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30

第30章 北京奥运与传媒力量(2)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稿件选择上,我们努力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热点事件既敢触及,又不跟风。不跟风炒作,在刘翔退赛的事件中体现得比较充分:8月18日刘翔退赛,19日《奥运特刊》一版头条刊发《今日伤别离明朝再奋起》,并推出《网民看刘翔》。从正面引导公众情绪,而不纠缠他的一些退赛细节,更不像一些媒体那样口水满天飞。这组报道基调把握准确,引导得力,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二是对各类赛事不加预测。主观预测是新闻报道的大忌,预测今天应该得几块金牌,明天应该谁得金牌,这本身就有悖于新闻规律。奥运第一天,有的报纸出版豪华彩页,预测首金应该杜丽夺取,但结果事与愿违,这恐怕和有些媒体大肆炒作,使杜丽心理压力过大不无关系。同类的金牌预测消息在整个奥运报道期间时有发生,但我们《奥运特刊》坚持不搞预测,完全以事实说话,做到客观准确,维护了党报的形象和权威性。

当然,奥运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金牌。但金牌绝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奥林匹克宪章》中写道,“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我们在前期策划和后期制作时,都十分注意引导读者树立“大奥运”的理念,在关注赛事角逐的同时,也关注赛外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内容。我们希望经过了北京奥运会后,“鸟巢一代”更具有互助、参与和奉献精神,更懂得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去竞争。作为奥运会东道主,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作为东道主国家的大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眼光。

组织编辑《奥运特刊》,重在体现一个“特”字,就是说不仅要有别于本报前面的要闻版,还要有别于其他报纸的奥运专刊、特刊。我们紧扣这个“特”字,努力在两方面彰显特色:

一是编辑定位有特色。面对电视直播和网络信息快捷海量的现实,我们不再简单主导前方记者做泛泛的信息综合和一般的场面描述,而是着重抓独家、抓细节,在报道中讲故事、见精神,如8月13日特刊7版《84小时,“鸟巢”成功变身》,既有时效又不失生动;抓当日热点,进行动态策划,如特刊一版全程关注赛事热点,中国男篮力拼“梦八队”、男子百米大战、刘翔退赛等,都及时给予关注,成为版面亮点;紧扣动态消息,策划专题报道,如8月14日特刊5版《游泳进入破纪录时代?》围绕游泳赛场当日5破世界纪录的新闻,分析装备、技术等的作用,集专业性、可读性和资料性于一体;还精心设计观赛知识栏目,针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释疑解惑,如《撑杆跳的变迁》、《左撇子选手和逆时针跑道》等,配合人物通讯,介绍项目科技发展史,视角专业,针对性强,可读性高。

二是版面编排有特色。好的内容应有好的形式。《奥运特刊》一开始就明确了版面风格:大标题、大图片,每版不超过5000字。按照这个原则,我们的主编们积极创新,图文混排、厚题薄文、适度留白,标题再三锤炼、文字删繁就简,努力出新出彩。如8月20日特刊2版《小鹏重振翅》、《邹凯再奏凯》,巧妙运用人名,简洁而有韵味。8月15日特刊一版《泳坛新秀双凤齐飞》、《射场老将一箭风流》等,文字对仗工整,准确生动,彰显了竞技体育的特性;图片幅面大、数量多、处理巧,富于美感。在这次奥运报道中,有的版面图片数首次超过文章数。许多版面还增加了新的视觉元素,如把新闻图片再制作,或把一张新闻图片中的人物抠出来,剪掉其余部分,增强人物呼之欲出的感觉,或将几张主题相关的新闻图片剪掉多余部分再叠加起来,形成一张组合图……这些手法都强烈表达了奥运的动感、激情和魅力,版面形态更有活力,使版面风格更加现代。

组织编辑《奥运特刊》,也为今后组织日常报道和周刊策划积累了几点经验:

