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106

第106章 给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建议

刘运峰

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主干课,仅靠课堂讲授远远不够,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在课下学习。事实上,不唯编辑出版学,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仅凭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能够学好的。正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那么,如何在课下学习编辑出版学呢?我建议同学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养成品评图书的习惯

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一般的读者,而是要随时用一种批评欣赏的眼光、态度对所接触的图书进行品评。一本书拿到手中,要想到这本书有没有出版的价值,有没有读者,是给谁看的,有没有市场,它的封面设计怎样,和内容是否相符,版式如何,印刷、装订质量如何,用纸怎样,篇幅是否适中,如果是给老人和儿童看的,字号是不是过小,行距是否过密,纸张是否太光,另外,定价是否合理,销售是否顺畅,等等。这些在编辑出版学的教材上往往不涉及,需要我们平时留心和注意。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就会逐渐使自己成为一个品评图书的行家里手,就会加深对编辑出版学这门课的理解。

二、随时留心图书市场的变化

现在,出版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逐渐按照市场化规则运营,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过去那种凭借几种动辄印刷数百万册的图书“稳坐江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地方出版社暂且不论,就是连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这样的国家级出版社都面临着经营上的困难。正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才使得图书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短期化、重复化现象,在品种空前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库存上升、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的问题。

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就要随时关注图书市场的变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要多逛书店,大到图书大厦,小到旧书摊,都要经常去看一看,看看哪些书供不应求、不断重印,哪些书长期积压、无人问津,哪些书想买却买不到。第二,要多参观书展,增强对图书市场的感性认识。在书展上,可以充分感受到图书市场的竞争气氛,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读者对图书市场的反应,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冷静客观。第三,要多收集书目,一方面是增加图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了解不同出版社的出版重点和出版特色。第四,要多去图书馆、资料室浏览图书,借以掌握图书的构成情况和众多学科图书的分布情况。

三、养成为图书纠错的习惯

图书是一种文化产品,凝结着作者、编辑、校对、印刷、装订等众多环节人们的劳动。由于它的生产过程复杂,图书中的差错在所难免。但有些差错则是不能原谅的,那就是由于作者、编辑、校对人员的不认真、不负责所导致的知识性、事实性差错,即通常所说的“硬伤”。图书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硬伤”。比如,有一本《齐白石书法》,文字量很少,大部分内容是图,应该说编辑的劳动量不是很大,但却是错误百出。比如把“楷书”标注为“隶书”,把“隶书”又标注为“篆书”。这些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出错的主要原因在于编辑人员的疏忽和草率。养成给图书纠错的习惯,实际上就是锻炼、培养自己的编辑能力。

除了自己随时发现图书中的差错之外,还要随时留心报刊上的纠错、补正文章,或是收集剪贴成册,或是直接在相关的书籍上进行订正,使自己所拥有的版本更为完善。假如有机会重印、重编时,自然就会省去很多力气,而且会使新版本胜人一筹。

四、多读“书话书”

“书话”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说得宽泛一些,书话堪称散文的一种,凡是以书籍为谈论对象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书话”。比如,有关书的掌故,书的版本,读书人的情趣、逸事等,均可以归入书话的范畴。恰似唐弢所说:“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多读书话书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书的知识,比如图书的出版经过、图书的遭遇、版本的变迁、文坛的掌故等等,借此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图书版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书话书,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发现有意义的选题。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书话书,分别是唐弢的《晦庵书话》、郑振铎的《西谛书话》、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孙犁的《书林秋草》。这些书,写得都很有趣味性,读起来也不感到吃力,能够从中得到很多收获。

五、多读编辑家、出版家的传记、回忆录以及出版机构的纪念集

中国有着非常优秀的编辑出版传统,在历史上取得过骄人的业绩,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宋代的司马光,明代的毛晋、胡正言,清代的纪昀,近代的张元济、陆费逵,现代的鲁迅、叶圣陶、邹韬奋等,都是非常有成就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们的编辑、出版思想和实践活动,都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尤其是近现代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格对于我们学习编辑出版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向大家推荐几本书:张人凤的《智民之师张元济》、赵家璧的《编辑忆旧》和《书比人长寿》、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陈原的《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往事:“如歌的行板”》等。

