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5400000005

第5章 新闻及其工作说(2)

新闻当然更是一种自由批判,它被邦雅曼·康斯坦誉为“扩大的论坛”。新闻为各界提供思想观点融合的时机,它形成一种社会舆论。新闻使用“集体”语言,表现诸如和平、战争、社会斗争、生活水平及人们的内心呼告,因而是公众的自由对话。不同于其他方式,新闻参与自由批判的形式主要是陈述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结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毛泽东的陈述极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

这种特色的价值更是显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各人的爱好、信仰、隶属及利害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各个问题上意见纷呈势在必行,为真理之故,应当公平讨论,透明心机,以利国利民利社会利人类。“应该承认,这种作用是有益的,因为它使大多数公民能够参加与自己利害攸关的决定的辩论,如果不是新闻界在一个国家里扩大了原本局限于评议会议的辩论场地,那他们就只能请别人代替自己来参加这种辩论了。”②

新闻由“放大”事件而呼唤回应。因而,它供给一种自由竞争、讨论的机制。它呼告的是理性反馈。

这就是新闻。

第二节 文化生产及一种职业

新闻传播是一种生产信息、社会沟通、养殖社会正义性的神圣工作。可以肯定地说,它是许多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性整合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而言,它是主体与客体在具体语境下展开的让许许多多的人困惑而又神迷的互动性产物。交往情境、认知框架、传达符号、受众构成、媒介形态等存在构成,会借着一次可以认定为是“伦理性事件”——每一则故事都能够产生一个或多个问题,并通过提出的问题动摇“合理化”的结构,诱使受众省思历史与人性——的表达,而互相挤压、拷问,最终为我们建构一个历史的真实。

新闻同时是一种传播巨链上的创造行为,是心智、精神、思想与物质手段的乘积。当代法国新闻学家贝尔纳·瓦耶纳即十分肯定地断定新闻为工业。他说道:“新闻即使不是商业,那它至少也是一种工业,因为它也全过程地制造自己的产品。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加工工业,它把原材料加工为成品,通过真正的创造改变原材料并提高其价值。”瓦耶纳认定它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模糊不清的事件制作成清晰明确的材料即消息,一是将各种材料汇集成媒体样态。在我们看来,这第一点是记者的工作,而第二点则是编辑们及他们身后的印刷人员共同的工作。这位聪明的学者承认这些工作需要独立智慧,他给出的定义是:“新闻工业是一种以收集、制作、装潢、散播各种消息以及一切有关材料为目的的综合工业。”这个定义是可取的。但我们这里将要做的工作不再是界定概念,而是于这长链中划定记者的工作范围。如此说来,记者承担着全部生产的前两个阶段工作,并追念到下阶段的各个环节;但不需要亲验。他或她要完成的工作是:尽可能多地开拓空间寻找可以说明事件的材料,这些材料广泛分布,难构成事件全貌;②借助各种背景解释并组织成完整意义的产品。然而,记者的工作实在不易,来自泥土,又回归泥土,他或她必得有好眼力、好身法,同时又有好的且是快的笔头。新闻的生产必须是短期的,因而,一切又要快而准确。

中国社会报人这一行业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小报”的出现使中国社会诞生了这一艰难的职业,但获得社会认可地位的时代应是晚清年间,那时,记者们才被纳入独立的行业,受世人另眼看待。同时,自此以后,这一职业特性又赋予他们特殊的责任与权力,因为他们已自觉地认识到了他们的价值,而且有了探报的标准。随着中国近代报业分作政治报与商业报路线的拓展,中国报人也分流为机关报记者与商业报记者两类,他们各秉其见,纵横于中国报业阵地上,起着开掘社会富矿供给编辑的作用。他们日积月累地辛劳、采访、整理、深化、成文,不见读者却胸罗万人。他们必须在集体机构中运用。我相信读者了解这些程序,因而,我的重点将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展现。

