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12

第12章

苏轼、苏辙在家丁忧三年,宋神宗熙宁元年七月除丧后,遂即埋葬了姑姑。此时朝廷实行任子(托父亲的荫庇而得官叫任子)制,他们就推伯父的曾孙苏彭出外为官。紧接着,苏轼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润之为妻。到了冬季,苏轼、苏辙携家往京城而来,经成都、间中、凤翔,在长安过年,第二年春季到达京师。从此他们宦游四方,再也没有返家。

苏轼返回京城后,任职官浩院(专管颁发官吏凭证文书的机构)。苏辙进京后立即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力作:《上皇帝书》,呈献给神宗皇帝。苏辙认为无财是当今之急事,要丰财必须解决冗吏、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此文中指出了它们形成的过程,造成危害及解决的办法。此时在位的神宗年方二十,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看了苏辙的《上皇帝书》后很高兴,宣苏辙召对延和殿,任命其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

苏轼、苏辙没有料到,这次进京后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他们自己也被卷人了这个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变法的背景一是大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后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尖锐,孕育着极大的政治危机;二是财政收人少于支出,每年还要把大量物资送与西夏及辽;三是边境战事不断,民族矛盾加重。积贫积弱的现状及潜在的危机威胁着北宋王朝的生存,已到了非改革图强不可的时候了。

这次变法是由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提出和主持的,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为适应变法的需要而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主持,负责制定经济、财政法令。熙宁二年春,朝廷批准实行“均输法”,而后又陆续推行了“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新的政策措施。这些变革的政策后人统称为“熙宁新政”。

熙宁变法在北宋朝野各阶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富豪、巨商、大官僚阶级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对变法强烈不满。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急于求成现象,加之用人不慎,损害了部分贫民的利益。这些人联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反新法阵营,司马光成为反变法派的领袖人物。

苏轼从一开始就站到了元老重臣一边反对变法,先后写了《议学校贡举状》、《上神宗皇帝书》、《再论时政书》等文章,表明了他反对新法的态度。在《议学校贡举状》文中,他反对新法废除以诗赋取士而代之以策论和明经取士的做法,充分阐述了诗赋取士不可废止的理由。半年后,又写了《上皇帝书》奏章,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持基本反对态度,要求取消制置三司条例司。

上元节神宗皇帝下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盏,以便讨好皇后们。苏轼听说后立即写了《谏买浙灯状》,指出此事不可为。他说:“陛下岂以灯为悦者哉?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而极天下之养耳。然大孝在乎养老,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神宗看了奏章后接受了他的意见,停止贱买浙灯。

苏轼见王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心里很不满意。熙宁二年秋,他为国子监考试官,因试进士发策,出题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啥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王安石知道此事后非常恼怒。冬,神宗欲用苏轼修《起居注》,王安石言不可,使神宗也认为“苏轼非佳士”。在变法派排斥异己的情况下,苏轼从官浩院被赶到开封府做事务繁多的推官,他在开封府尽心尽力干事,以为官办事精敏被京城人士称道。

熙宁四年,王安石连襟、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陷苏轼服父丧返川时在舟中贩运私盐。苏轼对这些无耻栽赃的话,认为不值得一辩,所以没有申辩。后来由于审讯船工时没能抓到“罪证”,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苏轼深感官场党争的残酷,做京官处处有陷阱,危险四伏,就要求外放,于是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苏辙因为寡言鲜欲,不愿出头露面显耀自己,获得了王安石的敬爱。这时陈升之、吕惠卿也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干事,他们看王安石的脸色行事,与苏辙的意见多不符合。王安石出青苗书使苏辙熟议,并说:“有不便,以告勿疑。”苏辙说:“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人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说:“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从此一月多时间不说青苗。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碟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潜司私行青苗法,春秋散敛,与王安石的意思吻合,于是青苗法遂行。苏辙去对陈升之说:“昔嘉佑末,遣使宽恤诸路,各务生事,还奏多不可行,为天下笑。今何以异此?”又给王安石上书,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制止了他,于是把苏辙赶出京师,去河南任推官。当时张方平知陈州,请他任教授。

苏轼、苏辙都立志要对社会进行一番改革,曾多次向仁宗皇帝上书,为改革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从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兴废的主张。他们和王安石一样,都立志改革。为何在熙宁之初,却与司马光一起反对开了王安石变法了呢?

