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9000000002

第2章 品人之性,可知其命运(1)

人常说:可敬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敬之人的可爱之处与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自然也包括甚至主要是指其人的性格方面。可敬、可爱的性格无疑是为人立世的牢固根基,而可怜可恨的性格当然就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

因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过来人才说:看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只看他的性格就行了。纵观古今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性格就是命运。

不惧清浑,江河流远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什么样的性格最利于立身处世?对于奔走于滚滚红尘中的不论哲圣贤明,还是凡体俗胎,这都是一个既现实又重要的问题。有人推崇直率,有人欣羡圆滑,儒家圣人则宣示中庸。而所谓中庸,就是兼具各种性格因素,根据具体事情,具体环境,具体人物,恰当地表现处置态度和行为;不仅要虑及初衷和目的,更要斟酌手段和方法。

是的,光凭良好愿望未必能如愿以偿,这对小人物来说是如此,对置身于社会漩涡中的大人物就更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些开国权臣能善始善终的不多。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当属汉朝的萧何。萧何与刘邦早就相识,当时,刘邦做泗水亭长,萧何是沛县功曹,两人是同乡。萧何知识丰富,又十分熟悉法律,刘邦对他就格外尊重和信服。刘邦每有什么处理不当的事,萧何总会帮忙指点,为他掩饰通融,因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刘邦自沛县起兵后,萧何一直跟随,刘邦差不多对他言听计从。楚汉相争乃至汉朝开国的大政方针,几乎皆出自萧何之手,萧何可谓劳苦功高。萧何治理国家的确有一套,不久就“汉中大定”,百姓皆乐意为萧何奔走,萧何对刘邦的粮草供应也充足及时。史书上这样记载说,“楚汉战争之始,汉王刘邦令丞相萧何留守关中,辅佐太子刘盈,治理郡县,筹集粮饷,自统大军东讨项羽。”当然,刘邦对萧何也不是毫无戒心,但萧何发现后都能小心谨慎地处理好。

在楚、汉两军相持的艰苦阶段,战斗异常惨烈。刘邦却接连派出使臣返回关中,专门慰问萧何。对此,萧何未加多想,而门客鲍生却找到萧何说:“现今,汉王领兵在外,风餐露宿,备尝辛苦,反而几次派人前来慰问丞相,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萧何一听,顿时醒悟,忙讨教应对之策,鲍生接着又献策:“为避免生出祸端,丞相不如在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子侄,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这样一来,汉王就不会有疑心了。”萧何依计而行,派了许多兄弟子侄,押着粮草,前往荥阳。刘邦听说丞相运来了粮饷,并派不少亲族子弟前来从军,心中大悦,传令亲自接见。当问到萧何丞相近状时,萧家子弟齐道:“托汉王洪福,丞相一切安好,但常念大王栉风沐雨,驰骋沙场,恨不得亲自相随,分担劳苦。现特遣臣等前来从军,愿为大王效命。”刘邦非常高兴地说道:“丞相为国忘家,真是忠诚可嘉!”当即,召入部吏,令将萧家子弟,量才录用。对萧何的疑虑,也因此而解。

后来刘邦还曾多次对萧何有所疑虑,都被萧何小心翼翼地化解了。但有一次也很危险,在门客召平的帮助下才顺利过关。召平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秦时为乐陵候,秦灭后沦为布衣,生活贫困,靠在长安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瓜甜,时人称为乐陵瓜。萧何入关后,闻召平有贤名,遂将其招至幕下。汉十年(前197年)九月,韩信乘机欲谋为乱,吕后在萧何的帮助下,设计擒杀了韩信。刘邦得知后,便遣人返回长安,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赐给了他五百人的卫队。众臣闻讯,纷纷前来祝贺,独召平前来相吊。

召平对萧何说:“公自此将有大祸了!”萧何一惊,忙问:“君何出此言?”召平道:“圣上连年征战,只有您安守都城,不冒风险。今韩信刚欲反长安,圣上已生疑心。给您加封、派卫队护卫,名为宠公,实则疑公,这不是大祸将临了吗?”萧何听后,恍然大悟,急问:“君言甚是,不知如何才好?”召平说:“公可让封勿受,并将私财取出,移作军需,方可免祸。”萧何点头称是,于是,他只受相国职衔,让还封邑,并以家财佐军。刘邦听后,疑心大解。

