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19

第19章

苏轼在黄州近5年的时间,神宗皇帝几次有意要重新起用他,总是被朝中重臣所阻止。有次神宗对宰相王硅、蔡确说:“国史至重,可命苏轼成之。”王硅面露难色。神宗说:“轼不可,姑用曾巩”。曾巩给神宗呈送了一篇太祖总论,神宗看后心里不高兴,也就没有起用曾巩。于是神宗皇帝下了一道手诏说:“苏轼黝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苏轼就这样被量移(平级调动)到汝州(今河南临汝,离京城较近)任团练副使。苏轼接到皇帝的手诏时已是三月了,立即作《谢量移汝州表》呈送京城。他在此文中先说:“伏奉正月二十五日浩命,特授臣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者。稍从内迁,示不终弃。罪已甘于万死,恩实出于再生。抵服训词,惟知感涕。”接着以悲婉的文字述说了在黄州的困境。最后,颂扬了神宗的政绩,以“效死”和“呼天”表达对皇帝的感激。这篇上谢表没有了往昔雄气勃发的文风,在自责中透露出凄凉之感。可能他也清楚,这次量移汝州是神宗发出的决心重用自己的信号,所以文中既要表达对皇帝的谢意,又要博得朝中大臣的同情,并使政敌抓不住把柄,以求得早日结束贬居生涯。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他先让长子苏迈带全家到九江等地,他自己准备先去摘州看望弟弟苏辙。去摘州过庐山,苏轼就尽情游览了一番。《记游庐山说》云:“仆初人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欲见,应接不暇,不欲作诗。已而,山中僧俗皆曰: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人开先寺,主僧求诗,作《瀑布一绝》。往来十余日,作《漱玉亭三峡桥诗》。与总老同游西林,有《赠老总》,及《题西林壁》,皆绝句也。”其中《题西林壁》是一首有名的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又名乾明寺,此诗原是写在墙壁上的。许多社会生活和自然形象本身就含有某种哲理,为了表达这种哲理,就须先把事物的形象根据表达的需要描绘出来,再就形象本身生发议论而道出真谛。该诗前两句诗理的本意已经露出,后面两句诗的议论一出,全诗的内涵和底蕴就清晰地显露了出来: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罢庐山,苏轼又踏上了去筠州的路。他先写信给弟弟告诉了到箔州的时间,并写了一首《将至搞州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一并随信寄去。苏辙一家人接信后惊喜交加:不但亲人团聚在即,而且政治上似乎露出了一线曙光,于是苏辙两个大些的孩子兴奋地上路去接苏轼,他们走了八百里路,才接到了朝思暮想的伯父,赶在端午节前,苏轼兄弟二人在绮州见面了。他们相互述说了各自别后的情景及思念之情,端午节那天游了真如寺,写了几首唱和诗。苏轼在绮州住了十天,告别弟弟一家人去九江与家人会合。

六月,苏轼长子苏迈要去饶州德兴县做县尉(主管治安的佐官),苏轼送子到达湖口,共同游览了石钟山,写了一篇探险寻幽式的记游散文《石钟山记》。文章先从前人对石钟山为何独以“钟”名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说起,写他与苏迈于六月九日夜乘舟游览石钟山,与“大声发于水上,嘈咳如钟鼓不绝”时,他“徐而察之”,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水浪动荡、波涛冲撞其间而形成了嘈咳的响声;舟回至上钟山、下钟山之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嘈咳者相应,如乐作焉”,至此才弄清了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并由此得出了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哲理。

七月,苏轼带着家小到达金陵,王安石骑驴到江边来迎接。苏、王尽管政见不同,但都胸襟开阔、才学出众,彼此十分倾慕。此时王安石早已罢相,退居金陵蒋山半山园养病,也常出游江宁附近各地,有时骑马,有时骑驴;马是赵项赠送的,驴是自己买的,后来马死了,就专骑小驴;有人建议出游最好乘肩舆,他回答说:“古之王公,至不道,未有以人代畜者。”苏、王二人相处多日,论诗说佛,同游蒋山,互相唱和,其乐融融。苏轼(次荆公韵四绝》其中一首最能表现二人此时的情谊:

骑驴渺渺入荒阪,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劝说苏轼在金陵买田置房,以便经常欢聚,对此苏轼欣然应允,打算与王安石相邻而居,可令苏轼遗憾的是:“从公已觉十年迟”。

据宋时吴炯《五总志》载:王介甫一夕以动、静二字间诸门生,诸生作答皆数百言,公不然之。时东坡维舟秦淮。公曰:“侯苏轼明日来问之。”既至,果洁前语。东坡应声曰:“精出于动,守神为静,动静即精神也。”公击节称赞者久之。

俩人谈论到当前的政局时,都优心忡忡。宋史载:苏轼曾对王安石说:“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王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人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无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答。由此可见,王安石、苏轼已被吕惠卿、王硅、李定之流卑劣地罗织罪名、诬陷迫害不同政见者的手段弄寒了心,对朝中之事不敢说三道四了。

苏轼告别王安石后继续北上,但因“风涛惊恐,举家重病”,妾王朝云生的小儿子苏遁于七月二十八日在旅途夭折。全家人十分悲痛。途中遇见了赴广南路任职的旧友沈透,苏轼作《送沈透赴广南》说:“磋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我滴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并说今后的打算是:“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苏轼艰难地于腊月到达泅州,在泅州过毕年,此时资用罄竭,只好写下《乞常州居住表》上奏神宗皇帝。这份上表凄楚哀婉,读之催人泪下,把在黄州的5年表述为“一从吏议,坐废五年。积忧薰心,惊齿发之先变;抱恨刻骨,伤皮肉之仅存”;说自己当前赴汝州任的旅途是“禄廪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泅州,而资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接下来请求神宗说“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擅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在哪里等待朝廷的答复呢?苏轼说“臣见一面前去,至南京以来,听候朝旨”。写完这份上表,苏轼全家人正月四日离泅州,前往南京等候圣旨。神宗对苏轼本有好感,见了《乞常州居住表》后又受感动,立即格外开恩,所以此表朝人、夕报可,很快批准了其请求,于是他又从南京返舟南下,于春季到达常州。

