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3100000003

第3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若能舍离此五见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若能舍离此五见已,即于诸识自性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疑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法疑,二、诸趣苦疑,三、佛菩萨法寂静疑,四、疑,五、大疑。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五种疑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法疑,二、诸趣苦疑,三、佛菩萨法寂静疑,四、疑,五、大疑。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若能舍离此五疑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若能舍离此五疑已,即于诸识自性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若有所求,或于色中有所说法,或于色中清净身语意业,乃于彼色如言如说、如所称赞;以如是求故,如是说法故,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而是菩萨摩诃萨于彼色中返求于苦,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正说法,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虽求于色,色中说法,色中清净身、语、意业,而于色中不如言如说,不如所称赞;以不如是求故,不如是说法故,不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菩萨摩诃萨能于色中如是求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正说法,能于色中清净身、语、意业。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若有所求,或于识中有所说法,或于识中清净身、语、意业,乃于彼识如言如说、如所称赞;以如是求故,如是说法故,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而是菩萨摩诃萨于彼识中返求于苦,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正说法,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虽求于识,识中说法,识中清净身、语、意业;而于识中不如言如说,不如所称赞;以不如是求故,不如是说法故,不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菩萨摩诃萨若于识中如是求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正说法,能于识中清净身、语、意业。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起心欲住平等界中,于彼色法起信解时,即二中二而有所得,谓所信解色及能信解色。是菩萨摩诃萨乃于色中随所信解说能信解,随能信解说所信解,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不正说法。何以故?须菩提!以所信解色与能信解色无有异相。须菩提!若于色中能所信解有异相者,即一切众生种种信解,平等法中有差别相可见可得,即非梦等无所缘信解可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色中而起实见,不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

“须菩提!若于色中无所信解转者,是故一切众生种种信解而悉平等,于所信解中无差别相可见可得,即如梦等无所缘信解而有所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色中不起实见,即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是故应知能信解色与所信解色无有异相。诸菩萨摩诃萨当如是见,如是见者即无异相可见,乃于色中随能信解所起即是所信解,此中所说是义明显。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者,诸有所说是为正说。由如是故,当知色中能所信解二法和合,离能无所,非不有故。诸菩萨摩诃萨先于能信解色想如实而观,次复于二色想亦如实观,如是观已,即于一切色悉无所得。若一切色无所得时,即色中动乱而有所得;若色中动乱有所得时,即色动乱相而有所得;若色动乱相有所得时,即色动乱法有所合集;色动乱法有所集故,即彼色中无动乱平等法而有所集。诸菩萨摩诃萨若于如是如前所说色中,所有动乱及无动乱法不合集者,即于色中无彼动乱法及无动乱平等法而为依止,即当修集一切佛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诸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若能如是善开觉时,诸有所说是为正说。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起心欲住平等界中,于彼识法起信解时,即二中二而有所得,谓所信解识及能信解识。是菩萨摩诃萨乃于识中随所信解说能信解,随能信解说所信解,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诸识中不正说法。何以故?须菩提!以所信解识与能信解识无有异相。须菩提!若于识中能所信解有异相者,即一切众生种种信解,平等法中有差别相可见可得,即非梦等无所缘信解可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识中而起实见,不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须菩提!若于识中无所信解转者,是故一切众生种种信解而悉平等,于所信解中无差别相可见可得,即如梦中无所缘信解而有所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识中不起实见,即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是故应知能信解识与所信解识无有异相。诸菩萨摩诃萨当如是见,如是见者即无异相可见,乃于识中随能信解所起即是所信解,此中所说是义明显。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者,诸有所说是为正说。由如是故,当知识中能所信解二法和合,离能无所,非不有故。诸菩萨摩诃萨先于能信解识想如实而观,次复于二识想亦如实观,如是观已,即于一切识悉无所得;若一切识无所得时,即识中动乱而有所得;若识中动乱有所得时,即识动乱相而有所得;若识动乱相有所得时,即识动乱法有所合集;识动乱法有所集故,即彼识中无动乱平等法而有所集。诸菩萨摩诃萨若于如是如前所说识中,所有动乱及无动乱法不合集者,即于识中无彼动乱法及无动乱平等法而为依止,即当修集一切佛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诸菩萨摩诃萨于诸识中若能如是善开觉时,诸有所说是为正说。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慈法。何等为五?一、摄受正法慈,二、摄受世间诸乐慈,三、摄受出世胜妙乐慈,四、慈,五、大慈。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慈法。何等为五?一、摄受正法慈,二、摄受世间诸乐慈,三、摄受出世胜妙乐慈,四、慈,五、大慈。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悲法。何等为五?一、无取著悲,二、和合悲,三、离散悲,四、悲,五、大悲。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悲法。何等为五?一、无取著悲,二、和合悲,三、离散悲,四、悲,五、大悲。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喜法。何等为五?一、正法清净不坏随喜摄受喜,二、世间诸乐不坏随喜摄受喜,三、出世妙乐不坏随喜摄受喜,四、喜,五、大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喜法。何等为五?一、正法清净不坏随喜摄受喜,二、世间诸乐不坏随喜摄受喜,三、出世妙乐不坏随喜摄受喜,四、喜,五、大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舍法。何等为五?一、蠲除诸不正见及诸杂染舍,二、远离一切过失蠲除诸杂染舍,三、摄聚一切功德蠲除诸杂染舍,四、舍,五、大舍。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舍法。何等为五?一、蠲除诸不正见及诸杂染舍,二、远离一切过失蠲除诸杂染舍,三、摄聚一切功德蠲除诸杂染舍,四、舍,五、大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誓愿施,二、财及无畏施,三、法施,四、施,五、大施。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誓愿施,二、财及无畏施,三、法施,四、施,五、大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持戒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饶益有情戒,二、定法戒,三、无漏法戒,四、戒,五、大戒。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持戒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饶益有情戒,二、定法戒,三、无漏法戒,四、戒,五、大戒。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忍辱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四、忍,五、大忍。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忍辱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四、忍,五、大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精进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解说读诵思惟精进,二、远离一切过失精进,三、摄聚一切功德精进,四、精进,五、大精进。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精进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解说读诵思惟精进,二、远离一切过失精进,三、摄聚一切功德精进,四、精进,五、大精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禅定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善解不离文字定,二、善离文字最初清净世间定,三、出世间定,四、定,五、大定。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禅定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善解不离文字定,二、善离文字最初清净世间定,三、出世间定,四、定,五、大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善解不离文字定所依止慧,二、善离文字最初清净世间定所依止慧,三、出世间定所依止慧,四、慧,五、大慧。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善解不离文字定所依止慧,二、善离文字最初清净世间定所依止慧,三、出世间定所依止慧,四、慧,五、大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EXO之十二校草的校花

