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200000008

第8章

当用何药。余曰。治以枇杷叶百合天门冬半夏阿胶甘草。令治节行。则逆者顺矣。然必佐以干姜之开。五味子之阖。细辛之拨动神机令咽喉二窍。得顺其出入之常。遂无呛逆之患。非熟于仲景书者。不悟也。问曰。有食下如刀草勒。胸痛畏食者。胃之上口内肿。而食管为之不利。当用何药。余曰。金银花煮膏。以米饮调下常服。或白水牛喉焙干研末。佐之以金银花。能止痛消肿。且味甘而质润。可滋胃脘之阴。性寒而气香。又除郁热之闭也。问曰。每食必以饮送下者。胃中之气不上吸。故食不能自下。若非饮送。即见阻滞。应用何药。

余曰。

胃气不能上吸。非人参之助。胃不可得食。阻滞非甘澜水和白蜜之润下不可。且其阻滞者。冲脉之为病。非半夏不能降冲脉之逆。仲景大半夏汤甚妙。问曰。有将食时必饮酒而后能食者。胃气郁塞不开。得酒之剽悍而始通。应用何药。余曰。宜平胃散料加香附麦芽半夏干姜白豆蔻沙参川芎。入羊肚内。蒸熟晒干。又易羊肚。如前法三次。去羊肚为末。以陈米汤送下三钱。日二服以辛药开结。以香药醒脾。而制法之妙。化其霸气。方不伤其阴气。经云。

阴者中之守也。此方颇为合度。问曰。有肝逆胆横小络相厄。两胁时痛。食入不犯肝胆之络。则下。犯其小络。则土受木制。不能纳谷而因吐者。病由木郁。而土因之亦郁。应用何药。余曰宜用小柴胡汤。遵原定分数。折为小剂。(柴胡四钱。半夏汤洗七次不可用矾煮。

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一钱五分。大枣一个。水煎。)加紫苏旁小梗整用。生竹茹各二钱。

橘皮内筋膜当归须各一钱。补虚清火。解郁通络。配合得法。则各药相得而益彰。自不同他方之泛泛也。问曰。有胃火自盛。食入则吐逆不已者。应用何药。余曰。食物不得入咽。是火阻于上。宜用黄连黄芩之大寒以泻之。大苦以降之。更用人参以助胃。俾胃喜于纳食。而急迎之入内。然必用干姜。大辛大热。冲开其关。方无拒格之患。四味等分煎服。仲景得意之方也。如食既入咽。随即吐出。是胃素有热。一得食物。为两热相冲。不能停留而即出。

宜大黄四钱。甘草二钱。为釜下抽薪之法。此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汤。均是苦寒之剂。而毫厘有千里之差。况寒热之相反乎。问曰。有朝食暮吐。完谷不化。必倾囊倒箧尽净无存而后快者。

则食久反出无火之谓也。应用何药。余曰。此症用温补法。人人共知。每服之而不效者有故。

当辨其为中焦无火。与下焦无火。中焦无火有二。在阳明则胸满。宜吴茱萸汤。在太阴则腹满。宜理中丸。又恐此丸之过甘。则甘草不妨减半。恐其功之过缓。不妨加入荜茇附子吴茱萸半夏茯苓之类。勿泥定成法也。下焦无火亦有二。在厥阴则吐食而兼酸腐。亦宜吴萸汤。又以川椒干姜肉桂吴茱萸附子当归川楝子人参沙参研末。枣汤泛丸。米饮送下三钱。一日二服。在少阴则吐食而兼水液。宜真武汤。倍生姜。或以斗门方峻补之。愈后宜肾气丸。

倍桂附以收功。又问。以上诸症。未至于槁。皆足以至槁。至口吐白沫。便如羊矢。津液枯竭。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食全不入。而病不可为矣。未知先生尚有法可以救之否。余曰。

津液即是真水。水由气化。亦由火致。推其所以枯竭之故。非气虚不能化之。即火虚不能致之也。今人不明其理。以滋润甘凉。为生津养液。实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其死。仲景云。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虽非为噎膈症立论。而圣言无所不包少阳症火逆于上其呕有声而不吐谷名为干呕。若不吐谷而但吐涎沫名为干呕吐涎沫。此症食全不入。无谷可吐。亦是干呕例。津液生于谷气。绝食则津液已枯。又吐出涎沫。则津液遂竭尽无余。所以不能下滋肠胃。粪如羊矢。唯吴茱萸一汤。大辛以开其格。大苦以镇其逆。大甘以培其中。且辛从甘以化阳。苦从甘以化阴。阴阳合而时雨降。顷刻间。有万里沃泽之景象矣。况又佐以人参之大生津液。并以驯诸药之性。宜其为起死之灵丹也。至于停痰瘀血。阻塞胃口。致食入之路滞碍者。为有余之症。诸家之说。不无可采。毋庸修园之再赘也。经又有上气下虫之症。治以骡马尿而未愈者。似可以乌梅丸继之。言不尽意。亦视乎人之善悟而已。