淮南王英布反,刘邦挥师南征英布。征战期间,刘邦多次派使回长安,问相国近来做何事。使臣回报说:“因陛下忙于军务,相国在都城抚恤百姓、筹办军粮等。”一门客听说了这件事,找到萧何说:“您离灭族不远了。”萧何顿时大惊失色,不知为何。客又接着说:“公位至相国,功居第一,无法再封了。主上屡问公所为,恐公久居关中,深得民心,若乘虚而动,皇上岂不是驾出难归了?今公不察上意,还勤恳为民,则更加重了主上的疑心,试问如此下去,大祸岂不快要临头了吗?现在为您着想,您不如多购田宅,强民贱卖,自毁贤名,使民间说您的坏话。如此,主上闻知后,您才可自保,家族亦可无恙。”萧何照计施行,刘邦得知后,方安下心来。

刘邦平定英布后返回长安,途中有不少百姓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强买民田。萧何入宫见驾,刘邦将状书一一展示给萧何看,并道:“相国就是这样为民办事的吗?望你自向百姓谢罪。”萧何见刘邦无深怪之意,一退下后,将强买的田宅或补足价格,或退还原主,百姓怨言渐渐平息,刘邦也自然因此获得了好名声。

纵观萧何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谓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一直谦恭抑己,有时甚至不惜自渎自污以求自保,在这一点上不知要高韩信多少倍。虽有别人的及时劝谏因素在里面,但性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不是萧何性格谨慎,真不知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以诚为直,其直可嘉

那么,是不是说惟有谦谨之人才有顺畅的命运呢?生活远比逻辑学更加丰富多采,决非某些概念和推理所能框范得了。比如,性格直率的人也能有好运,得善终。此种人必须是那种坦荡无私的刚直性格,他有做人之诚,谋事之忠,当然也要有合适的环境和高明的上司。

人们只知道武则天时的狄仁杰断案很奇,孰不知他的过人之处远不止这些。他个性耿直无私,执法如山,伸张正义,不畏权势,即使在唐高宗、武则天面前也坚持原则,最终却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同僚的尊敬。而一般说来,过于耿直的人其结局都不会太好,狄仁杰成为一个例外,则是因为他不但直而且善直。

狄仁杰曾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宁州刺史、江南巡抚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两度拜相,深受武则天器重,是为数不多的在武则天手下得以善终的重臣。

狄仁杰出身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唐朝的高官,但他生性醇厚,从不以出身傲人,因此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不少长辈的夸赞。而这一点就不是一般纨绔子弟能比的,足可见狄仁杰为人立世的根基之牢固。还在他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很遥远的蛮荒之地。偏偏郑崇质有一个年老而且多病的母亲,郑崇质丢下老母只身远行,心里很不是滋味,狄仁杰见状十分同情,便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蔺仁基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能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为老母担忧呢!”随即便自告奋勇,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光是提意见一般人都很容易做得到;而能够切合实际提出合理的建议,却是不少人做不到的;而由自己亲赴实行这种建议,这恐怕就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说,狄仁杰不但直,而且善直。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两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的笑话为乐事。面对涉世未深却如此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李孝廉,把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从头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果然也深受震动,两人居然从此和好如初。

不仅对情同手足的同僚如此,即使是对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狄仁杰也能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与他们和睦相处与共事。

他第一次拜相后,武则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在当豫州刺史时,干得很不错。但还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

狄仁杰知道,这个时候只要自己点一点头,武则天便会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但这除了使自己平白多了一个仇人外不会有什么好处,于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如果以为微臣有什么过错,微臣请求陛下给微臣改过自新的机会,假如陛下知道微臣没有做错事,则微臣万幸,他人的谗言又何足道哉!所以微臣不想知道此人是谁!”

