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006

第6章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手段(5)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有权力的地方,常常伴随着斗争。事实上,争夺帝位的斗争一直在或明或暗地进行着。由于太子允礽早已废除,其他皇子都有当上皇帝的可能性。这就可以想见,不管是谁当上皇帝,都会对他登基的原因作出很多的想像和猜疑。雍正最后胜出,由此引起后世的种种猜测,似乎就理所应当。

常见的传说,有以下数种。

一是弑父篡位。说雍正在康熙病重时,为表孝心给父亲熬了人参汤,将父亲毒死,由而继大位。

二是篡改遗诏。雍正串通理籓院尚书隆科多,把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由此雍正名正言顺得承大统。这方面,许多小说家讲得头头是道,各种影视剧集也有很多渲染。还有更离谱的,蔡东藩的《清史演义》这样写道:“是夜,康熙帝召回隆科多入内,命他传旨,召回十四子,只是舌头蹇涩,说到‘十’字,停住一回,方说出‘四子’二字。隆科多出来,即遣宫监去召皇四子胤禛。……康熙帝见他回来,痰又上涌,格外喘急。诸皇子急忙环侍,但见康熙帝指着胤禛说道:‘好!好!’只此两字,别无他嘱,竟两眼一翻,归天去了。……隆科多向诸皇子道:‘诸阿哥暂且收泪,听读遗诏。’……便即开读道:‘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联躬,必能仰承大统,着继联登基,即皇帝位。’允禩、允禟齐声道:‘遗诏是真的么?’隆科多正色道:‘谁人有几个头颅,敢捏造遗诏?’于是嗣位已定。”如此戏剧化,真是有趣得紧。

三是康熙对雍正的“淡泊”比较满意。当时太子允礽已废,但太子曾经纠集一帮朋党所展开的争夺权力的斗争,康熙还记忆犹新。另外,皇八子允禩对帝位觊觎良久,且拉拢了皇九子允禟等一帮兄弟,为争夺帝位展开了系列行动。康熙看到了党争的危害,对此深感厌恶。而雍正当时表现得比较中立,淡泊敬诚,韬光养晦,正合康熙心目中的皇帝人选,因此中选。

四是雍正的儿子乾隆很得到康熙喜爱。这是各种史料有记载的。乾隆也写过不少诗怀念祖父之爱。因了这个缘故,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

这些传说,趣味多多。其中有些说法,如弑父说、改遗诏说,破绽也多多。数百年来,早就被学者们所证伪。

拿弑父这一传说而言,知晓康熙饮食习惯的历史学家们指出,康熙深谙医道,认为人参对北方人不太适合,因此很少吃人参。依据康熙这一脾性,如果雍正明知康熙不喜欢吃人参,还要送上参汤,岂不是马屁拍到马脚上?再则,当时皇上吃药,都有人试药,怎会轻易被毒死?此说,是大可怀疑的。

再来说改遗诏,则更容易驳倒。当时的行文习惯,对于皇帝儿子的称呼,一般要加一个“皇”字。如,十四子,须叫“皇十四子”。按照这一规则,雍正改动后的遗诏就是“传位皇于四子”,这与搞笑无异,根本不上了台面。而且,当时“于”是繁体字,当是“於”,如何改动得了?另外,这种高度机密文件,绝不可能如此容易就被改动掉,按当时文件书写法则,应是满汉两种文字同时书写,即使改了汉文,又如何改得满文?

至于说是喜欢某个孙子,因而爱屋及乌,连带喜欢上生下这个孙子的儿子,把皇位传给他。也许吧。我造访过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这座旅游胜迹里,的确刻写着乾隆称颂和怀念祖父的诗句,这些诗句蕴藏着款款的人间温情。然而,如此之爱,便能左右皇位传承这种大事吗?只能说,这不是决定因素,最多是个辅助性因素吧。

康熙之选择雍正,很可能,还是因为雍正独具的治国理政之才。雍正在康熙晚年时的表现,史实上也是可圈可点的。他掌管户部,任劳任怨;对于朝廷和地方吏治越来越猖獗的腐败现象,施以重典,有效廓清了乌烟瘴气。从众皇子身上所负才具看,雍正确然也是不二人选。雍正当皇帝以后的事实也证明,其作为着实堪称千古一帝。

所以,对雍正继位合法性深表怀疑的史学家孟森也承认:“圣祖诸子,皆无豫教,惟世宗(雍正)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祐清厚,而大业落此人手,虽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受也。”意思是说,康熙那么多孩子,就雍正最厉害,虽然继位问题上引人争议,但不过像唐太宗那样,取之不当,却用得恰当。

