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00000054

第54章 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6)

陈寅恪说:即使是史料的“残余断片”,也可经过分析加工后作史实的证明。“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傅斯年的方法是“存而不补”、“证而不疏”,主张将材料依原来的样子整理,一旦整理好了,道理自然显明,显与陈寅恪观点有所不同。

总之,回顾陈寅恪学术与思想,我们看到他是中国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的重要开创者。虽然与傅斯年及胡适派史学有一定联系,但毕竟原则迥别。他同意对旧文化要做更新,但于中国传统的情结绝难割舍。他主张吸收西学,但不同意以西学代替中学。他论述对西学的挑战应当主动应对。中国已有接受与容纳“西学”(假如佛学是中国文化史上遭遇到的第一个“西学”)的经验,此乃历史上道家与儒教对佛学的吸纳与扬弃。于今之西学,固也可以沿用故法:初以吸纳之,终以扬弃之。他的态度是明显的:一切的异域之学,纵其初也隆盛,其结果终将如玄奘引进之唯识之学,终无能力进入中国文化主流,“居中国最高之地位”,“亦终归于歇绝者也”。这就是陈寅恪的中国文化建设观。自然我们还要对陈寅恪自由与独立的学术观作充分的注意。中国文化历来人格、文品并重,陈寅恪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固因其文品也因其人格。他呼吁独立与自由的思想,且能身体力行,努力实践。这是文界至今隆重纪念他的原因,也是他倡导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的重要精髓所在。

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论述兰克史学时有以下的表达:兰克虽然被人们看作是客观主义史学的祖师,“可他本质上却是德国历史主义思想的继承人”,他远不是那种在历史著述中,“超然物外,消灭自我”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中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而“非以传言的纯粹客观为特征”。他无时不是在运用史学实践“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

书中又说:兰克史学与宗教发生紧密关系,在于兰克认为宗教无法以理性与抽象的原则予以把握,而靠非理性的直觉才能体验。因此历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个体直觉地理解整体精神”,即“主导理念”,以揭示历史的本质。“这是兰克历史主义方法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方法论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寅恪一方面是重视实证的史学家,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兰克对待宗教的态度,恰好是陈寅恪对待文化民族主义信仰的态度。他的民族文化史观成为他历史研究的“主导理念”与“主体意识”。从这个意义上,陈寅恪必从胡适、傅斯年、顾颉刚史学中分离出来。在实证方法的运用上,陈固然与胡适史学有同道之处,然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信仰,使得陈绝对说不出“大禹是条虫”那样的话,得不出“尧舜禹抹杀论”那样的历史结论。

学界认为傅斯年也属兰克学派。那么,陈寅恪与傅斯年就有因缘关系,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其一,如果我们将兰克看作重情(宗教心情)的客观主义历史学家。陈寅恪发展的是重情(文化民族主义之情)的一面,傅斯年发展的是重“客观”(“史学就是史料学”)的一面。从个性上说,陈寅恪仿佛是“诗人”,傅斯年是“工匠”(丁文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对待同一个史料,陈寅恪温存于情,傅斯年执着于物,取向不同,将他们分离开来。陈寅恪所得是兰克学派的真传,而傅斯年走向了偏颇。其二,傅斯年受五四影响深,受胡适、顾颉刚濡染也深,对传统表现出比较坚决的批判态度。而陈寅恪在这方面没有大举动,他与王国维同气相求,对传统取温情接续的态度。由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陈寅恪与傅斯年乃至整个批判史学的离合关系。

陈垣论史料整理

陈垣认为,人类的寿命有限,史料的增加却是无穷,譬如唐宋人研究历史只须研究到唐宋为止,现在就要研究唐宋以后的历史;不止这样,唐宋人研究历史的范围只局限于中国及中国附近,现在因为交通便利东西文化接触的结果,就要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去。这么一来,若是不想法子先把中国的史料整理起来,就不免要兴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之叹了。他强调:中国史料断不能放弃。中国史料这么多,使人感觉到无从整理的困难,就有人主张索性把这些史料统通烧了。但是这种焚书的办法到底不是根本的解决。譬如蒙古西藏,我们暂时不能积极经营,断无把它放弃之理。我们若是肯都来想法子,把这些史料都弄成整个有用的东西,或很容易运用的史料,那自然就不用烧了。反之,我们若是自己不来整理,恐怕不久以后,烧又烧不成,而外人却越俎代庖来替我们整理了。他又归纳出整理史料的8个方法。他首先注意中国书籍翻印的改良。他认为中国的书籍多半不分句,不分段,不分章节的,至于标点符号更是绝少了,越是有名的著作,越是没有点句。要整理史料,,加以标点符号更佳。

