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6600000004

第4章

经。三根

释曰。第三三根差别德。言三根者。依本记云。一自性根。谓凡夫。二引取根。谓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谓如来。今解不尔。一未知当知根。二者已知根。三者具知根。然此三根。对见修道及无学道三位别者。诸宗不同。萨婆多宗。三无漏根。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三位差别。谓十五心名为见位。亦名未知当知根。第十六心。乃至金刚三昧。名为修道。亦名已知根。得尽智后。名为无学。及具知根。外国师说。十六心皆是见道。亦名未知当知根。余如前说。若广分别。如正理第九。婆沙一百四十二说。今依大乘智度论说。或十五心名为见道。或十六心名为见道。若依成唯识等。见道多种。一无相见道。二三心见道。三二种十六心。四九心见道。然此三根位差别者。如成唯识第七卷说。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修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余二根位寻即可知。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经。十六心行

释曰。第四十六观门德。依本记云。十六心者。地前三十心。合为四心。登地为十。金刚与佛。合为十六心。今解不尔。谓缘四谛。起十六行相。行相即用慧为自性。而言心行者。心之行故。名为心行。非心即行也。此十六行。如俱舍论第二十六。论曰。有余师说。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名实俱四。缘余三谛。名四实一。如是说者。实亦十六。谓苦圣谛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等现种故集。相续理故生。成办理故缘。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诸患故妙。脱众灾故离。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若广分别。如大婆沙七十九。今依大乘说十六行。如瑜伽四十四及集论等。若依辨中边论。唯有七种。分别七种。广如唯识或苦法忍等十六心。为十六行。义亦无失

经。法假(至)名假虚实观

释曰。第五三假观门德。依本记云。三种三假别教因成等。成实论宗。因生缘成相续三假也。通教名受等。大品等云。法假受假名假也。通宗如今义(解深密等三性三无性也)一真实。二依他三名字。法假则真实之法。受假则妄相。依他之心。受纳前境。名假则一切名相。与大品相应三空即三假空。名为三无自性。今解不尔。如大般若。一者法假。谓能成五蕴。从缘生故。二者受假。谓蕴所成相续假者。受五蕴故。三者名假。谓彼二名无实体故。遣三虚假观实相理。名虚实观

经。三空观门

释曰。第六三空观门德。言三空者。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愿门。萨婆多宗。空无我行。名为空门。灭下四行。名为无相。余十种行。名为无愿。此三亦名三三昧也。依经部宗勘。今依大乘佛地论云。遍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即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亦名生住灭也)。则是涅槃无此等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愿求。观三界苦。无所愿求。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智度论第六云。知一切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等。是名无作三昧。一切法无有相。一切法不受不着。是名无相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种种有中心不求。是名无作三昧。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是名无相三昧。具说如彼

经。四谛十二缘

释曰。第七四谛观门德。第八缘生观门德。就四谛门。两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释名有二。先通。后别。言四谛者。即是通名。四是标数。谛是实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如大婆沙。若依大乘。如所说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究竟。清净义是谛义。如瑜伽说。言别名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逼迫名苦。生长名集。寂静名灭。出离名道。广如婆沙俱舍正理。第二出体。萨婆多宗五取蕴是若谛。有漏因是集谛。彼择灭是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依经部宗。诸名色是苦谛。业烦恼是集谛。业烦恼尽是灭谛。止观是道谛。依大乘宗亦同经部。故不繁述。广如别章。言十二缘者。谓无明行乃至老死。三除中愚。于境不了。故名无明。福等三业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眼等八识。了别境界。故名为识。想等色等召表质碍。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长心等。名为六处。苦等三触。触对前境。故名为触。苦等三受。领顺违等。名之为受。自体等贪。贪染自境。故名为爱。欲等四取。执取境等。名之为取。行识等种。能招生等。故名为有。识等五法。本无今有。名之为生。即彼五法。衰变灭坏。故名老死。若具分别。义如别章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

释曰。第四总结德也

经。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

释曰。第二辨缘觉众。于中有三。初标数辨类。次赞其功德。后总结功德。此即初也。八百万亿者。举其总数。大仙缘觉者。显类差别。依本记云。自然朗悟。故名大仙。今解。仙者常乐寂静。如居山者。故名大仙。是故瑜伽释云。常乐寂静。不欲杂居。无师独悟故名独觉。然彼仙人。有其三种。一佛。二独觉。三五通。如大婆沙一百八十三。今对五通。故名大仙。问佛众会中。有缘觉不。若言有者。大严经说如何会释。彼第一云。一生补处菩萨。将欲下生。有天子下阎浮提。告辟支佛言。仁者应舍此土。何以故。十二年后。当有菩萨。降神入胎。是时五百辟支佛。闻天语已。从座而起。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化火烧身。入于涅槃。若言无者。此经所说八百万亿大仙缘觉。复如何通。答诸说不同。一云。秘密即有。显现即无。故智度论云。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现。初转法轮。有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秘密众。今此经中。依秘密说。故言有也。大严所说。依显现众。故不相违。一云。独觉自有二种。一者。本性独出无俱。二者。先是声闻。后成独觉。如五百仙人一时出者。如旧婆沙四十二说。解云。二经各据一人。亦不相违。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麟角喻。独出无二。当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声闻种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人者。多是声闻种性解云。既说多言。故知此经八百万亿仙人者。或是声闻种性。或是缘觉种性。而言出无佛世者。依多分说。又杂集论十三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乃至或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或先未得果。或先已得果。出无佛时也。唯内思惟圣观现前。或如麟角。或复独胜部行。若先未起。亦未得果。方成麟角。余名部行。广如彼说

