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007

第7章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手段(6)

卓秉恬心里没有这么多小九九,对很多事情,都是直来直去,他教的方法,相比杜受田所授,就稍逊一筹了。清人笔记《清宫遗闻》中有这样的记载,说是道光晚年时,重病缠身。某一天,召见两位皇子,将根据二人的表现来决定谁来继承江山。两位皇子得知消息,赶紧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卓秉恬告诉奕訢,皇上如果问什么,你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老成一些,他对奕詝说:“你如果谈论时政,无论如何搞不过六爷(奕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如果皇上说自己病重,将不久于此位。你就趴在地上痛哭,表达对父皇的诚心。”(原文为:“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万不敌六爷(奕訢)。唯有一策,若皇上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唯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结果,看了两人的表现,道光对奕詝十分满意,大悦,说他仁孝,于是决定让他继承皇位。

透过这些事件,可看出一次偶然的言行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是如何关键。这两位师父的重要性,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地方显示出来。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式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道光病重,召御前十位重臣,公开锦匣,里面有两份谕旨,一份是“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一份是“皇六子奕訢为恭亲王”。一匣两谕,这是清代立储中独一无二的做法。可以看出,道光帝对这两个儿子都很喜爱,确立谁为继承大业者,在内心里权衡了许久。同月廿六日,奕詝即位,是为文宗,就是我们所说的咸丰帝。

同治的读书生活

“每日皇帝至书房,拟照上书房规矩,先拉弓,次习蒙古话,读清书,后读汉书。”

“诵读与讨论二者不可偏废,皇帝读书之暇,总宜与师傅随事讨论,以古证今,屏除虚仪,务求实际,切勿诵声甫辍,旋即退息。”

这是清代宫中档案对同治刚登基时所学功课的记载。

所引只短短两条,但足见当时对皇帝教育的重视程度。不管怎样,慈禧和慈安太后作为“家天下”的决策者,总希望这个天下能够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因此,他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继承人。对同治的教育抓得这么紧,本质上是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好皇帝来。

期望过切,功课上难免安排过重。从史料看,除了规定的节假日外,同治每日都得练武、读书、学习不同的语言。而且,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必须“随事讨论”,以求经世致用。要知道,这时,同治刚刚六岁,正是一派天真烂漫的年纪。别的孩童在这大好光阴里戏耍,他却要日日对着枯燥的经书和说教,心情可想而知。然而,这似乎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有一条档案这样记载:

现在皇帝尚在冲龄,仅习拉弓;二三年后即应学习步射;十岁以后即应学习打枪,以重根本旧俗,届时拟于春秋二季,每间十日,于召见后至南紫光阁前学习打枪,稍坐即还宫仍入学读汉书。

这就意味着,随着年龄的渐长,同治的功课还要更加紧张。如此一份超负荷的课程安排,即便是现在参加高考的学子,也不会“充实”、“丰富”到这样的程度。和其他孩子一样,同治的天性中会装满好玩的成分。现在,为了将其拔苗助长成一位合格的国君,加大力气强化对他的教育,效果又会怎样呢?

就像当下许多因强压而对功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一样,同治内心充满了反感和憋屈。加上,在性格因素上,同治本来就有些倔强。他想玩,自然就会想尽办法,来满足自己。

不知道同治的学业最后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确知的是,在他年仅19岁的生命里,读书对他来说,是很不快乐的。似乎,他时时都在逃避学习,以获得玩乐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放松。有一些侧面的记载,可资佐证。

他的老师李鸿藻在同治十三年(1874)五月二十日上疏,指出:

前数年皇帝日御弘德殿读书,心志专一,经史记诵甚熟,读书看折,孜孜讨究,论诗楷法日见精进。近则工夫间断,每月书房不过数次,且时刻匆促,更难有所裨益,不几有读书之名,无读书之实乎?