痰饮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皆以脾肾二经为主。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金匮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四饮。后人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唐宋以后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乱。兹举数方。为扼要之法。

凡痰脉多应于滑。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

一痰饮诸方。以二陈汤为通剂。兹加减法。仿金匮之意故取效倍于诸家。

二陈汤。(八十二)久嗽气短。加桂枝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此从水道以化气也。或与肾气丸互服。停饮胁痛。加白芥子一钱五分。前胡二钱。

四肢肿。身体疼重。加生黄三钱。防己二钱。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加木防己三钱。桂枝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眩冒。加泽泻四钱。白术二钱。

咳嗽不已。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匮意加减。

火痰。加海粉栝蒌仁黄芩海石。寒痰。加干姜附子。风痰。加制南星天麻竹沥姜汁。

加人参白术。实痰。加旋复花枳实。食痰。加莱菔子。

一实热老痰。变出怪症。不可名状。宜礞石滚痰丸。(六十三)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动。宜指迷茯苓丸。(六十四)按痰饮之病最多。胸胁疼。呕逆。神识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为阳邪。随气所到。其症变幻无常。凡苦辛酸咸及竹沥姜汁童便皂角芒硝之类。随症可加入。亦有虚者宜六君子汤桂苓甘术汤。肾气丸。真武汤。小半夏倍加。茯苓汤等。以扶元气。饮为阴邪。

唯停于心下胁下。为胀为咳为悸为眩冒。及溢于皮肤而为肿。必以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

使离照当空。而群阴力能退避。若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

咳嗽

咳嗽症。方书最繁。反启人多疑之惑。其实不若虚实二症。实者。外感风寒而发。虚者。

内伤精气而生也。总不离乎水饮。金匮以小青龙汤。加减五方。大有意义。小柴胡汤自注云。咳嗽。去人参。加干姜五味子。人多顺口读过。余于此悟透全书之旨。而得治咳嗽之秘钥。因集溢未详。大为恨事。向着有金匮浅注等十种。言之不厌于复。业斯道者。请鉴予之苦心焉。

实症方

一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必咳嗽不已。兼见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若外感重者宜香苏饮加杏仁防风各二钱。半夏干姜各一钱五分。五味子捣扁。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外感轻者。宜二陈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前胡。若二症面目浮肿。俱加桑白皮三钱。

葶苈子八分微炒。研末调服。

香苏饮。(三十五)二陈汤。(八十二)一外感风寒。咳嗽颇久。每呛。两胁牵痛发热者。或寒热往来者。宜逍遥散。倍柴胡。加半夏干姜各一钱半。五味子一钱。(四十八)一夏月伤暑。咳嗽自汗。口渴小便赤短。宜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一钱。水煎服。

一秋间伤秋金燥气。皮毛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嗽。咳嗽不已。渐至泻利。宜泻白散二剂。合为一剂。去粳米。加黄芩阿胶各一钱五分。干姜一钱。五味子细辛各五分。水煎服。此方加减。庸医必骇其杂。能读孙真人书者。方知从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二方得来也。(八十六)以上咳嗽。治之失法。多至吐血痨伤。

虚症方

一痨伤之人。土气日虚。不能生金。每至咳嗽。惟补其中土。则百病俱愈。宜六君子汤。加干姜一钱五分。五味子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方中虽有人参。久咳肺燥之人。不忌也。(二)一久嗽不已。时见喘促者。是肺肾俱虚。天水不交之症。宜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四钱。细辛五味子各八分。阿胶天门冬各三钱。(一百零七)一咳嗽虽为肺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肾具水火。水虚者滋之。宜猪苓汤。服四五剂后。即服六味地黄丸。加蛤蚧麦冬五味。火虚者温之。宜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四五剂后。即服桂附地黄丸。数方俱以利水为主。若读张景岳书辈必谓补肾不可利水。

求正录中有实漏卮之喻。而不知咳嗽必挟饮邪。标在肺而本在肾。天不连地而连水也。今于水道一利。则上焦之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愈。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但得三焦气化。水道通决。则云行雨施。乾坤有一番新景象矣。

一经云。肺恶寒。又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仲景不用人参。以参之性微寒也。然此为新病而言。若久嗽之人。肺必干燥。且以多咳而牵引诸火而刑金。人参又为要药。如病在金脏者。宜清燥救肺汤。如病在水脏者。宜琼玉膏。

