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1100000017

第17章 国学文化与文化教育(3)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以说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而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人知道人生该如何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每个人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它自身的时代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们同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意义,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价值,使我们能够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我们培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推进教育观念的创新

关于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的知识,而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已经开始受到时代的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是难以与时俱进的,满脑袋都是知识但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更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人们三个层次的东西:知识、方法、视野。其中视野也可以说是方法,但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时,面对思维活跃、信息丰富的年轻人,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经说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这一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而这里的“悟”则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国学,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人生思考的主张和理念,这些思想对于应对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等的关系问题,都能提供宝贵的智慧,甚至是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总体来说,“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新时代的我们就应当在历史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迈出自己坚定的步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问怎么做官。孔子说:“多听,把有疑问的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发表意见,这样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把感到不踏实的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付诸行动,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悔了。说话过失少,做事后悔少,官就当得好了。”

说话,办事少出错误,这是行政者可以从政的必要条件,从政的人要慎言慎行,这是必须要把握的原则。

多听,对于那些还搞不明白的先不发表意见,只对搞得明白的事情表态。多看,对于那些感到不十分踏实的先不要干,只干那些感到很踏实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减少出现重大失误的几率。

【品故事,明心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有一天下午,老僧在寺门外的古树下打坐参禅,静若草垛。一只被老鹰追击的野兔,在慌不择路、无处躲藏的时候,居然钻进了老僧的百衲衣里。随即而至的老鹰呖呖嘶鸣着在老僧的四周近距离地盘旋,接着又落在老僧的身上。老僧依然微眯双目,泰然静坐。

直到夕阳落山、天色渐暗,老鹰才很不情愿地朝山峰飞去;胆战心惊的野兔也惊魂未定地钻出来,朝一处山谷跑去。

远远地目睹了这一切的几个小和尚,非常敬佩而好奇地问老僧:“您为什么不扬手吓走那老鹰,从而救护可怜的野兔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佛心禅意,处变不惊,”老僧说,“野兔的性命尽管珍贵,老鹰的饥肠同样令人悲吝,没有被吃掉的野兔,就会有被饿死的老鹰。”

五、为什么说老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道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国百家文化的主干,而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老子道统哲学的贡献。老子之道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更是中国诸子百家究天道立人事、立天道、推人道的哲学根源。如先秦儒家罕言天道,西汉时董仲舒才通过模仿提出了天道人道论的雏形,宋明理学进一步模仿提出了系统的理道论、心道论,直到这个时候,儒家才有了自己的本体论,但是这个本体论从框架到内容都是参考人家道家的。

第一,道统精神——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最高文化精神,比如印度人的梵文化精神,欧洲人的逻各斯精神,阿拉伯人的伊斯兰精神等等。最高文化精神就是把整个民族维系在一起的哲学观念与价值体系,它能够决定一个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理、认同心理、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等。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文化精神是什么呢?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回答的话,那么毋庸置疑的就是“道”。

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层次,最高的是宇宙和世界本原之道,下一级的天道和人道,再下来是各种具体的道,从最高级的本原道到天道、人道,再到各种具体的道,这都是道的表现与运用,从而构成了一个道的丰富并且复杂系统。

其实,道是指导中国政治生活的普遍原则,人道要无条件地服从天道,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都自诩为天子,君权是天授的,是奉天承运,是替天行道。皇帝下诏书或下旨的第一句话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也就是说奉天命,承运“五德”。同时,作为规范臣民行为准则的“三纲五常”也被上升为是顺天道。

道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这句俗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道,就是2000多年来历代帝王极力推崇的儒家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王朝制定的社会道德标准。“三从四德”是妇女行为的规范,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为了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利益需要。

因此,道是中华民族最高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人衡量是非的最高标准,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追求的就是一个遵天道、顺人道、讲公道、重德道、存义道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不可能离开“道”。

道学专家李德建在《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一文中称:“老子之道,乃宇宙中自然之道,上古流传迄今之道。它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是世人修真成圣之道。它概括天之道——宇宙自然之道和人之道——摄生之道、真人之道、圣人之道和玄妙之道,举凡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无所不包,囊括无遗,可以人世,可以出世,可以超世,而将玄之又玄、深不可测的大道,以明白晓畅的诗文,予以科学的总结,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理性思维。”

