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6600000005

第5章

经。实智功德(至)金刚灭定

释曰。第三别赞功德。即分为十。一方便真实二智功德。二行独大乘功德。三四眼功德。四五通功德。五三达功德。六十力功德。七四无量功德。八四辨功德。九四摄功德。十金刚灭定功德。或可分为十一。方便。真实。二智别故。或可分为十二。金刚。灭定。二种别故。虽有三说。且依初释。此即第一二智功德门。然此二智诸说不同。一云。正体智名为实智。缘实境故。后所得智名为方便。善巧方便化众生故。一云。正体后得名为实智。能缘真俗二境实故。以加行智名为方便。为能引生正体智故。言行独大乘者。赞第二德。依本记云。出二乘也。大乘有二。一十信至十解。是不定。犹退为二乘。二十行至十地。是定。故言行独大乘。今解不尔。四谛缘起。大小共行。六波罗蜜。唯菩萨行。故言行独大乘。或可生空大小共观。法空唯大。不通小乘。故言行独大乘。或可般若有二。一大小共行。二唯菩萨行。故言行独大乘。言四眼者。赞第三德。于五眼中。肉。天。法。慧。唯除佛眼。未成佛故。形肤名肉。照嘱名眼。肉即是眼。故名肉眼。天眼有三种。一者报得。谓四天王等。及色界眼。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二佛菩萨报得眼根。净人眼故。亦名天眼。三者四种静虑所生眼根。亦名天眼。此即修得。观诸法门。名为法眼。了达空相。名为慧眼。即此四眼在佛身者。转名佛眼。五中肉眼。以色为体。天眼一种。通色及心。见现在色。即是眼根。知未来者。唯是心故。法慧二眼。用慧为体。佛眼即用四眼为体。或可是慧。观如来藏。是慧用故。此五眼义。广如别章。言五通者。赞第四德。于六通中。唯除漏尽。菩萨未断烦恼尽故。于所缘中。无拥滞故。名之为通。大婆沙云。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础。故名为通。一神境智证通。谓等持。由此能为神变事故。诸神变事。说名为境。二天眼智证通。殊胜名天。此眼殊胜。故名为天。色界大造净色眼摄。远见无碍。故名天眼。三天耳智证通。天义同前。色界大造净色耳摄。远闻无碍。故名天耳。四他心智证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诸瑜伽师。意乐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三他心智名。以心为先。亦知心所。五宿住随念智证通。诸过去生有漏五蕴。名为宿住。随念势力而能知彼。故名随念。谓此聚中。虽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说随念六漏尽智证通。漏谓烦恼。尽即灭尽。烦恼灭尽。故名漏尽。或可漏尽身中起故。名漏尽通。或可缘漏尽故。名漏尽通。若出体者。萨婆多宗。六通皆以智慧为体。如婆沙等。今依大乘。六通皆以定慧及相应法为体。如显扬等。若广分别。具如别章。言三达者。赞第五德。即是三明。达解无碍。故说为明。故大婆沙一百二云。通达解了。故说为明。一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二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三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皆说为明。若出体者。萨婆多宗以慧为体。于六通中。宿住天眼漏尽为性。如次对治前后中际三种愚故。俱舍云。三明不增不减。真假分别。漏尽一明通假及真。余二是假。唯有漏故。有无漏智。皆名漏尽。俱在漏尽身中生故。真名无漏。假名有漏。胜劣相形。故说真假。第四学无学分别。唯在无学。学有闇故。依婆沙立三之意。稍异俱舍。如婆沙一百二云。今依大乘。佛地论同俱舍。故佛地云。无学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三际愚故。故说三明。有义。明者心慧为性。慧能除闇。故说为明。有说。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解云。大乘皆通无漏。于理无违许后得智是无漏故)问通之与明。有何等异。答智度论第二卷云。真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真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诸行因缘。证会不失。是名明。真知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尽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此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故知通明胜劣差别。言十力者。赞第六德。自有两释有说。十力唯佛非余。谓处非处。乃至漏尽。有说。菩萨亦有十力。如智度论二十八云。佛有十力四无所畏。菩萨有不。答有。何者是。一发一切智心坚深牢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慧力。四具足精进力。五具足禅定力。六具足智慧力。七不厌生死力。八无生忍力。九具足解脱力。十具足无碍智力。其如彼说(或有经本四无所畏。多分无有。故不可依)言四无量者。释第七德。所谓慈。悲。喜。舍。