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0100000005

第5章 大魁天下 扶丧故里(1)

早在二百多年前,文天祥的同乡、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就曾说,要说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南宋建都一百二十余年后,临安人口已超百万,城内殿阁楼台林立,市肆坊巷喧嚣,商业发达,文化气息浓厚,其繁华程度更胜当年,加上现下参加殿试的数万士子及随从进京,又正逢端午佳节前后,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参加了殿试,天祥本可以陪着父亲和文璧游览山水名胜,探访寺观祠庙,品尝风味小吃,更可去瓦舍观看民间的技艺表演,什么小唱、大曲、京词、耍令、吟叫、打硬、踢弄、相扑、傀儡、舞绾、说诨话、装秀才、划旱船、耍和尚等等,那里的节目可谓百戏杂陈,勾挠着人们的胃口。

然而父亲高烧持续不退,有时竟至昏迷,已经起不了身了。文天祥一边等着发榜,一边忙着请郎中,抓药,煎药,在客栈里尽心待奉父亲。

殿试是五月初八,发榜唱名要到二十四日。中间这段时间,考官要阅批试卷,然后由主考官从中选取前十名,交宰执复审,最终由皇帝钦定高下。

自古说御试策对是君臣之间的第一次对话,盖因这是考评士子的学识水准,同时也往往是皇帝征求治世之策的一个渠道。南宋“兴文教,抑武事”,标榜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理应格外重视这“第一次对话”。南宋的第一任皇帝似乎也做到了。绍兴二年(1132),赵构要求考生直抒胸臆,放胆建言,并提示考官说:“今次殿试,对策直言人擢在高等,谄佞者置之下等。”考生张九成果真在对策中无所畏避,直击高宗软肋——恐金、听谗、纵欲、重用宦官、忘却父兄之仇,可谓一针见血,却果真被擢为第一名。

然而朝廷从来就是两张皮,更多的时候,殿试于皇帝亲览更像是一个秀场,更像是为获取一个善于“纳谏”的虚名,考生也不傻,他们因此也多为揣摩人主意向,投其所好,以表忠诚,而力避“逆龙鳞”的言论,否则,结果就可能与考试目的相背驰。

殿试的这种流弊也败坏了士风。文天祥在他的《御试策一道》中就对这种日益败坏的士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斥学子“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入仕前只为追名逐利而学,入仕后只知道投机钻营,这些人于国于民何利?文天祥的质疑何其尖锐!可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考官则唯皇帝的鼻息是瞻,当今理宗赵昀已不是当年的高宗赵构了,从他宠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就可看出他的好恶。文天祥在试卷中对不良学风好一通猛批,加之揭露抨击当今朝政的激烈言辞,还指望能有好果子吃吗?

幸运的是,文天祥遇到的这届主考官是王应麟。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举进士。居官期间,敢于针砭时弊,建言直谏,有直声之美名。后见权臣阻斥,无可建树,遂辞官潜心于学术,著有《困学纪闻》等六百多卷,后世相传千古第一童蒙读物《三字经》,就出自他手。他在中进士时曾说:“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后又指出,南宋大病有三:一是民穷,二是兵弱,三是财匮,归根是士大夫无耻。可见他与文天祥秉性相通,志趣相投。

文天祥的卷子到了王应麟手里,他见这篇洋洋万言策对主题峻拔,论道透彻,大气磅礴,文采飞扬,更难得的是充溢、偾张着士子的血性,挺立着士子的坚骨,便不由得叫好。他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文天祥的卷子列入前十,呈送给理宗皇帝。

然而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理宗竟也看好这封卷子,他非但没有拍死文天祥,还把他的卷子从第七名擢升为第一名!

