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600000004

第4章 建立明朝(1)

(一)加强集权,整顿吏治

朱元璋登基以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接见大臣,批阅奏章,一直忙到深夜,没有休息,也不讲究文化娱乐。他兢兢业业,一心想着如何巩固统治,使朱家王朝得以万世长存。

明朝刚刚建立时,社会矛盾还很尖锐。由于那些旧地主和战争后涌现出来行政机构的改革,首先要从地方上入手。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的中书省分离出来的,它总管一省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后来四方起兵,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俨然一个独立的王国。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首先宣布废除行中书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财政)、军事和司法,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皆直接听从朝廷的指挥,便于中央的控制。防止了地的新地主拼命追求土地和财富,并用隐瞒土地和丁口等等办法,逃漏赋税徭役,把负担转嫁给农民,功臣宿将也倚仗权势,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刚刚缓和下来的阶级矛盾又日趋激化,小股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的各派系势力互相争权夺利,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经常南下骚扰,东南沿海又有日本倭寇的侵扰活动,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很不稳定。针对这种状况,朱元璋大力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加强对内镇压敌对势力,对外保卫国土的力量。

明初时期的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的制度,经过几年的统治实践,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认为这种体制很不理想,特别是中书省的丞相,权力过大,容易产生擅权专恣,皇权旁落的弊端,于是朱元璋决心进行改革。方权力过重。接着,又进行了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的不法行为,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将他抄家灭族,宣布撤销中书省,罢除丞相,并相应提高吏、户、礼、刑、兵、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这样,丞相的职权实际上就由皇帝来兼使,各行省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之后,也就都集中到皇帝一个人的手里,朱元璋成了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之一。

在军事上,原来设有大都督府,统领全国所有卫所的军队。后来,朱元璋觉得大都督府的权力太大,在废除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又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分别统领所辖的卫所军队,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并规定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而由兵部掌握军令的颁发权和军官的铨选之权,若遇到战争,调遣军队和任命将帅均由皇帝决定。在皇帝作出决定之后,兵部发出调兵命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为将帅,带领所调集的军队出征。一旦战事结束,将帅即需交还将印,回到原职办事,军队也立即回归原来的卫所。经过这一改革,军权也集中到皇帝一个人的手中。但是朱元璋对将领们还是放心不下,觉得他们毕竟不是朱家皇室的人,未必可靠。他又实行分封藩王的制度,把他的儿子们封到各个重要的城市中去做亲王,用以监视驻守各地的将领。这些藩王都拥有一支护卫兵,少则三千人,多的达到一万九千人。他们还拥有指挥当地卫所守镇兵的大权,遇到紧急的事情,封地里的卫所守镇兵,在接到盖有皇帝御宝的文书的同时,还必须有亲王的令旨,才能调动。

(二)打击贪官

在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朱元璋还严厉整肃吏治。元末吏治的腐败,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给了朱元璋深刻的教训。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迫从小出家当和尚。他说:“老百姓的力量是可怕的。如果当权者办事不当,上违天意,下失民心,发展下去,天怒人怨,没有不灭亡的。”上就成为皇帝在地方的军权代表,他们代替皇帝监视各地的将领,起到屏藩王室,翼卫朝廷的作用。

经过一番改革和经营,朱元璋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中央,最后统一归皇帝一人掌握,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高峰。朱元璋认为这套严格的统治制度,是确保朱家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制度,特地编写制定了一部《皇明祖训》,要求他的子孙必须世代遵守,不可加以改变。

中央的监察机关原来称为御史台,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把它改为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察院的职权是监察百官,辨明冤枉,凡有大臣奸邪、小人构党、擅作威福、扰乱朝政,或者贪污舞弊、学术不正、变乱祖制者,都要随时检举弹劾,十三道监察御史在朝监督一切官僚机构,出使到地方则是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巡茶、巡马、监军等,他们的官阶只有七品,但是他们什么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朱元璋即皇帝位后没有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他召见文武百官,对他们宣布:“我从前在民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大多不爱惜百姓,他们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对民间的疾苦无动于衷,我的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肃法纪,发现贪官污吏和虐待百姓者,坚决治罪,决不宽恕。”话都可以说,什么大官都可以告发。特别是巡按御史权力更大,他代表皇帝出巡,按临所至,小事立断,大事也可直接奏请皇帝裁决。此外,在中央还设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六部官吏,并与都察院互相纠举。这些“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起着为皇帝排除异己的鹰犬作用。

