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200000049

第49章 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导致贯彻力度不够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是所有的企业都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的评测工具,是帮助企业领导者改进员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绩效考核管理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战略工具,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引进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到不少企业正在实行的“末位淘汰制”。“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已经成为管理的经典名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的私营企业只知道被动跟风地去实施“绩效考核”,根本就不了解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或者目的不明确,有时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甚至是为了发奖金或扣减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本身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却并非是管理的目的。同时,很多企业把绩效考核的目的认为就是制定员工薪酬的依据,其实“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应该是绩效考核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作用的重要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由于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的方式和效果也就无法令人满意。考核往往产生员工不满意、部门经理不满意、高层不满意的“三不满意”现象。考核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但应用起来却无法落到实处,比如,考核只是直接为了发奖金,企业高层没有参与,业务部门没有成为考核的责任主体,考核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分离,没有牵引和导向性,年年有考核,月月有考核,但最终只剩下一个考核的形式而已。

因此,对于那些私营企业来说,只有认清绩效考核的目的,企业的执行力才能贯彻到底。综观企业绩效考核,大体有以下四种主要目的。

(1)以目标为牵引,以绩效为推动力

在私营企业中,任何一种举措都必须服务于企业、服从于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这一点毋庸置疑。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它首先就是围绕着企业进行服务。

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私营企业而言,一个整体大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而绩效考核则恰恰是以目标为导向,将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而产生一种动力来推动目标的实现。此时,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锁定目标”,通过考核与监管,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单元都以同一模式向同一方向努力。例如,由于企业的战略模型不同,其绩效考核的考核点就不同,考核点不同其关键指标的设定就不同,而这考核点与关键指标的设定则取决于企业整体战略。

(2)完善管理

我们经常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这是错误的理解,事实上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

在管理中我们说:绩效管理大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成败则有赖于绩效管理,而绩效管理的成败则有赖于企业的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整个管理大环境不健康,那么它的绩效管理必然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而绩效管理的非良性运转很有可能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在体系化管理下,绩效考核通过指标设计、分解,将指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其每一个指标所对应的是管理的一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则体现着一个管理点,而公司整体的“面”的管理则来源于每一层面“点”的汇集。

(3)公平公正地评估员工,为人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事实上绩效考核的实质就是要寻找“一把尺子”,并正确地使用这把尺子,将测量的结果正确应用的过程。

企业管理中讲求以人为本。那么,何为以人为本?就基本层面而言就是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员工。如果从根本上就无法对一个员工进行准确的测量,那么公平、公正地对待员工就无从谈起。而绩效考核正是手握“一把尺子”,给予每一名员工公正的评判。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测量结果”,那么你的人事决策如加薪、晋级、奖惩,都随之有了重要的依据、有的放矢。例如:同一岗位、同一工种的员工之间就存在着差异,在管理中你将如何评判这种差异化?你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如果没有一把统一的“尺子”,由于角度和认识的不同,结果会千差万别,而事实上这千差万别的结果对于被评判者是缺乏依据,甚至有失公正的。

(4)实现共赢,帮助员工自我发展

企业因人而兴,因人而衰。可见企业中的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服务于企业,也必将服务于企业中的人。

绩效考核必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由企业与员工各取所需共同赢得这场“游戏”。其一,企业赢得管理与效益;其二,员工赢得自我的认识、改进与发展。绩效考核就犹如摆在员工面前的一面双面镜,一面描绘出完美的形象,而另一面则反映出员工的真实形象。员工一方面将透过镜子中的景象进一步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与缺点,进而自我改进与提升。

绩效考核最终目的是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如果只单独地把绩效考核当做是一种手段,那么必然不可能贯彻执行。只有我们明确了绩效考核的目的,我们最终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绩效考核才能在企业中真正地占据重要地位。

同类推荐
  • 你是最好的保险经理

    你是最好的保险经理

    团团建设:在一个销售团队,领头羊的位置很重要虽然主管在管理团队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来协助,对领头羊来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领头羊,你必须让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并对他们的工作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和指导,还要根据他们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实施考评,对业绩好的员工要及时奖励,对混日子的员工要加强约束和淘汰,只有对细节和过程实施精准管理才能促进团队进步。
  • 做最棒的店长

