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13

第13章

熙宁四年,苏轼36岁,四月,朝廷命他通判杭州,七月,苏轼出京。因弟弟苏辙在陈州任州学教授,于是先去陈州会见弟弟。

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的兄弟俩人在陈州相见了,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失落?是痛苦?是惋惜?是庆幸?无法说清!是呵,士大夫的命运,总是操纵在执政的几个人手中,顶头上司的贤愚好恶,往往使下属无法掌握自己的前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悲惨境遇时常出现。苏轼兄弟二人常去湖中划船或去野外散心,以复原自己受伤的心灵,也共同探讨一些时局和政治问题。苏辙劝哥哥以后说话注意一点,别在外人面前把想法和盘托出。苏轼回答说:“我心中有不平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苏辙全家住在低矮的屋子里,因孩子多,生活很艰苦。苏轼因之写了《戏子由》一诗: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每当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沐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针对苏辙的长大身材及低屋,以戏谑笔法为“书生事业”鸣不平。

苏轼在徐州住了70多天。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慕名前来拜访的青年人张来。苏轼看过张来的文章后,很赞赏他的才气,俩人谈论得很投机。张来后来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

九月,苏轼兄弟同去颖州渴欧阳修。颖州与陈州是近邻,此时欧阳修已从蔡州任上退休,回到了颖州,在简陋的居室过着自在的生活。欧阳修与苏轼兄弟相见之时,谈笑甚欢,设酒相待,互相举杯敬酒,周围都是堆放着的图书史册。他们之间辩论不休,欧阳修精神振奋,又像回到了十年前他们初次见面时的样子。

苏轼从颖州回来,从陈州赴杭州任,经过扬州时与刘贡甫、孙巨源、刘萃老相聚了一段时间。扬州的寺院名气大,苏轼就在朋友的陪伴下游寺院,当走进一座寺院时,忽发现墙壁的显眼处题诗数首,那笔迹及诗的风格很像是自己写的,他初见时也以为是自己所题,仔细一想,自己并没有到过此处。苏轼吃了一惊,难道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他向周围的人打听,众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里就非常纳闷。此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熙宁四年十一月,苏轼到了杭州任上。杭州通判与他“初从政”时的凤翔签判都是正八品的微官,负责州郡的司法监督及充当太守助理。不同处是居住的地方“画堂五丈容族旎”,比起凤翔签判府大柳树下的板阁木屋来,可要宽敞得多了。

苏轼刚到杭州,就接手审理大批盐民贩私盐的案子。这时推行榷盐法,禁止私人买卖食盐,而靠海边的杭州盛产食盐,百姓们为了挣些小钱以糊口,犯禁偷偷摸摸生产食盐去卖,每年被官府抓起来的买卖私盐的犯人很多,可达一万六七千人。苏轼对官府欺压无辜平民一直深恶痛绝,他同情犯了法的百姓,但又作为官吏不得不执法,每当审理此类案子时,心情很痛苦,以至于“每执笔断犯盐者,未尝不流涕也”。他厌恶这种审问平民的差使,在《和蔡准郎中游西湖三首》中说:“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充分道出了他干着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时矛盾的心情。

这年除夕夜,苏轼在杭州衙署大厅值夜,他想起牢狱里关满了的买卖私盐的囚犯,心里一阵凄然,真希望他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又联想到自己为了当官挣朝廷的傣禄也不能回家过团圆年,这一点不是与囚犯一样吗?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于是题一诗于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根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阂然愧前修(前代贤人)。

苏轼在这里把“系中囚”与自己都看作是“为食谋”,自己不能放他们回家过年是愧对前代贤人的,为百姓着想的心情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他给苏辙的一首诗中,说出了对这种生活的感受:“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墓。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苏轼到杭州的头一年先早后涝,其结果是第二年饥懂成灾。他到常州、润州等地去贩济灾民,一路上看到灾民面呈菜色,逃荒要饭者络绎不绝,心情哀伤不已,写诗道:“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熙宁五年杭州科考,苏轼为监试,写有《呈试官诗》等三首诗。八月七日榜出,他在《送杭州进士诗序》中说:“熙宁五年,钱塘之士,贡与礼部者九人。十月乙酉,宴于中和堂,作是诗以勉之。”足见他十分关心选拔地方上人才。

