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18

第18章

苏辙自从元丰三年(1080)五月来黄州与苏轼相聚后,六月离开黄州赴筠州任。路过庐山,虽然知道庐山的景色秀丽而不敢尽情游玩,只留了两日,与长老智迁及其徒惠迁相处十分融洽,在他们的陪伴下粗略游览了一些景致。虽然如此,但“谷中多大石,岌案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茜相纠”的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筠州在今江西南昌一带,有山有水,交通不发达,“四方舟车之所不由”,水中有蛟龙和蛤蜊,山中有虎豹,“其人稼墙渔猎,其利梗、稻、竹、箭、梗、楠、茶、褚。民富而无事”(《筠州圣寿院法堂记》)。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朝廷中的达官贵人绝少在此为官。苏辙到绮州后,见民风淳厚,食物精良,就饱食而安居,忽然觉得这里险远并不是坏事。因为他为贬官,法律规定不得舍去官职而去各处游历,就拿来郡藏图书翻阅,考查这里过去的人物及风俗,最后判断出筠州是他适宜久住的地方。

就在苏辙刚到达筠州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雨,引起绮水泛滥,毁坏河南街市,河水漫上北岸,毁坏太守府大门。盐酒税治所的房屋,因靠近江边而水患尤为严重。苏辙到了以后,房屋破败无法居住,向太守请求借部使者的官府居住。太守同情其无处居住,也就同意了。到这年的十二月,才支起倾斜的栋宇,修补坍塌缺漏,在厅堂以东建轩一座,栽种了两株杉树及百十根竹子,作为休息之所,苏辙这时才把家安好了。

苏辙的工作十分繁忙。此时实行市易法,盐酒官买,苏辙尽管对新法执行中的弊端有所了解,曾上书朝廷要求废除某些新法,但此时是待罪之身,只得尽力去干心里很不情愿的事情。“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苏辙到任后,“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他白天坐在市场上卖盐卖酒,收卖猪卖鱼的税,和商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为朝廷出力;晚上回家后已筋疲力尽,立即昏睡在床而不知天之将亮;早上又出门去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始终不能在“东轩”饮酒作乐。“每旦暮出人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东轩记》)。

初到筠州的苏辙因“少而多病,壮而多难。行年四十有二,而视听衰耗,志气消竭”(《绮州圣寿院法堂记》),他认识到“夫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恰好筠州“道士比他州为多”,“诸方游谈之僧接迹于其地”,“即与其徒出人相从”,学到了不少佛家、道家的思想。在这段时间里,苏辙学到了瑜伽术,并坚持不断练习。他自幼多病,夏天消化不良,冬天咳嗽气喘,自从习练瑜伽术,“吐故纳新,引挽屈伸,而病以少安”。

由于兄弟情深,苏辙与哥哥苏轼的书信往来频繁,相互交谈工作与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变化、文学创作成果。对于“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的兄长学佛、学道后所引起思想上的变化,他不但能及时理解,而且深受其影响,加上自己常与僧人道士结交,所以,继苏轼之后,他也初步形成了“蜀学”“三教合一”的思想,有了任真自适而又观照现实的自由人格。在箔州的几年时间里,是他文学创作上丰收的时期,写了多篇足以传世的文章,其中重要的有《东轩记》、《摘州圣寿院法堂记》、《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答黄庭坚书》、《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东轩记》是苏辙初到筠州那一年十二月写的。文章先写了东轩的建造,字里行间带着一缕酸楚。议论部分苏辙文思泉涌,先说自己少年时觉得颜回一篮饭、一瓢饮,住在简陋的街巷而不愿出仕为官很奇怪,认为既是不想当官,但就是守关巡夜,也可养活自己而不妨碍学习,没有必要清贫自苦。接着说到筠州后吏事冗杂,才悟出颜回之所以甘心贫贱,“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再接着说人生追求有层次,“未闻大道”时以玉帛子女为乐,求得大道后就变成了精神追求之乐,此种乐“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自己现在“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对文人来说非常痛苦。最后说自己只希望“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这篇《东轩记》文笔曲折而又含蓄,字字平易,但字字酸楚,写出了被贬后的处境及消沉、愤懑的心情。

《筠州圣寿院法堂记》是苏辙来筠州后的第二年六月十七日所作。圣寿院在摘州城东南隅,很近,苏辙一有空闲时间,就去那里游览。此处的僧人名叫省聪,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常滔滔不绝地给苏辙讲解佛学。有个叫吴智纳的当地人,除留下生活费外把其余的钱财都捐给了寺院,“既为僧堂之后室,又为聪治其法堂,皆极壮丽。凡材金漆皆具于智呐”。法堂建成后,省聪“求余为记,余亦喜聪之能以其法助余也,遂为记其略”。这篇园亭记一反常态,很少议论。而前面先写了摘州的风土人情,再写了当地佛教、道教盛行的情况:“至今道士比他州为多”,“高安虽小邦,而五道均在焉。则诸方游谈之僧接迹于其地,至于以禅名精舍者二十有四,此二者,皆他方之所无。”接下来写了佛学对自己身心健康的益处。最后,写了作记的缘由。纵观全文,构思奇巧,行文自然,多姿多彩,把作者超然物外、随遇而安、苦中求乐的思想溶人了记叙之中。