    做最棒的店长

    本书针对目前加盟连锁门店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培训及实战经验,总结提炼出卓越店长的个人修炼方法、门店经营中的实战技术、标准化销售模式、店务流程的精细化运作模式及门店人员管理技巧等实战技能,是专为企业组织培训及店长、经理个人提升量身定制的实用教材。
  • 服务精神

    服务精神

    中国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水平、意识、方法,素养、品质和标准?服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着无穷的价值,而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规范和方法又是创造企业利润的价值源泉。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中国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客户服务经理及其管理层;一线服务经理和一线服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与客户接触的其他服务人员或业务人员。
  •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由周俊宏编著。《淘宝创业内幕》讲述了: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起初只是 C2C市场的跟随者,但仅仅两年后的 2005年,淘宝网即超越eBay易趣,并且开始把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身后。到了2006年,淘宝网已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2010年,致力于B2C的淘宝商城独立,淘宝开始“两条腿”走路。如今,创立9年,淘宝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其制胜的秘诀在哪里?网购改变了数以亿计人的消费方式,更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大淘宝战略下,淘宝的未来将会怎样?
  •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作者归纳多年业务、公关、人际心理的知识与实战经验,重点整理出四篇共56条读心术法则,让您提纲挈领快速掌握重点,不管是面对路上迎面而来的人、餐厅里邻桌的客人、停车场里并排而停的车的车主或电梯里的陌生人,都可以在几秒钟内大致了解对方的个性、喜好、情绪状态与需要,谈笑用兵,优雅从容,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缔结下次的会谈机会,乃至于顺利成交。
热门推荐
  • 谁说奥特曼就不可以综漫

    谁说奥特曼就不可以综漫

    当赛罗(Zero)有了一个弟弟赛特(Saint)的时候,他是否还会那么叛逆?在将四奥的力量完全激活时的赛特,被那坑爹的主神给带去综漫世界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书的主角在前期会强大地很快,之后直接开始综漫,另外本文带了一点吐槽文的性质。请各位读者慎重选择。
  • 冷酷Boss的呆萌小妻子

    冷酷Boss的呆萌小妻子

    一场背叛令她心如刀绞,被人追杀。再次醒来,她忘记了所有,却遇上了一个冷酷霸道的男人。他宠她,视若珍宝,他高冷,唯暖她一人。
  • 圣之仙

    圣之仙

    莫云,一个普通乡村少年,因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修仙世界,从此漫漫修仙路,血雨腥风,斩妖魔,度天劫,成就真仙之位。
  • 这个超能力不靠谱呀

    这个超能力不靠谱呀

    我只是来玩玩的故事什么的都没想好只是随便心理有个中二的设定我想写下来给自己玩
  • 初心勿忘薄荷

    初心勿忘薄荷

    她,抬头望着天空,落叶炫舞。微风轻轻吹过她的发,没有当初稚嫩的笑声。唯有如今保护自己的冰颜外表,一直纯在她能否记起。他,只让灰暗进入他的世界。因为没她的世界根本没有光的存在,原以为她只是替身,却不知到底只是深爱。两个人,其实并不是经过,却不能停留。最初的最初,只是彼此炙热的心还想相遇。
  • 朝朝暮暮相见欢

    朝朝暮暮相见欢

    晏欢觉得慕朝朝就是他完美人生的BUG无论是游戏还是现实她总会出人意表,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意外晏欢大神的心安定不下来了,所以他决定要修复这个BUG很久之后,慕朝朝听闻这个说法,一脸懵然的问晏欢:“你修复的方式就是不管游戏还是现实睡我睡我再睡我吗?”
  • 人性棋局

    人性棋局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抗恐怖的精神素质,请放弃阅读,否则后果自负。切勿夜间阅读。
  • 三世轮回之一世痴情

    三世轮回之一世痴情

    这本书一共有三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是一世,让我看看三世的轮回是否能修成正果,他们的誓言最终是灰飞烟灭,还是…………
  • 逆光拂晓

    逆光拂晓

    狗血穿越,遇到一火红毛团,流氓狐狸,别乱动!
  • 语言艺术全书(4册)

    语言艺术全书(4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