在近一年的旅途中,苏轼写了许多名诗佳词。他在赴常州途中,于扬州竹西寺壁上题诗一组,其中一首为: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该诗表现了苏轼浓浓的思乡归隐情结,很有情趣。他还在扬州作了《赠王寂》:

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记取江南烟雨里,青山断处是君家。

这一首赠别诗别有情致,写得清新可爱,诗中没有直抒惜别情,只是劝慰对方不要伤感,极言分别时间将会很短暂,自己不久还会回来去其家中相会,叙事中把浓浓的朋友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从黄州到常州旅途中词作也不少,有影响的当数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泅州刘倩叔游南山后所写的《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抹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中描绘了淡烟疏柳的晴冬景色和清茶野菜的午宴的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词的意境清新、淡雅。

苏轼成为“田舍翁”后,与苏辙的通讯联络又恢复正常了。苏辙已于元丰七年九月成为歙州绩溪令,命运开始有所转折。本来,苏辙在筠州时,因“平生好读《诗》《春秋》,病先儒多失其旨,欲更为之传。老子书与佛法大类,而世不知,亦欲为之注。司马迁作《史记》,记五帝三代,不务推本《诗》《书》《春秋》,而以世俗说杂之,记战国事,多断缺不完,欲更为《古史》”,可还没有来得及推敲玩,就“移知歙绩溪”(《颖滨遗老传上》)。到绩溪任后,政务繁忙,做学问的事只好推后。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苏辙作《南康直节堂记》。文章开篇就介绍南康太守徐望圣府衙院中有八棵杉树,“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类,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官长剑立于王庭立于王庭”,但这些高大的杉树不为人所珍重,独府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第二段写杉树“能遂其性,不扶而直”,不像其他树木当遭到风雨摧折或岩石压抑时就“委曲随物”,而像杉树一样具有不可摧折性格的人也有。第三段说太守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史称,不事苛求,行为正直。直节堂建成,徐太守与客人在堂上饮酒,客人醉后唱道:“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在不欲“为曲”,难以“为直”的环境中,徐太守的操行像杉树一样“飞雪满庭,颜色不变”,怎能不叫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呢?

同类推荐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热门推荐
  • 骨头的崛起

    骨头的崛起

    作为一只三观超正的骷髅,我不过是想拥有一身肋骨齐全的骨头,好吧为了能去魔法技能专修学院,我尽量用我的灵魂之火做一个呆萌的眼神
  • 南神纪

    南神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茫茫寰宇,三千古界,种族林立,争斗不息……一个渺小的蓝色星球,一处不为人所知的荒地,一个少年从这里走出,向着众神之巅发出最嘹亮战歌!
  • 奇元纪

    奇元纪

    斗元大陆,唯强至尊。元者,元师,元王,元灵,元皇,元尊,元宗,元圣,元帝。
  • 狐狸一笑百媚生

    狐狸一笑百媚生

    万年前的一次遇见,将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随手的解救产生的不解缘分,分不开,剪不断。雪千寒:我会一直跟随你,无论有多少磨难,我都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旁,不论以什么身份。她:你真的爱着我吗?莫不是一直只爱着最初的我。我,或者说我们,都只是那个我的替身罢了。
  • 《金匮要略》导读

    《金匮要略》导读

    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编者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和学习方法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校刻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为准,解说忠实于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清难点疑点。各类病证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
  • 你是我的守护天使

    你是我的守护天使

    美丽的爱情真的存在吗?你说你是我的守护天使,可是为什么,我却找不到你!天,我们的爱情还能继续吗?即使我受再多的伤害我也不会退缩,因为我相信,你就是我的守护天使,也只能是你一个......大家若有什么好的意见就提出来吧!我一定会努力做好的~!哈,希望大家快乐啊~!!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EXO校园:美男团团转

    EXO校园:美男团团转

    哎!自从夏楠楠遇到了这十二个人后,生活就发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楠楠,你不要整天抱着个电脑,这样会对眼睛不好的!”朴灿烈搭住夏楠楠的肩膀。“就是啊,快把电脑关了!这么漂亮的眼睛,近视就不好了。”边伯贤心疼的看着夏楠楠。“楠楠,用得着整天写那小说吗?感觉到你都快冷落我了……”黄子韬那可怜的眼神啊……“楠楠……”“楠楠……”“楠楠……”“天啊!别吵了,我的灵感都没了!!”夏楠楠真是要发怒了!“没关系,你不是写言情小说吗?我给你灵感……”吴亦凡托起夏楠楠的下巴,能有多暧;昧,就有多暧;昧……靠!!!!
  • 农女青枣

    农女青枣

    刚来就被退婚?这还不算,家徒四壁,亲人极品,还一不小心差点被卖身?怎么办?傍个老实人做相公,远离极品,生活刚刚蒸蒸日上,谁成想,原来这丫的才是真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 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 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在本书中,作者依据多年的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围绕中层干部识人、选人、用人三大主题,提炼了16条必修的管理法则。这16条法则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的统一、规章制度的执行、授权管理、教育培训等中基层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内容上,旨在指明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纲领及其实践应用方法,全书言简意赅,对中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 四方天城

    四方天城

    本书将述的是三个厌世的造物主,造就个浩瀚宇宙的独立四方空间,无奈宿敌追至,为保护这片四方大地,五剑传人连手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