《答黄鲁直书》是在苏辙被贬监州盐酒税,亲朋好友避之,准恐不及,与外界书信很少往来的情况下写的。黄鲁直就是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时为江西吉州太和县令,以往二人没有联系。身处逆境中的苏辙忽然接到黄庭坚的问候信,就立即以感激的心情写了这封回信:

辙之不肖,何足以求交于鲁直?然家兄子晗与鲁直往还甚久,辙与鲁直舅氏公择相知不疏,读君之文,诵其诗,愿一见者久矣。性拙且懒,终不能奉咫尺之书,致殷勤于左右,乃使鲁直以书先之,其为愧恨可量也。

自废弃以来,颓然自放,顽鄙愈甚,见者往往嗤笑,而鲁直犹有以取之。观鲁直之书,所以见爱者,与辙之爱鲁直无异也。然则书之先后,不君则我,未足以为恨也。

比闻鲁直吏事之余,独居而蔬食,陶然自得。盖古之君子不用于世,必寄于物以自遣。阮籍以酒,楼康以琴。阮无酒,秘无琴,则其食草木而友康鹿,有不安者炙。独颇氏子饮水吸获,居于陋巷,无假于外,而不改其乐,此孔子所以叹其不可及也。今鲁直目不求色,口不求味,此其中有过人远矣,而犹以问人,何也?闻奋直喜与禅僧语,盖聊以是探其有无耶?

渐寒,比日起居甚安,惟以时自重。

苏轼曾在《答张文潜书》中谓苏辙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是说在平淡中寓真情。这篇二三百字的短文,写得委婉曲折,宛转生情。文一开始“辙之不肖,何足以求交于鲁直”,转而说“愿一见者久矣”,再转而说“使鲁直以书先之”,使自己十分愧恨。第二段写“见者往往嗤笑”,转而说鲁直却在此时来信愿交往,再转到既然彼此敬爱,“然则书之先后,不君则我,未足以为恨也”。末段评价鲁直也用了许多转折,先说鲁直“独居而蔬食,陶然自得”,转而说阮籍、嵇康二人尚需酒琴方乐,再转而把鲁直与古代名士相比,得出结论是“此其中有过人远矣”,与先贤颜回可以相提并论,其后又出人意外地说“闻鲁直喜与禅僧语,盖聊以是探其有无耶”,更进一步称赞了鲁直不断探讨学问的精神。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转折,使文章摇曳多姿,真情无限,“有一唱三叹之声”,读起来感人至深。

《武昌九曲亭记》是苏辙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园亭记,为北宋散文中的名篇。九曲亭在武昌西九曲岭,原为三国孙权时的遗迹,苏轼滴黄州时期重建。九曲亭建成后,苏轼邀请弟弟苏辙写文以记其事,苏辙就写了这篇园亭记。文章先写苏轼对武昌西山很喜爱,每当“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就“仗策载酒”与山中二三子同游,“往往留宿于山上”。九曲亭的位置正当登山者必经之处,至此需要休息,而“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忽然有天遇大风雷雨,拔去亭旁一棵大树,空出了一小块地方,“子瞻与客人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文章最后回忆青年时的苏轼对登山览胜的热衷,发出了“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议论;并以吃东西为喻,只要吃饱就行,至于吃下去后都会变成臭腐之物,无法分清哪些是好的食物变的哪些是不好的食物变的,只要无愧于心,又不受外人谴责,而姑且能寄托自己的心意就行。这篇文章叙事生动,写景逼真,议论中肯,起伏跌宕,饶有味趣,全文紧紧围绕“适意为悦”这一主旨,只是结尾处“无愧于中,无责于外”,使人感受到苏辙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发出的悲凉哀叹的心声。苏轼刚到黄州时,苏辙护送嫂子和两个侄儿从南都赶赴黄州与苏轼团聚,兄弟二人曾同登西山,对这里的景致了如指掌。俩人虽善于自我宽慰,实际内心甚不平静,笔端常流露出愤愈之情。苏轼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诗句中都表现了这种愤郁不平之情。苏辙在给其兄寄去的诗中也有“官如鸡肋浪奔驰,政如羊毛尚龟勉”的句子,元丰六年七月,朝廷中国子司业米服弹勃苏辙所拟策题三道,乖违经旨,说是其同僚来文所指摘的。苏轼京城熟人多,很快得知消息,恐怕苏辙因此而丢掉官职,立即写了《闻子由为郡僚所裙,恐当去官》一诗,给时任教授并监酒税的弟弟寄去,一方面宽慰,另一方面使其心理上有准备。诗中说“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低回畏罪署,龟勉敢言退”,为兄弟二人“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的处境大鸣不平,最后劝慰弟弟“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来”。苏辙于此时写《武昌九曲亭记》,提出“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说法,既是宽慰自己,也是劝慰哥哥,显露出了兄弟二人间殷殷关切之情。