于此义中两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就释名中。先通。后别。四无量者。即是通名。依萨婆多。如大婆沙八十一说。彼云。问何故名无量。无量是何义。答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处。故名无量。复次如是四种。能缘无量有情为境故。生无量福故。引无量果故。故名无量。广说如彼。俱舍正理。同大婆沙第四复次。故不繁述。依大乘宗。如显扬第四。以其三义。释无量名。一广。二大。三无量。广者。于见所行作意故。大者。于闻所行作意故。无量者。于觉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义。遍缘一方。乃至十方无边器世间。及有情世间。故名无量。言别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萨婆多宗。如俱舍论第二十九说。慈名与乐。悲名拔苦。喜名欣慰。舍名平等依经部宗。如成实论四无量品。慈名与嗔相违善心。悲名与恼相违善心。喜名嫉妒相违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别。能令此三平等。故名为舍。具如彼说。今依大乘。如显扬说。一慈无量者。于无苦无乐众生。欲施乐具。悲者。于有苦众生。欲拔苦具。喜者。于有乐众生。随喜彼乐。舍者。谓舍俱心不染意乐。言出体者。萨婆多宗。慈悲无量。自有两说。一云。俱以无嗔善根而为体性。而差别者。慈对治断命嗔。悲对治捶打嗔。一云。慈以无嗔善根而为体性。悲以不害善根为性。对治害故。喜无量性。亦有两说。一云善根为性。一云。忻为自性。舍有一释。谓以无贪善根为性。共者出体。四蕴五蕴。以为体性。广如婆沙八十一等。依经部宗。如成实论。四皆是慧。故成实云。是四无量。皆是慧性。今依大乘。集论杂集。四种皆以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以为自性。显扬第四。慈以无嗔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嗔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于此四中。慈唯无嗔。次二无量。无嗔一分。舍是无贪无嗔一分。又复与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并彼眷属。皆是四无量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言四辨者。释第八德。亦名四无碍解。谓法。义。词。辨。于所诠法。于所诠义。诸方言词。于正道理。一一法中。通达无滞。如次名为法义词辨四种无碍。广如婆沙俱舍论等。若依大乘。瑜伽四十五。于诸法中。一切异门。一切异相。一切释词。一切品别。一一法中。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无所滞碍。无退转智。如次名为四种摄大乘论。无性释曰。由法无碍。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义无碍。自在通达一切义理。由词无碍。自在分别一切言词。由辨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宜。自在辨说。广如杂集第十四等。若出体性。萨婆多宗。四辨皆用慧为自性。如婆沙等。今依大乘。通用定慧。及彼相应心心所法。以为自性。如杂集等。言四摄者。释第九德。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业。释名有二。先总。后别。言四摄者。即是总名。以四种法。摄取众生。故名四摄。别名有四。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利。依成实论四法品云。布施者。衣食等物。摄取众生。爱语者。随意语言。取彼意故。利行者。为他求利。助他成事。同利者。如共一船。忧喜是同。大品经云。财法二种。摄取众生。名为布施。以六波罗蜜。为众生说。名为爱语。教化众生。令行六度。名为利行。以神通力。种种变化。入五道中。与众生同事。名为同事。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大般若及大智度论七十一等。第二释业者。如庄严论第八卷云。问四摄业云何偈曰。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释曰。布施者。能令于法成器。由随顺于财。则堪受法故。爱语者。能令于法起信。由教法义。彼疑断故。利行者。能令于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脱。由行净长时。得饶益故。广如彼论(或有本云。说四弘愿。诸众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多分无故。不可依也)。言金刚灭定者。释第十德。谓第十地末后一念。能灭二障。故言灭定。而言金刚灭定。自有二义。一能断定。无物不破。犹如金刚。如智度论等勘。二所灭烦恼坚固难断。犹若金刚。此定能灭。故言金刚灭定。故唐本经。名为能断金刚。又十轮经第二颂云。云何破相续如金刚烦恼。长行云。摧灭一切诸众生类贤如金刚相续烦恼。有说灭定者。即灭尽定。八地以上。及诸如来。皆得灭定。七地以下。或得未得。伏非想惑。不决定故。余义同异。具如别章

