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4000000024

第24章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饮食的适度,在节制饮食方面均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宝贵经验。以下几方面可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饮食有度,合理分配三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又说“每吃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1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

2.荤、素搭配

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

4.不暴饮暴食

宋代张杲在《医说》中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人在短时间内,一次进食过多或饮入过多的水、饮料和酒等,这样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为此,现代饮食学所主张的“少食多餐制”也正是这个道理。

5.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宋代养生学家刘词,曾在《混俗颐生录》里这样写道:“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大喜不大忧,大劳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此皆为损寿之候。”其中说的一个道理既是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大饥大渴时,常常是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从而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古人主张“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宜过多”这也是防止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如果一旦出现饥渴难耐的情况,能够做到缓缓进食,渐渐饮水,则可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6.勉强进食害处大

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曾指出“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意思就是说在你不饿或不渴的时候,如果非要强迫自己进食或进水的话,那将有损身体健康。如今的饮食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经常会出现厌食的情况,有病理性引起的厌食,也有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强迫自己。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爱人、父母没有食欲的时候,总是逼迫对方进食,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积极的办法是:调整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保持精神愉快,耐心治疗疾病,并创造轻松的进食环境,烹制色香味形俱能诱人食欲的饭菜等等。中医认为这样的积极做法有利于保护脾胃。

7.饮食以时,有规可依

每个人要想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要适当安排饮食的时间,不使相距太远或太近。古人云:“先饥而食,先渴而饮”,而且早在春秋时期的《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还有《千金要方》中所说的“饮食以时”,这些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忙于工作,不惜打破中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的饮食习惯,而是采取不分时间随意进食,这不仅会打乱胃肠正常的消化规律,而且还会对健康有害。当然对于那些需要禁食的病人,就应该按照医生嘱咐进食。

8.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

对于“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的饮食习惯,很多人都很熟悉。所以,有的人曾喊出一个健康饮食的口号:“早晨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贵族,晚上吃得像贫民”。

的确,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因为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有机物,只有靠饮食补充,并且这些营养在体内可供利用的时间只有6小时,一个人经过一夜睡眠后,体内的维生素等物质已经消耗完,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美国曾做过调查,早晨的车祸多和不吃早餐有关。吃不好早餐还会导致夫妻间为小事吵架,同事为小事磨擦。也许,有人会说我多年不吃早餐也没有什么不适。其实,饮食的危险因素在人体产生明显可见的疾病后果,一般要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

午饭饱,是因为一般来说,上午的劳动量较大,为补偿半天内能量的消耗,午餐可适当丰富一些。但只是略饱而已,不可过饱。

晚饭少,是因为晚饭太饱或食后即睡,会使饮食停滞胃脘,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发生慢性胃肠疾病。中医所谓:“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就是指这种情况。此外,须注意晚饭不宜太晚,夜间应尽量避免进食。

9.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意思就是指饮食不要太热或太凉。人吃了过寒或过热的食品,就会损害胃肠,甚至引起疾病。特别是体虚胃寒的人,儿童与老人等,更应慎用。中医还认为,寒饮不但损伤脾胃,而且也损害肺及其他脏腑。当然,饮食也不可太热,热则反伤咽喉、胃脘。据报道,华北地区食道癌的发病率较高,与那里的居民喜欢饮滚烫的开水和喝热粥的习惯等有关。过热的食物可使食管上皮细胞受烫伤,上皮细胞一旦受烫伤,其新生速度就要加快,如在增生的基础上再不断受到外界的刺激,这样,就容易恶化成癌。因此进食的食物应该“食宜暖些”。

10.胃好恬愉

古人说得好:“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们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另外,《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意思就是说音乐有利于消化。因此,我国道家不仅提出了“脾脏闻乐则磨”之说,还发展了一整套“音符”和“梵音”等,奏出柔和清悦的音乐以配合进食。

