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500000036

第36章 文学理论读者向度(6)

(2)读者创造意义

有人从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角度谈论读者的接受活动,认为文本的意义从来就不是自我陈述,读者必须作用于材料才能使其产生意义。换言之,文本的意义不是固有的,而是由读者创造的,因此要对那种从作者的意旨出发理解文本意义的做法持保留态度。由于作者的意旨是通过语言惯例和规范的潜力以语词逐一表达的,因而它就有可能被读者在意识中加以理解,因为读者接受的语言惯例和规范与作者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文本中尚有未被陈述的空白和未被解释的未定点需要读者进行想象和填补。该派理论家不愿意承认读者是通过文本理解作者的意旨之类的观念,因为如果承认这一观念的话,读者在逻辑上就不是意义的创造者了。

对此,有些理论家并不认可,他们反对过分抬高读者的地位,认为把作者的原意看得无足轻重或是干脆脱离作者创作的文本谈论文学接受的问题是很不明智的,并列举了许多例子:自古以来,“知音其难哉”的感叹除道出了作者意旨的真实存在及其重要性之外,还强烈地流露出了对“未必得秉笔之人本意”的遗憾。鲁迅曾强调:“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马克思也曾说过,把文学作品同活生生的、历史的人的“主体”——作家或诗人割裂开来,乃是“醉心于笔的神奇力量”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作者作为文本的创造者,肯定拥有接受者没能体会到的某些东西,对自己文本的原意总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作者对自己的文本进行释义时肯定更有权威性。

虽然理论上是这么提倡的,然而,他们同时又承认,对于作者是否就是文本的最佳接受者、作者的意旨是否就是文本的意义本身等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像赫什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原因在于,一旦追究作者的意旨究竟是什么,就进入了对作者意旨的一种猜测状态,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种困难:我们怎么才能一致地确认作者实际的、复杂的意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它等同于文本的真正意义?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主体的接受意识绝不是一种被动的真空状态,而是既具有自我属性又具有前理解的历史属性的特殊结构。因此,接受者对作者的所谓意旨的接受是不可能达到完全同一水平的,换句话说,接受者几乎不可能“还原”文本作者的原意,否则,曹雪芹还何必在《红楼梦》的扉页上写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类的感叹呢?其次,在实际的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偏见和误解往往同准确的理解混杂在一起,这种误解有时甚至长时间地流行于世。如果像赫什那样把作者的意旨等同于文本的意义,那就太武断了,否则可能会把接受降低为一种纯粹的顺应性活动,而这恰恰是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不能认可的。

由于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既不愿把文本提到显要的位置,也不愿把作者的意旨看得举足轻重,因此,论证读者反应的主导性就成为其主要兴趣所在。克罗斯曼在《文本中的读者》里甚至指出,“作者创造意义”仅仅是“读者创造意义”这一更为普遍的真理的一个特殊个案,这就把读者放在了比作者更高的位置,并由此出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作品文本的意义就是读者的感受本身。

客观地说,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对理论的建构是有贡献的:第一,它扩大了理论研究的视野,使文学研究从载体向度注重文学表情、达意、言志、载道的功能及本体向度过于注重文学的独立自足等片面性中挣脱出来,有利于人们对文学活动的总体过程进行全面的认识。第二,根据“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区分,有益于人们深化对“文学效果”的正确认识。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认为,“第一文本”不同于“第二文本”,文学效果的相当一部分是读者创造出来的,这种观点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我国,沈德潜曾在《唐诗别裁》中提到:“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发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读者的“各有会心”,来自于作品的第一文本、当时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种条件、读者的心理气质等许多因素的综合,不能把读者的“各有会心”与作者之“用心”划等号,可见,借鉴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探讨读者的接受特点与文学效果的复杂关系。第三,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丰富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特性的认识。西方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的“诗无达诂”等说法历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如果借助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关于作品文本的不确定性、召唤结构等观点,就可能获得相对合理的解释,从而使文学理论研究不再停留于经验描述上,而是可以深入到作品的内部结构去进行细致研究,这对于文学理论回归其自身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赋、比、兴”之说,关于“兴”,大多解释为创作中“引譬连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等神思过程,如果将“兴”引入读者的阅读接受,也可以描述作品触发读者而产生的创造性思维,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完整的文学活动包含作家、作品和读者三个因素,这三者又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单独抽出某一因素进行研究,只能获得局部的、静态的认识,必须站在当代各类学科发展的新的制高点上对文学过程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前苏联学者梅拉赫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指出构思、作品、接受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复杂过程,统一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法则之中。生活本身的内在冲突,决定了作家、作品、读者的深层统一,因此反对将文学接受的问题孤立化、绝对化,而是强调对作者的构思、作品的创作、读者的接受等环节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这样的理论态度是值得认同的。

尽管如此,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正如有的理论家指出的那样,它所倡导的新观念主要是视角的转换,既没有发现新的研究对象,也没有提供新的方法论,而且在这种转换中,往往重视读者而轻视作者与作品,甚至把读者当成唯一的研究视角,把从读者角度所能看到的东西当成文学的唯一内容,因而在文学的本质等问题上片面地把读者置于核心地位,这同样是偏颇的。因此,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它不过是一阵终将流失的狂热,是从价值绝对主义走向价值相对主义。

