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200000009

第9章

方用紫苏四钱。陈皮一钱。枣二枚。水酒各半煎服。按二方同治气短。何以彼此悬殊。而不知一治肺。一治肾也。肺主出气。皮毛为肺之合。风寒客于皮毛。则肺之窍道闭。窍道闭则出气不利而短。故用紫苏陈皮之辛以开之。书中卒字一字大有意义。肾主纳气。肾虚。则吸气不能归根而短。故用枸杞之补肾精以填之。与八味地黄丸同意。但任专则效速。所以舍彼而用此也。

过服辛燥等药。喘促愈盛者。可用贞元饮。然为缓剂。若痰多喘甚者。大忌之。

一喘气诸家之说最杂。近有张心在之论。深合鄙意。余所以数千里而神交之也。心在云。

喘气专在口也。鼻息出入。气未始不至于口。而专在口。则喘矣。天气通于鼻。一呼一吸。

吐故而纳新。果顺其常。则出心肺而入肝肾。脾居中而转运。(此句最精。可以悟出绝妙心法。)何喘之有。唯鼻失其职。或肺壅窍塞。不能上达其气。复返心脾而出于口。或肺虚力弱不能下引其气。上到心脾而出于口。则喘作焉。皆肺之过也。至若气短症。鼻气有出无入。

能呼而不能吸则责在肝肾之绝。肺不任咎矣。

哮症

圣济总录。名呷。咳嗽而胸中多痰结于喉间。偏与气相击。随其呼吸。呀呷有声。用射干丸。其方用射干半夏陈皮百部款冬花细辛干老姜五味子贝母茯苓郁李仁各一两。皂荚刮去皮子炙五钱。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以米饮下三十丸。一日两服。

脉喜浮滑。忌短涩代散。

愚按。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一发。则肺俞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野狼狈相根据窒塞关溢。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有声。非泛常之药所能治。

故圣济用前方之竣。然体实者可用。若虚弱之人。宜用六君子汤料十两。加贝母二两。共研末。以竹沥四两。生姜汁一两。和匀拌之。又拌又晒以九次为度。每服三钱。开水送下。以竹沥姜汁。可以透窠囊也。然内之浊痰。荡涤虽为得法。又必于潜伏为援之处。断其根株。

须用各家秘传诸穴灸法。如畏多者。宜于夏月三伏中。用张路玉外贴药末。余家传有哮喘断根神验药散。(其方载于修园新按。)入麝五分。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

切勿便去。俟三柱香尽。方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哮喘辨症方治。俱详痰饮咳嗽喘促三门。不赘。

心腹诸痛

心为君主之官。一痛手足青至节。不治。俗谓心痛者。乃心胞络痛。或胃腕痛也。昔人分为九种。宜辨而治之。

一曰气痛。脉沉而涩。乃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七气汤。(五十四微温。)百合汤。(九十微凉。)一曰血痛。脉浮沉俱涩其病如刺。不可按扪或寒热往来。大便黑。宜失笑散。(五十八)三一承气汤。(五十四此方虽竣。而痛其便闭拒按者。不得不用之。如桂枝桃仁各三钱。)一曰痰痛。即饮痛。脉滑咳嗽。痛连胁下。或游走无定。宜伤寒十枣汤。但此方。近医胆识不及。不敢用。宜二陈汤。(八十二加白芥子一钱五分皂角炒紫五分。栝蒌三钱。)滚痰丸。(六十三诸药不效大便闭者。可暂用之。)一曰火痛。脉数而实。口渴面赤。身热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金铃子散。(九十二)丹参汤。(九十二)百合汤。(九十三)或用栀子炒熟四钱。良姜二钱研末。名越桃散。温酒送下。

加味逍遥散。送下左金丸二钱。

一曰冷痛。脉迟而微细。手足俱冷。其痛绵绵不休。宜附子理中汤。加当归肉桂木通吴萸子。

一曰虚痛。即悸痛。脉虚细小。或短涩。心下悸。喜按。得食少愈。二便清利。宜归脾汤。加石菖蒲一钱。(二十一)当归补血汤。加肉桂一钱五分。(六)一曰注痛。入山林古庙古墓。及感一切异气而痛。语言错乱。其脉乍大乍小。两手若出两人。宜平胃散。加藿香二钱。木香一钱。调麝香七厘服。以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正能胜邪。

一曰虫痛。脉如平人。其痛忽来忽止。闻肥甘之味更痛。(闻食而虫头上昂。)按摩稍止。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乌梅三枚。川椒黄连各一钱五分。黄柏肉桂当归各一钱。水煎服。愈后。宜服乌梅丸。(一百零七)一曰食痛。脉实而滑。嗳腐吞酸。恶食腹胀。其痛或有一条扛起者。宜平胃散。加麦芽谷芽山楂半夏各二钱。胀甚者。再加莱菔子生研三钱。水煎服。如初病。