11.食宜细嚼慢咽

《医说》中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为熟嚼令细。”细嚼慢咽进食时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可以帮助摄食及消化。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消化,还有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口中唾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以及通过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减轻胃的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逐渐分泌消化液,从而不致于因“狼吞虎咽”而使消化器官难以适应。

12.进食不可分心

人以食为天,孔子十分注重饮食习惯对健康与养生的作用。他在《论语·乡党》中强调“食不语,寝不言”的进食习惯,孔子十分明白“食不语”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又可以预防进食过程中呛食等意外,“寝不言”则可避免睡前过于兴奋,难以入眠。这就说明在古代,古人们已经明白进食时专心致志,以利纳谷和消化的道理。如今的进食习惯与健康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关注。如果说话太多,边食边看书或边思虑,会影响进食和消化,有损于健康。俗语说:“一心不可二用”,就是这个道理。

13.饭后多摩腹与散步,忌睡卧或闷坐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这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后养生法。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饭后以热手摩腹,手法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轻轻环转推摩。这样,显然能促进腹内气血运行,加强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行此食后按摩法,必定对身体大有益处。

现代医学中的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或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都是本法的适应症。其作用机制除了上述外,还由于食后摩腹作为一种良性刺激,经传入神经送给大脑皮层,引起有益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的条件反射,从而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另外,食后缓行有益健康,所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行走的方法以缓缓散步为安。如《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散步之后,宜作适当休息,但忌睡卧或闷坐。否则会使饮食停滞,不易消化。如《寿世保元》中说:“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当然,饭后也不宜运动或急行。否则会使血运于四肢,不仅影响消化,时间久了,还会损坏身体,引起疾病。所以,饭后看书、说话、跳踯、骑马、登高、劳作等各种活动都是应当避免的。

因此,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寻找幸福的最佳方法之一。

同类推荐
  • 犹太人成功之道

    犹太人成功之道

    本书是浓缩了犹太人千年智慧的经典阅读范本,是纵横商海的智慧宝典,管理精英的案头必备。
  • 德行书:成就一生必备的52种修养

    德行书:成就一生必备的52种修养

    本书介绍了年轻人成就一生应该具备的52种修养,内容积极,通俗易懂,有助于提升年轻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 左脑心计 右脑算计

    左脑心计 右脑算计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汇集而来许多行之有效的运用心计和算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交友讲的是心计,“玩”的是算计;开口说话少不了心计,缺不了算计;做事要一手心计,一手算计等。
  • 思路决定出路4

    思路决定出路4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是一本值得阅读一辈子的灵修经典。这里要讲的,不仅是你要面临的困惑,更是你一生都要应对的问题。星云大师、净空法师、弘一法师等高僧的心灵修行历程。改变亚洲亿万年轻人的治愈系列经典。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成功和幸福拼的就是淡定!淡定是一种心态,淡定是一种能力,淡定更是一种态度。勇者从容,智者淡定!最温暖的心灵关怀,最细腻的睿智启发!
热门推荐
  •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顾盼遇见小时候的玩伴陆远,他已经变成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陆远不愿与顾盼相认,他已不懂爱人。陆远可以跟其他任何一个人嬉皮笑脸打情骂俏,唯独顾盼不行。别问他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就是做不到啊!所以陆远极力疏远顾盼,却被老板的女人艾丽和他的大哥廖哥陷害,不得不亡命天涯,逃往澳门。最后,却只有顾盼对他不离不弃,倾心相助。最后陆远望着顾盼那一眼,真是山长水远的柔情,到了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早已情根深种。顾盼却说,陆远,别轻易许诺未来,未来它永远也不会来。陆远,真的没关系,余生就让我来守你护你,予你深情。
  •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午夜梦回,倾城容颜又变豆蔻岁月;一梦千寻,却再次踏进后宫深渊;步步为营,誓将前世沉冤昭雪;神采旖旎,在绝望处再度开出深情玫瑰;一世倾城、千般流转、终不敌似水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线索之血溅迷途

