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000000027

第27章 晚唐诗人白居易嗜茶之表现及原因试探

■张维慎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是中国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作为晚唐诗人,白居易先是与元稹齐名,后又与刘禹锡并驾齐驱。

白居易一生作诗75卷,共计3840首。在这些诗作中,有60余首与茶事有关。

《白居易全集》卷二七《萧庶子相过》一诗说:“半日停车马,何人在白家?殷勤萧庶子,爱酒不嫌茶。”与萧庶子一样,白居易也是一个“爱酒不嫌茶”的人。其《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曰:“地偏坊远巷仍斜,最近东头是白家。宿雨长齐邻舍柳,晴光照出夹城花。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可证。那么,白居易嗜茶之表现及原因如何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白居易嗜茶之具体表现

白居易早年家境贫寒,谈不上对于饮食的讲究;但入仕以后,不仅爱酒,而且嗜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所饮之茶多为名茶。

《琵琶引并序》载:“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里所说的浮梁是县名,系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新昌县置,治所即今江西景德镇市北浮梁镇。因溪水时常泛溢,居民伐木为梁,浮水而运,故易名浮梁县。元和十一年(816年)徙治西北高阜(即今址)。诗人作品中既提到商人去浮梁贩茶,说明那里是茶叶的有名产地,而诗人也有可能喝到商人贩来的茶。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一诗载:“蛮来方泻,蒙茶到始煎。”这里说的蒙茶,产自蒙山:“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蒙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城西与雅安市交界处,为邛崃山南段余脉。有五峰,主峰上清峰,海拔1440米,北陡南缓,终年烟雨濛濛,冬天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含酸性,适宜种茶。

《春尽日》一诗载:“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这里的“昌明”,是蜀茶的名称。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一诗载:“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广彻罗红药,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这里所说的“紫笋”(茶名),究竟是湖州顾渚之紫笋,还是常州义兴之紫笋,还不好确定。《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又载:“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注云:“尝羡吴兴每春茶山之游,洎入太湖,羡意减矣,故云。”可见,这里的茶山在吴兴。又《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载:“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这首诗,是诗人羡慕常州、湖州官员在两州交界处举办的茶山宴会而撰写,并寄给他们欣赏,说明诗人不仅与当地官员有交往,而且极有可能得到当地官员所赠的紫笋茶。

诗人作品中提到的蒙茶、昌明、紫笋等,都是些什么品级的茶呢?据《唐国史补》卷下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常州有义兴之紫笋。”由此可见,诗人作品中提到的蒙茶、昌明、紫笋等,皆为当时名品,而且湖州顾渚之紫笋已列为贡品。

第二,对新茶要做进一步加工。

朋友送给诗人的新茶,诗人还要做进一步加工,其具体做法既有灸:“小盏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又有焙:“宝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题施山人野居》也载:“春泥映稻晚,夜火焙茶香。”新茶加工好后,诗人把它储存在茶柜中,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对煎茶所用之水有所选择。

煎出的茶是否醇香,不仅与茶是否为名品有关,更与煎茶所用之水的品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泉水最好,河水次之,雪水便为下了。《山泉煎茶有怀》一诗曰:“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是诗人谈用山泉煎茶的新得。《萧员外寄新茶》又曰:“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这是诗人对煎茶所用河水(渭水)的珍视。闲暇的时候,诗人也要品尝用雪水所煎的茶:“冷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晚起》一诗也载:“融雪煎香茗,调苏煮乳麋。”

第四,对茶具的重视。

诗人对茶具的重视,在其诗作中有所反映,如《睡后茶兴忆杨同州》一诗云:“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婆娑绿荫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麴香,花浮鱼眼沸。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诗人所说的白瓷瓯,属白瓷系列。而在诗人故居出土的瓷器中,亦有白瓷系列的瓷器。

位于洛阳唐东都外郭城东南部的白居易故居(洛水之南、伊水之北),出土瓷器800余件(其中可复原者达300多件),器类包括壶、罐、盆、澄滤器、碗、盘、盂、杯、茶托、茶碾、茶碾槽、盒、砚13种。其中茶托2件。口沿较宽,斜直,有托圈,圈足。T37H1:96,葵口,通体施白釉,釉质细腻。口径15厘米、高2.4厘米。茶碾2件。形制相同。呈圆饼状,中心有一穿孔,自穿孔向周边渐薄。T37H1:59,直径12厘米;穿孔直径0.8—1厘米、深2.2厘米。王岩先生指出:“白氏故居遗址中不仅出土有各类茶具,而且还有制茶工具,出土的2件瓷茶碾和1件瓷碾槽,还保留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足以证明为当时的实用器。茶具中既有各类壶、茶碗、盘等,还有白瓷茶托,由此透出的信息,展现出诗人生前制茶、饮茶的生活画面。”从诗人的诗作和考古资料来看,诗人生前对于茶具是比较讲究的。

