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500000027

第27章 文学理论本体向度(4)

后来,兰色姆倡导“本体论批评”,其中被他称为“本体”的,主要也是指文学的形式,代表着本体向度的文学理论最高的追求,这一观点在兰色姆1941年所写的一篇发言稿中讲得比较清楚。在这篇文章中,兰色姆提出了“构架—肌质”论,并对“本体论批评”做了具体说明,他用房子作比喻,将诗分解为构架(structure)和肌质(texture)两部分,对于这所房子来说,墙属于构架,是功能性的,而墙上的装饰比如画等则是肌质,虽然肌质在逻辑上与构架无关,但对住在房子里的人来说,肌质则是他的全部享受性感觉的来源。具体到诗歌,兰色姆认为能用散文加以转述的东西就是构架,不能用散文加以转述的就是肌质。两者之间,兰色姆选择了肌质,他说:“对于诗的逻辑内容加以重叙或者甚至于加以评论,本来不算得是特别富于推理或者追求事物本体的活动”,“如果一个批评家,在诗的肌质方面无话可说,那他就等于在以诗而论的诗方面无话可说,那他就只是把诗作为散文而加以论断了。”

在兰色姆的这一理论中,构架是能够转述的东西,相当于传统文学理论中的内容,而肌质相当于形式,兰色姆认为只有诗的肌质才算是追求本体的活动。这种以形式排斥内容的做法,被后世的理论家称为“典型的形式主义”。对“文学研究的题材”即对象给予独特的界定,这是俄国形式主义和以兰色姆为代表的新批评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与传统的载体向度的文学理论显出极大区别的关键所在,而一种理论怎样解释它的研究对象,将决定这一理论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在传统理论家那里,要弄清文学艺术作品的本源,需研究作品与作家、作品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文学成了一种工具或载体,这在前文已经做了深入探讨。

对本体向度情有独钟的理论家坚决反对这样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文学中的思想根本不能独立存在,思想与现实一样,只是作为素材的一部分进入文学作品之中,而这些可以获得的素材是由作品中的功能手法从文学角度加以运用的。正如雅各布森所说的那样,“实质上我们处理的不是思想,而是词语事实”,这是形式主义者将传统的内容高于形式、思想大于艺术的观点予以倒置的又一例证。如前所述,在传统文论中,形式作为一种“装饰性的附加物”,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内容,形式依据内容的需要而改变,这一看法是把重点放在内容而非形式上的;俄国形式主义者则认为内容从属于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并不能单独存在,形式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由其他形式决定的,这是本体向度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中的思想不能独立存在的另一种表现。

总之,从文学理论研究中的特定主客体关系方面说,形式主义理论向度不再是载体性质的,而是指向了文学本身;文学所服务的对象也不再是某种事物、某种现象或某个人,而是文学自己,从而使本体向度的文学理论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理论范式。虽然文学理论的本体向度在各国、各派、各个理论家那里侧重点不同,话语形态各异,理论背景、适用范围也不尽一致,但它们在生成过程中显出的共同的本体向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文学理论的本体向度与科学性

形式主义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很响亮的术语,那就是“文学科学”。他们认为,只有坚持文学的独立自主性,只有在文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坚持客观的科学态度,并对文学事实进行观察与描述,才可能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因此,他们在“文学性”的概念之下对事实与价值、语言与思想等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文学科学”的设想。他们坚决反对学院派对文学所进行的实证主义研究,虽然实证主义者也声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但形式主义者提出了新的“科学”概念和标准,从而使两者的文学研究在逻辑起点、理论观念与方法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种种不同。不但如此,形式主义者还对实证主义理论大加批判,极力纠正实证批评给文学研究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形式主义范畴内的“科学性”离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性有一定的距离,但形式主义者致力于回到文学自身谈论文学理论问题,并对文学事实、文学价值等分别进行了探讨,这种主观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这样。在此过程中,任何科学性的努力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有助于科学自身,尽管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偏颇倾向。正如艾亨鲍姆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什么完全现成的科学,科学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存在的,而不是在建立真理时存在的。”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谓的“文学科学”,建立在让文学恢复其独立性的基础之上,它更多地是指建立一套特有的文艺研究方法,建立起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俄国形式主义者声称,他们的研究目的“只在于试图创立一种独立的专门研究文学材料的文学科学”,此处所谓之“科学”,实际上是“严格而有系统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的作品成其为文学的东西”,从而将文学自身的本体特点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书中之所以用“本体向度”进行命名,原因正在于此。

