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600000005

第5章 建立明朝(2)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四)加强控制

为了加强对臣民的控制,在地方上,朱元璋还设置了巡检司。巡检司遍设于全国各府县的关津要冲之地,专门盘查过往的行人,负责把关盘查、缉捕盗贼、盘诘奸伪。军民的行动一概限制在百里之内,如走出百里之外,必须事先请领路引,巡检司才能让他通过关津。

由于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明初皇帝的力量比较强大,到了明朝中后期文官的力量才变强大起来。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遍布朝野,暗中监视。洪武十五年(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前身是拱卫司)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审问和处罚犯人。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尚书薛禄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

吏部上书吴琳告老还乡后,朱元璋曾派特务到他家乡侦察他的活动,见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从小凳上站起来,下稻田插秧,问道:“这里有个吴尚书,在吗?”那人拱手回答:“吴琳便是。”这个特务回去报告,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博士钱宰被调到南京编纂《孟子节文》,罢朝回家,信口吟诗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在旁监听的特务向朱元璋报告了这件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作的好诗!不过我并没有‘嫌’你啊,改作‘忧’字怎样?”钱宰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磕头谢罪。有一次,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特务立即向朱元璋报告。第二天宋濂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吃的什么菜肴?”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笑了笑对宋濂说:“说得都对,你没有骗我。”

有的时候,朱元璋还亲自出马,对臣僚搞特务侦察。弘文馆学士罗复仁秉性耿直,能言善谏,但因为他原来是陈友谅的部下,朱元璋对他很不放心。有一天,朱元璋想看看罗复仁在家干什么,就亲自跑到城郊罗复仁的家中去私访。罗复仁正在粉刷他的几间破房子,他见到朱元璋到来,忙叫妻子抱过来一个小凳让朱元璋坐。朱元璋见状,把他夸奖了一通,说:“贤士怎么能住这样破烂的房子?”于是朱元璋下令赐给他一座城里的大宅第。

(五)兴文字狱

1370年,朱元璋下令设科取士,规定以八股文作为取士的标准,以“四书”“五经”为题,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必须依照古人的思想。

同时,对于不肯合作的地主知识分子,朱元璋则想尽办法加以镇压。

明朝建立后,有一部分地主阶级文们住在何处?”他们回答说:“红寇乱时,避居在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朱元璋大怒,认为他们把红巾军骂作红寇,影射攻击他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得的天下,下令把他们押回原籍处死,并规定今后士大夫凡是不肯为君主效劳的,一概“诛其身而没其家”,通通杀头抄家。后来,朱元璋又逐步加强思想统治,制造了一系列的文字狱,屠杀了一大批因为文字触犯禁忌的地主文人。

朱元璋出身贫寒,并且早年做过和人认为朱元璋是发迹于起义军的贫苦农民,不配当坐金銮殿的皇帝,不肯同他合作。还有些在元朝做过大官的地主文人,因为怀念旧主的恩情,“身在江南,心思漠北”,不愿意为新朝廷效劳。他们采取自杀、自残肢体、逃往漠北或者隐居山林等各种办法,拒绝明朝的征调,不肯出来做官。朱元璋便使用各种严刑酷法,严厉加以镇压。贵溪儒士夏伯起叔侄两人,斩断手指,拒不出仕。朱元璋把他们抓来审讯,问他们:“过去世道动乱的时候,你尚,所以十分忌讳“光”“秃”等字眼,就连“僧”也不喜欢,甚至连和“僧”读音差不多的“生”也同样厌恶;他曾参加过红巾军,因此不喜欢别人说“贼”“寇”,连和“贼”读音相近的“则”也厌恶。有好多人因此送命,如浙江府学林元亮替海门卫官作《谢增俸表》,其中有“作则帝宪”一语;杭州府学徐一夔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便硬说文中的“则”是骂他做“贼”,“光”是光头,“生”是僧,是骂他做过和尚。据说,有一年元旦夜里,朱元璋外出,发现一则灯谜:上画了一个女人,手里抱着一个西瓜,坐在马背上,其中马蹄画得特别大。对此,朱元璋大怒,认为这是暗讽马皇后是个大脚,于是即命查缉,将作灯谜的人杖责至死。状元张信奉训导诸王子时用了杜甫的诗句“舍下笋穿壁”为字式,竟也惹得朱元璋大发脾气,说他是讥笑天朝,下令处以腰斩之刑。

