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800000006

第6章 高尔基:尝尽人间酸甜苦辣

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里,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11岁时母亲又病逝了,是外祖父和外祖母收养了他。他的外祖父开了个小染坊,却很吝啬,对这个不幸的孩子并不关照,幸好他的外祖母很善良,不仅在生活中呵护高尔基,还给高尔基讲故事,唱民间歌谣,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一缕阳光。

从10岁起,高尔基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圣像作坊的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锯木工、看门人、园丁等。后来,他把这些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写进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中。

虽然受尽了苦难生活的折磨,但高尔基特别喜欢读书,只要有一点儿机会,他就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

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在鞋店里当学徒时,因为没有钱买书,他就到处借书读。他表面上是学徒,实际上是老板的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一睁开眼睛就得干活,一干就干到半夜。劳累了一天后,他却顾不上休息,急忙点亮自制的小灯,借着微弱的灯光坚持读书学习。

老板娘发现高尔基偷着读书,就到阁楼上来搜查,搜到书就撕个粉碎,还威胁说,如果再发现他看书,就严厉惩罚。高尔基知道老板娘下手狠辣,但他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结果他挨了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这样说:“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就让你看书。’我想,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

高尔基爱书如命,这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别的东西什么都不管,只去抢救宝贝一般的书籍,险些被烧死。

通过顽强的自学,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掌握了大量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24岁那年,他写出了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寄给了《高加索日报》。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时,不禁被它曲折生动的情节吸引住了,马上通知作者到报馆来。当衣着褴褛的高尔基出现在编辑面前时,他大为惊异,没有想到写出如此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流浪汉。

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那就署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吧!”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1906年,高尔基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母亲》。这部长篇小说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由此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反对沙皇政府的莫斯科十二月起义,并积极为起义者筹措资金,提供武器。起义失败后,他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只得出国流亡。1906年秋,高尔基从美国转道意大利,定居在卡普里岛上。在1908年4月和1910年7月,列宁两次应邀来到卡普里岛看望高尔基。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列宁对他说:“您应当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在列宁的鼓励下,高尔基在卡普里岛上完成了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高尔基在岛上不仅留下了经典作品,也留下了一段经常被后人提起的教子经典名言。有一段时间,他唯一的儿子马克西姆曾来岛上与他同住。有一次,他看到儿子在院子里松土种花,感到非常高兴,就不住地赞美儿子。不久,马克西姆提前回国了,但他种下的花都开出了艳丽的花朵。高尔基望着这些芬芳的花儿,心中忽有所悟,便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的孩子,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感人的思想和人们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轻松愉快啊!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记住:‘给’永远比‘拿’更快乐和幸福!”

高尔基在卡普里岛上住了七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列宁一起成立了一个培养革命家和宣传员的学校,接见慕名而来的人,回复国内来信。就在这段日子里,他与自己的良师益友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高尔基认为宗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列宁却认为宗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高尔基担心科学和文化会没落,便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保护那些受到饥饿、寒冷和政治威胁的知识分子。他还创办了一份杂志,与《真理报》唱反调。高尔基和列宁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去治疗他的肺结核。他甚至这样对高尔基说:“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1921年夏天,高尔基出国就医,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疗养,一边着手构思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长篇史诗,代表着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也是他为文学宝库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1928年,高尔基回国,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1934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这时的高尔基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上他始终处在克格勃的秘密监视之下。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这是对他晚年最沉重的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也在调查中死去,死因不明。高尔基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他是正常死亡,有人说他是被斯大林毒死的,后一种说法是高尔基的主治医生普列特涅夫临死前透露的,但不一定可靠。

文学家逸闻

知错就改

有一年的秋天,高尔基应《俄罗斯工人报》之约,写了一篇短论寄给了编辑部。

编辑们以崇敬的心情传阅完了,却感觉很失望。

原来,高尔基的这篇评论虽然文笔犀利,妙语横生,但是清清楚楚地显示出了作者某种隐隐约约的消极情绪。

“怎么办呢?”编辑们陷入苦恼和为难之中。

他们想让高尔基修改这篇稿子,可是高尔基是德高望重的大文豪,这种话怎么对他说出口呢?

最后,有位叫伊凡诺夫的青年编辑自告奋勇地说:

“这样吧,由我来写读稿意见给高尔基同志,请他修改。我相信高尔基的品德。”

一个星期后,编辑部收到了高尔基的信和修改稿,信中这样写道:

“……非常感激你们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比什么都要宝贵……因为我高尔基并非百胜将军……我仔细研究了编辑部的意见,认为说得十分有理。

于是,我照你们的意见做了较大的修改。

如果还有毛病,敬请再次指正。”

文学小常识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着名的三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它们通过对作家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俄罗斯少年历尽苦难而又自强不息的人生道路。它们发表后,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被公认为自传体小说的名篇。

文学家逸闻

虚心听取批评

高尔基在写作《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这部小说时,已经年近花甲,但是他并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主动地虚心向别人征求意见。

他在给青年作家费定的信中这样写道:

“寄给您一本《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读后请不客气地告诉我,您对它有什么意见。”

费定在回信中赞扬了这部小说的许多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它存在的缺点:

“结构上的缺点显着地影响了结尾的效果,这部书的结尾部分是比较公式化和枯燥乏味的。”

高尔基在收到费定的信后不久即回信说:

“谢谢您对《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的批评。我认为,您指出小说结构上的缺点,是完全正确的……来信提出的严肃而坦率的好意见对我十分宝贵……在您的信里,真的可以感到您是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文学家逸闻

一次特殊的比赛

有一次,高尔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家饭馆里,和另外两位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和布宁遇到一起。他们三个人谈得很高兴,不知是谁提出玩一个游戏,以第一个走进饭馆的人为对象,看看谁能对这个人做出准确的观察和判断,限时三分钟。

不大一会儿,一位顾客急匆匆走了进来,他们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他身上。三分钟过后,高尔基先说:“他是一位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西服,还长着一双又细又长的发红的手。”安德烈耶夫根本没有看清这个人是个什么相貌,连西服的颜色都没有看出来,只是乱诌了一通,说得驴唇不对马嘴。

布宁最后说:“他是一个高个子,穿着灰色西服,脖子上扎着一根带小花点的领带,长长的胳膊,红红的手,手上小指的指甲有点儿缺陷,身上长着一个小小的瘊子。”

说完之后,他还下了一个结论: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国际骗子。

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都赞扬布宁观察得很仔细,但是对他的判断却有怀疑。正好这时候,饭馆的一个伙计走了出来,三个人便把他请到跟前来,问他那个人是干什么的。那个伙计回答说:“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的街头,名声很坏。”布宁的判断虽然没有得到确凿的证实,但比较接近实际情况,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都很佩服他。

同类推荐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编辑推荐:鹅湖,因了一位长者的文化反哺,因了一群思想活跃,执着勤奋、怀抱梦想的鹅湖传人的激情创作,重又绿意青葱、鸟语花香。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热门推荐
  • 无限作死日记

    无限作死日记

    爱生活,爱狐狸。爱火鸟,也爱花妖。什么,hentai?不不不,只是喜欢的人刚好是人外娘而已!是在无限求生的普通青年唐言。话说,前面的妹子别跑,等等我阿~
  • 爱神来晚总裁请留步

    爱神来晚总裁请留步

    “昨天的事,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解释!”她悲愤地大声质问。“解释什么?你该不会天真地以为我昨天真打算跟你结婚吧?”他好看的唇边随意吐着冷酷的字眼:“你只是我当作替补的玩物,现在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滚吧!记得把肚子里的野种拿掉!”被母亲的阴谋驱使,她来到他身边,窃取他对别的女人的爱,并在他的爱里沦陷,但随着那个女人的意外回归,她的悲剧接踵而至,带着一身伤痛离开。她并不知道,他残忍的表象背后,却是对她的保护和至爱。数年后,她强势回归,与他宣战,并将他逼上绝路,他却始终不肯讲出隐情。当她得知真相,他却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她立誓要找到他:总裁,从此以后,换我爱你。
  • 半边鱼坠

    半边鱼坠

    什么豪门争斗我不想管什么白道黑道我也不想知道逼急了~~本小姐也会跳墙我只想知道一条项链跟半天的财富你会选那一样?
  • 孙悟空第72代

    孙悟空第72代

    爷爷告诉孙无空说他是传说中的孙悟空第72代。孙无空的爸爸有一种特异功能,爷爷有二种,爸爸的爷爷有三种,爷爷的爷爷有四种特异功能;而孙无空一种也没有……一个少年的成长,一颗心灵的历变!人类空前的浩劫,地球蛋糕的归属!
  • 冷魅公主复仇记

    冷魅公主复仇记

    血染指尖,却笑魇如花,身下尸骨万千,却熟视无睹,慵懒如猫。“对不起,我不爱你。”残忍的话语从殷红朱唇,看着眼前的金发男子,眼中露出丝丝哀伤。当月色笼罩天际,裸露出迷失于梦境的,伪装坚强的心。“对不起,一直爱着你呢!”她血红的双眸露出一丝释然,血手抚上男子的脸庞,血染红衣,手中的一把剑缓缓从手中脱落,看着抱着自己的男子,眼神渐渐迷蒙,直到无神,却一直带着笑。“生生世世,我都只会爱你一人!你是我的...”一切...
  • 仙道弑天

    仙道弑天

    身高万丈的种族,竟然只是一道未结束的仙人法术召唤而出!继承了仙界传承的林霄,为找寻仙界使命,为父母血海深仇,踏上征战九霄的道路,尽请期待《仙道弑天》
  •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佛魔传说

    道佛魔传说

    一个天脉者,逆天命自创天道九决;一场人妖恋,却得不到众人的祝福。伴随着“五派会武三山现,妖魔鬼怪共齐聚;不败重现天下乱,道佛魔妖唯逆天!”这句批言,李云海在这神秘的中华浩土,引发了无数的传奇。
  • 见诡一百法

    见诡一百法

    妈妈带我给乡下的亲戚奔丧,结果却在我身上发生了诡异的事情,从那以后,我就不断见诡。
  • 两仪与神剑

    两仪与神剑

    一个名叫两仪的戴眼镜懵懂少年,一个据说能实现一切愿望的神秘御姐,传说中的四大名族和各自的城与守护神兽,十柄散落世间,惊天动地的神兵利器。在那个最真实的夜晚,他与少女邂逅了,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平凡的校园里中,他遇到了被灭族唯一存活的月族末代巫女,据说三界最美却带着铁面具的纯血吸血鬼,不明理由叫自己师傅的可爱女孩,遇到了各种各样神奇有趣的事,好几次差点丢掉命。当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时,但是有一天那个教会他一切的人,却离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