食十)又按。以上九痛。流传已久。不可不知。而高士宗医学真传。分各部用药。其法甚捷。

今重订而节录于下。

一当心之部位而痛。俗云心痛非也。乃心胞之络。不能旁达于脉故也。宜香苏饮。加当归四钱。元胡索木通各一钱。桂枝二钱。酒水各半煎服。紫苏须用旁小梗整条。不切碎。更能通络。(五十三)一心脉之上则为胸膈。胸膈痛乃上焦失职。不能如雾之溉。则胸痹而痛。宜百合汤半剂。加栝蒌皮贝母各三钱。薤白八钱。白蔻一钱五分。水煎服。(九十三)胸膈之下两乳中间名曰膺胸。膺胸痛乃肝血力虚。气不充于期门。致冲任之血。从膺胸而散则痛。宜丹参饮半剂。加当归五钱。白芍金银花各三钱。红花川续断各一钱。酒水各半煎。

(九十二)一膺胸之下则为中脘。中脘作痛。手不可近。乃内外不和。外则寒气凝于毛皮。内则垢浊停于中脘。当审其体之虚实而施治。莫若以灯当痛处爆十余点。则寒结去而内外通。便不痛矣。若爆后痛仍不止。实者宜五积散。虚者宜加味香苏饮。

五积散。(四十二)香苏饮加桂枝芍药当归各三钱。细辛木通各一钱五分。吴茱萸二钱。水煎服。方中紫苏生姜细辛桂枝。以驱外之凝寒。吴茱萸陈皮木通。以降内之浊垢。归芍香附甘草。和其气血。

安一中脘之下。当阳明胃土之间。(铜人图中脘下一斗名建里穴)时痛时止。乃中土虚而胃气不和。若服行血消泄之剂过多。便宜温补。但以手重按之则痛稍平。此中土内虚。虚而且寒之明验也。宜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二三钱。(三)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一乳下两旁胸骨尽处痛者。乃上下阴阳不和。少阳枢转不利也。伤寒病中多有此症。当助其枢转。和其气血。上下通调。则愈矣。宜逍遥散。倍柴胡。加生姜一钱五分。(四十八)一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部。痛在内而缓。中土虚寒也。(宜理中汤。倍人参。)痛兼内外而急。脾络不通也。(宜理中汤。倍干姜。)盖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经隧而外出于络脉。今脾络滞而不行。则内外皆痛。(理中汤倍干姜。服之不应者。再加肉桂一钱五分。木通一钱。)太阳篇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先补益于内。而后枢转于外也。

一脐旁左右痛者。乃冲脉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当用血分之药。使胞中之血。通达肌表。若用气药。无裨也。宜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汤。水酒各半煎服。或用四物汤。(九)去地黄。加肉桂一钱。生黄生姜各三钱。炙甘草红花各一钱。水酒煎服。

一脐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肾气虚寒也。宜通脉四逆汤。加白芍三钱。若脉沉实口中热渴腹三一承气汤。(五十四)一脐下痛者。乃少阴水脏太阳水腑。不得阳热之气以施行。致阴寒凝结而痛。少阴水脏虚寒。用真武汤温之。太阳水腑虚寒。用桂枝汤。加熟附子茯苓温之。按士材必读云。脐上痛。属脾。脐下痛。属肝。当脐痛。属肾。此臆说也。不可从。又脐下痛。有火逼膀胱。

小便不利而痛者。宜五苓散。亦有阴虚阳气不化。小便点滴俱无胀痛者。宜通关丸。有燥屎者。辨法方治。见上条。

通关丸。(五十一)一小腹两旁谓之少腹。少腹痛乃厥阴肝脏之部。又为胞中之血海。盖胞中之水。主于少阴。胞中之血。主于厥阴也。痛者。厥阴肝气。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脏不虚者。当疏通以使之上。(宜香苏饮。加柴胡三钱。当归白芍各二钱。生橘叶三片。)肝脏虚者。当补益以助其下。(宜乌梅丸。以米汤送下二钱。一日三服。)盖厥阴不从标本。从中见少阳之气。

使厥阴上合乎少阳。则不痛矣。两旁季胁痛者。肝气虚也。(当归四逆汤。加阿胶。四君子汤。去白术。加当归粳米与乌梅丸。五服。)两胁之上痛者。少阳之气不和也。(宜小柴胡汤。去枣。加牡蛎青皮。)时法用左金丸。愚按。凡心腹诸痛。宜辨其内之胀与不胀。便之闭与不闭。脉之有力与无力。口中热。口中和。痛之久暂。以辨寒。热。邪。正。虚。实。如痛而胀且闭者。浓朴三物汤。攻里兼发热者。浓朴七物汤。兼表里治之。腹痛连胁痛。脉弦紧。恶寒甚大便秘者。大黄附子汤主之。若但胀而便不秘者。是实中之虚。宜浓朴半夏人参生姜甘草汤。腹痛甚而不可触近呕吐者。大建中汤主之。雷鸣切痛呕吐者。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痛下利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腹痛吐泻者。理中汤主之。若绕脐疼痛。名寒疝腹中病痛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皆起死回生之法。时医不讲久矣。予着有金匮浅注十六卷。医诀三卷。辨之颇详。宜查对勿误。