——提前策划与随机策划相结合。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强化策划意识,将同主题报道在纵向上做深做活,在横向上做宽做广。同时注重新闻时效性,提高即时策划的能力,形成独家优势。

——项目责任与集体合作相结合。一方面责任要明确,每一篇报道的催稿和编稿任务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注重发挥每个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集体荣誉感,强调协作意识,遇到两个版打通、调整版序和重新整合稿件时,大家都不计名利,分工合作。

——规定动作和独家选题相结合。《人民日报》的指令性稿件历来最多,这是党报性质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奥运报道中,如何把“规定动作”做出新意,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抓独家,提高《人民日报》的新闻竞争力。在如今资讯发达、几乎没有独家可言的情况下,抓独家,就要把着力点放在追求独特视角、独特形式、独特手法上,在第一时间准确提炼出新闻亮点,从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独到的观点取胜。

——用好稿件和美化版面相结合。记者在新闻现场千辛万苦传回的稿件,编辑在后方一定要编好用好。同时,好的内容也需要美的版面吸引读者:利用多种版面元素,发挥图片的新闻报道功能;做大篇幅,增强视觉冲击力;精心制作标题,方便读者阅读;注重版式创新,增强现代感,提高视觉吸引力。

奥运给我们留下什么

——传媒结构重塑曙光在前主流报纸找准历史方位

北京奥运会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在反复思考、反复追问: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各个领域都留下了许多财富,那么,它给媒体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从整个传媒业来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媒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中国传媒的格局也在发生悄然变化,新老媒体在竞争的同时正在走向合作。有人说,我们将进入“融媒”时代,各种传媒实际上将融合为数字化传媒,只是外在形态为适应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段的需要而有差异。

从纸质媒体的角度讲,北京奥运会使得报纸的影响力在这场空前的媒体较量中受到了严峻考验。报纸尤其是党报强化了危机意识,明白了要想在以后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弥补报纸在即时传播和与受众互动方面的弱势,尽快走向与网络融合之路;通过这次奥运会,纸质媒体也增强了自信,因为我们看到,在新闻大战中报纸并没有被边缘化,而是在第二落点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依靠它大批的资深编辑记者,发挥传统优势,从专业的角度挖掘信息背后的故事,在深度报道和弘扬中华文化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人民日报》的层面看,通过报道北京奥运,《人民日报》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国家队”的重任和核心作用,在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战练兵,在信息多元传播中始终坚持主流文化方向,在推动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中一定能做大做强。回首2008年,不独奥运报道,实际上包括后面的残奥报道、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面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可以说几乎整整一年,媒体都在马不停蹄,没有喘息。这一个个新闻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报道,历练了我们,也教育了我们,让我们认清了自己的历史方位。

从自己负责的《奥运特刊》编辑工作看,我认为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还有三种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共享精神。在前后两个月尤其是比赛16天的紧张日子里,我们前方记者绞尽脑汁写好稿,力争稿件及时准确生动,但求出新出彩不出错,遇到一人完不成的稿件,大家协同作战;后方编辑不拘一格筛选好稿、规划版面,办出一块块以“大图片,大标题,短消息”为特色的创新版。前方后方共同分享着奥运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大家虽然都是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但都精诚合作,守望相助,充分体现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报道是百年一遇的新闻大战,也许一些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报道中不能全盘继承,但在奥运报道期间迸发出的这三种精神,是奥运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的来看,我国媒体的格局本来就在发生着悄然嬗变,恰逢北京奥运的东风,更加速了这种格局的变化。我们相信并期待,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传媒,将从报业结构、发展态势等方面有一个质的突破,由此开创出中国传媒的新时代。

〔温红彦: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热门推荐
  • 唯一的子弹

    唯一的子弹

    黑暗中——她,碧落,震惊整个A市的职业杀手,离奇的是每次行凶只带一颗子弹,一击必中。他,黄泉,叔叔死于碧落之手,从此踏上侦探之路。。。。阳光下——她,陈心,A市大学医学系的系花,校园里的女神。他,余阳,A市大学计算机系的学霸,校园里的高富帅。
  • 苗蛊七剑之月华倾城