六、多读编辑家、出版家的文集

编辑家、出版家的文章不同于纯学术论著,没有太多的学院气,大多写得比较平实、亲切,读起来不是很吃力。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作者长时间从事编辑和出版活动经验的总结,富有真情实感,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对于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同学是难得的好教材。

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建议大家读以下几种:《陈原出版文集》、《王子野出版文集》、孙犁的《编辑笔记》等。

七、多练笔,尝试写一些图书广告和书评

前些日子与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聊天,他说作为一个编辑,一周之内至少要翻三本新书,一个月之内至少要写一篇书评,这样才能找到做编辑的感觉。我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

写图书广告、书评是编辑、出版人员的基本功。广告和书评不仅有扩大书籍影响、提高出版社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且可以引导读者的阅读选择、阅读趣味。过去的图书非常注重宣传,往往会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图书和出版社的影响,比如在图书的封底、折口、版权页、护封等处介绍书的内容和出版社的其他出版物。而且,这些广告大都写得文采斐然、耐人寻味,富有“书卷气”,而少“铜臭味”。尤其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图书广告,已经成为鲁迅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千古绝唱”,是很好的范本。

不客气地说,现在的编辑大多不写广告,而且也不会写广告,即使写了也类似八股,一无生气,二无文采,三无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不能不承认,与一些药品、化妆品、服装、电器等广告相比,目前图书的广告最缺乏吸引力,最为陈旧落后。尽管一些药品、化妆品广告有低俗之嫌,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广告的确是挖空了心思,开动了脑筋。

八、多读与编辑出版有关的报刊

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现代意识和扎实功底的编辑人才和出版人才,而编辑人才和出版人才一项重要的品质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眼界开阔。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多关注一些与编辑出版相关的报刊。比如,报纸类有《文汇读书周报》、《中国图书商报》等,期刊类有《中国编辑》、《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史料》、《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等,另外,《新华文摘》中的“读书与传媒”栏目也值得关注。

九、尝试编辑或制作一本书

从自己平时对图书市场的观察出发,以自己平时积累的资料为基础,选准一个题目,编一本有价值的图书。在编辑过程中,自己写出版说明,自己编排目录,自己写题注,写作者介绍,写编后记……然后向一家适合的出版社投稿。能够出版更好,不能够出版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在编辑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决定取舍,如何确定体例,如何撰写题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获得平时得不到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图书和资料。

另外,就是尝试自己制作一本书,或者是把自己的习作,或者是把几个同学的作品搜集、编排在一起,自己编辑、校对,自己设计封面、版式,自己装订,自己写广告、书评,从中体验图书出版的全过程,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十、要在“杂学”上下工夫

“杂学”是针对专门的学问而言,通常含有贬义。就如同许多人轻视编辑工作,将编辑称为“杂家”一样。实际上,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杂家”比成为一个专家难度要大得多。照我的理解,真正能够称为“杂家”的,必然是“大家”。说得再明确一点,真正的“杂家”就是“博学家”。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大家”不是“杂家”的。远的不说,近一点的,我们所熟悉的鲁迅、郭沫若、钱钟书、周振甫、启功等成就斐然的大学者,又有哪一个不是“杂家”呢?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那个时代的出版物质量大都比较高,很少有明显的差错,而现在的出版物却常常错误百出,竟然是“无错不成书”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个时代编辑的水平比较高,尤其是在“杂学”方面,与作者不相上下,因此才能为作者把关。而现在的编辑主要的缺陷在于“杂学”的储备不够。一个编辑平时所面对的是知识背景不同、文字风格各异的作者,这些作者的劳动成果都要汇集到编辑手中,如果编辑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做好编辑工作的。下面举例说明。

鲁迅1912年7月23日日记中有“作均言三章”一句话,有的编辑认为“均”是“韵”之误,是鲁迅写了错字,径直改为“作韵言三章”。实际上,“均”是“韵”的通假字,鲁迅对此极为熟悉,并没有写错,因此不能擅改。