文字狱从1384年一直延续到1396年,长达十三年,造成了人人自危、不敢提笔的局面,以致文官们不得不请求设计出一种标准的文牍的措辞,以免犯忌。

(六)休养生息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田地荒芜,经济凋敝,到处是破烂不堪的景象。河北平原遭受战争的破坏最为严重,很多地方道路阻塞,积骸成丘,人烟断绝。文化一向比较发达的汉中地区,也是荒草丛生,虎豹啸吟。往日的繁荣胜地扬州,被朱元璋的军队攻占之后,城中仅余居民十八家。人民力竭财尽了,地主贵族难以榨取地租,封建政府的税源也近于枯竭。面对此情形,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下决心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刚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现在重要的是休养生息,让他们生产。”他要求各级官吏把“田野辟,户口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规定官吏的考核都要上报农桑的治绩,违反的要降职、处罚。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受到朱元璋的特别重视。在封建时代,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奖励垦荒和实行屯田。经过元末的农民战争,不少官僚地主死亡逃散,他们霸占的土地有的回到了农民的手中,有的则荒废了。朱元璋下令,凡是战争中抛荒的田地,被他人耕垦成熟的就成为耕垦者的产业,如果原来的田主回来,则由官府另外拨给同等数量的荒地作为补偿。这实际上是对农民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果实的一种承认。

对那些无主的荒地,朱元璋则鼓励农民积极开垦。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各处荒芜的土地,允许百姓开垦,永为业田,并且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过了两年,又规定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授予无业的农民耕种,每户十亩,另给菜地二亩,有余力多种的,则不限亩数,并全部免除徭役三年。后来还规定,在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以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官府不得征派赋税。许多逃亡的农民纷纷回乡垦荒,变成了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

此外,明朝政府还大力推行屯田。屯田包括了民屯、军屯和商屯。民屯主要是迁徙无业的农民和降民、罪徒,从地狭人稠的地区前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去垦荒屯种,由政府发给路费,有的还发给耕牛、农具和种子,三年不征赋税。如洪武三年(1370年),迁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的无业农民四千多人到凤阳屯垦,又迁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余户到北平屯种,还迁徙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县)、潞州(今山西长治)民到河北。整个洪武时代,屯垦的移民总数估计达到几十万户,他们后来大多也变成了小自耕农。

军屯由卫所军队管理。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每个军士由政府拨给五十亩土地,并提供种子、耕牛和农具,屯田的头几年不必纳税,后来每亩地交税一斗,其余的收获物留本卫所作为军粮。明朝初年全国有一百多万军队的军粮,大部分出自军屯的收入,朱元璋曾自夸说:“我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商屯是军屯的一种补充。开始,明朝政府实行“中盐法”,令商人运粮到边境的卫所,然后发给价值相等的盐引,商人再持盐引到产盐区领取食盐,运到指定地区销售。后来,商人干脆在边塞地区招募农民垦荒,就地缴粮,以减省运费,这便出现了商屯。军屯和商屯的发展,使边境大量的荒地得到了开发,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类推荐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学霸历险记

    学霸历险记

    成绩什么的都是浮云,如果成绩好是一种错,请让我穿越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浪子邪侠传