要知道,当今的理宗皇帝已然是个沉溺享乐、喜狎佞人的昏君了。

那边是国门累卵,国库告窘,他这里却是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为博得宠妃阎氏的欢心,他不惜耗巨资为阎贵妃建功德寺,其规模之大,用料之贵,装饰之豪华令人瞠目,百姓恨极,有人在寺内法堂鼓上用大字书一联:“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两片皮。”一个阎贵妃却也不能满足色欲,后宫每年都要从民间挑选大量美女充作嫔妃。这也不够,还要召妓淫乐,名妓唐安安“歌色绝伦”,便被留于宫禁,她用的妆盒、酒具以至水盆、火箱都是用金银打制。理宗如此,他的宠臣董宋臣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为满足理宗纵欲的需要,他卖力地将佑圣观建得富丽堂皇,还大兴土木建梅堂、芙蓉阁、香兰亭。理宗身边还有一个佞人丁大全,此人面呈蓝色,狠毒贪残,靠走阎贵妃和董宋臣的路子得宠。还有一个马天骥,此人在理宗的女儿结婚时,献上罗细柳箱百只,镀金银锁百具,锦袱百条,内放一百万贯的楮币,从此官运亨通。

“天下之患三:曰宦者,外戚,小人。”正如监察御史洪天赐说的,董宋臣、丁大全、马天骥依附阎贵妃,弄权乱政,脏浊纪纲,加剧了朝政黑暗,士风败坏。刚任右相的董槐是个直臣,一向坚决主张抗击蒙军的侵扰,几年前四川守军接连打败仗,他曾请缨主持四川军事。甫任右相他就直谏,说现今害政者有三:一是皇亲国戚不奉法,二是执法大吏久于其官擅威福,三是京城司不检士,将帅不约束部下,任其胡作非为,要求除去三害,其矛头直指阎贵妃、董宋臣之流。这几个人对董槐既惧又恨。丁大全以自己是台臣之便,寻机诬陷弹劾董槐,就在文天祥参加殿试后一个月,任相不到一年的董槐就被罢免。但诏书还没下,丁大全便迫不及待地在半夜调兵围住董府,把他劫持上轿,骗他说要把他抬到大理寺去,出了北门却扔下他一哄而散。有人写下“空使蜀人思董永,恨无汉剑斩丁公”的诗句发泄不满,还有人怒不可遏地在宫门上写下“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大字。理宗对这一切却置之不理,任由这些人为自己的享乐奔走效劳。

就是这么个宁信奸佞不用贤臣的昏君,为什么会把有违“勿激勿泛”、通篇带刺的文天祥的卷子从第七名擢升为第一名呢?

要说是理宗装,以博取一个“纳谏”的虚名笼络人心,那也太牵强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考官原来提交的第一名更加有悖“勿激勿泛”,竟然直点董宋臣和丁大全的大名加以斥责,为理宗不容,因此理宗把他从第一名抑置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而让文天祥顶替上去。但这也说不通,因为在文天祥前面还有五人,拿掉第一名,也轮不上文天祥顶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天祥在卷中主张剿灭国内盗贼以除心腹之患,正合理宗的心意。文天祥在关于盗寇与边备一题中指出,蒙古军南侵是由国内农民起义引起的,蒙古军不是不可战胜,而内部盗贼与蒙古军勾结乃是问题的症结。他于是献言道:“臣愿陛下将不息之心,求所以弭寇之道,则寇难一清,边备或于是而可宽矣。”

此说也难以站住脚,因为正如文天祥所说,“本朝以道立国,以儒立政”,实行的是守内虚外的祖法,一向把内控作为头等大事,文天祥的主张并无新意。

至于理宗为何青睐文天祥的卷子,还有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说是因为文天祥在策对中大谈理学,而确立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把理学定为官学正统,正是理宗的功劳。

理学是在南宋儒学各派互争雄长中形成的新儒学,它的成长也历经坎坷。宁宗时的权臣韩侂胄结党营私,骄奢淫逸,受到朱熹的抨击,就把理学打成伪学,史称“庆元党禁”。史弥远开始也崇理学,但他逼死济王赵竑后,遭到理学家们的弹劾,便也反身排挤打压理学家。到了理宗,他独尊理学,跟他的身世经历有关。理宗本是赵宋宗室的远族,出身低微,他是通过史弥远为自身利益搞的政治阴谋登上皇位的,上台后又借湖州事变逼死了原皇位继承人赵竑。在上台前,理宗就师从郑清之学习程朱理学,亲政后为了稳固统治,在治国上有所作为,也为了争取士大夫的理解支持,瓦解对他的非议和反抗,又请大儒真德秀兼侍读,把“毋不敬,思无邪”作为座右铭用金字写在选德殿的柱子上,同时在全国大倡理学,并于淳祐元年(1241)下诏确立理学为道统。可以说,理学是理宗的精神支柱和统治法宝。