明政府制定了许多法律章程,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应当遵守的事项,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官吏的违法乱纪行为,也定出了具体的惩处办法。朱元璋对贪污的官吏的处罚是非常严格的。例如朱元璋规定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关系拍马屁私托求进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朱元璋敢于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洪武五年(1372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惟庸在被罢官之前,仗着自己的丞相地位,骄横跋扈,专恣擅权,朝中生杀罢黜之事,他往往不待奏闻即自行决断。内外诸司的奏章,他必先行拆阅,于己不利的即藏匿不报。他还大肆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朝廷内外的势利之徒,竞相向他贿赂,奔走于他的门下,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此外,他私自收受的金帛、名马、珍宝、器玩不可胜数。开国大将蓝玉,居功自傲,私蓄奴婢数千人,恃势横暴,在军擅自罢免将校,进止自专,不听命令,北征回来,夜过喜峰口,守关将士未及时开关迎纳,他纵兵毁关而入。明政府明令禁止贩卖私盐,他令家人私行贩卖,破坏盐法。他侵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他竟下令驱逐御史。功臣宿将的腐化堕落,妨碍着统治效能的提高。1378年,朱元璋决定对中书省采取行动。

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轧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朱元璋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朱元璋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靠造反起家的功臣。可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决意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洪武十五年(1382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府勾结,预先于空白报表盖印然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数额,营私肥己,贪污财物。朱元璋发现后,立即将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三年后,又查出户部侍郎郭桓和各司郎中、员外郎与各地到中央缴纳课税的官员结成贪污团伙,采取多收少纳、捏报侵欺手段,贪污国库物资,折合粮食达两千四百万石的犯罪事实。他将这些贪官统统处死,各省、府、县牵连人员无一幸免,一时几万贪官人头落地,受到不同程度处理的人就更多了。洪武二十五年,户部尚书赵勉伙同老婆内外受贿十几万银两东窗事发,结果夫妻二人双双成了刀下鬼。

洪武十六年(1383年),刑部尚书开济接受一死囚家贿银万两,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他还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钱物,并导致一家二十口人全部自杀的悲剧。洪武十九年,刑部郎中、员外郎受贿虚报死亡并私放两死囚。这些大贪官都被朱元璋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工部许多官员借营建宫殿之机,虚报工匠、工役人数和天数多领工银,发放时克扣工钱以便私吞银两。朱元璋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就查处了侍郎韩铎、李桢贪污受贿案,并且带出了中央专门派去监督工部的工科给事中。兵部侍郎王志把征兵之机当做生财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袭军户所送贿银达二十三万两。朱元璋把他也送上了断头台。洪武十九年(1386年),礼部侍郎章祥伙同员外郎辛钦,竟然私自侵吞皇帝赏赐公主婚礼的银两,也被朱元璋拿了个正着。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吏行为,专设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职位。然而这些监督部门也被腐化了。洪武十九年,都察院御史刘志仁奉命去淮安处理一宗案件。到达后他故意拖着案子不审,吃了原告吃被告,勒索两家许多钱物,还诱奸良家民女,后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又查出六科有六十一个给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受贿行为,于是一一做了处理。

朱元璋发明“剥皮实草”的残酷刑法处置贪官。一天,朱元璋在翻阅一批处死贪官的卷宗时突发奇想:百姓痛恨的贪官一刀斩首太便宜了他们,何不采取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他还创造了“剥皮实草”刑法,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被处死贪官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统”就是他的下场。这种触目惊心的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干部决不姑息迁就。为了培养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为没有入仕的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他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还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然而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进士和监生下基层查勘水灾,结果有一百四十一人接受宴请,收受银钞和土特产品。朱元璋在斩杀他们时伤心得连连叹气。

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以近两年时间编纂的《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了他对贪官的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还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人在政举”,借助自己的崇高威望,以极其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起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他的“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从没有减弱,但贪官现象却没有根除。他晚年只能发出“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的哀叹。

另外,朱元璋还采取了一些抑制豪强的措施。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在乡里横行霸道,欺凌百姓,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朱元璋几次下令把江南的富户迁到中都凤阳或者京师。如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迁徙天下富民五千三百户到京师,后又移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以实京师。迁到京师的富户,还被强迫承担各种差役。据说修筑南京城的时候,朱元璋下令富豪沈万三出资修建城墙的一半。这些豪强地主迁离乡土,减少了当地百姓所受到的欺凌和压榨。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并使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政治局面也日渐趋于安定。他希望这种安定的局面能够长期保持,不再发生动荡。每日黄昏,便令专人在道路上敲打木铎,高声呼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个安生理,毋作非为!”五更时,又派专人在城门谯楼上吹起号角,高声唱道:“创业难,守成又难,难也难!”