第五,亲自煎茶。

在煎茶前,先要把茶灶泥好。泥茶灶的工作,诗人一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进行,正如《偶吟二首》二所载:“晴教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一诗也载:“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茶灶泥好后,就可以随时煎茶了。大多数情况下,诗人是亲自煎茶,正如《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一所载:“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也载:“留饧和冷粥,出火煎新茶。”

在少数情况下,诗人也有让侍儿煎茶的情况,正如《池上逐凉二首》二所载:“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这里的“纤手侍儿”,其身份应为女童。

就像喝酒有倒酒之人一样,饮茶亦有倒茶之人,倒茶在诗人的作品里称作“行茶”,正如《春尽劝客酒》一诗所说:“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倒茶的“小娃”,其身份应为童男或童女。

第六,吃茶在时间、地点、人数上呈现多样化。

从时间上来说,诗人饮茶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次,其名称为早茶、午茶、夜茶。

1.早茶。《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载:“新年多暇日,晏起褰(qiān)帘坐。睡足心更慵,日高头未裹。徐顷下药酒,稍(ruò)煎茶火。”这首诗,说的是诗人正在准备早茶。又《不出》一诗说:“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准备饮早茶的情景。

2.午茶。《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载:“读罢书仍展,棋终局未收。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销愁。”这首诗不仅说明诗人饮午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午茶能散睡”的感慨。

3.夜茶。《立秋夕有怀梦得》云:“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这首诗描绘的是,在秋天的晚上,诗人边饮茶边吟诗的情景。《营闲事》一诗说:“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这首诗不仅说明诗人饮夜茶,同时也表达了茶能醒酒的功能。

诗人饮茶的地点,有居室、官舍、侯府、寺院、花园、林泉、舟中等,呈现多样化。

1.居室。《闲卧寄刘同州》载:“软缛短屏风,昏昏醉卧翁。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常在,迎春酒不空。可怜闲气味,唯欠与君同!”这首诗说的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在家闲卧时边沐浴阳光边品茶的惬意心情。

2.官舍。《官舍》一诗说:“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诗人有睡后饮茶的习惯,即使在官舍,仍然如此。

3.侯府。《送张山人归嵩阳》一诗载:“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用“残茶冷酒”来描述诗人在侯门被冷落的尴尬,恰当不过。

4.寺院。《春游二林寺》一诗载:“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诗人在二林寺见到的“阳丛抽茗芽”的景致,为我们揭示了春季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在游历完寺院后,方丈一般都要以茶水招待诗人,正如《游宝称寺》一诗所载:“酒懒倾金液,茶新碾玉尘。”与俗人用井水或河水冲洗茶具不同的是,寺院用的竟是泉水,比较奢侈。

5.花园。《履道新居二十韵》载:“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这首诗反映的是诗人于东都履道坊新居后花园湖中舟上饮茶的情景。

6.林泉。《山路偶兴》一诗载:“泉憩茶数瓯,峦行酒一酌。”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走山路时于林泉间小憩饮茶的情景。

7.舟中。《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载:“瓯泛茶如乳,台粘酒似饧。”诗人从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一路坐船,所饮为乳白色的茶,应为名品。

从人数来说,诗人饮茶分为独饮、双人饮和多人饮几种。

1.独饮。《闲眠》一诗载:“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飨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尽日一飨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一句,把诗人对茶的偏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由于诗人对茶的偏爱,所以才与众不同,从苦茶中品出了它的甘甜,正如《和晨兴因报问龟儿》一诗所载:“谁谓荼蘖苦,荼蘖甘如饴。”

2.双人饮。《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载:“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这首诗说的是,休病假的庞少尹,携鱼酒来访诗人,俩人边品茶边吟诗,尽兴而归。

3.多人饮。《新居早春二首》云:“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牙。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新居与客人尝新茶的场面。

二白居易嗜茶之原因试探

有人认为,诗人饮茶“主要是为了祛干渴、驱睡困、解酒酲,同时也以茶消暑。”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只是不全面。我们认为,诗人之所以嗜茶,一方面是因为茶有诸多保健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茶还有其他诸多功能,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茶的保健功能