熙宁七年,杭州既遭早灾又遭蝗灾。蝗灾十分严重,那蝗虫自西北飞来,飞蝗声与海涛声分不清了,蝗虫群在天上把日月的光都遮住了,把地上的草木都覆盖了,如落在地上,顷刻间把禾苗吃个精光。苏轼奉命到处奔波督促捕蝗,对百姓受灾后的悲伤痛苦心情很是同情,深感“回首人间忧患多”(《捕蝗至浮云岭有怀子由》)。

苏轼与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相处得很好,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陈述古是熙宁五年来杭州的,来后就访问民情,了解到杭州百姓饮水困难,就立既修复六井。第二年春六井修毕,苏轼作《钱塘六井记》以记其事,对陈太守大加颂扬,并提出“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的观点,以期引起为官者的注意。后来陈述古赴新任南都,在有美堂宴别,苏轼即席写词《虞美人》,以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禅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词的上闽写依依惜别意,下闽写景。全词情景交融,于景物描写中透出浓浓的情意。陈述古宴别僚佐后,登舟上路,苏轼追到临平山,在舟中作别后苏轼回到家里,思想着与陈述古的交往,睡不着觉,写词《南乡子》以“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首词文笔优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苏轼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妻子王润之对苏轼体贴人微,关爱程度比前妻王弗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在来杭州的第二年为苏轼生了第三子——苏过。苏轼在杭州任上最后一年,纳侍妾王朝云。王朝云是钱塘人,能歌善舞,善解人意,为苏轼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杭州三年,是苏轼创作丰收期。他在颖州渴欧阳修时,欧阳修希望他“文与道俱”,不要“见利思迁”,能替代自己完成诗文革新这个事业。不到一年后欧阳修逝世,苏轼在杭州哭祭了老师。为了不辜负恩师的期望,苏轼非常勤奋,坚持夜观书至三鼓,醉归醒后亦看一段书方眠。政务之暇寄情于山水之间,有感即发,写诗文甚多。

苏轼是个能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吏,他对杭州百姓的苦难深感同徽,但自己没法解决,只有力求在自己的职位上多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这种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正如他的“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这几句诗中所说的一样:政治上灰心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仕途又凶险莫测,但“悯农”的心却始终存在。他的许多诗反映了农民痛苦的生活,如《吴中田妇叹》就是这样: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耙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赦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牺。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中描绘了天灾及官府捐税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新法规定赋税要钱不要米,造成米贱钱荒而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对此种情形作者从诗中反映了出来。

苏轼是个有着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人,他这一时期的悯农诗涉及到了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弊端,如较有名的《山村五绝》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族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他用诗歌的形式托事以讽,想以此引起朝廷的注意,“庶几有补于国”。他广泛搜取生活中的题材,一些诗反映了当时生产发展情况。《无锡道中赋水车》就是他凭借博学与才华,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产图画:“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荤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三阵,刺水绿缄抽稻芽……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青推雷车。”他以一连串的巧妙生动比喻,借用了《搜神记》中的神仙故事,完成了这一难度极大的咏物篇章。苏轼的诗中也有人民的生动形象,如《於潜女》:

青裙编袂朴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屡。储沙鬓发丝穿抒,蓬杳障前走风雨。老澳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菩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余杭的风景园林及着名寺观很多,如金山、宝山、风水洞、甘露寺、灵隐寺、洞霄宫等,这些地方苏轼都去过了,留下了许多记游诗,《游金山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力作: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汾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揖,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自注:是夜所见如此。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此诗描写了落日、初月到二更时的江景变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苏轼最爱去的地方是西湖了,他在那里流连忘返,有时把公案也搬到西湖畔,既办公又欢饮,吟咏西湖的诗自然不会少,而且是细致人微地反映了西湖的美丽,体现了宋诗的特征。《夜泛西湖五绝》是咏月之作,苏轼细致人微地写景状物,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其一:“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其二:“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其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孤蒲声。”