在大臣们之间制造不和,一直是女皇帝武则天行之有效的驭臣之道,想不到这一招却在狄仁杰面前失了效。武则天失望之余,却也不得不在心里赞叹狄仁杰的耿直。

对待朋友、同僚乃至政敌,狄仁杰都可以说是一个谦谦君子,但是,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他却十分固执,寸步不让,甚至皇帝的账也不买,与平时判若两人。

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在狄仁杰这里应另当别论。每当武则天有不对的地方,狄仁杰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也许确实被狄仁杰的耿耿忠心所感动,对臣下一贯非常苛刻的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十分敬重。狄仁杰秉性耿直,喜欢据理力争,有时不免当面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不但不介意,反而常常会很爽快地接受狄仁杰的意见。

有一次,武则天到三阳宫(在洛阳附近)避暑,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邀请武则天去观赏佛教圣物舍利子,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很高兴地答应了。但是她正准备出发时,狄仁杰却跪到了马前,他振振有词地说:“佛不过是夷狄之神,不应凌驾于天下主之上。再说山路险狭,很不安全。陛下此行实在有所不宜。”当时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话一笑置之,仍坚持上了路。但是走到半路,她却越想越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于是又下令打道回府,一边还自我解嘲道:“这是为了成全我这位直臣的气节。”其实,除了自我解嘲,武则天恐怕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权衡利弊,斟酌得失,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这就不仅证明了狄仁杰的远见卓识,同时也证明了武则天并非一代庸主。

上面那件事没过多久,武则天准备塑一座大佛像,为了筹集造像的资金,她下令全国的僧民捐款,搞得颇为兴师动众。这时又是狄仁杰上了一疏,在疏中指出了佛教泛滥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造像的劳民伤财与佛教本义的相悖之处,既义正辞严又有理有节。武则天读后不由得感叹道:“狄仁杰为朕做善事,朕怎么能违背他的好意呢?”造像之议由此作罢。聪明的武则天,当然有时不免做一些出格的事,但她也有从善如流的一面;一个聪明而能干的皇帝,不会反感一个聪明而能干的大臣的。

武则天平时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他的名字,这更是其他大臣望尘莫及的殊荣。狄仁杰晚年腿脚不便,武则天便让他在朝见的时候不要行跪拜之礼,并开玩笑说:“每次见到你跪,朕的身子也会痛起来。”当时的大臣都必须在宫里宿值,考虑到狄仁杰年老体弱,武则天就免除了他的差使,并对其他大臣说:“你们尽量不要去麻烦狄公,除非是军国大事。”与其他许多在武则天手下或被杀或遭贬的重臣相比,狄仁杰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考虑到他并不是一个曲意逢迎、明哲保身的佞臣,他的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虽是奇迹,自然也有其必然。那就是武则天不是隋炀帝,不是桀纣之君,狄仁杰也不是“文死谏”般只为求名的庸才。狄仁杰的直确实是忠心耿耿的直,是不搀杂个人利害思考的直,同时他也善直,让聪明能干而爱才惜才的武则天明白他的直是为了什么。

从懦弱的性格到可卑的结局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写到英莲(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时,脂砚斋曾批道:“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

我们不禁要问:“有命无运”纯属天然定数吗?其实未必尽然。我们不完全否认命运弄人,但也不能凡事都归结于命运。有许多时候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造成的。征之古今,例证委实颇多。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背水列阵,疑兵易帜……一系列奇谋妙计让他成为一代名将,但其性格也有犹豫的一面。刘邦得天下而诛功臣,他自然也在名单之列。有识之士蒯通、钟离昧等皆察出刘邦的阴谋,劝韩信举兵自立,而他一次次放过机会,犹豫不决,说反却没起兵,说不反却有人为其筹划,竟然如此婆婆妈妈。而刘邦虽粗人,但心不粗,他与吕后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将其诛杀了。而韩信或许直到临死,还没决定反还是不反呢。

同类推荐
  • 20几岁女孩必懂的人情世故

    20几岁女孩必懂的人情世故

    本书告诉20几岁的女孩如何了解人生,巧妙做人,做到有涵养、明事理、落落大方、优雅从容。
  • 看看人家温州人

    看看人家温州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温州人就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生意控制了温州人的全部思想。一种生意换成另一种生意,是他们唯一的休息。即使他们偶尔没有考虑他们的生意,那也是想探听一下别人的生意做得怎样……拥有这样的精神,人家温州人能不富吗?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人生提醒:修炼篇

    人生提醒:修炼篇

    本书针对如何开创成功的人生这个问题,分别从理想、生存、创造、交友、励志、处世、学习、爱情、财富、道德、修身、快乐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成功必备的要素。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热门推荐
  • 耀武九天