文天祥是江万里的再传弟子,在策对中确也深得理学要义,对理学有深刻的阐述和发挥,诸如“所谓道者,一不息而已矣。道之隐于浑沦,藏于未雕未琢之天。当是时,无极太极之体也”;诸如“茫茫堪舆,坱圠无垠,浑浑元气,变化无端,人心仁义礼智之性未赋也,人心刚柔善恶之气未禀也。当是时,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阴阳;未有阴阳,先有无极太极;未有无极太极,则太虚无形,冲漠无朕,而先有此道”;诸如“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至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而圣人之论法天,乃归之自强不息”……凡此无不得之于气一元论自然观、朴素的辩证宇宙观等理学精要。

但要说文天祥是因大谈理学而被理宗擢升的,却显得勉强。难道别的考生能不谈理学吗?难道考官们的眼光都还不如一个理宗皇帝吗?自理学被钦定为道统,科考经义或策论,遂都以朱熹和二程的说教为圭臬,成为士子们的敲门砖,而考官也均被理学门人把持,本届主考官王应麟就是以经入仕的名儒,他们评定试卷还能有别的标准吗?

也许,上述原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那么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能使理宗赏识文天祥的卷子呢?

笔者认为,此事有必然性,或也有偶然性。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要来自文天祥扣住了试题中“夫‘不息则久,久则征’,今胡为而未征欤”的策问,以法天地之不息为主题,博学而深刻地畅发了不断奋发有为、改革新政、以图振兴的施政观。

而今昏庸怠政、贪图享乐的理宗,当看到文天祥的卷子,会不会恍若回到他意气风发、改革图新的当年了呢?开初,史弥远把他从一个村童推上了皇座,无奈做了十年傀儡,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病死,才始得亲政。这时他正值而立之年,被压抑多年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改次年为端平元年,每日与大臣论道经邦,“中书之务不问巨细,内而庶政,外而边防,丛委 ,尽归庙堂。无一事区处不关于念虑,无一纸之申明不经于裁决”。他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雄心,在政治上起用理学名士和正直大臣,经济上整顿楮币和盐业,思想文化上崇倡理学,军事上选拔良将、练兵造船、加强四川和京湖防务,全面推行史称“端平更化”的变革,并取得了值得夸口的成效。

但凡一个有过梦想的人,一个曾为梦想奋斗过的人,到了梦逝之年,他的情思免不了要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摆荡,在朝气蓬勃的当年和黄昏暗淡的今日之间摆荡,宿命感不知何时便会猝然抓住他,曾经的热血风华和激情岁月不知何时会抓住他,让他在旧梦中沉溺迷失。堕落了的、失去了锐气的理宗,当看到文天祥的试卷时,他的旧梦是否在那一刻被“法天地之不息”的火焰照亮了呢?他情感的钟摆是否在那一刻定格在那激情燃烧的浪漫年代了呢?是否就在那一刻,他触到了文天祥一颗殷切赤诚之心了呢?是否就在这一刻,他大笔一挥,把文天祥的卷子由第七名擢升为头名状元,惠幸于他,或是把他推向不幸了呢?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可以商讨。

果真如此,文天祥的锐意进取精神在所有考生中当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谋略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谋略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哥伦布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哥伦布1451年8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

    “谢谢您了,谢谢您老的关心,谢谢您老的照顾,谢谢您老的分析,谢谢您老操心指点我这么多,真的是太谢谢你了。”微笑着表达着自己不值一文的感谢,然后继续生活。并不愿意否定什么,因为或许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人都有眼睛和心,用在别人身上再好不过;也并不愿意去肯定什么,人的眼睛和心都长在自己身上,自己所经历的,自己所感受的,唯有自己最清楚。指点也好,指指点点也罢,我已经难以分清,就写一些不疼不痒的小文,期望能有所收获吧。
  • 乖爱100分:冷boss,吻!

    乖爱100分:冷boss,吻!