    浪子邪侠传

    ——————傲立在朔风冷雾凝呼不停地夜空之下,冰幽月华倾洒着孤狂挺拔地身躯,他便如同天涯山巅一匹啸傲天地的孤狼。他誓要不死不休报复这个江湖,将这个江湖搅个天翻地覆!依旧年少地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酷黑瞳中,没有丝毫感情色彩。有得,只是深埋未潜地仇恨,以及一颗被仇恨冰冻却绝难解冻地心!他的骨子里,流着邪道皇族地最后一缕血脉;他的邪魅,来自灵魂命格地最深之处;他的名字,叫做‘流雨’。……问江湖几番风起云涌,天下女子多少黯然伤情……(流星阁群号:179757945)
  • 拐个傻囡做王妃

    拐个傻囡做王妃

    尿了他的鞋,烧了他的房,毁完他的名声,看光他的身,还得当菩萨供着;而始作俑者小傻妞却乐此不疲,得寸进尺,日新月异,扶摇直上三万里。女主非小白,男主伪败类。当天生痴呆的傻女遇上风流小王爷,相爱相杀欢乐多,宠时飞上九层天,虐时打下十八层狱。而此刻,她已经涅槃重生。
  • 梦生国度

    梦生国度

    一个有着很深诅咒的唐王小国,皇族中人22岁之时都有一劫,没有一个好下场。历尽百年的国度,这一代的圣女不知能否打破诅咒,改变今后的历史。不懂爱的她最后会和谁在一起,唐王第一才子沈行书,还是深情爱她的唐优云,还是平淡的江湖杀手莫孤鸿。谁才是开启她心门的那个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妃本无价,太子滚远点

    妃本无价,太子滚远点

    前世,她是一介无名小偷,结果却在即将发大财之时,被冥王以“人品忒差”之名拉进了冥殿。然而一道天旨突降冥殿,让她侥幸获得一次重生。今世,她成了将军府嫡女。自幼丧母,祖母不疼,爹爹漠不关心,还撇下一个刚满八岁的小弟。前有渣姐恨她不死;后有姨娘想被扶正。总之没一个想让她好过。莫晓柏自认她没有太大本事,唯有整人手到擒来。渣男也想来凑热闹?哼,分分钟整死你!莫晓柏觉得这世上能对她负责的男人,必须是最有钱之人,必须是最帅之人,最重要必须是专宠她一人。某无赖太子:晓晓,等老头一死,我就是这世上最有钱之人,而且晓晓认为除了我谁还能称为天下第一帅?至于专宠,三宫六院仅你一人。娘子,你就从了我吧!
  • 安塔拉传奇(第三部)

    安塔拉传奇(第三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和唐朝贵公子相爱相杀的日子

    和唐朝贵公子相爱相杀的日子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胸大腰细腿子长的大美女直到被姜皎千娇百媚的侍妾秒成土。我曾认为自己是伪装成傻白甜的心机婊直到在姜皎和他心上人手里巴巴摔了几个跟头。我本来坚信自己的命运是成为狐狸精嫁给矮富丑直到遇见了姜皎这个顶配唐朝贵公子我曾经以为姜皎是爱我的直到他告诉我他爱的是另外一个时空的我所以,他选择了让我死
  •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23世纪的杀伐之王,修罗女王“千魅”:杀伐决断是她的标签,铁血无情是她的代名词。当惊才绝艳的她变成懦弱痴傻的她,寒眸睁开,风华绝代!当她终于找到他,当他终于等到她,看他们执手,黄泉碧落,笑看世间沧海桑田。当风云再变,一场大战,又让俩人生死离别。她狠下心肠将亲生骨肉冰封万年,她照顾好自己,只为在她找到他时,让他看到当初那个风华依旧的她。“炎殇,你等我五千年,我寻你万年……等我……”等待,承诺,他们约定一起到时光的尽头……无尽中,谁的相思寸寸成雪,又是谁固执万分,孤寂万年,用一切换重逢相守……
  • 篮球为证,三分为准

    篮球为证,三分为准

    十年之前只是因为一个空心入网的三分球,为了一个认为对方玩笑的承诺,十年之后又因为三分球的刷网而过,改变了两个人本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