其四:“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其五:“湖光非鬼亦非心,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根据诗意,可以推算出是写古农历六月初八日左右的星宿、月相、物候。苏轼先从月初升写起,状如半璧的月亮三更天悬于西南方,柔和的月光美极了。然而这种美景极短,一个时辰左右就垂落了。苍龙星仲夏夜半既没,而牛斗两颗星宿横于天空,黎明时长庚(启明)升起之东方,谓之芒角。月亮落于西天,四野漆黑一片,湖面茫茫一片,远处的寺庙亮起了灯光。风恬浪静,湖光甚美,天色渐渐由黑转微明,观看湖光的僧人影影绰绰回了寺,新的一天开始了。苏轼这样细致人微地咏月,是审美情趣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轼吟咏西湖的千古绝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日:“水光澈淞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抓住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像”两大特色,并把西湖与美女西施相比,比喻奇特贴切,使该诗成为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杰作。

另外,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中第一首也是咏西湖的佳作,该诗写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在西湖畔,是眺望湖景的最佳所在。这首诗生动地把西湖夏日暴雨的景色描绘出来,忽而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忽而风吹云散,水天一色,从另一个侧面把西湖的秀丽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杭州三年,不但使苏轼的诗作开始走上高峰,同时其词作也开始上了路。《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可能是较早的词作,但较成功的词作却是《少年游》了: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是熙宁七年因事去润州时所作,托为思妇怀念远人的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用双燕犹有月光爱怜,反衬出在风露之中的思妇,孤寂而无人怜惜。

苏轼在杭州时常思念远在陈州的弟弟苏辙,两人书信不断,相互鼓励和劝勉。

苏辙在熙宁三年二月去陈州当了州学教授后,住在低矮的小屋里,生活很艰苦,但他很热心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陈州太守为张方平,是苏辙的老前辈,很赏识苏辙的才华,所以他在陈州很顺心。

此时的苏辙虽有厌倦仕途、寄情书史甚至归隐的念头,但他对社径的一片赤诚之心跳动不已,对民间的疾苦甚为关怀和同情,所以来陈州时间不长,不顾以前的直言遭斥,写了《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把新法执行中的弊端上奏皇帝,以期引起朝廷注意而改弦更张。这篇文章通顺平易,不假雕饰,但一些关键语句又相当激烈直截,如“小人贪功,虑害不远,轻发深人,结怨西戎,攘夺尺寸无用之土,空竭内府累世之积”,“臣闻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勇而不可犯者,兵也;险而不可诲者,邻国也。”语言铿锵有力,增加了文章的气势。

熙宁六年四月,也就是其兄苏轼到杭州为通判的第三年,苏辙在陈州任职期满,又改齐州掌书记,主管文字工作。来齐州的第二年,写《齐州阂子祠堂记》,介绍阂子祠堂修建起因及建成后祭祀情况,议论阂子赛为何不肯为官的问题。孔子的弟子阂子赛死后葬于“历城之东五里”,有坟无庙,无法进行祭祀活动,当地人心中不安。太守李师中来此一年便“政修事治”,当齐州父老一块来找太守要求建祠,太守便大力支持,于是“堂成,具三献焉笾豆有列,滨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接下来展开议论:有人说孔子及许多弟子都在乱世之际出来为官,而阂子赛偏偏不肯,言外之意批评他没有社会责任感;反驳的人说闵子骞不肯出来当官,是条件尚不成熟,就像大海航行只有大船才能胜任,靠江河中的小舟是不行的。这篇“退而书之,遂刻于石”的文章虽500余字,但写得层次分明,手法变化多端,又大量运用对话,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古文。

苏辙在齐州的另一篇力作是《齐州泺源石桥记》,文章说的是齐州历城西门外石桥建成了,“桥之为役虽小”,两个月就建成了,但当地官员在资金困难条件下通力合作、多方设法、就地取材的精神“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这篇文章写得质朴务实,乍看其貌不扬,实则在选材、详略、布局上下了深功,尤其是布局别具一格。苏辙在齐州的时间并不长,写了数篇有影响的散文及一批诗歌,以致使清代济南名士王士祯赞叹道:“其于吾州亦不薄矣”(《香祖笔记》卷十二)。

同类推荐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尼采曾向她求婚,他说:“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里尔克因为她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说:“弄瞎我的眼睛,我依然会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依然会听见你…”弗洛伊德钦佩于她的才华和智慧,与她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他说,“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对心理学这门学说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冷面倾城