    【高甜】“冷boss,我要你吻我!”高乖宝语气霸道的看着对面隐忍的男人……心中疼得一揪。前世她是不可一世的高贵千金,人前光鲜、死后受尽辱骂、诅咒。亲人死去、家族被毁……带着蚀骨的恨和浓烈的爱,她重生而来,一是要将仇人挫骨扬灰,二是要让冷boss成为世界上最最幸福的男人。于是高乖宝和她的神助攻萌宝黑白无常们展开了他们的作战计划……
  • 异谈

    异谈

    曾经死去的人出现了,活的很久的人却早已死去,虔诚的人看见心中所求,迷失的人找不到出路,莫名其妙的事情总会发生,高高的塔总是没有门,灵丹妙药或许能救命,却救不出在森林中晃悠的人,午夜开门的酒楼人满为患,午夜关上的宅门前灯笼高挂,梦中的美景,离水的黑鱼,空无一人的街道永远没有尽头,能够听见人声却走不出迷宫,直到祭天之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传说,也存在着很多产生传说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不为人所知的充满了神秘的地方,这些地方或许不起眼,或许一般人根本就发现不了,可是,总有那么一些有缘的人来到这些地方,命运的安排也从此拉开序幕,它将为我们拉开这些所有的神秘面纱。
  • 天后归来:总裁追捕合约妻

    天后归来:总裁追捕合约妻

    一场精心算计,将她和景城最矜贵的男人绑在一起,白天她是一无所有的孤女,夜晚她却是他的代孕对象。她以为一直活的毫无尊严,却不知早已成了全世界女人羡慕的对象。外界传言,季少对新婚小妻子宠到令人发指,可舒暖表示她好委屈。某日,她被压在办公桌上,惊慌求饶:“求你,不要!”他压在她身上,邪肆一笑:“要不要,试试才知道!”
  • 白痴相公大傻妻

    白痴相公大傻妻

    穿越而来,在四胞胎姐姐四重压迫下,她决定做一个最独具一格的苏家第五女。于是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她将天下女人都想嫁的好好郎君、天下男人作为榜样当朝三皇子拐到了妓院脱去三皇子的锦衣华服,换上女儿家的轻纱,京城最大妓院的花魁从此诞生了。而她,也终于成为了天怒人怨的苏家第五女。可是竟然还有人上门提亲。
  • 赵作的爱情

    赵作的爱情

    根据本人的《我的初恋二恋三四五六七八恋》剧本改编的一部小说。
  • 八十年代致富手札

    八十年代致富手札

    那个男人带她逃离一场暴风雪,她就陪他顶着“个体户”的帽子,摆地摊,开小店,办公司,夫妻携手,在混乱的商海沉浮。他们从贫困潦倒到资产无数,从背井离乡到衣锦还乡,一路走向巅峰,赢得一片光辉灿烂人生!
  • 战王独宠惑世毒妃

    战王独宠惑世毒妃

    她,一代国师,却护他至深。当面具摘下,败下金戈铁马,谁还记得她衣本红装。他,身负妖孽的罪名,世人皆耻笑的傻王,却爱她入骨,惜她如命。江山我打,你称王?君临天下给我一个家?江山,我向来不屑,我想要的就从来只有你一个而己。
  •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她叫百离。如来为她起了这么个名字。二百四十年前,她还是被困在铸剑城外方圆百里之地的一缕游魂;一朝收归如来座下,她被如来起名“百离”,变作灯芯,点燃了如来手中那支静默的蜡烛。二百四十年后,她修炼成神,下凡入世,本想着探寻百年之前铸剑城结界的秘密、找寻失落的记忆,却不想入了情劫,对所谓“真爱之人”百般痴缠求而不得。最初那个唤作“百离”的名字,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现出其真义。如来早有预料——这“百离”,不过百世流离而已。
  •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在别人眼中,无殇只是个寄人篱下,文武不全的废物。本来与他有婚约的杜家二小姐因看不起他,最终悔婚不嫁,但却想不到其姐姐杜瑞雪居然甘愿代替妹妹嫁给他,机缘巧合之下,他又被城主大人收为义子,但这位城主大人却另有一个身份,那九方国的三皇子殿下,三皇子在九方国臣民心中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十年前储君之争,他弑杀亲兄,帝君一怒之下将他斩首示众,却不料那只是偷梁换柱之计,真正的他却来到了西宁城,厉兵秣马。十年后帝君归天,九方国暗潮汹涌,帝位之争一触即发,无殇被迫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历经生离死别,他的身世也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