痛风

肢节走痛。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又谓之白虎历节风。宜审其寒热而治之。

脉宜浮数。忌虚弱。

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四十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宜四物汤。加生黄防风桂枝秦艽桑枝红花炙草主之。(九)痛风久不能愈。必大补气血。以为胜邪之本。切不可徒用风药。宜十全大补汤诸药。各一钱。加真桑寄生三钱为君。再加附子防风竹沥生姜汁为佐使。(十一)痛风久不愈。以痛久必入络也。诸方俱宜加入金银花木通红花钩钩藤刺蒺藜之类。

又痛久则郁。郁而泻热。热则生痰。必加入制南星半夏栝蒌根黄柏贝母竹沥姜汁之类。又桑寄生虎骨。俱为要药。以桑为箕星之精。风从虎之义也。久服辛热之药不效者。宜用玉竹黑芝麻直僵蚕生归须菊花蒺藜阿胶炙草之类。为柔润熄肝风法也。

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与痛风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虽内经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之分。而深究其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盖以风为阳邪。寒与湿为阴邪。阴主闭。闭则郁滞而为痛。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之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说也。内经寿天刚柔篇曰。

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以此分别。则两症自不混治矣。若胸痹及脏腑诸痹。又当别论。医门法律。分别甚详。宜参阅之。

一痹症之实者。宜五积散。(四十二)一金匮治血痹。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用黄五物汤。黄芍药桂枝各二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水煎服。一日三服。愚谓为痹症属虚者之总方。

同类推荐
  • 杨敬斋针灸全书

    杨敬斋针灸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harlotte Temple

    Charlotte Tem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童蒙须知

    童蒙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尚书正义

    尚书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猎魔剑

    猎魔剑

    杀人与猎魔不过是一剑两断而已!--什么?没死!--那就再来几剑,劈成碎块吧!新人,新书,很稚嫩,需要大家的呵护,如果您喜欢它,请投上您的推荐票,同时,收藏此书,与它一起成长,谢谢~~~
  • 凡天仙道

    凡天仙道

    天地之大,不可记数。凡人一生数十载,识路不过百里。天人御气而行,千年寿命,活动也只是一隅。仙人出入青冥,于九天十地肆意,终究难逃天地束缚,算不得真正逍遥。唯有成道者得以超脱,形体寄于微尘,魂魄散于九州,世人求道我,我道补青天,生发相存于,死灭不可磨。凡人大境界:筑引、启灵、璇源、问鼎。天人大境界:御天、寿天、虚天、源天、镇天、至天、通天(大能)、擎天(尊者)、君天(主宰)。仙人境、道人境:..........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木槿:梢

    木槿:梢

    山那边有座小镇,镇上有一颗万年古树,树下曾有过少年少女们的身影,那阵微风静静拂过,花季的孩子们细腻的心......微风浣过明亮的教室,带走了这首歌。故事从这里开始……
  • The Governess

    The Gover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林轩的灭世计划

    林轩的灭世计划

    这是一个通过不断探险,最终打败魔王的故事。
  •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她是自力更生的白富美,一朝失足撞了月食,穿越成为侯府千金。奉承成婚,却被贴了小三的标签……他是骄傲的状元郎,洞房之夜却被砸了西瓜瓢,逃了夫人又舍了金……他是情痴睿智的太子爷,偏偏落入情网爱上他人妻,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她是娇柔的情妹妹,却擅长耍阴斗狠算阴谋,几次将情敌逼至死亡线……桃花劫要斩,痴情债要还,更有恩怨情仇要去破,命运一波三折,几次绝处逢生,她不想做东方不败,却要挥剑练神功……亡命红颜,谁在她的心头写上“只要不放弃”?
  • 重生之末世气宗

    重生之末世气宗

    龙少安在末世生存了10年的超级强者末世四宗之一的气宗,在挑战末世的顶级强者末世双神之一的空间之神时被杀掉了,然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重生回到了末世开始的时候,带着末世10的生存记忆以及强悍实力,他将何去何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末世之全能尸王

    重生末世之全能尸王

    萌萌哒的尸王来袭,准备好了吗?异能,智能并存!腹黑与呆萌合并!萌哒哒的女猪脚来袭!(☆_☆)Y(^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