《黄州快哉亭记》也是园亭记中的一篇上乘之作。文章以苏轼名亭为“快哉亭”中的“快哉”二字落笔,描绘了亭上所见:这里的大江“昼则舟揖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这些都是把亭子命名为快哉的原因。另外,这里是曹操、孙权争雄,周瑜、陆逊创立战功的遗址,其遗风遗迹也可以命世人快乐。接下来,苏辙引用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谈到了地位处境不同、心情亦不同的一般人的忧乐观。从这点出发,提出了“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更旷达的忧乐观:“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用这一观点,同建亭的张梦得、名亭的苏轼以及作园亭记的自己共3位贬官共勉。《黄州快哉亭记》在文字运用上以散为主,骄散相参,读起来既上口又富有音乐感。议论部分融情人理,姿态横生,很有说服力。

在筠州的苏辙,还写了几篇对后世有影响的散文。庐山长老智迁及其徒惠迁新修了僧堂,求文以记其事,苏辙为了表彰师徒二人“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的善举,写了《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他在贬居筠州时结识了吴厚秀才,受其请解释其堂名“浩然”二字的意思,他就以秋季汪洋的大水为喻,说“今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不为易勇,不为险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才形成了浩然之势,从而导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的无所求、无所图才P培养浩然之气的议论。他最后与吴君在浩然堂上举酒高歌,以行为表现无欲则刚的情操,说明了什么叫“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写下了《吴氏浩然堂记》。这篇文章与以前他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同,以前他认为游历大山名川、交结当代豪杰,开阔胸襟才能形成浩然之气,而在此却提出了无欲则刚的观点,说明他的思想意识已登上了新的境界。《黄州师中庵记》是悼念苏轼密友任师中的文章。任师中“尝通守齐安(即黄州),去而其人思之不忘”,后来到齐安常游定惠院,因与苏轼友善,人们为他建了师中庵。他死后,人们相与哭于定惠院,“饭僧于亭,而祭师中于庵”。苏辙因为任师中是其父苏洵的友人,因此很早就知道其为人,此时以《黄州师中庵记》来烦扬任师中为吏善治,赞叹他被民众竟深爱到如此程度。与在黄州的苏轼一样,在绮州的苏辙也进人了文学创作大丰收时期,为其散文自成一家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热门推荐
  •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发掘过外星人的墓,揭秘过希特勒的南极基地,在北欧血战吸血鬼,在墨西哥和狼人摔跤......过去的光辉一遍遍涌上心头,但我现在已是风烛残年,所以我决定用我那仅剩的一点烛光,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冒险史,一杆笨拙的笔,用那不太漂亮的话来叙述我那曾经的辉煌。我叫安德烈,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 真武科技

    真武科技

    青藏高原的塌陷,神秘空间的出现,宇宙神族的诞生,星空巨兽的出现,一代文明的兴衰,一个人的苏醒!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等待我爱你

    等待我爱你

    小时候的好朋友离开了,心里很伤心,很无助,自从又一次交上了一些新的朋友后才好转起来,有一次在和朋友的一次游玩她遇到了小时候的王子和骑士,心中就已经暗暗的喜欢上她从小的那个他了,经过几次坎坎坷坷的道路后,两人终于可以在一起后又一次遇到了大风波,而且事情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王子不在是王子,骑士不在是骑士,最后她自己也徘徊了起来,徘徊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到底是谁……直到那个王子与最好的朋友离开才明白自已真正的心意……
  • 极致之王者兄弟

    极致之王者兄弟

    一场因为游戏竞技相识相知,而产生的兄弟情谊!
  • 众星

    众星

    神子为调查父母离奇失踪死亡,却发现神子的秘密。。。。。。
  • 妖灵之陆

    妖灵之陆

    当你打开这本书,你将看到一位少女的修仙奇缘。奇幻的故事,浪漫的内容,精彩绝伦,就在此处
  • 鬼王狱妃,杀手女王吊炸天

    鬼王狱妃,杀手女王吊炸天

    为何取名为妖狱?现代:祸世妖颜,拥有地狱般的杀戮能力异世:传闻中容貌如鬼怪,像在地狱中被惩罚过的罪恶灵魂。夜流寂:小妖精,我就追着你了,不然你追我!!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我就。。。妖狱白眼,谁才是妖精啊!
  • 德州扑克我为王

    德州扑克我为王

    德洲扑克,斗的是人心。由于徒弟的出卖,陈凡从世界第一跌落神坛,且看他在这个以德洲扑克为第一竞技运动的世界中,如何重返巅峰。生活当然不止眼前的扑克,还有空姐、霸道女总裁、女老师、小萝莉。PS:本书以德洲扑克为主线,穿插大量都市内容,若是不懂扑克也没有阅读障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