另外,当时有位传教士马国贤的回忆亦可作为雍正正常继位的佐证,在他所著的《清廷十三年》里,至少透露了这么几条信息:其一,康熙是病逝的,死时有御医在场;其二,雍正的继位,是康熙临终指定的;其三,继位之际状况正常,人人服从雍正;其四,雍正办的第一件事是尽孝子之责,装殓康熙,将遗体从离宫护送回大内。这些似乎都在说明,康熙是正常死亡,雍正是正常继位。(参见冯尔康《雍正究竟是否合法继位》,载2010年10月19日《北京日报》)

2009年初冬,河北的承德下了一场雪。万物萧瑟,北风呼啸,天空瓦蓝而旷远。因为季节原因,避暑山庄里游客稀少。长满古柏苍松的院落,宁静得叫人喘不过气来。这是我第一次游避暑山庄。漫步庄园,听这里发生的一些故事,感觉有许多的神奇叫人着迷。

在一个叫“烟波致爽”的地方,导游讲到了嘉庆的死,讲到了道光继位时的曲折。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嘉庆从北京赶赴避暑山庄度夏,住的就是这座殿。这座“致爽”殿,并没有令嘉庆很爽。反而,在到达的第二天上午,嘉庆就感到头昏脑胀、说话困难,边上的皇子大臣十分惶急,连忙叫来御医救治。按医生的说法,那时正是炎夏,嘉庆不过是中暑罢了。开几味药,嘉庆服了,病情似有起色。到了晚上,嘉庆的病突然加重,话都说不出来。皇二子旻宁及时赶到,看到父皇这般模样,连声喊他,只是不答应。忽然,“啪”,天空一个炸雷,蹊跷地击中这座烟波致爽殿,人们大惊失色。就在这种传奇式的氛围中,嘉庆咽下最后一口气。

皇帝驾崩,当然是不得了的大事件。四处陷入一片慌乱。接下来,便是谁来继位的问题。嘉庆确实在生前就写下了继位人选,但没有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那到底放在哪里呢?大臣们急急地在皇帝遗物中翻找,找了好久都找不着。正在窘急间,嘉庆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拿出一个小盒,锁得好好的,扭开一看,正是那传位的秘旨。这样,道光帝才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名正言顺地继了位。

导游的这一段讲述,娓娓如流水,给当时的游历增添了不少趣味。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兴味盎然。但,有趣归有趣,其中有些加油添醋的说法,当不得真的。比如,嘉庆死时天上打雷,恐怕就是为增加故事性,而人为制造的空穴之风。

当然,除了小说化的描述之外,这中间的大部分情节是符合史实的。《清史稿》中有多处提到这件事。嘉庆死时,随侍在侧的大臣有戴均元、托津等。戴均元死后,学者包世臣给他撰写的碑铭里还提到了这件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公偕满相托文恪公扈滦阳园。甫驻跸,圣躬骤有疾不豫,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公与文恪督内臣检御箧十数,最后近侍于身间出小金盒,锁固无钥,文恪拧金锁发盒得宝书,公即偕文恪公奉今上即大位,率文武随瑞邸成礼。”这里面,“公”自然指的是戴均元,“托文恪公”是满族大臣托津,“瑞邸”指瑞亲王绵忻、嘉庆的弟弟。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道光从嘉庆那里继承皇位这最初的一幕,相当具有戏剧性。

其实,嘉庆选择道光作继承人,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首先,道光本就是嘉庆看中的人,按《东华录》记载:“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仁宗遵密建家法,亲书上名,缄藏鐍匣。”这就是说,早在二十一年前,嘉庆就内定了道光作为继承人。加之嘉庆元配皇后所生唯道光一子,因此,道光作为继承人实则是天经地义的选择。

其次,道光本人当时的表现实在不凡。道光在10岁时,就露出了不同寻常的光芒。那还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八月,小小年纪的道光跟随爷爷乾隆帝在威逊格尔围场打猎。旌旗翠拥,威风万千,这时,只见一头鹿迅捷地从众人眼前跑过,乾隆等一干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道光弯弓拉箭,随着箭响,那鹿应声而倒,乾隆帝龙颜大悦,给了重重的奖赏。这段史实,《清史稿》有所记述:“高宗行围威逊格尔,上引弓获鹿,高宗大喜,赐黄马褂、花翎。”据此推断,乾隆帝对年幼的道光应该是刮目相看的。嘉庆是什么想法,恐怕就不用说了。