本体向度的文学理论虽然也像载体向度的文学理论一样探讨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但两者在理论旨趣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载体向度的文学理论把作者或社会放在第一位,着重探讨的是文学在表情、达意、言志、载道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或所起的作用;俄国形式主义者则认为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所在,只有通过艺术“程序”的分析,才能找到文学的内在规律,也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换言之,只有这种特性才能使文学艺术作品与其他物品严格地区分开来,也只有这种特性才能成为“文学科学”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由此可见,本体向度的文学理论是以文学自身的独立自足性作为理论根基的。以艾亨鲍姆为例,据安.杰弗森等人所著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记载,艾亨鲍姆曾声称,“我们不是形式主义者,如果你愿意,我们是特异论者。”也就是说,他们专心探讨的不是文学的一般性质,而是文学相对于其他对象的差异性或独特性,这是文学科学之所以具有文学性的原因。以此为基点,他们认为文学研究也应该是自足的,传统的文学理论囿于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东西进行阐释,这才导致文学理论误入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之中,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至于如何才能达到建立文学科学的目的,形式主义者说得很明白,“如果文学科学希望成为一门科学,那么,‘设计’就应是其唯一的‘主角’。”具体而言,设计是作品的构成形式,即结构艺术作品的方式,它不关乎内容,否则,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就很难保证了,可见这种所谓的“科学性”主要指的就是艺术形式。具体说来,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作品本身是文学这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必要借助于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来说明文学自身的存在和演变,研究文学应该让作品自己说话,而不必借助文学之外的其他材料来证明,这就需要将文学性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成为一门独立的、统一的、科学的学科。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尽管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创作出来的,尽管也渗透着作者的个性和情感,但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独立于作者和社会之外,同时纳入了自己的运行轨道,并可以提供一些相对固定的文学事实。形式主义者还确定了建立文学科学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对文学事实、文学价值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1.文学事实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事实”一词出现的频率都是相当高的,而且它的含义也被大家所熟悉,但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人们对文学属于何种“事实”、“文学事实”的概念如何理解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因而引起了不少争论,并派生出许多互相矛盾的理论问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概念的明晰是保证理论有效性的基本前提之一,而要明确一个概念,有两种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思路,一是划定这个概念的适用范围,明确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即从外延上界定它;二是明确这个概念的内涵,即以定义的方式指出其本质特征。

从外延来说,人们对“事实”的区分是相当模糊的:有时它与评价、判断相对;有时与价值、目的相对;有时与情感、态度相对;有时与幻想、想象相对;有时与推测、预言相对;有时与法则、规律相对;有时与观念、理论相对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要想明确“事实”这一概念的含义,最好先从它的内涵入手。

从内涵来说,何谓“事实”依赖于人们所讨论的问题,及关于“事实”一词的用法和语境。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关“事实”的定义至少有以下几种:

(1)事实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事件及其过程

这一定义具有本体论意味,但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为它只强调了事实先在于人或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性,甚至可以说是与人无关的。比如,罗素认为“事实的意义就是某件存在的事物,不管有没有人认为它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显然与文学“事实”的内涵不相吻合,因为文学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产物,是一种“属人”的存在,而这一定义未能就“属人的”事物是否构成事实加以明确表态。这样来界定“事实”,固然符合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却没有触及文学事实中的主客体关系,因此,事实被等同于一种纯粹的“自在之物”,并被用于唯客观主义式的理解和阐释,自然主义、实证主义等对文学的解释即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2)事实是主体关于客观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的反映与把握

这一定义带有认识论印记,它表明事实不仅不是外在于人的,而且是与人相关的,是主体的实践与认识活动的结果。从客观事物、事件等只有进入人的现实活动、进入人的视野才有意义这一方面来说,该定义有其合理性,但它混淆了事实与对事实的认知,因而也是科学的文学理论研究所不能认可的。原因在于,事实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的认知能力则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对事实的把握不仅有一个过程,而且不同主体面对同样的对象时所把握的“事实”常常不尽一致,这从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多种多样的定义即可略见一斑,前文所述的卢卡契、阿多诺、伊格尔顿等人对“文学现象”的不同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甚至有时可能偏离事实真相,并出现言人人殊的“事实”,在此,之所以会出现对同一事实的不同理解,历史之维固然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人们的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事实是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状态

相对于文学事实,这是一种比较正确的理解。因为事实的根本特性在于它是不依赖于主体的观念、意向等的客观存在,这是理解作为文学理论研究对象之“文学事实”的关键所在。其中,事实既可能包括客观的因素,即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的客观存在及其现实状况,又可能包括文学所反映的人本身的主体性事实。有的学者指出,事实是“通过主体本身的存在和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即“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客观事实”。这一定义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它把事实“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进行把握,坚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不但肯定客体本身的存在是事实,而且肯定人、社会、主体的存在是事实,还肯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事实,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可能避免两种错误:一是它坚持事实的客观性,把一切并非客观存在的、观念的、精神性的、主观性的对象排除在事实之外,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二是它也避免了像俄国形式主义者那样把“文学事实”局限在设计、手法、语言等形式特性上的偏颇倾向。