在我国,对观众、读者及对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的片面强调,导致了“观众是上帝”、“眼球为王”等主张的出现,创作者特别是影视制作者忽视了斯大林提出的作家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观点,淡化以至消解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把“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演绎成了“为娱乐大众服务”,甚至提出了“娱乐片本体论”、“收视率至上”等偏颇乃至错误的理论见解,致使荧屏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充斥着“拳头”、“枕头”、“无厘头”,流行着“辫子风”、“戏说风”、“奢华风”,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观众是上帝”等提法,表面看来好像是出于对观众的重视,实质上是出于对利润、对金钱的追逐。把观众看成是“上帝”,原因就在于瞄准了观众口袋里的钱。仲呈祥先生指出,人类有两种消费,一种是物质消费,进商店买东西,提“顾客是上帝”,刺激消费,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的;但在精神消费领域,倘若盲目地把消费对象当成“上帝”,就可能使某些作品消极地适应当代观众中尚存的落后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因此,他提出了“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的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经典作家强调“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鲁迅先生则致力于通过创作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其相同之处在于强调文学艺术对大众审美心理的提升。这是我们理解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的“度”时需要注意的。

同类推荐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每天在这条街上遇到无数个人,只有你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人要往前走,不可以经常回头看。”可是我不回头就看不到你,回头,就会摔跟头。你不知道,我甚至想要离你远一些。你不知道,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本书收录了作者拥有极高点击率和广泛好评的随笔日志,以青春励志、男女情感、异国生活,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既接地气,又有人文情怀。以其犀利幽默,诙谐风趣、时而冷静、时而温暖、时而治愈的笔锋去描写作者身边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慢慢的讲诉给读者。
  • 疼痛与唤醒

    疼痛与唤醒

    敬畏诗人,我将贴近诗歌;敬畏诗歌,我将抵达灵魂。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热门推荐
  • 鏡界千年之约

    鏡界千年之约

    原本世界被封为两部分,物质界和虚无界.魔神生存的虚无界拥有无比强大的能量,但狂躁的能量让他们只有杀戮.物质界是人类掌控的世界,这个世界拥有的只有创造,但是却也创造了欺骗,懦弱和感情.这两个世界像是一个残酷的父亲一个善于欺骗但又拥有创造生命的母亲.他们共同孕育了另一个世界镜界这里有魔兽,有人类有杀戮有创造有欺骗,这拥有另一个名字---圣兰异域。
  • 仙武微商

    仙武微商

    陈小旗打开新手机的微Q,公众号,笑傲江湖,这是什么鬼?购物商城中:初级猛兽奴役卷轴,辟邪剑谱,点石成金棒,青铜圣甲虫,暴雨梨花针等等物品赫然在列。朋友圈内:要是能把任婷婷泡到手,我宁愿少活十年!——僵尸先生之秋生“苍天大地啊,谁能告诉我,这微信是咋回事?”ps:已有近百万字完本上架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本书不狗血,不小白,毒点少,亲们请放心品尝。
  •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远的第一天

    永远的第一天

    粉白的花瓣如雪花纷纷落下,她的鲜血染红了他的整片视野。从此,他的爱情再也没有超过一天。然而另一个女孩突如其来地闯进了他的生活。她的狡黠,她的霸道,她的不按牌理出牌,让他的生活从此兵荒马乱。当朝生暮死的爱恋结束,一天的结束是否代表着永远的开始?
  • 来雨传奇

    来雨传奇

    他是一个从出生就极为不平凡的人,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霹雳雷声而诞生了的他,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一个另类的传奇。他从小时候就记忆力超群,天赋异禀,从他的出生到走向辉煌和成功,经历了诸多坎坷和不平,并且每次遇到挫折和困境总得贵人相助,使其逐渐走向人生的巅峰。他的大喜大悲,感天动地,他的大起大落,曲折离奇。这就是他——一个人演绎的传奇!
  • 假装安宁

    假装安宁

    爱情不过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游戏。谁输了谁,都没有关系。她曾经害怕自己失去他,直到她失去她最亲近的人。叶梓宁,叶梓安,有人曾祝愿她们一世安宁,可谁又知道,她们的出生与成长,就注定了她只能假装安宁。上一代的恩怨,这一代的情仇,是谁错爱了谁,是谁背叛了谁?
  • 仙幻传奇

    仙幻传奇

    31世纪,人类科学家成功的开发出了名为“仙幻”的超级芯片,据说,利用“仙幻”芯片,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超人般的实力。到了51世纪时,逐渐完善的仙幻系统已经被分为修真系,机甲系,魔法系,古武系四大流派,除此以外还不乏其他稀有派系,如:异能系,召唤系,斗气系,念力系,……在这个仙幻时代的宇宙纪元,属于弱势的古武系中的一名小小学员,开始踏上了重振古武系之威,纵横大宇宙世界的道路!
  • 余生,安好

    余生,安好

    这是一个关于聪明小白兔和狡猾大狐狸的故事。希望喜欢~比哈特!
  • 盾击天灾

    盾击天灾

    末日中挣扎艰难中求存,当不可抗拒的末日天灾降临,你是选择勇敢战斗还是在强者的光环下苟活偷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