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3100000004

第4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亲近,二、承事作用学法亲近,三、修行进向亲近,四、亲近,五、大亲近。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亲近,二、承事作用学法亲近,三、修行进向亲近,四、亲近,五、大亲近。如是亲近善知识时,菩萨摩诃萨以解脱方便而为摄受,即能生多福,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供养如来。何等为五?一、种种赞叹恭信供养,二、以清净利养恭信供养,三、修行进向供养,四、供养,五、大供养。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供养如来。何等为五?一、种种赞叹恭信供养,二、以清净利养恭信供养,三、修行进向供养,四、供养,五、大供养。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供养如来,如理相应者,即得无边世界诸佛菩萨共所称赞,亦得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利养供给,成熟无量无边众生,严净佛土,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布施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施或无相施?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有所解脱布施可得,有能解脱布施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施。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布施可得,无能解脱布施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施。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布施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施或无相施?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有所解脱布施可得!有能解脱布施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施。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布施可得,无能解脱布施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持戒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持戒,亦速圆满持戒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持戒;亦速圆满持戒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持戒或无相持戒?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有所解脱持戒可得,有能解脱持戒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持戒。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无所解脱持戒可得,无能解脱持戒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持戒。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持戒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持戒,亦速圆满持戒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持戒,亦速圆满持戒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持戒或无相持戒?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有所解脱持戒可得,有能解脱持戒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持戒。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无所解脱持戒可得,无能解脱持戒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持戒。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忍辱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罗蜜多;若修无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忍辱或无相忍辱?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有所解脱忍辱可得,有能解脱忍辱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忍辱。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忍辱可得,无能解脱忍辱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忍辱。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忍辱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罗蜜多;若修无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忍辱或无相忍辱?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有所解脱忍辱可得,有能解脱忍辱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忍辱。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忍辱可得,无能解脱忍辱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忍辱。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精进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精进,亦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精进,亦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精进或无相精进?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精进求解脱时,有所解脱精进可得,有能解脱精进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精进。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精进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精进可得,无能解脱精进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精进。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精进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精进,亦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精进,亦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精进或无相精进?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精进求解脱时,有所解脱精进可得,有能解脱精进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精进。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精进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精进可得,无能解脱精进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精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禅定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禅定,亦速圆满禅定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禅定,亦速圆满禅定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禅定或无相禅定?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禅定求解脱时,有所解脱禅定可得,有能解脱禅定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禅定。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禅定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禅定可得,无能解脱禅定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禅定。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禅定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禅定,亦速圆满禅定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禅定,亦速圆满禅定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禅定或无相禅定?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禅定求解脱时,有所解脱禅定可得,有能解脱禅定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禅定。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禅定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禅定可得,无能解脱禅定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禅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般若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般若,亦速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若修无相般若,亦速圆满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般若或无相般若?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般若求解脱时,有所解脱般若可得,有能解脱般若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般若。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般若求解脱时,无所解脱般若可得,无能解脱般若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般若。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般若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般若,亦速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若修无相般若,亦速圆满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般若或无相般若?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般若求解脱时,有所解脱般若可得,有能解脱般若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般若。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般若求解脱时,无所解脱般若可得,无能解脱般若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般若。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空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空三摩地?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观无性空,性空亦然,本性空亦然。诸所缘事,皆当安住心一境性,此即是为色中空三摩地。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知空三摩地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无相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无相三摩地?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观无性空,性空亦然,本性空亦然。若能如是,诸作意灭,即于色中观无性相,有性相亦然,有性无性相亦然。如是乃得无性相离识随逐,有性相亦然,离识随逐,有性无性相亦然,离识随逐。故能安住心一境性,此即是为色中无相三摩地。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知无相三摩地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无愿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无愿三摩地?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得空、无相三摩地已,即于色中观无性相,而不随逐所缘行相,有性相亦然,而不随逐所缘行相,有性无性相亦然,而不随逐所缘行相,故能安住心一境性,此即是为色中无愿三摩地。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知无愿三摩地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行无常。何等为三?一、不实义,二、破坏义,三、有垢无垢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行无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行是苦。何等为三?一、无取著义,二、三种相义,三、相续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行是苦。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法无我。何等为三?一、无性无我义,二、有性无性无我义,三、本性清净无我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法无我。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有三种义涅槃寂静。何等为三。一、色中无性毕竟寂静义,二、有性无性寂静义,三、本性清净寂静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涅槃寂静。”