(三)诛杀功臣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即以胡惟庸案为武器,将胡惟庸的罪名逐步升级,由擅权枉法到私通日本,再升级到私通蒙古,最后发展到串通李善长谋反,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把与胡惟庸有亲戚、同乡、故旧或其他关系的臣属加以连坐株连,以致最后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

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抄斩三族,并连坐族诛和蓝玉关系较为密切的将帅一万五千人。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两个大案之外,其他的开国功臣,包括朱元璋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亲外甥李文忠等,也分别以各种罪名被加以诛戮,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了被杀的厄运。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破尘之新秩序

    破尘之新秩序

    魔兽的獠牙依然锋利,圣洁的光辉依然降临,人类的战争也依然进行。魔兽,天使,人类,永无止境的蚕食与掠夺。人类天才频起,武学繁盛;魔兽骨骼强健,凶猛霸道;天使神圣傲然,蠢蠢欲动。三足鼎立,摩擦不断。在这样一个战乱与机遇并存的世界里,他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定义,万年的战争能否终止,混乱的秩序能否被重新定义?
  • 蚀骨宠婚,宝贝甜不甜

    蚀骨宠婚,宝贝甜不甜

    简介:他是叱咤风云的高富帅总裁,她是却孤苦无依的孤儿,一次无意间,她进错了门,睡错了人,扔下百元大钞欲溜之大吉。“我可是很贵的,一百元不够啊!”某男一脸邪笑坏坏的开口。“我没钱。”“做我老婆可好?你老公有大把的钱任你花,你只需要负责貌美如花!”终于被某男的糖衣炮所感动,却发现他竟然是前男友的哥哥……
  • 苍天悍狼

    苍天悍狼

    男儿行于大世,脚踏厚土,头顶苍天。若遇千难万险,遭逢敌手无数,心有何惧?茫茫大世世态炎凉,所需权势靠争,地盘靠夺,钱财靠抢,道侣靠骗。然而,风雨之中不差奇峰巍然,寒冬之时亦有墨梅自舞。她仍守大世孤城,她独立冰原雪峰。他遇弱水三千取一瓢为饮,逢清泉无数得一瓢为镜。少年携青山傲骨之志,不朽龙魂之心,自星火界域而出,登大世,闯神界,战异族,破天命,翻手诸天…只为大世男儿印证,无惧前行者,可通上苍之巅,敢入九幽之底。待得回首俯瞰时,皆是浪里乾坤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

    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

    本书主要是考虑大学生掌握场景语言技巧已成了提升语言艺术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必需。
  • 单刀流

    单刀流

    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等级不重要,重要的是技巧。女人不重要,因为。。。
  • 疯狂滴滴

    疯狂滴滴

    即将步入大学的于泽,被老妈强制性的送了一台车。好吧,小车档次挺低,有些拿不出手。但架不住车上有一个强大的滴滴系统。富豪、股神、律师、大明星,不同的客户,成就不同的精彩人生。大家好,我是于泽,我喂自己袋盐。
  • 缘如春风飘过

    缘如春风飘过

    最初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她不曾想过什么,也不曾对她希望过什么,他对她好,她欣然接受;他欺负她,她只做沉默,只因为她不在乎他。后来,她为他感到,她对他好,他感到欣慰,她感到快乐。他依然对她很好,她由感到化为心动,她关心他、在乎他、埋怨他、她为他生气、她开始哭泣。他关心她、在乎她、迁就她、他为她失望、他开始难过。她不愿相信他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自己,她已习惯了他的关心,她想回到从前;他不愿相信她变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理解自己,他已习惯了她的宽容,他不愿接受现在。矛盾这样上演着,她无理取闹,她嫣然一笑;她无事生非,他随手一推;她生气、他微笑,她沉默、他叹息。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他早已忘记了什么是开心。他依然关心她,她不愿承认;她依然喜欢他,他不敢相信。最后,他说他有女朋友了,她牵强一笑,不再理他。他试图见到她再笑,她只送他沉默。
  • 侧妃千岁

    侧妃千岁

    什么?要让本宝宝嫁给你,开什么国际玩笑,虽然你这个王爷挺帅的,我也想和你发展发展,但是不是现在,现在我连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都不知道,我怎么能嫁给你呢,不嫁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