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000000028

第28章 唐神策军乐寿博野行营考

■黄寿成

神策军在河北地区活动的情况,已往多着眼于神策军纠合其他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讨伐这一地区反抗中央的藩镇。迄今为止,虽有人对神策行营多有论述,如齐勇锋《说神策军》一文对神策军的起源、发展、布防、职能、兵力与特点做了一些探讨,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论述了神策军的建制发展、组织结构和兵源职任,特别是唐长孺先生《唐书兵志笺正》对神策行营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是均未涉及到神策军在河北地区的城镇设立神策行营的问题。余近检得几条史料,说明神策军曾一度在河北地区的若干城镇设立行营。故在此对神策军在河北地区设立行营一事略作叙述,拾遗补阙。

神策军在河北地区的城镇设立了哪几个行营?《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说:

[长庆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镇州]军乱……军人推衙将王廷凑为留后。……[二年夏四月甲子]……忻州刺史李寰守博野,王廷凑攻之不下。其李寰所领兵宜割属右神策,以寰为军使,仍以忻州军为名。

《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传附傅良弼传》又说:

以良弼守乐寿,李寰守博野。[王]廷凑之叛……有诏以乐寿为左神策行营,拜良弼为都知兵马使;寰所领士隶右神策,号忻州营,亦以寰为都知兵马使。

知神策军于王廷凑叛乱之时在河北地区的乐寿、博野两县设立了两个行营,乐寿驻军隶属于左神策行营已明确。李寰所领将士隶属于右神策行营,名为忻州军,或名为忻州营,但是旧史上有唐一代再无忻州军(或称忻州营)的记载,而以博野为名的博野军却有记载,如《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旧唐书》卷二〇〇下《黄巢传》、《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蛮南诏传》、《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通鉴》卷第二五四僖宗广明元年条等多处,其中《新唐书·黄巢传》记黄巢死事时又有“太原博野军”的文字,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记载“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管汾、辽、沁、岚、石、忻、宪等州”。太原即是河东节度使的治所,忻州就在河东节度使辖区内,忻州的驻军忻州军(或称忻州营)即由河东节度使管辖,因此李寰所率的这支军队当是初名忻州军(或称忻州营),后易名为博野军。

那么为什么中央要在这时在河北地区设立神策行营?据《旧唐书·宪宗纪》记载,在宪宗元和年间,中央先后于元和元年平夏绥杨惠琳,平西川刘辟,二年平镇海军李琦,五年平昭义卢从史,八年平振武军,十一年平宥州,十二年平淮西吴元济,十四年平淄青李师道,将对抗中央的藩镇逐一解决,就连不易对付的魏博、成德、幽州所谓河北三镇也先后表示归附中央。但是穆宗即位后实行“销兵”政策,导致河北形势逆转,据《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记载:

[长庆元年秋七月]甲寅,幽州监军使奏:“今月十日军乱,囚节度使张弘靖别馆;害判官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军人取朱滔子洄为留后。”丁巳,贬张弘靖为太子宾客分司。己未,再贬弘靖为吉州刺史。朱洄自以年老,令军人立其子克融为留后。

八月甲子朔。己巳,镇州监军宋惟澄奏:七月二十八日夜军乱,节度使田弘正并家属将佐三百余口并遇害。军人推衙将王廷凑为留后。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庚子,魏博兵自溃于南宫县。戊申,魏博牙将史宪诚夺师,[节度使]田布伏剑而卒。己酉,以魏博中军先锋兵马使史宪诚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充魏博节度使。

而这时中央在地处河北地区的乐寿、博野设立神策行营,是因为中央控制河北藩镇的政策失败,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其用意显然是试图采取“掺沙子”的策略,让隶属于神策军的军队永久驻守在这一地区,以威慑河北藩镇,并防止幽州、魏博、成德三镇联合对抗中央。

中央为何在河北地区将神策行营设在乐寿和博野二处?当也与地理条件有关。据《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说:

博野,汉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县,后魏改为博野。武德五年,置蠡州,领博野、清苑,割定州之义丰三县,八年州废,三县各还本属。九年,复立蠡州,领博野、清苑二县,贞观元年,废蠡州,博野、清苑属瀛州。永泰中,属深州。

乐寿,汉乐成县,属河间国,城在今县东南十六里,后魏移县东北,近古乐寿亭,因改为乐寿,隋属河间郡。永泰中,割属深州。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说:

深州饶阳郡,上。……博野,望。本隶满州。武德五年以博野、清苑、定州之义丰置蠡州,八年州废,县还故属,九年复以博野、清苑置。贞观元年州废,以博野、清苑隶瀛州。永泰中以博野来属。元和十年复隶瀛州,后又来属。乐寿,紧。本隶瀛州,大历中来属。元和十年复隶瀛州,后又来属。