经。非断非常。四谛十二缘皆成就

释曰。第二别赞功德。非断非常者。于四谛中。集谛是因。苦谛是果。十二缘生展转相生。如是因果。皆离断常。又解因果相续不绝。如成唯识。因灭故非常。果生故非断。非断非常即因果中道。四谛缘生。义如上说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

释曰。第三总结德也

经。复有(至)摩诃萨

释曰。第三显菩萨众。文别有四。一标数辨类。二略辨位地。三别赞功德。四总结功德。此即初也。然诸菩萨名有二种。一者通名。有十六种。一名菩萨。二名摩诃萨。乃至十六名为法师。二者别名。谓曼殊室利。及弥勒等。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即十六名中。前二名也(此十六名。广如瑜伽显扬等论也)又此二名。若具梵音。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为存略故。但言菩萨摩诃萨也。菩提名觉。萨埵名有情。或精进义。故摄大乘无性释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从境得名。如不净观等。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亲光三释。故佛地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复须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广释菩萨。义如大品及大智度论等)

经。皆行阿罗汉

释曰。第二略辨行位。释阿罗汉义如上说。而诸菩萨名阿罗汉。有其三义。一者。阿罗汉回心向大。仍本名说阿罗汉。二者。十地诸菩萨众。皆受应供。三者。佛果名阿罗汉。大地菩萨行阿罗汉。亦名阿罗汉。此义分别。如成唯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叫御轻尘

    我叫御轻尘

    我叫御轻尘,男十九岁,是个赏金猎人,我穿越了。
  • 意行天下

    意行天下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天为阳,地属阴。生在正道第一大派,却天生闭脉,无法修炼,遭人冷嘲热讽、唾弃谩骂。
  • 宇元

    宇元

    神元大陆,广阔无垠。无上强者,端坐九天之上,俯瞰世间万物。年幼的王宇遭小人陷害,被放逐在深山中自生自灭。深山之内,危机重重,福兮?祸兮?
  • 谁决定了你的薪水

    谁决定了你的薪水

    在职场中打拼的上班族一般都将“薪水”视为自我价值的体现,怎么才能拿到高薪,是很多人的目标。和老板搞好关系?四处跳槽?不,你弄错了努力的方向!好老板绝不会亏待真正卓越超凡的人才。如果你满腹委屈,感慨怀才不遇,请你认真思考:你身上缺少哪些公司需要的能力、精神?你的职业定位是否准确?曾经的失败给你带来了什么?你的工作激情是否已经退却?本书要告诉你的,正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的方法!知道了这些,你的薪水将由你自己决定!高薪不再是梦想!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最强葬神系统

    最强葬神系统

    修行之路,逆天而行,踏破苍穹之道,一路之上走出星辰困阻,踏遍万里星空,直杀上九天仙界,埋葬诸天神灵!葬神空间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苏休也要只手拨云见青天!
  • 让时光只为我们而停留

    让时光只为我们而停留

    青春是一场不会输的赌注!可是封景诚的青春却成为了一场必输无疑的赌注,他输给了最温柔的青春,最美艳的青春,最可爱的青春——而这个青春就是……
  • 72个姑娘的毕业故事哪个是你

    72个姑娘的毕业故事哪个是你

    毕业后的两三年,人生有无数可能,看别的姑娘都是怎么选怎么走的,总有一个看到自己的影子嘛
  • 时空迷航

    时空迷航

    一架飞机遭遇遭遇超自然力量进入时空隧道后发生的幻想,关于人在逆境中任何处理自身的情感、矛盾,这是一部讲述人性的作品。
  • 地藏王传

    地藏王传

    作品名《地藏传》地藏王菩萨别样的故事。这不是你认知的神话。
  • 鬼村怨灵

    鬼村怨灵

    这是一个起源于一个山村”鬼村“的故事,大学生蒋源和好兄弟凌志穿梭于凶灵之间的斗争,一枚护身符,纠缠出复杂的男女之情,身世之谜奈何,叹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