还有更厉害的,就是道光曾在皇宫禁地打退了天理教教徒的进攻。那是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林清率领天理教众发动起义,买通了宫内太监,顺利攻打进了皇宫的东华门和西华门,与宫内卫士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事也凑巧,按照往年惯例,道光这时应该还在木兰围场里陪嘉庆打猎的,但因为这一年天下起了雨,打猎的场地缩小,嘉庆就命道光先回京城,所以,当林清攻进皇宫的时候,道光正在上书房。到底是平时舞枪弄棒有些本领的,见了这阵仗,也不慌张,叫人拿了火枪等武器,披挂上阵。此时,皇宫一片混乱,到处是喊杀之声。道光抬头一看,见养心殿边五六个教众正在往北攻打,他抬手一枪,一名教徒应声而倒。接着,又看见一名教徒手拿白旗,指挥一帮人进攻,道光对准他就是一枪,将此人击毙。天理教众连续受到狙击,加上担心京城禁卫军增援,不得不撤退出逃。

关于这一场战斗,《清史稿》有这么几句话:“贼入内右门,至养心殿南,欲北窜。上御枪毙二贼,馀贼溃散,乱始平。”这里的“上”,就是指道光帝旻宁。有了这场胜仗,作为父皇的嘉庆当然十分高兴,史书说他感到“欣慰”,将旻宁封为智亲王,并且下了一道谕旨,称旻宁“忠孝兼备”。当时的旻宁也非常谦虚,对于父皇的表彰,他谢恩道:“事在仓猝,又无御贼之人,势不由己,事后愈思愈恐。”看到爱子这样一种风范,嘉庆心里就更加舒服了。

有此种种,嘉庆之后,由道光来即位,就变得十分顺理成章。

道光从父皇嘉庆那里继承帝位,除了烟波致爽殿里遍寻“秘旨”费了些周折之外,总体上没有什么悬念。到了道光从自己儿子中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些了。

道光帝前后共生了九个儿子,有奕纬、奕纲、奕继、奕詝、奕誴、奕訢、奕譞、奕詥等,其中奕纬、奕纲、奕继很早就夭折了,因此,皇四子奕詝变成了老大,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继承人。然而,权力争斗的不眠不休,总使事情变得一波三折。一般情况下,皇子们都是想当皇帝的。但能不能当上皇帝,要看实力。面对诱惑,有些人,掂量一下子自己,觉得可能性太小,就罢了;有些人,不自量力,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可是,如果皇子中间,有比钦定人选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更加强大的,他就可能不甘心服从命运的安排。种种离奇和不择手段的斗争,常常由此产生。

或许,奕詝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经常会有所担忧。他知道,除了自己以外,众兄弟们都虎视眈眈盯着皇帝这个位子。特别是自己的六弟奕訢,才能出众,父皇也很喜欢,是自己走向帝位途中最大的对手。《清史稿》曾写到奕訢和奕詝共同研究武艺的事情,说他们共同研制了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道光对此赞赏有加,分别给两种武术套路赐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且,把白虹刀赐给了奕訢。从赐刀这个细节看,奕訢的武功造诣,好像比奕詝还要高一筹。

有了奕訢,奕詝身上有压力是必然的。再者,从康熙开始,清代立储,有“立贤不一定立长”的传统。奕詝当上皇帝,并非毫无悬念、十拿九稳。这个时候,就看各种力量的博弈了。

各种史料记载,在奕詝、奕訢两兄弟谁作皇帝一事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那些手掌实权者的,而是他们的老师兼谋士。清代皇室对皇子的教育非常看重。那些能有幸成为皇子老师的大儒和谋臣们,尽心尽力教育学生。这是因为,一来能贵为皇子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种绝大的恩典,同时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高肯定;二来学生哪天如果能在自己的调教之下,登龙而为“天子”,当然会有丰厚的回报。

奕詝的老师为杜受田,奕訢的老师是卓秉恬,学问都非常好,但杜受田却能更准确地琢磨到道光帝的脾性,从而,可以恰切地教导自己的学生,如何获得父皇的喜爱。《清史稿·杜受田传》里有一段生动的记述:“文宗(奕詝)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道光帝)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传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这段记载很有意思,奕訢打到的猎物最多,展示了超群的功夫,本应得到表扬。奕詝骑射功夫不行,却用言语功夫打败了奕訢。你看他说得多好,自己没打猎物,是因现在春天来临,鸟兽都在孕育下一代,不忍心伤害生命啊。有这样的慈悲心怀,父皇道光当然高兴啦。据称,奕詝之所以答得这样机巧,是因为杜受田知道奕詝的武功比不上奕訢,早早就把这个话教给了他,不仅可以藏拙,还可以显示自己仁爱博大的胸怀。道光帝果然把信任的天平偏向了奕詝这一边。