    耀武九天

    在注重修炼的玄武大陆,经脉封闭的少年因无法修炼,被称为“天残”和废物,受尽凌辱。谁能料到,“天残”少年背后却有着惊天的秘密。力量一朝觉醒,少年改变命运。追美女、灭世家、一统天下、与诸神争锋……灭魔杀神,耀武九天。
  • TFBOYS之真相

    TFBOYS之真相

    这群学校,埋藏的秘密一步一步被发掘出来。真相究竟是什么……(纯属虚构)
  • 神魔洛帝

    神魔洛帝

    他前世被陷害,为复仇而生,个人情仇,天下苍生,洛帝又做何抉择?
  • 炫拽女王降临:邪帝泥走开

    炫拽女王降临:邪帝泥走开

    【本文1对1,升级打怪闯天下】她是艳艳风华,酷拽妖娆的逆天女王,他是守身如玉,狂肆邪魅超天邪帝。当{逆天}遇到{超天}。。两个字:完了。他们,生娃子,揍狂兽,抢神器,秀恩爱,闯密境,反正无‘恶’不做。女主一出场,秒杀所有女配!诶,桃花挡都挡不住!啧啧,可怜某男在一旁独守空房。谁说咱女主丑的!开玩笑!人家外表可是只纯洁的小白兔。。一旁的某男忍不住吐槽:“内心其实是只小狐狸。”女主一听,不高兴了,反击道:“呦呵,我是狐狸,你又是什么呢,大·色·狼!”某男挑眉宠溺的看向女主:‘不管你是小白兔还是小狐狸,在我眼里只有一个字【吃】,两个字【吃你】,三个字【吃掉你】’注:本文男女都是处滴!女强男更强!
  • 我要成名之:微笑彩虹

    我要成名之:微笑彩虹

    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我们都在寻找所谓幸福的终点站。那我愿意骑着单车慢慢的行驶过我的青春,那些明媚的时光、单纯的笑脸、挥洒的汗水……都是我不愿意错过的风景,而在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一段一段丰富了这旅途,那些瞬间定格的记忆,是人生最华彩的镜头。就像天边七彩色的虹一样,经历过了风雨的洗涤,挂在最清澈的蓝天,绽放最绚丽的笑容。
  • 风动传奇

    风动传奇

    算计谋略,环环相扣。若要杀我,先问我哥,在问我,最后问问我的小圆。一声叹,一声息,传奇便开始。
  • 三界情缘之欲凌娆

    三界情缘之欲凌娆

    她是被罚荒蛮之地的可怜小仙,无知大胆;他是三界没人敢惹的尊贵殿下,腹黑强大;那日,她因贪吃被凶兽所袭,他碰巧路过,然后轻而易举救下她;可三界芸芸众生,谁都知道他从不是心软良善之人,果然,作为报恩,他居然要她爱上他?
  • 天赐良缘:穿越王妃好威武

    天赐良缘:穿越王妃好威武

    看现代刑侦大队长,叱咤异界古代!战神王爷?不还是乖乖在她唐雪的石榴裙下!傲骨的新兵?不听话的,十公里蛙跳!西北雨林,若灵一族?千年因缘,赤血凝寒?层层谜团接踵而至。无妨,她应付的过来。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以来,巾帼不让须眉!男子只觉得丹田之处有一团邪火在不停的涌动紧接着就是头脑的眩晕、迷离眼神一凛,男子骂道,“你居然给我吃这种药!”她要干什么?!若是没错的话,那可是...“是的,就是健-胃-消-食-片-。”冷静的声音徘徊在男子的脑海。天哪,她是想要他死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科幻世界大暴走

    科幻世界大暴走

    时序领主,高于神族,高于人族,高于宇宙间一切种族的存在,他们负责掌管每一个空间的之内的时间与秩序。在人类文明达到极致的高端之后,一场由人类发起的,针对时序领主的阴谋悄然而来。(本文烧脑,慎入。本文有不自觉的黑色幽默,据说只有智商高于180或者智商低于60的人才会笑,慎入。强烈的英美科幻剧风格,喜欢小白文爽文升级流打脸的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