    苗蛊七剑之月华倾城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自此,神秘的苗蛊七剑已经在中原全部现世,步云湘的玉莲蛊也将大成。有人煞费苦心将它们全部聚集在一起,究竟是为了开启怎样一个秘密?失踪了三年的楚昭阳在步云湘即将癫狂之时出现,是否意味着这一切阴谋的真相大白?当命运的面纱徐徐揭开,操纵这一切的,竟然是一颗早已沉沦的心。
  • 是什么吹散了你我的青春

    是什么吹散了你我的青春

    我转过头静静的看着她,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眼睛水汪汪的,一如既往的清澈见底,我在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我还能拿你怎么办呢?一个天真烂漫,一个柔情似水,她们在最美好的年华中遇到了对方,然而她们却最终天各一方。李佳:“萧碧,我恨你,你怎么就可以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你让我怎么办啊。”李佳看着眼前墓碑上温柔注视着她的女子,眸中却满是绝望与死寂,话毕,只见站着的女子手中拿着的白菊掉在了地上的那一滩炙红的血泊中,白色的菊花整个的被染红了,那么妖艳和刺眼。。。
  • 重生之盛开

    重生之盛开

    上辈子常欢受尽了磨难、死于非命。重生到十三岁。所有的苦难都还没开始?常欢表示学霸、白富美、创业家、制霸人生……快到碗里来。
  • 流浪之羽

    流浪之羽

    异能者,是全世界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的体内拥有强大的超能力,人们称这些人的超能力为——异能力……身怀梦想,踏上旅程,伙伴加入,誓言下的光辉,伙伴之间不会舍弃,他开始冒险了!“我虽然大大咧咧,毫无有点,但是我跟着我的伙伴,一起去完成愿望,我可是不会放弃哦!”我想写一本系列书《希梦》,而流浪之羽则是希梦系列的第一本书,多谢支持
  • 穿越之虚无神在三千大位面

    穿越之虚无神在三千大位面

    龙都一位天才在机缘巧合下传承了虚无神的神位,从此开始了在三千大位面生活,并且三千大位面想起了叶良辰,赵日天灬的名字....
  • BOSS大人,求放过

    BOSS大人,求放过

    天然呆萌、好吃懒动、心无大志、只想做个小小秘书的秦沐白。腹黑傲娇、只想把小绵羊骗回家的萧大BOSS萧睿。还有各路俊男靓女的团团围绕。新人写书,请多包含。
  • 都市喋血

    都市喋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亦在你我间;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时间总会给出份答卷。常言道:天道无常,人道无情。那个少年,目睹了世间黑暗,经历过兄弟背叛。才刚出‘人间地狱’,却得知父亲已被江湖人士暗杀。背负着父亲的血仇,少年如破土重生的种子,柔嫩却顽强不息的奋发向上。踏上浴血纷争的世间路,难言的苦涩时刻伴随着成长,最后的果实显得尤为甘甜。而那份血债,少年怎会不向江湖人讨要?恍惚数年,才明白,信仰缺失的年代,老天终不能眷顾世人;唯有自我救赎,才能度己度他人;他日终为信仰,亦是自己的信徒。都市喋血,述说少年的成长故事!
  • 血戈

    血戈

    血与火弥漫天际整片天地仿佛置身于熔炉之中躁动的空气、抛洒的热血战争永不停息金戈铁马划破长空生命沉浮间、恍惚间,有得只是不变的战念,战争仍在继续看,少年凌霄如何缔造传奇!
  • 江山美男,女称王

    江山美男,女称王

    一位皇帝是女人爱上陪读臣子经历生生死死缠缠绵绵像天下公开自己的身份兄长企图夺权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