    线索之血溅迷途

    你醒来时,是在索马里的沙漠里。烈日灼烧着衣衫褴褛的你。这是地球上最贫困、混乱的地方之一,战火与罪恶交织,仁义道德在这里是一种奢侈。你的脑袋和你的口袋一样——空空如也。你是谁,为什么有手臂外侧有一道二十多厘米长得伤,从手腕一直拉到肘部;为什么心里有一股莫名奇妙却又撕心裂肺的悲痛?在佣兵团里,你以刻入本能的作战实力和超强的体质赢得了尊重,但那道伤却始终没有愈合,不断渗出血来。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漆黑的隧道,急促的呼吸和狂乱的心跳……嘈杂的脚步后面是震耳欲聋的咆哮……喘息、脚步……啊!枪、火、血……这边,快!呼哧呼哧……混蛋……这,这是……原来……不……那个女孩,说……再见……坠入黑暗……
  • 随隐漫录

    随隐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赤枫烬染

    赤枫烬染

    繁星点点,月色凌厉。碧枝飒飒,琴声如梦。她,生性单纯,却杀伐果断。人心险恶,迷茫的路又该如何走下去?他,冷漠无情,唯独面对她时温柔似水。情,终究困住了太多的人,再强大的人也难逃它的掌控。半壁江山如何?颠覆天下又如何?终抵不过佳人一笑。堕落其中,自是无法逃脱,犹如困兽犹斗。但他心甘情愿。逆天之人,终将踏上属于他们的逆天之路!
  • 任意寒风掠凌发

    任意寒风掠凌发

    内容简介:钟瑅比双胞胎妹妹早出生二十分钟便因為“计划生育”惨遭亲人遗弃在王家门口,王家虽将她领养却因她不是亲生女儿而百般苛待,她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灰姑娘”整個童年记忆灰暗无比。陪伴她长大的沐新是她童年時期回忆里的那片暖色,两人却在少年时阴差阳错的分离。钟瑅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变身豪门公主,却被宁逸辰这个纨绔子弟強势介入生活,往她手里放老鼠,课桌里放蛇,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朝着逗逼的路上策马奔腾。同样是青梅竹马,为何反差那样大?一个温暖了岁月一个在时光里变身成为二货钟瑅笑说:“苦也好,乐也罢,任意寒风掠凌发。”
  • 颠圣

    颠圣

    你若为圣,我必颠之。肜哲,一个小山村的少年,遭遇家庭巨变,师门的巨变,只因身怀一道被上天主宰命运的红芒,后不甘被奴役,慢慢成长,生死闯荡,终于颠覆圣主,傲视苍穹。肜哲站在一望无际的血色沙漠中,一个人默默的挺立着,看着眼前的色彩,梦幻的双眼露出迷茫的神采:“这就是我想要的吗?”此书慢热,希望朋友们先收藏。新人新书,还请多多支持。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
  • 我说过我喜欢你

    我说过我喜欢你

    钟离梓姝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神医,她也不例外。在那之前,原本的幸福家庭,却惨遭奸人陷害,在一夜之间变得家破人亡,剩她孤身一人。在边泽靳(特工)出现之后,从冤家到苦恋,”喂!我不会喜欢你的“”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喜欢我吗...“边泽靳紧张回答道,”答应我你不能死,要好好地活着----我、喜欢你......”
  • 你是我此生最华丽的败笔

    你是我此生最华丽的败笔

    在这场早熟又早逝的青春里,我们笑红过脸,哭红过眼;上课睡过觉,认真听过讲;暗恋过、相恋过、也失恋过,猛追抢爱过,也和平分手过。时过境迁,当真是匆匆那年未留痕迹,唯留印记。感谢我的青春里有你们,感谢我的青春是你们的参与。不过说到感谢,首当感谢岁月善意,留下残缺的悬念,让我们有故事可讲,有记忆可乐,有遗憾可痛。当70后在回忆,80后在追忆,90后的青春也成为了记忆。愿我能够带大家在品味一番当初的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