经。一切功德皆成就

释曰。第四总结功德应知

经。复有千万亿五戒贤者

释曰。自下第四明优婆塞众。文别有四。一标数辨类。二辨行位。三别赞德。四总结德。此即初也。言五戒贤者者。举法标人。由持五戒。故言五戒贤者。故婆沙云。邬波索迦。有五学处。谓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旧经多云优婆塞优婆夷者。讹略也。若依诸法最上王经。云优婆塞迦优婆斯迦。慈恩三藏所译诸经。皆云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此云近事男近事女。故顺正理三十七云。依何义说邬婆塞迦。彼先归佛法僧实。亲近奉事所尊重师。便获尸罗。故名近事。或能习近如理所为。坏恶事业。故名近事。或能亲近事佛为师。故名近事。分同诸佛。得净尸罗善意乐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十三云。问何故名邬波索迦。答亲近修事诸善法故。有亲近承事诸善士故。有说。亲近修事精进行故。有说。近承事诸佛法故。具说如彼。然此五戒。初三护身业。次一护语业。后一通护身语二业。理实不通身业所摄。如俱舍等。今辨护用。是故通护二业。于理无违。此身语业。一一皆用表及无表。以为自性。萨婆多宗。表即色声二处所收。无表皆是法处所摄。无见无对色。意识境界故。经部表业以思为体。无表即是非色非心不相应行。如成实论。今依大乘宗。表即色声二处所摄。无表于能发业思种子上假立。无表色法处所摄。萨婆多宗要具五戒。经部。大乘。一分二分。乃至具五。萨婆多宗唯人趣摄。大乘。经部。通于鬼等。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世宠妃拒不为妾

    倾世宠妃拒不为妾

    她,本是相府嫡出小姐,自幼受尽欺凌,却因爱上他而擅自修炼禁术,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魔女。漠北王爷因她回眸一笑,百万兵马乱朝纲,天下负尽变庶人,情痴不悔。昆仑白狐因她倾城一舞,入骨相思几千载,万年修为化人形,生死相伴。龙族少主因她无心一诺,上穷碧落下黄泉,执意篡改生死薄,魂困忘川。她爱上的,却是眼里只有江山的凉薄之人。为他昆仑诱神兽,冥府盗至宝,逆天引雷劫,他宠她无度,却终究只是个妃位,原来,不仅输给了他的江山,还输给了他的皇后。九天之上,冷艳绝情的灵影殿殿主,迎来天下最大的八十一道雷劫,一向惜命的他,却将她拥在怀中,替她挡雷劫。或许这只是命定的一场情劫,又是一年木槿花开,谁年年在等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契约俏新娘

    契约俏新娘

    云想是武林名门世家之女,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是从小被当做男儿养大,在她父亲死后,被宗室子弟谋害,不慎被逼落悬崖,被悬下流水冲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旁,被一名少年救起。少年名为夜寻,是村中的一名孤儿,被养在亲戚家中,村子排外,而且他与亲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他不能将云想安排在亲戚家,只能将她安置在自己父母从前住的小木屋中。
  • 腹黑王爷娇蛮妻

    腹黑王爷娇蛮妻

    别人穿越不是贵族就是大臣之女,就算再不济乞丐也行啊,可你为毛给老娘穿成一只‘白斩鸡’为毛啊。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凤凰女如何手握幻莲空间,修炼人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消失的咖啡店

    消失的咖啡店

    王晗子回国上大学碰到了重叠空间中的“Disappear”咖啡店,自此引发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寻找王冬向陷入爱恋中的同时更是牵扯出自己好友丁帅的神秘身份以及当年一系列爱恨情仇的内幕......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都市灵猎

    都市灵猎

    末法时代,修真没落。异能崛起崇尚科技的时代,主角毅然决然的走向修真的道路。修炼为主科技为辅,从异能中杀出一条血路,带领众人抵抗外敌的侵略。
  • 追妻太难:极品女帝的穿越人生

    追妻太难:极品女帝的穿越人生

    她是自幼被当成男子养,囚禁于深宫20年不见天日的帝王。死后,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穿越千年而来,就那么突然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从此她成了他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哥哥,哥哥,这几根绳子怎么穿?他们说我晚上穿上能召唤神龙。你们这个世界竟然有龙哎。”小女孩一脸兴奋的盯着脸色发黑的男人。“苏苏,我说没说过别再跟他们玩。”男人怒吼。他宠她,爱她,只求她能永远陪在自己身边。【反穿越宠文1v1】
  • 尊主溺爱俏萌天降女

    尊主溺爱俏萌天降女

    一抽筋成千古恨,对于这一句话作为影后的樱九寻对此好不赞同。想当年她是那么的威风凛凛,却因为一时的手脚抽筋,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片段一】某隐卫对着某妖孽道:“尊主,夫人揣着您的娃跟天下第一公子跑了,夫人还说她要把她给您的聘礼给拿回来。”某妖孽闻言森森一笑道:“把夫人给本尊的聘礼给收好了,派莫言阁去追杀那什么言治初。”哼!本尊就不信你不回来。某隐卫“………”他说,我北冥遗风只愿为你倾尽天下,卿可愿与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我告诉你吧!我樱九寻就是爱你,就是要霸占你一辈子。所以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打碗碗花

    打碗碗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因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身份地位和世俗的偏见,未能结成百年之好。故事用词朴实生动,凄美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