第一,茶能解渴。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载:“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听着碾茶声就可以缓解口渴,这与以前的“望梅止渴”故事相媲美,也是诗人对茶能解渴功能的肯定。又《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闷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渴饮毗陵远到茶”的毗陵,是毗陵郡,隋大业初改常州置,治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市),唐武德三年(620年)复改常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毗陵郡。

第二,茶能醒酒。

前已述及,诗人是一个“爱酒不嫌茶”的人。诗人之所以“爱酒不嫌茶”,是因为茶能醒酒,解酒渴,正如《早服云母散》一诗所载:“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正因为茶能醒酒,所以诗人喝完酒后,马上饮茶,正如《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一诗所载:“夜饮归常晚,朝眠起更迟。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诗人因爱喝酒而不幸患上了肺渴之症,而茶能醒酒解渴,所以诗人发出了“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的感慨。诗人因爱喝酒而常常头昏脑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时痛下决心,“聊将茶代酒”。

第三,茶可破睡。

诗人有睡觉起来喝茶的习惯,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饭后睡觉,觉醒喝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一是游览完而睡觉,觉醒喝茶:“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正是因诗人有睡觉起来喝茶的习惯,所以才吟出了“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的心得。

第四,茶能散闷。

《镜换杯》一诗载:“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诗人发出“茶能散闷为功浅”的感慨,是与酒的功能对比后得出的。

(二)茶的其他功能第一,以茶园为产业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载:“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松张翠伞盖,竹依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反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限艰。”这首诗,是诗人在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后写的,那里有山有水,有松有竹,鸟语花香,诗人在此过着田园式的耕读生活,修身养性,非常满足。诗人虽过着田园式的耕读生活,但他的耕是于此开茶园,所以衣食无忧,因为“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第二,以茶助诗兴。

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兴奋,因而喝茶可以助诗兴。诗人有时是一边饮着茶,一边吟着诗:“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有时是一边咏着诗,一边品着茶:“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第三,以茶待客。

在晚唐,茶已成为社会上普遍接受的饮料之一,人们以茶待客成为风气。《麴生访宿》一诗载:“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这首诗说的是诗人以茶果招待麴生的情景。而“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一句,则是僧人以茶招待诗人的场面。

第四,以茶赠友。

王利华先生指出:“中古时期,特别是在唐代,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寄赠物品的风气甚浓,但凡日常所需……大抵均可互相寄赠。”正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诗人曾给朋友寄过衣物,而亲戚、朋友又给诗人寄来紫霞绮、茶等,在互相的寄赠之间,诗人与亲戚、朋友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这是诗人嗜茶的原因之一。给诗人寄茶的亲戚有尚书杨六,正如《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二所载:“金花银碗饶足用,罨画罗衣尽嫂裁。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而给诗人寄茶的朋友,在蜀为官的,既有郎中李六:“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又有杨东川:“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另外,给诗人寄茶的朋友还有尚书继之,正如《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所载:“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余。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乃寒初。所寄之物皆及时。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醉传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亲戚、朋友既寄茶、药给诗人,又寄衣裳给诗人,这说明诗人与亲戚、朋友的关系是融洽的。

同类推荐
  • 太平天梦

    太平天梦

    失败的实验,让我回到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混乱的年代,残破的江山,染血的屠刀,飘舞的洋旗,东南半壁无主,公岂无意乎?虽然我没有地位,但依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为梦想奋斗,我的梦,一个太平天梦,始于那个炮声不绝的1857!
  • 大明朱文正

    大明朱文正

    朱文正,朱元璋之侄,为人狂放不羁,却又胸怀大略。洪都保卫一战,使其名扬天下,被誉为明朝第五大将。然而却在战后被告谋反,被朱元璋关进囚室,幸得马皇后求情,才保住性命,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出战。其子最后却能获封藩王,令人诧异,其中到底有哪些内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且后人多对朱文正洪都一战大加赞扬,却对朱文正的人品多加贬抑。试想,一位用兵的绝世奇才岂不会洞察天下大势,而昏庸的去背叛自己掌握大权的亲叔父?其中必有很多曲折与内情,或者说是误解,那么,我的这篇小说就以朱文正为中心,讲述一个属于朱文正、属于大明的故事。
  • 血墨汁

    血墨汁

    他究竟是为了青梅竹马的雨馨还是儿时的玩伴方凌,又或者是他心中有着更大的不为人知的抱负才踏上这条不归路?而他的家族又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前方朋城里等着他的又将会是那些跳战?九白林小海周紫颜这三位主人公是否会形成三角恋?他们是否会因为感情反目成仇?方凌雨馨还活着吗?她们是在朋城,还是昙花一现?答案?疆至河套,云中城生。他将会给这个一盘散沙的世界制定一个新的规则!功成名就之后是选择退隐山林还是和相爱的人相忘于江湖?最后牵手的人是否初心不改?一个站在权利巅峰的人是否能处理好感情问题?这一切尽在《血墨汁》繁华落幕不忘初心,故事未变只是心在变而已!
  • 直播相声闯大清