同类推荐
  • 夕阳铁旅

    夕阳铁旅

    王朝的野心自安逸萌芽,带起战火焚尽沧海良田。家国动荡纷乱,少年横刀立马。最后一支铁旅,最后一位名将,扶将倾之大厦,挽既倒之狂澜。他挺身而出,成为帝国柱石,只因宫墙内,她曾风华绝代。
  • 苏周天子

    苏周天子

    苏秉桦知道皇帝不是一个好职业,直到他真正做了皇帝,他更坚信了这一点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荆楚霸王

    荆楚霸王

    “历史和我有什么关系?”留下这么一句话,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中学生吴哲,突然穿越到春秋时的楚国,并遇到年轻的楚庄王熊旅,而两人的面貌竟然一模一样。在熊旅的请求下,吴哲阴差阳错成了楚国的君王。两个年轻人将经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楚国还能否沿着旧有历史轨迹,成就问鼎中原的霸业?
  •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本书介绍了马塔潘角战役、北极航线战役、马来西亚海战、莱特湾战役、北角大海战、瓜岛海空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热门推荐
  • 无尽白天

    无尽白天

    我心若光明何惧黑暗我名白天我在处皆为光明
  • 美男是我的收藏

    美男是我的收藏

    意潇潇意外的加入了一个名为“万能红包群”的群内。由于手速过快,她要十个红包内抢到了五个可红包内不是金灿灿的钱币,而是这样的“恭喜你抢到美男一枚”这是第一个红包“恭喜你抢到绝顶容貌”“恭喜你抢到穿越机会一次”“恭喜您抢到提问机会三次”“恭喜你抢到萌宠一只”意潇潇一下子蒙了,这是啥?群里面哀嚎一片,大呼意潇潇你手速也太快了吧!还我美男
  • 满天星:你由我来宠

    满天星:你由我来宠

    原本打算去星辰学院"实习"的三颗"繁星",却遇到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障碍:[恶魔篇]:"宝贝,你以后就是我的了!""凭什么啊!""就凭我们已经接过吻了。""那不算,你又不是我的初吻。""那你的初次就是我的了。"[温柔篇]:"宝贝,你疼吗?我帮你揉揉。""你不要碰我的伤口,走开。"某男更靠近了一些,吹了吹某女头上的伤口:"我来帮你吹吹啊!乖!"说完又摸了摸她的头。[腹黑篇]:"乖,该睡觉了。""不要,你滚出我的房间。""怎么滚?我抱着你滚?""......"
  •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是一本军事图书,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比较 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案例。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向读者展示的是中外战争史上一次次著名 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是一 本集战役、战略于一体,充满血与泪的战争典籍。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 史料的记载,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古今 中外的兵将充满智慧的计谋与策略。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旨通过将科学的体例、流畅的文字、精美 的图片、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 阅读空间,并向人们传达战争的弊端以及和平的重要。
  •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与研究人类历史。编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外重大历史悬案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玄机。同时,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 EXO致命伤亡

    EXO致命伤亡

    黄子韬--------你终究是不明白组织给你起这个代号的意义边伯贤-------这一次,让我来守护你朴灿烈-------我们还有重来的的机会吗吴亦凡--------我从来没有怪过你,我只是在怪我自己鹿晗--------原来,任何一张白纸在你身边,都会染成黑色呢Sariel--------我终于明白了,我名字的含义,是杀戮天使,也罢,天使杀戮之后,连恶魔都不配张艺兴----------我来守护你,我唯一的天使
  • 战神联盟之一统三界

    战神联盟之一统三界

    他是战联的高冷男神,她是幽联的天真可爱的小萝莉,当高冷男神遇到天真萝莉,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默示录

    修真默示录

    这是一个特别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真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真过度发达的世界,这个世界修士无数,每一个都是凡人需要仰望的存在。但是在修士眼里,凡人甚至不如一条狗,修士衣食住行所有的事情都属于自产自销,与凡人仿如间距着不可逾越的天堑。于是凡人和修士形成了两个不可以调和的矛盾,直到尹云的出现,一个拥有上古凶兽气象的男孩,终于爆发了一场以世界为舞台的战争。这是一场——种族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