案《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七《河北道》虽记有深州,记载的史事到元和年为止,但是该书成书时乐寿和博野两县隶瀛州,而现存的《元和郡县图志》恰恰是记载瀛州的卷亡佚,故此也无乐寿和博野两县的记载。另外《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只记载到大历年,而本文所研究的范围是元和末至长庆年间,故应以《新志》为依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又说:

初,瀛之博野、乐寿,介范阳、成德间,每兵交,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

《册府元龟》卷七五九《总录部·忠》又说:

傅良弼为神策行营乐寿镇兵马使,李寰为博野镇。初王廷凑叛,良弼、寰所镇介燕赵间……

案乐寿、博野两县自元和十年隶属于瀛州,而且《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记中央在乐寿、博野两县设神策行营之事前就明确说乐寿、博野两县隶属于瀛州,地处范阳幽州、镇州成德两镇之间。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河北道南部”,乐寿与冀州、沧州接壤,博野与莫州、定州、深州接壤,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记载,冀州、深州属成德节度使,沧州属义昌节度使,莫州属幽州节度使,定州属义武节度使。知乐寿、博野两县地处数镇接壤之处,而中央在乐寿、博野两县设神策行营的缘由就在于此,这样既可将中央的势力安插进河北地区,又可成为防止河北各镇相互勾结的障碍,并将这两个城镇作为对付王廷凑叛军的前哨据点。此外由于神策军系统的军队待遇优于其他藩镇的军队,将乐寿、博野两县的军队划归神策行营,当也是一种奖赏,以吸引更多的河北藩镇军队归顺中央。真可谓一举多得,可见中央用心良苦。

乐寿和博野两镇的将士来源,乐寿镇据《李文公集》卷一三《傅良弼碑》说:

公讳良弼,字安道,清河人也。以善弓马显仕于成德军……博野、乐寿本隶瀛州,在范阳、成德间,为要害地,每相攻以取两城。及王武俊破走朱滔,诏以博野、乐寿与成德军。其后以公为将,而镇于乐寿。

知傅良弼是出身于成德军的军人,是被王武俊派去镇守乐寿的,因此戍守乐寿的军人也是成德军的将士,也就是说在王廷凑叛时傅良弼所率防守乐寿并改隶于左神策行营的将士来源于河北三镇中的成德军。而李寰所率防守博野的将士来源,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说:

初,瀛之博野、乐寿,介范阳、成德间,每兵交,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德宗以王武俊破朱滔功,皆隶成德,故以良弼守乐寿,李寰守博野。

知李寰当也是出身于成德军的军人,是被王武俊派去镇守博野的,因此戍守博野的军人也是成德军的将士,也就是说在王廷凑叛时李寰所率防守博野并改隶于右神策行营的将士也来源于河北三镇中的成德军。

乐寿、博野两处的兵力数,博野的驻军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说:

廷凑之叛,两贼交诱之,而坚壁为国固守。有诏以乐寿为左神策行营,拜良弼为都知兵马使;寰所领士隶右神策,号忻州营,亦以寰为都知兵马使。俄以良弼沂州刺史。良弼率众出,战力,乃得去。寰引兵三千趋忻州,廷凑邀之,寰斩三百级,追者不敢前。

《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元年三月又说:

李寰帅其众三千出博野,王庭凑遣兵追之。寰与战,杀三百余人,廷凑兵乃还,余众二千犹固守博野。

可知李寰在博野所率的兵力有五千之多。而乐寿的兵力以及傅良弼后来率领突围兵力史书皆缺载,但是从乐寿、博野两县的军事地位相当来看,可推测乐寿守军人数与博野守军大致相当,当有四五千人左右。

而是时中央何以能够将这支隶属于成德镇的军队收编为神策行营?这与当时形势的需要以及成德军内部的情况不无关系。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传》说:

牛元翼,赵州人,材果而谋。王承宗时倚其计为强雄,与傅良弼二人冠诸将。王廷凑叛,穆宗以元翼在成德,名出廷凑远甚,自深州刺史擢为深冀节度使,以携其军。

《旧唐书》卷一四二《王廷凑传》说:

王廷凑,本回鹘阿布思之种族,世隶安东都护府。曾祖曰五哥之,事李宝臣父子,王武俊养为假子,骁果善斗,武俊爱之。以军功累授左武卫将军同正……父升朝……祖父世为王氏骑将,累迁右职。廷凑沉勇寡言,雄猜有断,为王承元衙内兵马使。……长庆元年六月,魏军还镇。七月二十八日夜,廷凑乃结衙兵噪于府署,迟明,尽诛弘正与将吏家属三百人。……是月,镇州大将王位等谋杀王廷凑事泄,坐死者二千余人。

