治是污浊的投机场所的一种意识。盛传小道消息,津津乐道于政治家私生活中的丑闻秘史,以为政治的全部含义都在于此,带着卑污的心理去看待政治,把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完全归结于政治家的私人动机和手腕。当一个人声称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时候,除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情外,又总是表白自己的洁身自好。

我国有众多的海外侨民,他们往往拥有巨大的财富,甚至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命脉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在政治上却几乎是毫无权利和影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中国人回避政治,对待政治权力不像对待经济利益那样去努力争取,因为他们往往持有政治污浊意识。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些侨民之所以流往他乡正是因为受到政治迫害的结果,他们对政治持鄙视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对政治的认识是片面的、情绪化的。

这两种政治意识尽管各执一端,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理论根据都是似是而非的。一句话,都没有把政治当作一个普通、正常、毫无神秘感的领域来认识。一句话,对政治没有一颗平常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治活动本身是以神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神秘形式产生于政治生活本身的分裂并被用来掩盖这种分裂。封建专制制度造成了最有权力、最高贵的人和最无权、最卑贱的人的分裂。人民无权参政,对政治没有了解的机会,离政治很远,但却无时不受到政治波浪的冲击和摆布。加上统治者大肆宣扬“君权神授”,向人民灌输政治神圣的观念,使人民安于无权和受压。政治神圣意识的形成同时伴随着政治污浊意识的产生,二者像一对孪生子一样来源于同一个社会母体。封建统治者越是想保持自己的神圣权力和崇高外观,就越需要用卑鄙、污浊的手段。政治神圣的观念越强化,政治污浊的意识也就越加强。二者的对立不是外在的,因此甚至在同一个人的头脑中同时交织着这两种对立的观念。

政治意识的二重化并非某种简单的意见相悖,而是在很大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心理定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部分。这种封建主义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权力主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非常有害的。

怎样克服和消除政治意识二重化呢?就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让人民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切实参加国家管理和监督,掌握自己的政治命运。一旦自己的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政治的崇拜和鄙视就成为不必要的了。要让人民了解政治过程和政治程序,增长民主知识,破除政治神秘性。当人们像熟悉自己的日常生活那样熟悉政治生活全过程的时候,笼罩在政治上的一切神秘性也就烟消云散了。还要进一步使政治生活制度化、科学化,减少政治生活中随意性和主观性,使人民更容易把握政治这个认识对象,对政治有更多科学的认识,更少猜测和想象。此外,还要发展政治科学,尽可能使人们对政治的认识从日常生活心理和意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26.明星崇拜

明星崇拜是当前我们社会中一种正在兴起的崇拜现象,由于这种崇拜与以往人们所知道的一些崇拜有所不同,就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我国独有的现象,也不是一种新的现象,而是一种遍布全球的、已经有较长时期的崇拜现象。对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的崇拜超越了地区和国家的限制,甚至也超越了人种和文化的界限。凡是有现代传媒的地方,都有着众多的明星崇拜者。

古代有拜星教徒,现代又有明星崇拜者或追星族。不知这两种现象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古人崇拜的是天上的星辰,但这种对星星的崇拜也会转变为对人的崇拜,比如把名人与星宿对应起来,认为某人是天上某星宿下凡——中国人这方面的观念是很重的。也许,在这方面来说,现代的明星崇拜与古代有那么点联系。但不同的是,古代是星宿下凡,现代是凡人上天。因此,也不能说追星族就是现代的拜星教徒。

明星崇拜是一种带有典型的现代特征的崇拜现象或信仰现象。

它的出现是与现代传媒的发展联系着的。如果没有现代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明星崇拜就难以产生,或者至少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规模。歌星的动人的声音,影星的容貌和表演,都靠这些传播工具。

这种工具一方面把他们的声音和形象传向远方,迅速地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声音和形象的重复显现成为可能。而且,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声音和形象有更大的保真度。人们即使见不到明星本人,也会从传媒上感受到其风采。当然,如果真人出现,那就更令人激动了。

现代明星崇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退出思想领域,退出神圣领域,而只是在娱乐和体育方面得到集中表现。虽然对宗教领袖的崇拜,对政治领袖的崇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宗教明星和政治明星的崇拜,但是它与现代对娱乐明星的崇拜有很大不同。对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个人的崇拜是带有思想性的,与宗教家和政治家本人的宗教思想和政治理念联系着的。他们不能靠脸蛋或表演就能引起人们崇拜。而娱乐明星以及体育明星,他们之所以成为人们崇拜的明星,并不是因为他们体现了什么理念,或代表了某种思想,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或表演。

从广义上讲只要有成就的个人都可能成为明星,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但现代青年对于影视明星的崇拜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点,它是比较感性的,是与形象结合着的。感性的东西,美的形象,是人凭着直觉就能感受其魅力的,追星族对于他们基本上不存在认同障碍,这与对他类明星、比方说学问家的崇拜是不同的。人们也许是十分崇拜钱钟书的吧,可是事实上只是那些对钱氏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他的学问有所了解的人才真正地崇拜他。人们理解他的学问是不易的。所以崇拜钱钟书比崇拜影星要难得多。这不是同一种类的崇拜。