首先,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政治主张不同。苏轼、苏辙从政时间短,对许多社会问题观察尚不够透彻。就土地问题来说,他们只看到富者地日以益,贫者地日以消的不公平现象,没有看到其问题的实质,更没有认识到抑制富豪兼并土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用“均户口”,有计划地移民来解决土地问题。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不能说没有进步因素,但总的来说不大切合实际,也较保守。当王安石大刀阔斧实行变革时,苏轼、苏辙一下子接受不了那种明显超出自己眼界的大胆变法主张,再加之平日在“法治”、“吏治”议论上的分歧,感情上的裂痕更大了,便不由自主地反对新政。

其次,苏轼兄弟受儒家思想的教养和影响极深,其精神境界始终在儒家思想的圈子里打转转。儒家那套传统的仁义道德教条,在他们的思想上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提倡仁政、德治而反对刑罚、功利,始终是他们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苏轼主张“务崇道德而厚风俗”,反对“急于有功而贪富强”,甚至不满神宗“以万乘之主而言利”的做法。苏辙在(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中说“己酉之秋,新政始出。自是以来,凡所变革,不可悉数:其最大者,一出而为常平青苗;再出而为拣兵并营;三出而为出钱雇役;四出而为保甲教阅。四者并行于世,官吏疑惑,兵民愤怨,谏争者章交于朝,诽谤声播于市”,他劝神宗“陛下将安国保民,而与喜功伐、好权利者谋之,臣不知其可也”。苏轼兄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他们迟迟接受不了王安石以变法治国的主张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苏轼、苏辙攻击王安石变法的另一个原因,与他们特殊的境遇、遭际有关。当年他们父子兄弟三人到达京师后,便“一日而名声赫然,动于四方”,国家重臣及文学泰斗韩琦、欧阳修等人对苏轼兄弟十分器重,仁宗皇帝初读他们的制策后也高兴地说:“联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兄弟对他们很推崇,甚至存有一种对待父辈般的亲情。变法开始后,元老韩琦以反对新法被贬为河北安抚使职务;恩师欧阳修也以反对新法而退休。苏轼兄弟眼看着这些人因为变法的缘故纷纷离朝,心里忧愤不已,加上与反对变法的上层人物交往较多,思想上必会受到深刻的影响,自然会把对恩师靠山的感恩戴德之情,转变成政治上的盲目的同情与信任,所以变法一开始,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敌视和反对。就王安石本人来说,他“捐狭少容”,自信心太强,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善团结人。他的“天变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不足法”的“三不足”,使一般士大夫实在难以接受。他对反对变法的大臣,不采取团结争取的策略,只是一味排挤或调离京师,最后使遭贬士大夫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心理上没有失落感。监察御史刘挚与御史中丞杨绘言“率钱助役官自雇人”之非,安石使苏轼的好友张唬作“十难”以反驳,张琉推辞不办,司农曾布自告奋勇承担了下来。曾布既作十难,且弹劫二人心术不正不为朝廷着想,结果张琥、刘挚、杨绘三人都被贬出京师。户部侍郎范镇因议论王安石之非,为安石所不容,就告老还家。致仕后苏轼去祝贺他,说:“公虽退,而名益重矣。”

客观地说,苏轼兄弟并没有全盘否定新法,而是很有主见地反对他们认为“不便”的方面,对于新法中诸如“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营器械,阅习旗鼓”等限制豪门特权,增强国防实力的措施是表示赞同的。苏轼在《上神宗书》中,批评了工安石新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结人心,他说“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众而不安,刚果自用而不危者也”,论证了团结人的重要性,可惜王安石对此点从不注意;二是厚风俗,提倡“当崇道德而厚风俗”,反对“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成一切速成之效”,他反对“巧进之士”,很有见地,因为王安石就在误用吕惠卿上吃了亏;三是存纪纲,反对王安石罢台谏、用私人的做法,以后的事实证明破坏言官的独立性其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苏轼本人也在这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辙从变法一开始就反对其中的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预见到了会出现“官吏疑惑,兵民愤怨”的后果。七年后的熙宁九年十月,苏辙原先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写了《自齐州回论时事书》,针对推行变法中的某些弊端,提出:“青苗之既散者,要之以三岁而不收息;保甲之既团者,存其旧籍而不任事;复差役以罢免役之条;通商贾以废市易之令。”他言辞恳切地向神宗皇帝提出废置新法,其具体措施和一些变通的办法也较具体可行。可以说,苏轼、苏辙的思想高度不及王安石,也没有王安石作为眼光远大的政治家的气魄,但兄弟二人从实际出发敏锐地觉察到了新法实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揭发了一些变法官吏的丑行,为受到损害的百姓们说了一些话,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苏轼、苏辙在京师有许多友人,如文与可、石苍舒、司马光、曾巩、孙觉、刘挚等。文与可因做过湖州太守,时称文湖州,其画派称湖州派。文与可出守陵州,苏轼写诗送别,以竹的高节喻文与可的品德,诗中有“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两句,称赞与可在官场上超脱的态度,把官职的升降去留看得跟掉头发一样无足轻重。苏辙也写了《墨竹赋》,以主客对答的方式,赞扬了文与可高洁的人格及精湛的画技。苏轼通过与书法家石苍舒交往,写了篇《石苍舒醉墨堂》,他认为书法艺术以自然天成为贵:“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乎烦推求。”这种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观点,成了苏轼艺术观的核心。