《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元年月又说:

丁亥……成德大将王俭等五人谋杀王廷凑,事泄,并部兵三千人皆死。

案王俭与王位当是一人。这些都说明镇州成德镇内部对于王廷凑杀田弘正反叛中央未取得共识,内部矛盾很多,诸如牛元翼、傅良弼等宿将地位素出于王廷凑之右,又在外主兵,必然对王廷凑不满,而王廷凑也会对这些宿将怀有戒心。另外王俭(或名王位)试图谋杀王廷凑事件也说明即使叛军内部也不稳定。在此情况下中央对牛、傅等将领实施拉拢并将一些军队收编入神策军的措施理所当然地会取得成效。

乐寿、博野两处守军编入神策行营时的主将傅良弼、李寰,突围后的情况如何?据《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纪》、《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纪》、《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二年四月条《通鉴》卷二四三文宗大和二年九月条记载,傅良弼当由乐寿率军突围至沂州,以其所率军队为神策行营的缘故,任神策都知兵马使,又加封左神策军将军,此后离开神策军,先后任盐州刺史、夏绥银节度使、横海军节度使,在赴任途中死于陕州。李寰由博野率军突围至忻州,以其所率军队为神策行营,故任神策都知兵马使,加封左神策军将军,此后又任保义军节度使、横海军节度使,曾参与讨伐李同捷。无功,改任夏绥银节度使。

而两军突围后的情况如何?乐寿行营的军队在傅良弼率领下突围后的情况史书阙载,但是据傅良弼此后任职的情况看,当是归入神策军中。博野的忻州军据前文考知此在李寰突围至忻州后,仍有部分军队留守博野,当以博野军为名,据《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李茂贞传》说:

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祖铎,父端,唐乾符中镇州有博野军,宿卫京师,屯于奉天。文通时隶本军,为市巡,累迁至队长。

说明留守博野的军队即为博野军,并且有一部分调入京师。另外《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又说“群臣议[李]寰兵太重,且盗沧、景,未决而棣州平。寰内愧不自安,愿留京师,遂罢保义军、忻州营”。忻州营虽被撤销,但是这支军队仍然存在,当亦以其在河北时的原驻地博野为名,《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中说的“太原博野军”即是这支军队。

这两支博野军的后来情况,据《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蛮南诏传》说:

[懿宗]时,帝遣东川节度使颜庆复为大度河制置、剑南应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将曾元裕败蛮兵,斩二千级。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李茂贞传》说:

黄巢犯阙,博野军留于凤翔,时郑畋理兵于岐下,畋遣[宋]文通(即李茂贞)以本军败尚让之众于龙尾坡,以功为神策军指挥使。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说:

至巢败……杨复光献捷行在,帝诏陈许、延州、凤翔、博野军合东西神策二万人屯京师,命大明宫留守王徽卫诸门,抚定居人。

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巢乃自刎,不殊,[林]言因斩之,及兄存,弟邺、揆、钦、秉、万通、思厚,并杀其妻子,悉函首,将诣溥。而太原博野军杀言,与巢首俱上溥,献于行在,诏以首献于庙。

知博野军的一部分此后在京师担任宿卫,并在懿宗咸通年间参与了防御南诏内侵,僖宗西逃后在龙尾坡大败黄巢义军,围攻京城黄巢起义军以及追杀黄巢等一系列军事行动。

唐穆宗在长庆年间利用王廷凑反叛中央,镇州成德镇内部分裂的时机,在河北地区隶属成德镇的乐寿、博野二县设置神策行营,并趁机将这两县原有的成德镇军士收编入神策军,仍驻守原地,与中央平叛军队一起对付叛军。而乐寿、博野两县又地处数镇接壤之处,控制了这两县既可将中央的势力安插进河北地区,又可成为防止河北各镇相互勾结的障碍,并将这两县作为对付王廷凑叛军的前哨据点。但是由于河北地区的叛军势力过于强大,乐寿、博野两县被编入神策行营的军队大多被迫撤出河北地区,分别突围至河南道的沂州和河东道的忻州。率军突围的将领傅良弼、李寰在突围后颇受重用,即任神策都知兵马使,随后又历任数镇节度使。而此后的乐寿行营的军队情况不详,博野行营的部分军队后名为博野军,并有所表现,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第二卷)

