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300000011

第11章

就在苏轼离凤翔任的前一年(嘉佑八年)三月,宋仁宗去世,皇子赵曙即位,是为英宗。英宗大赦天下,优赏诸军,苏轼也以覃恩之例,从月傣六贯、岁米二石的八品官转为正八品官的大理寺,71殿中L之职。韩琦被任命为山陵使,主持仁宗人葬事务。朝廷发诸路率4.6万余人修奉山陵。韩琦乞内藏库钱150万贯,绸绢225万匹,银5万两助山陵役及赏责。帝从之。

山陵役起,全国各地都为之集钱运物。苏轼在凤翔,奉命输南山木为皇陵木,他见“渭水涸无泥”,“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的民工劳苦情况,发出“民劳吏宜羞”的叹息。时任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的苏洵,见山陵役劳民伤财,立即写了(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力主薄葬。苏洵在文中说:“窃见先帝以俭德临天下……今一旦奄弃臣下,而有司乃欲以末世葬送无益之费,侵削先帝休息长养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遗之,以累其盛明。故洵以为当今之议,莫若薄葬。窃闻顷者癸酉赦书既出,郡县无以赏兵,例皆贷钱于民……况夫(府库)空虚无有,一金以上非取于民则不获,而冒行不顾,以洵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或矣。”苏洵言辞激烈,韩琦看了该文后也为之变色。朝廷听从了苏洵的建议,一切费用从省,并命令山陵所用钱物由官府承担,严禁扰民。

苏轼从凤翔回到京城后,已是治平二年二月了,人判登闻鼓院。英宗以前就听到了苏轼的名声,就和群臣计议,欲以唐故事(唐玄宗起用李白)召人翰林,知制浩。宰相韩琦说:“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说:“且与修注如何?”韩琦说:“记注与制浩为邻,未可邃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帖职与之,且请召试。”苏轼与苏辙参加了考试,苏轼复人三等,得直史馆,苏辙被任命为大名府留守推官。苏轼后来听到了英宗与韩琦的对话,对韩琦很感激,说:“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五月,苏轼的妻子王弗辞世,年龄才27岁。他悲痛欲绝,向前来吊唁的亲友反复叙述妻子生前的处事品性,说她对待父母谨慎勤勉,深得全家人的喜爱;说她初嫁时“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亡妻王氏墓志铭》);说她相随自己于凤翔时,有年冬天屋旁的大柳树下一块地方在雪后忽然隆起,且土堆上的积雪溶化,有人说土堆下一定埋着贵重的药物,建议他挖出卖钱,王弗劝诫说:“要是我父亲碰到这类事情,他一定不会挖取这非分之财”,他听后就打消了获取意外钱财的念头……苏洵心里也很难过,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你必葬其诸姑之侧。”在以后的岁月里,苏轼一直深切地怀念着这位亡妻,十年后他在密州有天晚上梦中与王弗相会,醒来后梦中情景依然清晰在目,于是提笔写了《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上片向死去的妻子诉说死别的哀痛及十年来自己的境况。下片通过记梦再现了青年时代的情景,写了梦中相会时的哀痛。全词低徊婉转,文意凄绝,感情真挚,为后人所叹赏。

苏轼授官直史馆(为皇室编修国史的官)以后,很有机会看到皇室收藏的珍本名画,所以感觉蛮好,很满意这个官位。苏辙则去大名府赴任,开始了从政生涯。

宋英宗治平二年九月,苏洵与姚辟合修的《礼书》写完了,共100卷,还没来得及上报,苏洵却病倒了,而且病势沉重。由于三苏名重一时,王公大臣几乎都来探视病情。欧阳修对苏洵尤为关切,多次写信宽慰他,并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苏洵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自觉治愈的希望不大,开始安排后事。他对两个儿子说,在他死后一定要完成他未写完的《易传》;他的哥哥苏澹早亡,子孙未立,要记在心上妥为安置;他的妹妹嫁给杜姓人家,死后因家贫没有安葬,回家后要体面地葬人坟地……治平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久病在床的苏洵永远闭上了双眼,终年58岁。

苏洵的死讯惊动朝野,欧阳修、曾巩、张方平、苏颂、姚辟等130多人写了悼念文章及挽词。韩琦与苏洵交情甚厚,然而“知其才而不能用”,此时愧恨交加地写诗哭道:“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欧阳修为哀悼苏洵写诗: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返旧间。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三千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诗的意思是说苏洵以布衣身份进京,以文章及识见而名声远播,但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苏轼兄弟及乡里人只能以礼安葬他了;苏洵死后知音难再觅,只能翻阅他的遗着以寄托哀思。

曾巩在《苏明允哀词·引》中说,苏洵文章“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极高而中肯地对其文章(主要为散文)作了定位。

英宗听到苏洵的死讯也很哀伤,赐给苏家一些金帛。苏轼兄弟因父亲遗恨自己一生不得志,所以辞去所赐,为父亲求赠一官。英宗赠苏洵为光禄寺卿,并令有司船载苏洵灵枢回四川安葬。

利用士大夫们前来苏家吊唁的机会。苏轼、苏辙哭着请求欧阳修为父亲写了墓志铭。母亲程氏的墓志铭一直未写,兄弟二人又求司马光为他们的母亲写了墓志铭。京城的事情刚一结束,他们带着父亲苏洵及苏轼妻子王弗的灵枢从水路经三峡返回四川,这年八月苏洵被葬于眉州彭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井侧。