第二,道统文化——道是中国百家文化的主题。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哲学,始终都是围绕着道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出现了天道和人道的说法,道已经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而诸子百家也正是围绕着不同的道,形成了各种学派的道论。

老子是重视天道的,而且还特别注重天道和人道关系,为此创立了道统论。《道德经》一书大约5000多字,其中“道”字就出现了75次。有人把《道德经》一书中的道分成四种含义:世界的本体、宇宙原动力、万物运转的规律、人类行为的准则。可见,老子之道是形而上的道,是客观规律,是天道。汉初的黄老之学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无为道学理论,提出了“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

孔子特别看重人道,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创立了儒家的人道论。孔子也喜欢道,《论语》中“道”字出现大约100次,比《道德经》中道字出现的次数还要多。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可见,他把道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参禅要义

    参禅要义

    本书是果如法师近年来参禅说禅总结性的著作。内容有参禅入门、禅学要义、悟禅要诀、禅式生活、禅的参悟、禅的修炼等。本书将帮助读者快速地从一心直接进入无心,然后无心也不住,到达真心,顿时从那境界里出来,发觉一切本来如是。这就是本书讲到的禅门参禅配合棒喝的威力。
  • 大佛寺诗联选

    大佛寺诗联选

    本书是一本古今诗人吟颂张掖大佛寺的诗联荟萃,作品主题鲜明,咏意厚重,风格迥异;诗集编排得体,融贯尔雅,和谐成篇。这对弘扬佛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十七秒罗曼史

    十七秒罗曼史

    对视十七秒就会产生爱情,然而,每次徐小可与他的十六秒对视总会“漏掉”最后一秒……双子女与水瓶男的十七秒罗曼史。那么多人爱着她,可终究没有人懂她。当一个人走在那条路上,她不敢回头,怕看到身后空无一人。他知她的孤独,懂她的自卑,却唯独忘了自己要勇敢。兜兜转转,好不容易牵起的手……“这次我们一起勇敢……”好不好?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英雄联盟之厄运小姐传

    英雄联盟之厄运小姐传

    本书由英雄联盟官方小说《焰浪之潮》《福影双至》改编,没错,本书的主角就是那个你们所熟悉的赏金猎人,她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 假凤虚凰:倾城祸国妃

    假凤虚凰:倾城祸国妃

    本是女子却被当作皇子来养,爱上从小照顾她的将军,却被狠狠玩弄了一颗真心。当阴谋的大网渐渐揭开,当她恢复了一身女装,又是如何倾了一个城,祸了一个国?多少人骂她祸国妖姬,她淡淡倾城一笑:“我就是妖姬,你待如何?”
  • 不是爱了就爱了

    不是爱了就爱了

    看我穿越异世,激起无限火花。
  • 詭女猎妖师

    詭女猎妖师

    自出生起,我便时常做一个梦。漫天飞雪中,有一翩翩少年挥舞手中长剑,一一斩杀迎面来敌。一支剑穿过他的手臂……他的背脊……他的脖颈……红色的液体,犹如一朵蔷薇,在白雪中绽放。他颓然倒地。众人拖走了他的尸体。然而无人知晓,在他温热的身躯之下,有一个安静的婴孩,深埋雪底。雪地里,蓦地传来清脆悦耳的银铃声,由远及近……
  • 时间塔

    时间塔

    据天外神书《开天野志》中所记载:在人世间有一座神秘的时间塔,在塔里又住着三圣三鬼三怪。然而,这通往时间塔的异世空间(第二空间)的条件是:需无根之人来集齐梵天神族的五大圣物——吸血魔链、大梵天书、四面佛仗和腐蚀之戒、莲花念珠。PS:此书旨意颠覆以往套路,非主旋律与大制作或文化啃老族,更无名师操刀、巨资蓄势,实为妄想借用粗作糙画来还原一个原本就不真实但却很现实的世界另一面。
  • 阴婿

    阴婿

    天价彩礼压迫之下,我入赘做了上门女婿,可就在新婚当天,我发现……
  • 末日之尸缝求生

    末日之尸缝求生

    混乱的末世,秩序的崩溃。难道只有恶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吗?宋海东一个略带点善良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之下的获得了能力,善良不是缺点,只要不傻就行。小心翼翼的在末世,在自己吃饱的情况下也不会介意给别人自己能力之内的帮助,只有人多心齐才能在无比黑暗的末世走的更远
  • 战神临

    战神临

    一位少年获得了战神的传承,从此踏上武道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