一实症不可妄用虚症诸方。恐留邪为患也。而虚症。定不可废实症诸方。以咳嗽必有所以致

喘促

喘者。气上冲而不得倚息也。有内外实虚四症。宜与痰饮咳嗽参看。外则不离乎风寒。

内则不离乎水饮。实则为肺胀。虚则为肾虚。宜分别治之。

脉宜浮滑。忌短涩。

一外感风寒。及伤暑伤燥。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水饮之病。小青龙汤为第一方。若支饮内痛。亦可暂用十枣汤。如因支饮满而气闭。

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今人畏不敢用多。致因循误事。

一咳而上气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用麻黄三钱。生石膏四钱。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去沫。入诸药。煮八分服。日二服即愈。名越脾加半夏汤。或咳嗽甚而烦躁者。小青龙。加生石膏四钱。

一肾虚气喘。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黑锡丹。为气喘必用之药。宜预制之以备急。

一喘症。起于七情气逆者。宜四磨饮。起于痰喘胀满者。宜苏子降气汤。二方为喘症之良方。

四磨饮。(二十九)苏子降气汤。(二十七)一圣济总录云。枸杞汤治气短。方用枸杞四钱。姜枣水煎服。又云。紫苏汤治卒气短。

同类推荐
  • 宣和北苑贡茶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ife and Letters

    The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红尘乱穿越之:冷王妃

    红尘乱穿越之:冷王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开什么玩笑?好好的我竟然说穿越就穿越了?!好吧、既然穿越了就穿越了吧,但是人家穿越到古代都是来享福的、怎么我到古代来就那么倒霉?竟然还莫名其妙的背负着一血海深仇、哎、做人怎么那么悲哀啊..更离谱的是:我的前世竟然跟一男子私定终身?但在我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指腹为婚、莫名其妙的成了人家的王妃..咳咳、那个什么狗屁杀手竟然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呃呃、不敢想象..
  • 锦绣田园之悍夫辣妻

    锦绣田园之悍夫辣妻

    一朝穿越,现代农科大高材生重生成了九岁农家女。家里一穷二白,除了一间破烂茅草屋,就剩两亩薄田。上有老实懦弱的父母,下有饿的皮包骨的弟妹。呃!还有一个黑心肝总想卖了她的奶奶,加上经常来家里收刮东西的伯父伯母!姐可忍,妹不可忍!上山采药,下河抓鱼,种田买地,智斗极品亲戚,看俏农女如何发家致富,顺便拐来一只小相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时空殖民

    超时空殖民

    通俗版介绍:一次意外,周晨获得了前世的遗泽,开始了穿梭时空,建设主神空间,拉起轮回者大军,入侵各大时空,掠夺本源的光辉时光;文艺版介绍:为爱痴狂,千年老妖怒草多元宇宙;起点版介绍:求推荐,求收藏!
  • 风骚要式

    风骚要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隔壁班的交换生

    隔壁班的交换生

    因为年级第一的成绩所以白静秋成了今年的交换生人选可是说好的是去M国呢?为什么会是本市的南高?那么土的校服、那么惨无人道的早晚自习、还有惨绝人寰的寄、宿、制!爸!我肯定是你捡来的对不对!
  • 七国烽烟

    七国烽烟

    天盛大陆,百国林立,诸强争霸,群雄并起,乱世争锋,谁能四海归一?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起纷争。天际流火叩响大地,米露之光争日月同辉,局势如棋兮黑白交错,谁能明悟兮力定世局。一人一剑一天下,半梦半醒半烽烟。看姜流儿如何执剑天下,笑卧红尘。
  • 古枫的逐魔史

    古枫的逐魔史

    剑初现锋芒,一寐异世人。绝境疑来问,同是跨界人。休息与相共,大道世长存。恪恪守成成,寻寻又觅觅。漫走于心外,皆是因情殇。莫负衔之命,自定天力时。水火难相救,少寡亦是精。悠悠役此成,遂为逐魔史。
  • 极品学生之杀手之王

    极品学生之杀手之王

    一个孤儿从小跟随师父学艺,后来被师傅赶下山去给大小姐当保镖?再成为杀手之王?逍遥派掌门?看赵杰如何玩转都市,校花、空姐、女强人,统统拿下!现代世界也能穿越到修真界?幽冥界?天界?看赵杰如何称霸三界,成为三界霸主!我欲修仙,掀翻那天。我欲成魔,佛奈我何。子俊读者群:164437482
  • 黑曼陀罗

    黑曼陀罗

    我爱上了仇人的女儿,一个自称黑曼陀罗的女人。我依附在她的身上,既痛恨她的父母,又依恋她的体香,就像一个软弱无能的小男人。于是,黑曼陀罗的花语,就一语成谶地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不可预知的死亡、无法抵御的复仇之火以及绝望的爱情都如影随形地追随着我,逼着我踏上了一条荆棘满布的人生之路……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一群初中生奇妙的生活,无人能及的名气,深不可测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