我们不一定必须成为书法家,但应该具备辨别书体(篆、隶、楷、行、草)的能力,同时也应该能够借助有关工具书辨认篆书、异体字,不然就会出笑话。比如,有一本《鲁迅藏画欣赏》的书,其中附录了一张鲁迅友人刘笠青画的《天风海涛》。前三个字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涛”字的写法则有些特别,是用汉魏时期印章用字(称为“缪篆”)书写的。该书作者将其误认作“泻”字,并在书中做了如此的解释:“《天风海泻》为水墨写意之作,笔墨浓淡有致,海水与树木动感分明。不过,题为‘海泻’,似有不确,因画面并未见海水汪洋,且写一小舟,上立一人,更示人以放舟江河之感。”画家并没有写错,篆书的“涛”字通过查阅清人桂馥的《缪篆分韵》就可解决,但作者和编辑对此都不熟悉,因此出现失误。

作为未来的编辑,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杂学。比如,文字学、版本学、目录学、避讳学、音韵学、书法、篆刻、绘画、诗词、音乐、舞蹈,等等。那么,如何在“杂学”方面下工夫呢?能否找一两本书来奠定自己的“杂学”基础呢?不能。就如同我们上面提到的“杂学”实际上就是“博学”一样,要做到“博学”,除了博览群书、勤学好问之外,没有更好的途径。

同类推荐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热门推荐
  • 雪冥幻剑

    雪冥幻剑

    北凉有深山被称为鬼地方。南北二城间有客栈为花满楼。不成文的规矩,百里追杀的刺客,山林峡谷中的大阵。那一道可夺舍的残魂携着无尽的后患逃离时,注定要为平静了三百年的苍云帝国,投下一块巨石。整个大陆的风雨从这里开始!
  • EXO之那颗星辰

    EXO之那颗星辰

    “朴灿烈,你站着别动哦~”说完少年的脑袋就被少女“亲切地抚摸”……是啊,温润如他,她的任性他都会包容,幼稚如他,会为一点点小事而喋喋不休,少女无法想象那样一个如星辰般闪耀的少年竟会在她的世界出现,他的光芒太刺眼她却如此渺小……
  • 一诺今生

    一诺今生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而时光是我给你的答案7岁她遇见他,那时他是西域人人尊敬的“释难天”,她则娘亲重病寄人篱下13岁她再一次遇见他,他情殇只影早已不记得她,她是流浪大漠的孤女被他收留他和她之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霸道总裁的贴身男魔

    霸道总裁的贴身男魔

    夜神回归帝都开起了出租,可这一个个的美女不能错过。谁是总裁,管她的,美女是我的。求你有点深度行不行,管你黄瓜用的有多好,老子下面很好吃。。。
  •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月儿,等我回来后,我们一起看月如何?”他白衣飘飘,倚在树上,眼中浓浓情意,笑眯眯的望着她那妖媚的容颜。她没作答,只是望着前方,却轻轻一笑。--那时。她捧着手中那轻轻浮起的粉末,热泪一拥而上。“你不喜我杀戮,可是这世人却因我的存在而置你于死地,你同我约定好看月,我也随你与世隔绝,可如今,我是否该重新恢复原貌呢”
  • 北京,青春十年

    北京,青春十年

    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路冉,因机缘巧合来到北京,在一家保健公司做行政,并结识了视她为女王陈迪。就在两人准备谈婚论嫁之时,却因暗恋陈迪多年的楚燕不得不分手,陈迪无奈跟随楚燕一起出国。路冉感情破碎,又遭遇职场挫折。年轻气盛的她选择了重新开始,在之后的几年里,经历了几次感情失败,体会了许多职场的人情冷暖,勾心斗角。而立之年的她厌倦了,她辞去了经理之职,用尽积蓄在京郊处开了一家民俗客栈,她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客人,记录着他们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陈迪的客人出现在她面前,她泪流满面,在分别近十年后,他们终再相见,可在彼此都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后,他们还能终将一起吗?.........
  • 陌倾月心

    陌倾月心

    因一场误会,她离开了他,虽后又在游戏中遇见了她。是继续澄清之前的误会还是和他人一起走呢?
  • 穿越奇缘:穿越时空来爱你

    穿越奇缘:穿越时空来爱你

    哦呵呵呵呵呵,睡个觉都能穿越,作者你也太草率了吧,戚夏觉得这辈子遇见墨辰以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穿越过去就要被逼婚,哼,我逃,虾米,不就不小心在逃的路上看了你的全身嘛!就要我负责,什么嘛!请看女主大大勇斗男主大大吧!
  • 兽与武

    兽与武

    被拯救的孩子,被遗忘的时间,变强,变得更强,活着,就是要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