    中国通史(第二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以浅显风趣的笔调,介绍唐人衣、食、住、行、语言、娱乐、宗教、节庆、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从细节出发,展现唐代(主要是初唐时期的长安)社会图景。这并不是一本穿越小说,书名中的“穿越”,是因为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是难以忍受时下流行的古代穿越剧中错漏百出的历史细节,以“穿越指南”作反讽调侃之意。作者假定一种情境,即作为现代人的读者,如果穿越到了唐朝,他们亲眼所见的真实唐人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文中提供的大量历史细节,源自古籍、出土文物,敦煌壁画以及该领域的学术专著、专业论文等,虽语言诙谐,但调侃适度,引经据典,内容严谨,是一本唐代风俗史方面的极佳入门读物。
  • 不列颠风云传

    不列颠风云传

    历史背景为欧洲中世纪中期,具体在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后发生的事情。但内容多为虚构,请勿与历史挂钩。
  •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本书通过史前史寻踪、禹迹考异、华夷之间、丝路山河四大部分对宁夏人类史及人类发展进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进一步考证了宁夏人类史的发源、发展及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 惊梦2000

    惊梦2000

    大汉辉煌盛世的背后是血战累累的白骨,刘彻乃赤彘下凡,宫廷争位血雨腥风,雄才大略,打下万里如画江山。公主阳信非史所言,与男主角古今合资,痴爱缠绵。卫青本是29军大刀队的排长,大刀横扫,匈奴尽伏!最不思议的是——汉景帝,居然是某地委书记误穿西汉!被某新型导弹因失误发射到西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赵子谦,就因说了一个手机段子,被阳信公主闪电般的搞成了情夫,在他时时刻刻想回到自己的时代的时候,遇见了在他之前穿越过来的29军大刀敢死队的排长。当他以为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的时候,汉景帝——一个老牌穿越者却交给他一项任务。从此,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稀里花啦的事情......
热门推荐
  • 镇妖塔

    镇妖塔

    宝塔镇万妖,异世得珍宝!群魔乱舞,天下大乱!柔若无骨的水妖?力拔山兮的蛟魔王?风驰云卷的疾风神狼?兽面人身,双龙伴其左右的火神祝融?通达聪慧的白泽?死而复生的九名猫妖?吮血劘牙的血天使?帅气邪魅的堕落天使?高如楼房的圣甲蜈蚣王?亦或者是双翼长达千万里的金翅大鹏鸟?21世纪大好青年秦川莫名成了逍遥谷的杂役弟子,偶得蒙尘的镇妖塔,别人封魔他放魔,与众多妖族大能签下主仆契约!幸得灵宝相助的他能否逐步强大,问鼎巅峰,成就一番传奇!
  • 易烊千玺梨涡太美我已醉

    易烊千玺梨涡太美我已醉

    女生林涵兮与易烊千玺千玺的狗血相遇。。。。一个学渣,一个学霸……
  • 对不起拉!暴君

    对不起拉!暴君

    离婚?你再给我说一遍看看!!!就是…呜…..呜….你不要一直哭到底是为什么?呜….你在这里签下名拉…..哼,好…很好…该死的我到底那里不好了.什么该死的爱情,什么所谓的一见钟情一年了,听到她生病了他马上什么也不顾的跑去找她知道有人追她,他就好气更气自己只要她一撒娇他就什么都答应可是当他们终于又在一起的时候却....
  • 校园内三人行

    校园内三人行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林晓风、柴少鸿和吕浩文三个不同性格的男生在大学校园里经历的相同事情来建立的友谊,他们各自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各自的锻炼和成长。文章要表的是在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校园里,三个人是如何战胜各自的困难,如何面对自己的爱情,以及在大学四年里他们各自的转变和成长。
  • 我和离婚人妻

    我和离婚人妻

    在冷清的某个夜晚我邂逅了穿着情趣被赶出家门的柳如月,忐忑收留,竟无故落入隔壁男人设计自己老婆的圈套里……
  • 岁月,缝花

    岁月,缝花

    人生总有一些来不及实现的梦,年轮。于是在斑驳的指缝间,隐隐约约的都学会了缅怀祭奠,曾经逝去的些许美好!
  • 星途闪耀:三个男神爱上我

    星途闪耀:三个男神爱上我

    原本是一个小经纪人,一步一步成为明星女神,她,安橙,博得三大男生宠爱……看看她的逆袭生涯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纳世

    纳世

    摊手星辰变,覆手天地翻。一念可纳世,世界我主宰。
  • 再见你还会爱我吗

    再见你还会爱我吗

    上世,他是小王子一枚,她是仙花一株。却不慎坠入了爱河,可是仙凡的差别使他们不得不分开。缘续今生,再入爱河,命运却使他们忘记彼此。时光荏苒,当再见,你还会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