1.记者的角色。男女青年一踏进新闻界,即意味着进入到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这是一个“活跃的少数”见着的领域,它可能令人目迷五色头晕目眩,也能令人兴味浓郁,没有比这一行业更饱含生活的魅力。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种工作都是新的刺激与挑战。昨日的劳作已铸进了历史,今天又得为新的铸造过程而忙碌,纷杂凌乱却又井然有序。

繁忙的工作链上有不同的工作,对记者而言,由于庞大的创造工程的需要,也有不同的角色——记者在处理形势提出的问题及满足有关需求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及战略,使他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由如下的角色把他们的作用描绘出来,每一个记者都会肩挑若干角色,但总有一个最宜于他。

采访新闻。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任务。“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做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他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停地寻找那些有见解和事实材料的人。”卡尔·华伦如此肯定地告诉我们这一工作的分量,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这位专家所能得出的更进一步结论是:“在采访时,记者应成功地扮演着这样一些角色:到处窥探的侦探、出色的推销员、刺探心灵的精神病专家、老练的外交家、诚挚的朋友、审慎的律师和善提问题的节目的主持人。”

这种角色对记者来说是具有诱惑力的。因为被认为是历史的发掘者,有权决定采问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对于编辑而言,这种角色亦具有相当魅力,由于这份支持,编辑们批判社会的子弹库更多地具备了击穿力强的储备,社会作用亦随之达到“平流层”。②

写作新闻。完成写作是记者重要的工作。他们常常自豪地做着这种工作,这是沟通技术的另一表现。正如他们的工作描述所表明的,许多记者被聘用的最初动因就是建立在他们的沟通及新闻技术的基础上——撰写社会需求的新闻稿件。在许多情况下,记者们主要地做着这项工作,这是发挥才智、锻炼心性、联系社会的最突出的考验。

联系编辑与社会。这一角色把记者塑造成为主动而敏感的信息沟通者。在实际的运作中,编辑们多半静观全局,记者更多地将眼光停留在变化不居的事态上,因而不够广阔宏大,然而,他具备的第一体验却是报业极为缺乏的。因此,记者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于促进不断变化的双方的沟通。中国《人民日报》编辑给一位地方记者的“八字秘诀”是“两极分化,早打电话”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的推进者。当记者充当这一角色时,他必定触及了社会的敏感问题与焦点问题。同时,获得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从最初问题的提出到对之的诊断、批判,都是在帮助社会统一态度,协作克难,促成变化。

撰写评论。这一角色的提出目的在于扩大我们通常的僵化眼光,而使对记者角色有一个更加灵活的理解。与“问题解决的推进者”角色有联系的一点也在这里体现,即当记者有感而欲发时,他可以由体验而来的宏观批判力作导引,建筑自己丰厚材料之上的一番分析判断,为社会贡献出恳切的、符合事实的一份意见。

2.行业特色。新闻界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就集中在这一点上,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报坛伟大的报人张季鸾就不无感叹地认定报人的生命只有十个小时;而名作家井上靖《记者的形象》一文则这样概括其行业特性:“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干,一天到晚头脑里总是琢磨‘消息。”“记者是猎手,他像猎人一样,随时瞄准猎物。”……说法千千万万,不可一律。当然,也有一些标准为所有行业认可。它们是:

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取得知识和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技术。

②提供唯一的又极为重要的服务,而这一点必须得到社会承认。

③强调公众服务和社会责任感。

主动出击。

3.要求素质与成功的条件。对于世界上许许多多成功者所进行的研究将能表明,这是一个要求极端素养的行业,作为这一行业的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