笔者认为,文学事实指人的文学实践和文学认识活动及其对象自身的客观存在状态。从这一理解出发,尽管“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客观事实可能是存在的,但那种“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以此观点对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谓的“文学事实”进行评判,比较能够说明问题。任何事实,只有通过人的活动,只有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后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这样的事实才是对人有意义的,文学事实正是这一“属人”世界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论科学性问题。也正因此,俄国形式主义者虽然致力于建立“文学科学”,但其科学性是有限度的。因为其中的“文学事实”具有特定的所指,这一概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文学体裁及其与“文学性”的关系而言的,如果说具有“文学性”的“材料”、“程序”等可以称为“文学事实”,那么,他们认为传记中所体现出来的错误倾向则应该彻底加以批评。

同类推荐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天水日报社张天元同志撰写的《生死大穿越》一书行将付梓,嘱我作序,我有感于他的这种勇敢元畏的探险精神和职业追求,赞赏这次有意义的行动,故欣然应允。作为一名地方报的记者,张天元同志参加了""中国记者2003西部科考探险活动""。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也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对参加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l当时,全国有40多家新闻媒体的100多名记者报名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的挑选,只有13名记者当选为探险队队员,张天元同志是其中之一。这次活动要穿越罗布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藏北羌塘四大元人区,并进行科学考察和多方面采访报道。
  •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皮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热门推荐
  • 被神遗弃之后

    被神遗弃之后

    都说神创造了这整个世界,但当这整个世界都被神遗弃之后呢?一天两更,一更两千字,不是大神,写的不快。更新时间,如无意外,每天早晨八点半,晚上八点半。
  • 晚上八点半的星光

    晚上八点半的星光

    夏侯雨滢与夏侯雨欣的故事,矛盾,谅解,尽在本书。妹妹诬陷姐姐,姐姐又何去何从?当一切真相大白,这场大戏又该怎样落幕??
  •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神封灵

    九神封灵

    他是英雄,万人敬仰之姿。亦是枭雄,傲视群雄之志。英雄也好,枭雄也好,他无视众说。他是好人,每每深情重义。他是坏人,又常心狠手辣。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他问心无愧。英雄?或者枭雄?好人?亦或坏人?行走修灵界,混世生死中,他不过为了生存。
  • 绝代懒妃

    绝代懒妃

    风家三小姐风梦,标准21世纪的宅女,闻名网络世界,一手黑客技术出神入化,好奇心害死猫,某女就是因为看了一个帖子,一朝穿越。【温柔男主】他,是三皇子,不足二十,却是册封逍遥王,号称紫衣王爷,流华剑出,人血祭祀,阴晴不定,冷酷残暴等名词,都是他的标记。初见时,他被风梦摆了一道,从此可怜兮兮当奶爸。【最懒女主】她,是丞相府的嫡女,一身紫裙,凤头琴起,琴声落,杀人无形,可爱,才华横溢之下,那是怎样一颗充斥残忍,却又善良的心。再见时,风梦琴曲被他听见,从此牵绊一生,为她剔骨头半生。【可怜男2】他,苦练十几年,只为配得上她的血统,为她倾尽一切,最终,换得不过是个朋友的牵绊。【可怜女2】她,暗地埋伏数年,只为讨他欢心,却知,她不过是一枚棋子,只能仰望他们,暗地里祝福。
  • 有朝一日权在手

    有朝一日权在手

    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第一部作品,希望大家支持
  • 龙形战纹

    龙形战纹

    永恒?永恒存在于不朽。我不是不朽。我只是个凡人。凡人之躯,凡人之心,凡人之思想。但……我会成为不朽。命运的塔罗牌上呈现着空白。空白……是留给生灵书写的开始。我!将是不朽,即是永恒!
  • 天使法则浅浅的爱

    天使法则浅浅的爱

    一场地震夺走了她所有的幸福,她从此成为了地震遗孤。漂亮妈妈的领养,本是一个善意的帮助,却开启了她的宠物人生。此后,她只为了身份而存在,却在追逐身份的途中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她孤注一掷,失去了最后一次获得幸福的机会。亲情、爱情、友情,所有的一切—撕裂,折断,碾碎,只为了最初的执着。善良与邪恶幻化成足以吞噬她的爱,那么汹涌,不知该如何平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禁忌之憾

    禁忌之憾

    长安与诺夏的纠葛,你呢?又在思念着谁?又在被谁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