    穿越之冷面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胆,却神秘不可测的黑道老大紫月一朝背弃亲离,她走入了他的世界冷颜倾城,换为十世坚守她,一面两情怅,三思量莫回头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唯不可得其暖心终究是他的痴还是她的恋?
  • 系统附身

    系统附身

    家族废物,离开家族,拥有系统附身,从一个小山村,最终走向大陆巅峰!系统,有你所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阵法、丹药、傀儡、毒术、应有尽有!神,魔,妖,看主角如何征服他们!
  • 愿得一世安

    愿得一世安

    康历四年,锦国靖王篡位。康历皇帝携皇后及一双儿女出逃,暂避于湖龙村。三年后,新帝发现其行踪,遣人暗杀四人。是夜,康历帝幼子携其妹逃脱,至缘河,弃其妹,独去。在下孙安玉,有着光辉灿烂又十分传奇的人生经历。如今已安稳下来,闲来无事整理了从前随手记下的生活经历。不求诸位体味在下喜怒哀惧,只求能博得诸位一笑。笑完了,忘了便是。
  • 我写的爱情并不只是故事

    我写的爱情并不只是故事

    愿你始终相信爱情,不受世事桎梏,找到一个不是“将就”的人,拥有一场叫“因为爱情”的婚姻。
  • 女校先生

    女校先生

    医界两大神医中,以下刀精准、绝无差错闻名于世的北美第一神刀纳克。以中华武学训练十八年的绝世天才少年。这么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少年,奉从师父之命来到日本东京,做了全日本第一贵族女校樱花学园的先生。在学校和生活之中,他会和哪些美少女们展开笑料百出的缠绵爱恋呢?
  • 善良城之星

    善良城之星

    小说主要描绘人间善良。女主人公彩虹和姐姐白云为了拯救天空寻找善良。可是人类贪婪,邪恶,使花朵不在开放,河水不在流淌人们只是感觉天空与自己很近很近。其实天空正在坠落......彩虹一个普通的女孩从幼稚到成熟.......在这里问你一个问题,你善良吗.......
  •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16位企业家,用书信这一特殊的方式,传递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从信里可以读到柳传志的管理层交接艺术,任正非的企业自我更新技巧,宁高宁的企业社会责任感,马化腾的危机转化手段……张小平、苏小和、师永刚等21位财经意见领袖对书信进行深入解读,挖掘其中企业家们的最真实情感。
  • 借爱一下你的心

    借爱一下你的心

    初见时,她将他的脸颊捏到变形,咧嘴笑得一口缺牙尽现:“来,叫姐姐!”青春期,他把她收到的情书扔进垃圾筒,顺手将吃剩的泡面扣到上面,转身就走。成长期,她在他阴郁的目光中泪流满面,自己把信扔进垃圾筒,顺便扣上泡面。长大后,他就从她的钱包里拿走九元钱,去换了两个“小红本”。她这才发现自己被他手中的线越绕越紧。她莫名的感觉恐慌,却不知又能逃往何方……
  • 宠妃有泪

    宠妃有泪

    他不是皇帝时,他曾经信誓旦旦地对丑陋的容颜说:接受你的愿得一心人。他初登皇位时,他对她说:真正许你一心人。当她为他入宫后,他亲自逼她打掉了腹中骨肉,一朝成为帝王宠妃,若爱不得,她宁可全部舍弃!当她风华转身,走出高墙,那个失落的人又是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男神太毒舌:老公,爱你了

    腹黑男神太毒舌:老公,爱你了

    【男神系列文一】“苏忘,你知道你身上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吗?”“高、富、帅”“……”“不是?”之后苏忘一脸暧昧的说:“深-入你心”“……能不能好好说话!”见老婆大人真的生气了,苏忘赶紧认真起来,一副专心思索的样子。“想出来没?”“老婆,你这个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啊,我浑身上下每一处都很吸引人,你具体问的是哪一点?”“……”顾久依发誓,这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个人比苏忘还要欠抽了。【你的离去,我的病入膏肓。你的归来,我的不治而愈。】作者保证,这是一个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