佛说此经已,诸菩萨摩诃萨,尊者须菩提,及诸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帝殇——血辰吟

    帝殇——血辰吟

    这片大陆王者并立,每个国家的子民都怀揣着自己的信仰,在历史的尘流中面对命运。她是月国的小公主,自小流落在未知之地,五岁寻回,开始她别样的人生。她从无知、任性中成长,面对各个难以探寻的秘密,背叛、陪伴,丢失、寻找。她最终找到了藏在信仰背后的事情,关于这个大陆的初始与未来。当她站在神庙回顾这些年来的殇喜,才明白,自己只是存在于这世界中的小小一个见证者罢了。
  • 妖姬祸世:冷艳祸天下

    妖姬祸世:冷艳祸天下

    “我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夜姬雪从来不会输!但这次我败了,败得一败涂地!为什么!老天!你对我不公平!”一身白衣,祸起天下。待她重出于世,一场惊天之恋,重出江湖。
  • 纳尼亚传奇(下)

    纳尼亚传奇(下)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天地命运

    天地命运

    诸天万族反抗天界的统治,混元天君趁机盗走随天地诞生之神物—天地神碑,被天帝灭杀,一丝真灵被天地神碑带走转生到了地球。在地球的平淡生活让他忘却了一切,打开天府世界,陪伴家人看着江湖争斗,一切都显得悠闲自得。可地球中隐藏的秘密一个一个的被揭开,混元天君该如何抉择,天地神碑之中又隐藏了什么,通天的道路被隔断,是注定的命运,还是阴谋的漩涡。
  • TFboys之心城旧梦

    TFboys之心城旧梦

    她是一个不冷不热的人,可是遇到他之后,她改变了。可是他又深深伤害了她!
  • 陌上花开,情深似海

    陌上花开,情深似海

    又到了开学的时候,女主顾雨薇却不争气的突然喜欢上了本班的班草顾辰,别以为这没有什么,班草以前竟然是她的好哥们!闺蜜顾晓晨帮女主追求男主是否能成功?而在这背后,女主的闺蜜到底又在策划着什么,到底谁才是女主真正的坚实后盾呢?最后,两人又会有怎样的归属......
  • 配枪魔法师

    配枪魔法师

    新人新作,希望小伙伴们多多关照。我来说一下小说。一个建在深山,山体有可以干扰卫星探测磁场的世界第二大军需综合仓库,发生了爆炸。爆炸的力量达到了空间的临界点,打破了磁场在空间存在的平衡,带着整座山的军械,弹药物资。穿越到了一个不同的时间段空间。这里和中国战国时代很像,但绝对不是穿越到了历史。因为这里有魔法团的存在。看主人公怎样带着山大的军用物资,有胜有负,有荣有耻,艰辛的称霸世界!!!!!!!!!
  • 妖神之恋

    妖神之恋

    一场不应该出现的战争,一场跨界的恋情,究竟谁生,谁灭,一切只待缘分。
  • 嫡女太倾城

    嫡女太倾城

    那一日,他从病痛中醒来,却得知她身死的消息,抱着她的尸体静坐在瞿灵山山头,一夜白发,那一夜之后,他夜夜噩梦,嘴里总在叫着他们初识时,她说与他的名字,阿寻,阿寻,阿寻……那一日之后,他因她的死而成了军队里有名的战魔,凡是他打仗,绝对是腐尸遍野,血流满地,那一年之后,他甚少回京,就连他们俩的孩子也是时时带在身边,除非战争,那一年之后,他对京中所有的事情都不再在乎,任凭别人诬陷他谋反,夺他军权,杀他亲人,那一生,他始终相信他的阿寻没有离开,就活在他的身边,终有一日,会回来的……
  • 灭邪神剑

    灭邪神剑

    一柄万年邪魔占据的魔剑,穿越千万年的空间乱流,潜伏吴家村破庙。邪恶的意志意图占据一个肉身,君回大陆,霍乱苍生。吴飞叶用两个馒头获得垂死老人口语的一番神秘咒语,被唤醒的邪剑悬浮于空中与瘦瘦小小的吴飞叶遥相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