他还注重类书工具书的改良:中国工具书虽然不多,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不过旧式的工具书缺点顶多,若不加以改良,其利用恐亦有限。现在随便举出几个例来:(一)《历代地理志韵编》,这一部书成于百余年前,内容系将各史地理志所有的地名按韵编成,然后在每个地名之下注以当时系郡系县与历朝沿革。这部书算是研究地理历史良好的工具书,但是却有不少缺点,最明显的,第一本书是按韵编的,要检查本书须先了解检韵的大概,要不然,就很难利用了。其次是排列不得法,往往是几个地名一行行地连下去使检查的人不能一目了然。(二)《纪元编》,这部书也是成于百年前,是专门讲年号的,譬如我们要检查某个年号系属于某朝某帝,按那年号的末一字音韵检去便可检出;但是这部书也犯了同样的毛病,排列并不整齐,而且年表内每页年数又并无一定,是很不方便的。(三)《说文通检》,这部书成于五十年前,自从这部书出现以后检查《说文》简便了许多;但因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检查的人须先知道他所要查的字是属于哪一部,而后才能查出,这又是不便于普通学者了。且此书排列法亦不整齐,不便寻检。(四)《读书记数略》,是一部专门汇集有数字关系典故的参考书,例如:三纲五常这一类的典故都可以从那里检出。不过这部书也有缺点,就是未分数先分类,其分类又非常繁琐,每每谓一名词不知其应归何类,即须检阅数卷而后得。总而言之,中国的工具书无论在编制方面,排列方面都是应加改良的,要做到小学生都能利用才行。他还要研究者注意“书籍装订的改良”、“笔记的整理”、“文集的整理”、“群书编目汇纂”、“重要书籍索引”、“分类专题编集”,同时还论档案的重要性、整理档案的方法。

关于书籍装订的改良,他说中国书籍的装订往往是只顾形式不问内容,只求每函每套册数厚薄的均等,而不问每函每套的内容是否相关联的,并且于目录的编置更无一定,有时使检阅的人感到无限麻烦。例如《全唐文》,凡千卷,里面收集所有唐代的文章,以人为单位依次编成。这部书虽然有总目和每卷的详细目录,但是因为目录是配登在每卷之首的,使检查的人要检某人的某篇文章在某卷,非花了许多时间从头到尾慢慢检查过不可,否则就检不出。他还说,中国书的装套也不讲究,往往把一人一类的文章不装在一套内,而随意归入上套或下套。这些都是装订方面的缺点。他感叹道:倘若能够把总目录和每卷的目录统通集合起来另订成册,那么检查《全唐文》的人不是要便利许多吗?

笔记的整理。陈垣说,唐宋以来,笔记的著作日多一日,因为笔记有杂志的性质,内容非常复杂,篇章不拘短长,所以较易写作。这种笔记看来好似无关重要,其实是绝好的社会史风俗史的资料,有许多的东西在正史里寻不到,在笔记里却可以寻到。但是,他笔锋一转说,我们现在对于笔记的使用却还有许多困难。一来笔记的分量多,内容复杂;二来笔记的编制非常不经济,除了极少数的每段有目之外,其余的不是完全无题目,便是有题目而无总目。要想从笔记里寻材料,除了以披沙沥金的法子慢慢去找寻以外,着实没有办法。所以笔记题目的整理是非常必需的,无目录的加上目录,有目录的加上总目,有总目的编为索引,使检阅者可以一目了然。