这里先扬后抑,开头奉承了几句,然后就是批评,说同治帝根本不读书,偶尔到书房来一下,也只是应付而已。语气看似委婉,实则严厉。穿插的几句表扬,不过说些场面话,好让皇帝面子上好过些罢了。

同为老师的翁同龢,在日记里也记载有类似的内容。比如:

(帝)看折时精神极散漫,虽竭力鼓舞,终倦于思索,讲折仍嬉笑。(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五日)

晨读极涩,总振作不起,不过对付时刻而已,多嘻笑,直是无可如何!(同治十年二月二十日)

两宫谕问书房功课,极细,有“不过磨工夫,见书即怕及认字不清,以后须字字斟酌,看折奏要紧”等语。(同治十年二月二十七日)

慈禧谕“书房功课耽误,书既不熟,论文多别字(曾面试一二次),说话不清……上年已十六,亲政不远,奈何所学止此?”督责之词至严至切。(同治十年五月二十七日)

看随手录下来这几条记录,显然,同治的兴趣点不在学习和读书上。李鸿藻、翁同龢皆为一代名师,道德文章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他们身为帝师,当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同治这位特殊学生愿读、想读、读好,但从他们的记录看,同治这位学生根本不理这个茬。你教你的,我玩我的,任你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我自在台下快乐逍遥。虽是老师,但面对的是位极至尊的皇帝,哪里管得了?因此,也只能规劝规劝,痛心疾首一番而已。况且,从翁同龢的日记看,慈安、慈禧两太后的督责,在同治看来,也不过尔尔。皇太后的话都不听,那师父们的教诲,又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不读书,那除了政事之外,同治到底干些什么呢?那时娱乐项目不多,听戏看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这一现象,当时就有大臣谏议,指出“风闻太监演戏,费至千金,并有用库存缎匹裁作戏衣之事”。同治帝为此专门下了谕旨加以驳斥。但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梁溪坐观老人所著《清代野记》,记载同治帝不仅“好演戏”,而且所演的戏甚为“卑劣”,自己扮演的都是“无足重要之人”。有一天,演《打灶》这个剧目,恭王奕訢的长子载澂扮小叔,一个妃子扮李三嫂,同治帝扮灶君,身穿黑袍,手拿木板,与李三嫂一打一骂为乐。

除了演戏,《清代野记》还记载了同治帝与翰林侍读王庆祺搞同性恋的事,说他们两个“狎坐一榻,共低头阅一小册”,看的是什么呢?是描绘男女之事的“秘戏图”。野史上最为盛传的,是同治帝由小太监带着到宫外嫖妓,又不敢到有名的妓院去,怕被臣下撞见,只能找一些暗娼取乐,结果染上了性病。太医见了,明知是花柳病,却不敢说。报告慈禧,慈禧说是天花,于是当成天花来医治,不久全身溃烂死去。

同治死因的真伪,说法很多,现在已经难辨。但透过这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同治帝确实不太喜欢读书。史书又载,同治帝亲政后,主要心思不放在政事上,而在修建圆明园等事情上,着力很多。这和他不爱读书,爱好游乐的性情,内在原因是一致的。

当然,值得反思的是,如果一个人每天面对的,不是繁杂的政事,就是浩繁的卷帙,如果不是天生奇才,只怕谁都受不了。世上比这好玩的事,多着呢!因此,不太符合规律的教育,最后成功的,终究只怕是极少数。

性格悲剧阴影里的光绪看上去英明能干

光绪帝给人的印象,大体是英明的。《清史稿》对他盖棺论定的评语中有“抱大有为之志”、“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之句,充分说明他有志向、有魄力、敢作为。一些大臣谈到光绪的文字,都将其奉为英明圣主。

同类推荐
  • 国殇汉魂

    国殇汉魂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强大民族可以发出怒吼、为自己的信仰而奋力斗争的时代!战城南,死郭北,征夫南望,将军泪……驰骋沙场的名将大多殁于病榻上,纵横天下的豪侠大抵隐于市井间,史书往往未曾致笔于此,唯有历史,总会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余生。英雄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或者说我们正在渐渐远离英雄,这个词正如博物馆里的古物一样,湮没于历史中。是了,我们不再需要英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士怀必死之心,民无惧敌之意,宿将百战得死,王以血终,此即……国殇!我想写一篇关于英雄的传记,我想写一卷重现时代的史诗……
  • 异界现代战争