明星崇拜的现代性还表现在,它总是带有人为炒作的成分。明星往往是有意地创造出来的,是包装的结果、宣传的结果。比如,最初的影星的出现是与电影业中明星制有关的。美国的好莱坞最早实行一种所谓“明星制”。制片人出于提高影片票房价值的考虑,运用各种手段来千方百计地从演员中造就明星,以便使其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吸引人走进影院。

现代明星崇拜还有一个特点,是被崇拜者并没有实际的权力要控制崇拜者的思想和行为,这里没有强制性,完全是崇拜者自发自愿的。这就与对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的崇拜有所不同。这两种领袖都是具有相当大的权力的,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运用这些权力的。因此,相对说来,崇拜明星更随意一些,更少一些严肃性,也更少一些危险性。

总的来说,现代明星崇拜主要是一种青年中的崇拜现象。青年是明星崇拜者的主体部分,追星族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而且受崇拜的也往往是那些年轻而走红的明星,影坛和体育上的老将也许是令人佩服和尊敬的吧,但往往难以成为青年们心灵星空中的明星了。

明星崇拜还带有年轻人的疯狂和热烈的特点。年轻人是富有感情的,而且在追星过程中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追星就成了与社会其他场所不同的一个场所了,在这里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做出一些怪异的事情不仅不会受到指责,还会受到同伴们的鼓励。特别是追星族往往会围绕特定的星而形成一个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相互传递和分享关于明星的小道消息,情感上相互影响和加强。

明星崇拜带有明显的青年人的性爱特点。对异性明星的崇拜是普遍现象。很多崇拜者希望能得到明星的感情眷顾,成为他(她)的情人甚至爱人。以至有的崇拜者会干涉明星的婚姻。有些偶像的终身大事会受到崇拜者的激烈反对,在这些激烈的反对者中有的就是带着醋意的。据说,着名日本歌星西城秀树曾表示对女友问题不予考虑,以便成为“永远的偶像”。

明星崇拜还与青年人在人生追求中寻找楷模有关。对同性明星的崇拜,往往是出现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为自己寻找一种行为榜样。这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是有一定意义的。

同类推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娇悍匪女:将军大人求放过

    娇悍匪女:将军大人求放过

    她是数座山头悍匪头子的宝贝女儿,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扛得起大刀,打得了流氓。他是战场上战无不克的少年将军,那年相见,她骑着高头大马,肩扛大刀,眼神鄙夷的看着他,大言不惭的说道,“大胡子,你敢单挑吗?”他是战场上所向霹雳的少年将军,在看着眼前叫嚣的女子,胡子下的嘴唇微勾,眼底划过一丝温暖,“几年不见,胆子不小。”多年之后,她顶着大肚子,坐在战马上,冷眼看着他拥着别的女人入怀,四目相对,言语中尽是平淡,“双双,放我门一条生路。”
  • 重生之神迹

    重生之神迹

    跨时代虚拟网游巨制《神迹》历经数十载经久不衰,玩家陈少鹏在《神迹》中奋斗50多年后,在他即将老去的时候,他带着数十年的遗憾回到了那个梦开始的年代。于是他决定携手自己的兄弟和爱人共同努力,再现华夏玩家的巅峰时刻。
  • 末日抵抗学院

    末日抵抗学院

    末日第二阶段,危险区里依旧是怪物肆掠,在各个由人类幸存者中的强者建立的安全区中,为在灾难后降世的孩子设立了抵抗学院,旨在培养对抗怪物的强者。而在江水市第三学院里面,一个立志成为强者的少年却学习着鸡肋的不能再鸡肋,搞笑的不能再搞笑的‘地质勘测’,因而饱受侮辱,倍受轻视!直到有一天......本书高燃!!!!!!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
  • 雷霆战机之星盟入侵

    雷霆战机之星盟入侵

    一个高中生李昊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听到:距离星盟行星联盟入侵地球还有12个小时。阿西吧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该怎么办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雷霆尖峰,“大家稍等我去拯救地球啦。”(本书有许多人名和本人的其他小说一样实在是懒得想了请谅解)
  • 血书天宫

    血书天宫

    上苍为何夺走他三年时光?什么力量迫使他背井离乡?天地变!而今父母在何方?少年背着空白的行囊走入这个强者为尊,命如草菅的世界。几番命运曲折,几番荡气回肠!几首情义难忘,几首别离心殇!坚毅为盾,良心为矛,傲然踏上寻求真相的战场!
  •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家庭对于她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现代女性对于婚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体验,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情感世界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情感认知方面,她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 荷风送香气

    荷风送香气

    题记----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情愿不要遇到你!
  • 总裁强情宠爱

    总裁强情宠爱

    一次飞机事故,他失去了所有的回忆!三年后,他将她紧紧地压在墙上,捏紧她的下巴,仿佛要捏碎她般地无情问:“把我的回忆还给我!!”她落着泪,看着他,却只得说:“过去……我和你,没有任何的回忆!”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