文集的整理。陈垣认为中国文集在所有书籍中占最多数,《四库全书》亦以集部为最多,便可以看出中国文集的多了。但是中国文集虽然每篇必有目录,而常没有总目录,就是《四库全书》里的文集也全是没有总目录的。他认为这实在是一个大缺点。倘若编辑一个总目录或索引,对于研究学问者一定大有帮助。

群书篇目汇纂。这是指的将重要书籍的篇目编成一部总目,使人一检即知某书的内容。

重要书籍索引。他说,上面所讲的是限于目录的索引,此处所谓索引,是以书做单位,把每一部重要书籍的内容凡是有名可治的,都编成索引,使检查者欲知某事某物系在某书之某卷某篇,皆能由索引内一索即得。西洋近出的书籍差不多都有索引,故学者研究学问时间极省而效能极高。倘若我们能够把重要史籍,如《左传》,如《史》、《汉》,如《资治通鉴》等都编出索引来,那么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以外,什么人都可以不读《左传》、《史》、《汉》、《通鉴》而能利用它们了。

分类专题编集。陈垣解说:分类专题编集是以题做单位,然后将群书中有关系的材料统通都编集在一起,使后来研究的人不再费时去搜集。例如:以运河或长城做专题,将所有书籍中有关运河或长城的材料都编集在一块便是。他回顾说:北平学术界曾有个关于古代铁器先用于南方的论战。他指出,倘若已经有了关于铁器专题的编集,那岂不是要省事得多吗?在说明自己史料整理8法的同时,他又十分注重档案的整理。他设问:什么是档案呢?即是未成书册的史料。现在北平所谓档案,多数是前清政府的文件,有些也是明末的,里面有很多重要史料。从前本来是存在内阁大库或军机处的,到了民国,经教育部组织,整理过一次,然而到底没有做成功。许多作废纸卖了,实在是可惜。为此他对如何开展档案整理也提出了自己意见。

中国文化的精华是经、史。六经皆史,史的意义不能低估。中国文化建设与重组,离不开新史学的提倡与史学文化的重组。对此陈垣是意识到的,他与许多进步的史学家一道,着力史界革新,关注文化更新。他们知道,中国如若出现崭新的史学,崭新文化的诞生也为期不远。他们还知道,要有新史学,须有新史料。因此要热爱中国的史料,并对其作新发掘与新整理,让尘封的史料转旧为新,能出新思想,能证新问题。汗牛充栋的中国史料本是一座文化宝藏,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最明确的证物,也是当代建设新文化的最根本的依据。陈垣毕生注重史学建设,重视史料整理,可以说于新史料的建设中求新史学的建设,于新史学的建设中求新文化的建设。

梁启超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着重说及“史料的搜集和别抉”。1926年到1927年在清华重开这个讲题,观点有了一些变化:

作小的考证和钩沉、辑佚、考古,就是避难求易,想侥幸成名,我认为病的形态。真的想治中国史,应该大刀阔斧跟着以前大史家的作法,用心做出大部的整个的历史来,才可使中国史学有光明、发展的希望。可见,民族史家的心思范围原本很大,不肯因“史料”而“史料”,沾恋自闭。他们的史料要为宏大的思想架构服务,转之为史家通“识”的印证。而不像胡适他们作细微茫然的考证,仅是摆显工夫的“科学”。这样,民族史家就主动与胡适等人的“国故研究”与“科学史观”划了一道分水岭。他们“有光明与发展希望的”的大思维,实在就是传统回归与民族复兴的大理想。

概而言之,民族史学家取得的成绩景观粲然,而其中蕴涵的文化民族思想更成为宝贵资源。萧一山在为自己的《清代史》作《引论》时说:“我是主张民族革命史观的”,写中国历史“必须以它为骨干,为史心。因为它——民族革命——整个支配了中国近代社会。一切都是以它为枢纽,而变动的。”这样的“民族革命史观”,将恒为中国“史心”,化为支撑中国现代文化大厦的精神支柱。

民族史学与西方思想

普遍的观点认为,民族史家属文化上的保守派,对西学一概保守与锢蔽。事实并不是这样,恰好相反,民族史家的西学热情不亚于批判史学家,民族史家同样在西学传播上做出成绩,他们的史学理论同样拥有西学资源的支持,这是在研究中学派乃至于民族史学的时候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有关历史与科学关系的关注