纵观苏洵一生,他在哲学和政治见解方面敢于标新立异,不肯人云亦云,“务一出己见,不肯摄故迹”。他晚年作《易传》,从许许多多附会学说中还《易》的真实面目,在深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苏辙说父亲这部作品是:“先君晚岁读《易》,玩其艾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苏洵认为“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是说治理国家要懂得义和利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背道而驰。苏洵还认为“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问题是该怎样去引导它,不至于其泛滥成灾,他说“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应该用文明成果来教化和匡正这种普遍的惰性。苏洵把“不肯摄故迹”的个性也表现在为文上,其文章观点新颖,议论深刻而切中时弊,以致欧阳修说苏洵“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蓄充溢,抑而不发者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人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苏洵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推动者。他反对时文,推崇古文,主张为文要有鲜明的个性,以平白晓畅语约而意尽为好。苏洵的文章气势雄伟,张方平评价说“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例如他的《项籍论》等文章都有行文雄放、风驰雨骤之势。苏洵的文章还以结构严谨而曲折多变,语言准确而生动朴实见长,如在《六国论》中有“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句子,可以说准确生动至极。苏洵的诗作不多,但各种诗体都写过,而且都很有特色。他进京以后当了官到去世这段时间里,与姚辟合编《礼书》一百卷,着了《溢法》三卷,写了《易传》十卷,但却没有来得及完成。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其文章一直是人们学习的范本。他中年发愤,在无所师承的情况下自成一家,其文上继韩愈、欧阳修,下开苏轼兄弟,使自己立于名家之林。

《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并口号》中诗云: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有司不入刘责第,诸老徒推贾谊才。一惠独刊姬《谧法》,六经先集汉家台。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崛江未寄哀。

同类推荐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遗世界

    遗世界

    总是做着同一个梦…梦见一张古朴神韵的脸在微笑,看不清她的身躯,而仅有的一张脸却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总是看见她在开口说什么,却怎么也听不见。看着她那宛若神明的脸颊,忍俊不禁的想伸手触摸。就在伸手的那一瞬间,伴随着,天崩地裂,斗转星移,那张难以忘记的脸和那模糊不清的身躯神秘消失了。而呈现在眼前的画面,时而断壁残桓,时而无尽黑暗…最后一幕是无数人类尸体堆积如山的画面,而自己正在由高空往下掉。
  • 永不投降

    永不投降

    结合当下浮躁的商业社会,讲诉一个从一败涂地到涅槃重生的商业传奇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舟塔记

    舟塔记

    鸿蒙初现,混沌初开。经过数亿年的演化,涌现出无数界面。混沌大陆,人族林立,万物灵长自有独到之处,开辟了修仙长生不老之路,宗门派别无数。少年林雨辰踏一条血泊之路,从最初的猎户之家走向大罗山脉,一步一步,迎来了他跌岩起伏的人生······
  • 鳄鱼流下真心泪

    鳄鱼流下真心泪

    曾经偶然的机会,上天注定他们在此相遇相识,互相给了对方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一直奢望的情感“黑,你醒醒,别吓我,快来人,帮忙啊!”认识容易,想给对方的却太多,许愿而又食言“为什么,哥哥,告诉我,为什么,你不是答应过我吗!”月老作怪,二人再次奇葩相遇,多年不见,男人不再认识那个小妹妹“只要你听我的,事后,我会给你一笔钱,足够你下半辈子丰衣足食!”女人的心痛和无助,最终还是没能先说出曾经“我就是个滚蛋,我究竟干了些什么?”男人的悔悟和自责过后,安逸的日子没能维持多久,犹如晴天霹雳般的一句话“你是谁?不想死就滚,我告诉你,我想干的事,没人可以管,更何况是你这种骚货”男人的所作所为,女人发誓,她为了男人,要不惜一切代价,带球再次回到从前…………
  • 燃香纪

    燃香纪

    一个瑰奇的修士大世界,一个无比复杂的大繁华时代,一个遭受环境反噬的严峻历史形势,一种物质之灵体天赋可以进化、吞噬、乃至变异的诡奇修炼体系。少女蓝若水身怀诡异,在自控与反自控,他控与反他控之中辗转反侧,不断顽强抗争,离奇曲折,拉扯出一场各个大势力在资源、环境和力量方面,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的终极争霸角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泪墨心笙

    泪墨心笙

    【已完结】新文《女配归来;腹黑阎君请放手》她是大燕公主,他是皇城太子,本该不会有交集的两人,竟意外成了师徒。红妆十里,倾城为聘,她成了他的妃,他的后。那时的她,竟忘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又哪里是君王能许的呢?本该是一场倾城的爱恋,到最后却成了一曲哀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倾世佳人:乱世负红颜

    倾世佳人:乱世负红颜

    她,一世倾城,帮他打尽天下,却因心爱之人,含恨而终,在重来,她发誓再也不会让他们好过,骗她欺她利用她的那些人,她会让他们一一还回来,恶毒庶女想上位?前世夫婿想害自己?没问题,我会让你们真正体验生不如死的感觉!
  • 邪魅王爷:废材小姐要逆天

    邪魅王爷: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盗贼和金牌杀手,却被自己最信任的妹妹背叛!来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神秘国度,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世人都说她是个废物,花痴,却不曾想到她居然是个绝世天才!他,是东青国的邪王,世人说他残忍、残暴、妖孽、杀人不眨眼、不进女色,却又对她独宠,掏心,掏肺,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