在汴京这一时期,因卷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中,苏轼、苏辙在文学创作上收获不大。在政论文方面,只写了些立论偏颇的奏议。散文成就不大。诗作很少,多是送友人离京的作品,发泄着对政治生活的冷漠情绪。

同类推荐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热门推荐
  • 极品鬼才在都市

    极品鬼才在都市

    一次凌辱,一场车祸,一粒种子,一颗心脏,重生前,他只是个被她当众凌辱的‘乞丐’,重生后,他是智慧与外貌并存的极品鬼才!种子苏醒,他体内的潜质将是灌溉它最好的神料!一天一天的成长,一周一周的强大,鬼才来袭……男儿有志当前,美女提裙在后,什么豪车、别墅,统统都显得庸俗……
  • 渐行渐远的你

    渐行渐远的你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里面都住着一个忘不掉的“你”当某一天往事再次涌上心头愿你一切安好今生再不相见
  • 血魔环

    血魔环

    凤曦...神秘血镯...魔兽森林...逆天功法...一路杀戮...也许他只是为了活下去...
  • 都市之神话再现

    都市之神话再现

    睁开眼睛,叶默发现本该身亡的自己竟然出现在一个小小的训练室里,胸口还多了一个纹身,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当叶默一步步解开谜题之后却又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更大的谜团当中,这一切又究竟是谁的阴谋?接下来是小书虫为大家讲述一段不一样的都市生活。
  • 熊熊燃烧的球意

    熊熊燃烧的球意

    五个普通的学生,他们五兄弟打遍学校、城市、省份的篮球比赛,为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强者之心!5年CBA,10年NBA,还有十年的为国与篮球强国大战!使他们五兄弟荣誉满满,变得更加坚毅!
  •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极狂魔

    终极狂魔

    作为一个从21世纪莫名穿越的人来说,天影就是他在天命大陆上的名字。他没有野心,不想成就什么宏图霸业,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天命大陆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好地活下去,但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也没有办法去实现...
  • 被惊醒的童话

    被惊醒的童话

    她与他本应该是一条平行线,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冷漠无情,却因为一场误会相交在一起。他痛恨她,因为她像那个抛弃过他的女孩,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当故人归来,他会选择谁?黎彬瑶,对不起,我曾伤害过你,但是,我爱你。--周凌凯你曾说过要陪我到永远,我却不知这是噩梦还是美梦;我只希望,让我留在你身边。--黎彬瑶我以为我对你好,你就会爱上我;我以为我不离开你,你就不会离开我。后来我发现那只是“我以为”,只是昙花一现。--陆羽风
  • 重生之贵女殿下

    重生之贵女殿下

    她,是欧洲神秘杀手组织“噬魂”中的一员,代号“雪莉”。从幼年起,她的记忆中只有训练训练再训练。她以杀手之王为目标而一直在努力,对组织鞠躬尽瘁,可惜组织却不要她死而后已,被困山中,她含恨跳下悬崖。若有来世,她一定让他们求生不能!她,爷奶不亲,生父不喜,生母懦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三带着儿子堂皇登室。当她成为她,那些嚣张的人该如何应对?复仇之路,只要愿意,你永远不会孤单。嗯哼?让我成为黑道之主?可以,从今天起你们只能为我而死。啥?成为商业帝国了?哎呦喂,那我就是大富翁啦?。可是…这男人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救了他一命他还赖上了?滚滚滚,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本小姐事情一大堆没空理你。温暖宠爱“君莲皇,这样不好吧!”某女看着蹲在脚边为她穿鞋的男人,有些傲娇外加淡淡的羞涩。“有什么不好?就要这样才可以。”男人抬头对她灿烂一笑。某女被这一笑迷得神魂颠倒,喃喃自语“这里人太多了。”某男环顾四周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笑的见牙不见眼“染染,爷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爷有多宠你。”围观人群表示天上下红雨了,君家那个冷心冷清无欲无求的黑脸阎王也会发狗粮了!本文1V1,男主神秘,女主强大,欢迎跳坑
  • 建炎进退志

    建炎进退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