1902年12月,留日学生汪荣宝在《译书汇编》发表辑译的《史学概论》,介绍日本著名史学家坪井九马三、久米邦武、浮田和民等的史学理论。“序论”论历史与科学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漫漫王者路

    漫漫王者路

    弃孤少年一路披荆斩棘毅然踏上一段都市征程热血兄弟亦或柔情佳人只为明日辉煌!
  •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一起爱

    EXO之一起爱

    “啊!我靠,追我干什么?”“唉,前面两位小姐,等一下……"”你好,我是……”……“朴灿烈,把老子零食还我!”宿舍中传来一声怒吼。“和你家世勋玩儿去。”“呕,你做的菜真难吃,你是这么做的啊?要死了……”刚开始总是有不和谐的声音。……直到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感情。灿烈:“我觉得,我好像喜欢上你了。”鹿晗:“我会守护你的。‘世勋:”爱你不需要为什么。“……(第一次写,不好见谅,不喜勿喷。)
  • EXO黑白之争

    EXO黑白之争

    这是第一部exo黑白的书,请勿抄袭,娘娘纯手打,谢谢。“你能解密可解吾心”边伯贤“开战时你躲我后面就行”吴世勋“让我代替你跳下深渊”鹿晗“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张艺兴“我们不可能有结果”黄子韬“我不会害你也不会叛道”金俊绵“用你的药治我的毒”任芊芊“打不开你的心”古琬婷“我想我要杀你很简单吧”沈意辞“血腥的世界不是你生活的地方”朴灿烈“女人,滚开”吴亦凡“我只能死在你手里”金钟仁“爱你是一种错”金珉硕“别动,会痛的”金钟大“喜欢你没道理”都暻秀“让地狱的烈火灼烧我一人吧”边绯凉“男人,姐姐,都重要”沈月九“用命护你”林宸惜“一世英名呵呵呵呵”楚离殇
  • 绑嫁

    绑嫁

    一桩惊天奇案催生出一段旷世绝恋,“拍案惊奇”的背后,欲望在灼烧,人性在沦陷,看都市人还剩下多少信仰?三盅新现实主义风格都市丛林三部曲收官之作,一部血淋淋的现实主义绝唱。
  • 校园冰晶琦舞:恶魔王子的公主

    校园冰晶琦舞:恶魔王子的公主

    她,对外人高冷,因为不喜欢草痴花痴和白痴,在死党面前腹黑,刁蛮。她,总是一副外界事物与我无关的淡漠样子,其实在死党面前挺毒舌妩媚的。她,脸上带着微笑,特别的可爱卡哇伊~他,勾起唇角邪邪的笑着,一副附加的纨绔弟子的样子。他,花心的对着女生抛媚眼,换女友比换衣服还快。他,温柔的笑着,宛如天使般温柔。看看他们直接会撞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吧!
  • 永恒剑祖

    永恒剑祖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六成状元,梦中欲封王!驾前需谨慎,头落血为霜。一枕黄粱醒,屠夫正拔刀!弃我贤道笔,青锋心中藏。十九入宗门,此生要成神!修剑不为仙,长生只等闲。斩破百家兵,鲜血满乾坤!侵我不周路,诛你化微尘。谁为天下尊,唯我剑至尊!
  • 许仙转

    许仙转

    修炼千年变成人,成仙只差一脚门。巧遇真神来点化,方忆人间有恩人。下到凡间来婚配。动了真亲。犯天规被压塔下永不回。恩人带发去修行,没成正果,命归魂。是结束?是开始。你修行千年把我寻。我修千年换你回。尽量每天2章。
  • 娱乐名嘴对话皇帝万岁

    娱乐名嘴对话皇帝万岁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夺皇权的历史,江山美人是每个男人最高梦想国泰民安,江山永固是他们永恒的追求。他们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放,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风流。帝王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可是我们踏着时光隧道而来的华夏名嘴,却是个个身经百战,见多识广,能言善辩。看看我们帅气靓丽的主持人们如何采访这些霸气的帝王们。
  • 青春磨砺的光辉

    青春磨砺的光辉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