    EXO之十二校草的校花

    我说分手是想被挽留,你却顺口祝我幸福;你把我伤的那么深......
  • 为爱彷徨

    为爱彷徨

    两个明明互相深爱的人,因为世俗的看法种下种种误会,在苦苦揣摩对方心思下,渐渐被孤单所包围,身边的异性却在这个时候大胆追求他们,是最终遗憾终生还是毅然放弃别人的关怀继续承受孤单,一切尽在为爱彷徨!!
  • 神帝宠女:逍遥天地游

    神帝宠女:逍遥天地游

    “父皇,你是我的!”小宝贝挑起男人的下巴,酷酷地宣布着自己的所有权;“天下都是我的,包括你!”神帝霸道的将她抱在怀里。“父皇,你知道外面的人是如何评价我的吗?”“嗯?”“他们说我无法无天,恃强凌弱,搬弄是非……”“嗯。”“如果不是你宠出来的,我怎么可能有怎么差的名声?“我会让他们闭嘴的。”好吧,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没有一点意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还准备再接再厉下去。
  • 太监相公,求放过

    太监相公,求放过

    元锦二年,新帝登基,由于根基不稳,先帝驾崩前特召自己身边最信任的红人魏瑾英,辅佐新帝。而魏瑾英又是何人,此人乃是人们最不愿提起的头号人物,魏瑾英乃是东厂头号公公,在皇上眼里,他忠诚可靠。但在百姓眼里,此人杀人如麻,连眼都不会眨一下,跟他共事的人,几乎都评价他阴险,小人。但奈何皇上就是信任他,谁也撼动不了他的地位。如此一位阴险的人碰到自认为足智多谋的施幼安,俩人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帝尘缘

    帝尘缘

    失恋少年,意外买个指环,从此不再有平凡的生活,从普通学生步步封神,记住,我的名字叫王尘。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如果爱继续

    TFBOYS如果爱继续

    如果因为你的出现而夺走我的幸福,抢走我的人生,没关系,那我一定会与你奉陪到底,玩下去!
  • 爱灵

    爱灵

    一位名为夏若雪的女孩偶然间到了一个异世界——星灵大陆。这个大陆似乎充满了秘密。为了解开身世之谜,她不停奔波,但上天却总捉弄她。在这里,美丽的她招来了许多人,但人似乎并不都是好的。她被爱情困在了原地,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她要选谁?美丽的天才魔法少女被众人看在眼里,由于美貌而名振天下,因为天真而遭人陷害。怪事接二连三向她袭来,她要如何应对?王子们能否披荆斩棘,给她带去光明?
  • 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

    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

    一朝重生,她从天之骄女,沦为未婚先孕、败坏门庭的炮灰嫡女。幸好自带空间神器,又得神镜相助,还有两个萌萌哒的可爱宝宝相爱相随,从此,炮灰女踏上逆袭之路,绽放绝世风华,人人敬仰,万兽臣服,倾尽世间男子,重登那巅峰之上……【女强,宠文,1V1,双处】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我一念成神

    我一念成神

    千年之后。上古芳华,群贤并起。他被称为十年不能凝聚墨力的废物,直至一张神秘图纸带他走进灵力的世界,使他成为风华绝代的天才压尽世间杰!寻仇路上,诸天神魔古之圣贤都想将他玩弄股掌。倔骨铮铮,他要如何脱离他人的掌控,如何兑现他的承诺?聚山盟海誓,化仙风道骨。天破!地裂!海枯石烂,我一念成神!要十方大地颤抖,要诸天神魔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