    异界现代战争

    一个雇佣兵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一个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代,利用手中的无敌金手指,在异界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 三国之学霸来也

    三国之学霸来也

    教曹操写诗,教蔡邕作画,教祢衡骂人,教张飞打架,教华佗行医,教左慈算卦,三国小学霸,搅动大风云。
  • 帝国征服史

    帝国征服史

    王迪穿越了,受金手指的指引穿越到了原始社会。成为了原始人中的家长,那时部落还没诞生,猛兽还在横行,他身负提升种族文明的任务。于是建设、征服、统一、扩张,成为了他人生的主题,他所开创的帝国影响着整个星空,缔造了渊源亿万年的地球文明谱系。这一切的开始源于某天正在博物馆观看原始人化石的王迪神秘的消失了,唯一的遗物是地上遗落的一张演讲底稿,上面写着“原始人的征服史”.....
  • 重生之南宋传奇

    重生之南宋传奇

    富家子弟凌寒为了躲避女友前男友的追杀,不慎开车坠下了悬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没有死,而是重生到了南宋!此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告诉凌寒自己的女友也穿越了!而且是南宋皇帝的女儿,想要和她重逢必须要出名,而此时南宋正在走下坡路,无奈之下,凌寒只能选择习武当兵!组建军队,抗击蒙古南下,保卫皇室,当起了南宋的“保镖”,然而当他为了和自己女友重逢而拼搏的同时,也发生了种种奇遇..............
热门推荐
  • 大周风云志

    大周风云志

    大周更始元年,春寒料峭,坊间突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动乱,大陆开始上演一段波澜壮阔的英雄演绎......
  • 云尚四季

    云尚四季

    我们应该思考存在的意义,还是过好当下?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活着?还是应该过得轰轰烈烈,不枉此生?又或者,只是为了,与你同行?
  • TFBOYS:重案一号

    TFBOYS:重案一号

    本故事纯属虚构,仅为同人小说,因剧情需要,三只全部在大学毕业,且是警校出身。不喜勿喷。—甜甜可口,虐虐顺心!甜虐相加,你爱么?
  • 鬼眼小娇妻:无常大人要抱抱

    鬼眼小娇妻:无常大人要抱抱

    一场车祸苏浅离醒来竟然左眼可以见到鬼,自己还被地府的无常大人给缠上了,大人说是缠上她的原因是为了她体内的一滴生死墨。可是为什么地府无常大人还会是A市的房产大亨?“喂,我说,堂堂一个地府的无常大人,能不能把我的身体还给我,你不是说我还阳寿未尽吗?”“喂,我说大人,你强行让我当你的助理没问题,但是谁说助理就也要负责当你的老婆的?”“喂,我说大人,到底是你有病还是我有病?到底是你喜欢玩角色扮演还是我喜欢玩cosplay?”
  • 杀魔战纪

    杀魔战纪

    观音闭眼不救世,二郎怒目必杀人。真理被瘟疫吞噬,杀戮将取而代之。一部玄穴印,半世流离颠。野鬼坟灾星自混乱中崛起,刀光剑影中,他创造属于自己的真理——杀!
  • 超异界之旅

    超异界之旅

    阳炎如你们所见一个普通人“但是呢,人吧,偶尔还是会有倒霉的时候的,不过吧人总会有转运的时候的。”“比如..........”"比如..........."“你不就是想说我倒霉吗,在家睡觉都穿越,敢不敢给点福利!”“叮,有新消息,请注意查收。”“什么任务?”“摧毁恶魔入侵的阴谋,奖励...................”"......................................你赢了。"
  • 斯巴达大战三国

    斯巴达大战三国

    一位伟大的战士,召唤师峡谷中的战争之王潘森,穿越到三国与他的父亲潘凤相认,然而潘凤虎牢关惨死,潘森报父仇杀华雄,废韩馥自立为王,割据封侯,最后一统三国。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入梦浅凉:魔君大人很妖孽

    入梦浅凉:魔君大人很妖孽

    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