人生的征服与锻炼。新闻工作是面对人生的动态而进行的战斗。因此,必须进行人生的克服。就大体而言:第一,克服私性、兽性,发挥善良性。第二,征服环境的阻挠,打破空间,打通种族之见。第三,时间的征服,求速度,求新鲜,割除惰性对生命的残蚀。中国学者张啸虎曾诗意般描写了这一点,他这样写道:“新闻记者的工作,是一种发掘人性与发展生趣的工作,将面对一切虚伪、丑恶、恐怖、黑暗等种种奇奇怪怪的事件而无所畏缩,且不受其蒙蔽。同时,又将投落于这熙熙攘攘的红尘万丈的人潮中,风大浪高,孤舟如叶。在那些温柔的勾引与美丽的欺骗之前,在金钱、势位、享受、酒池肉林、花枝柳叶等一切世俗的诱惑与玩弄之前,必须有一份卓然不绝的人格,忠实于职业,忠实于读者,忠实于自己的人生。在这种意义上的人生锻炼,系以自身的意志为出发点,而以全体社会为其归宿点。”这几乎极尽了生命世界里精神的智慧含量,值得我们永久玩味。

同类推荐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 公开时刻

    公开时刻

    本书从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与效果分析,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等几大方面把汶川地震作为重大传播案例,阐释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出正面评价。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热门推荐
  • 爱情公寓终极贤菲恋

    爱情公寓终极贤菲恋

    一间公寓,几名青年。碰撞的火花,不仅仅是友情,还有爱情。有位哲人说过:幸福其实就是痛苦,它们只有对照,才能显现出自己。这位哲人是谁呢?答对了,就是本文作者。
  • tfboys之欣心相知

    tfboys之欣心相知

    那是一个盛夏,那是我与他的初见,只是那一眼,我便爱上了他,从此我为他疯狂······
  • 血岸三公主的绝世爱恋

    血岸三公主的绝世爱恋

    她——千羽兰溪是世界第一杀手,拥有多种身份,却不知她的背后有多少的艰辛。她——千羽和叶是世界第二杀手,却不知她的童年有多么凄凉。她——千羽青子是世界第三杀手,却不知她的过去是多么悲惨。而他们也是天之骄子,拥有各种身份。当她们遇上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薰衣草的思恋

    薰衣草的思恋

    我们曾在紫色的花海里奔跑,花海里的薰衣草荡漾着醉人的芳香。阳光下的花蕾灿然绽放,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你牵着我的手大声的欢笑着......你在我的耳边轻声低吟:“我还站在原地等你,你却忘记曾来过这里。”泪打湿了你的眼眶,迷离了那断肠忧伤......
  •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如若过着平凡的生活,不如让我死去。你知道我身体流淌的血在告诉我什么吗?杀人!杀人!!!!!!
  • 只影徘徊的小忧伤

    只影徘徊的小忧伤

    郭敬明说,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飞舞的宇宙的尘埃,我们是小小的尘埃。谁都有过忧伤,它们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暴躁的。它们看似离我们很远,可是又与我们形影不离,似乎它们就充斥在我们生活的空气里,就像是感冒病毒,在我们不小心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攻击着我们。是的,忧伤就像是病毒。快乐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暂时忘记他们的存在。有的时候,我们败给了自己。如果可以像柯南那样,真相只有一个,或许我们就可以为了凯旋而高歌。可是,芸芸众生里绝大部分的是俗人,那些人依旧在徘徊着,徘徊在自己钩织的忧伤里。如果这个世界少了悲伤,可见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无聊。年少的人总是冲动而且鲁莽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强烈而且粗鲁的。可正是这样,即使错了,最后都会被原谅,谁让我们是不懂世事的年轻人呢?谁让我们拥有令所有的人都羡慕的青春呢?如果错了,请不要阻止我;在离开前,请不要说再见。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腾跃而上

    腾跃而上

    千年前,有武道圣人出,立武修大道,西征九丘山之妖族,北讨草原之蛮族,建立人族丰国,奠定人族立万世太平之根基。千年后,大地震动,天降祥光,一块神石从天外飞来,正落在丰国皇宫之中,举世震惊。平静了千年的大陆再次暗云汹涌。大乱将起,英雄将出?且看少年如何腾跃而上,搅动这九天十地!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重炼轮回

    重炼轮回

    我这一世,不为天,不为地,不为君,不为父,不为万物众生,只为她,逆转天机,颠覆六道,重塑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