    直播相声闯大清

    肃小六,一个曲艺学校毕业的无业相声演员,带着他的直播间和观众,穿越到相声萌生的清朝末年,凭借他“说学逗唱”的本事,和满腹的相声段子,把庙堂和江湖都变成他的相声园子,开启了一段笑语连珠的逗哏之旅!
  • 三国之战神赵云

    三国之战神赵云

    这一个纷乱的时代。这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它,是三国。现代人赵进意外穿越到三国著名的悲情英雄赵云身上,且看他如何凭借着手中一杆龙胆亮银枪战吕布,败关羽,率领无双铁骑纵横华夏。
热门推荐
  • 混沌迷界

    混沌迷界

    混沌初开,灵魂现!万物生灵谁为峰!学会支配灵魂之沸点,打开命运的齿轮……神秘的世界,在等着你……
  • 独上路

    独上路

    天若生我,何苦又为难与我。我是何存在,我该如何存在。上了绝路才能走出新路。
  • 三世桃花:吾名颜逝

    三世桃花:吾名颜逝

    东山月空悬,白鹭起水寒,山间不祥人,江湖人落墨,李氏子云笙,神秘白衣人。公元901年,20年轮事,她乃故事中人,他是故事操纵者,事发出乎意料时,为时已晚。“汝可后悔?”“颜逝不曾。”“为何?”“20年期已到,颜逝命已至,天命不可改,大仇已报,只是恩情罢...颜逝来生再报。”“罢也......”最后她自焚火海,却无人找到她的尸首,正如传说:不祥子,死无踪。
  • 次元至高神座

    次元至高神座

    遥远的星空之上,遮蔽天穹的神树扎根于虚空,那闪烁着神辉的果实,是独属于神灵的王座。一张独特的入学通知将叶凡心带入了这所贯通无尽次元的至高学院。来自无限世界的学生们,连接无尽世界的奇点,拉开这个宇宙恢弘的大幕。不知何时起,他有了登临神树之巅的热血冲动。
  • 凌阳心苍穹

    凌阳心苍穹

    我不管什么前生今世,我只想好好的与你们在一起!
  • 最美不过初相遇

    最美不过初相遇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杨芷从校园到职场转变中的经历,在职场的历练中她不断追求梦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感情遭遇变故时没有颓唐,能够坚强理性的面对,她在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事业和爱情都得到了收获。
  • 上古世纪之弑神

    上古世纪之弑神

    精灵国王逝去的瞬间,被通过冥界之门的精灵们永远铭刻在了记忆深处。他们仿佛亲眼见到国王的鲜血遍染大地,复仇从此成为精灵千百年来的执念。淡泊的精灵开始用漫长的生命来谋划,得知杀死国王的破坏神就在原大陆深处时,他们吟诵起复仇的诗篇,向北方冰封的大陆起航。
  • 通天血主

    通天血主

    血罗令一出,定生死;成则生,败则死。看杨涵如何在血罗令生死之下一路进阶,掌控生死,成就通天血主。
  • 王妃太鬼畜:王爷,来战!

    王妃太鬼畜:王爷,来战!

    女寨主洞房花烛夜,刚要推倒第一任压寨老公,就经历了一把什么叫到嘴边的肉飞了。魂穿异世,婚约傍身,却活如鸡飞狗跳,而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是因为她身上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长孙柒夜表示,恶女该杀就杀,帅哥全部推倒即刻送入洞房!!某男嘴角一抽,阴郁的像吃了翔一样看着自家王府变成男倌馆,“难道本王一人还不能满足你?今晚与我大战三百回合。”某女拍桌而起,“上官白,姐要在上面!”「本文一对一专宠,女主扮猪吃虎,文风较欢,更新稳定,适合广大青少年一阅~」
  • 误惹霸道总裁:女人!你栽了!

    误惹霸道总裁:女人!你栽了!

    时间改变了我们,却没有改变爱。原来所有的选择,都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无悔,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她,为复仇而生,却甘愿为他而死。他,是豪门总裁,却也是看着她长大的哥哥;他,是家族娇子,却为了她放弃一切;他,是龙头,原以为一生为黑,却为了她从此洗白。只要她想要,只要他们有,付出对于他们来说,从来都是理所当然。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选择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