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300000038

第38章 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生成的原因(5)

1944年3月16日,《新中国报》报社举办了一次“女作家座谈会”,与会的有张爱玲、苏青、关露、潘柳黛等。会上,报社主编鲁风提出“读书与消遣”问题,由大家依次回答。张爱玲在答及“消遣”时表示:“从前喜欢看电影,现在只能看看橱窗”。张爱玲爱看橱窗,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还回忆起“有一次在多伦多街上看橱窗”的情景。她也懂得广告,在《天才梦》中,她大揭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短处”,也毫不讳言自己“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欣赏雨夜的霓虹灯”。在《论写作》一文中,她这样描述自己对广告的态度:

我们家里有一双旧式的朱漆皮箱,在箱盖里面我发现这样的几行字,印成方块形:

“高州钟同济铺在粤东省城城隍庙左便旧仓巷开张自造家用皮箱衣包帽盒发客贵客光顾请认招牌为记主固不误光绪十五年”

我立在凳子上,手撑着箱子盖看了两遍,因为喜欢的缘故,把它抄了下来。还有麻油店的横额大匾“自造小磨麻油卫生麻酱白花生酱提尖锡糖批发”。虽然是近代的通俗文字,和我们也像是隔了一层,略有点神秘。

其中的原因,“我想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文字的韵味”。

这种“文字的韵味”究竟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的上海,商品社会的一些特征已经较为明显,文化舶来品并不罕见,除了漫画书、卡通影片外,常以漫画为表现形式的广告影画更是随见于报刊媒体、商店橱窗。而张爱玲对它们,除了具有一般女孩子通常的兴趣外,还多一道艺术的眼光,这使得她的观感与心得也较之他人多一些”。根据张爱玲保存下来的第一封投稿信的手迹判断,张爱玲9岁时即开始向报社投稿。稿子是投给《新闻报》的,虽然几次投稿都杳无音讯,但以张爱玲的年龄和天赋,决不会贸然去投稿,她家长期订有这份报纸,因此,她一定是研究了这份报纸的内容以后才毅然去投稿的。《新闻报》是一份走商业路线的报纸,虽然比《申报》晚出21年,但创办之初就以“轻政重商著称”,“在广告方面十分讲究策略”,“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它的广告在报界中推为独步了”。可以断定,《新闻报》上刊登的文字对张爱玲的影响是必然的。在《必也正名乎》中,张爱玲表示:“我看报喜欢看分类广告与球赛,贷学金、小本贷金的名单,常常在那里找到许多现成的好名字。譬如说‘柴凤英’、‘茅以俭’,是否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她读出了广告中的名字富有意味,“茅以俭的酸寒,自不必说,柴凤英不但是一个标准的小家碧玉,仿佛还有一个通俗的故事在她的名字里蠢动着”,并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我希望我能够写篇小说,用柴凤英作主角”。

她的《琉璃瓦》中的姚先生在一家印刷所里做广告部主任,小说所写的就是“广告人”姚先生嫁女的“生意经”。姚先生大大小小有七个女儿,亲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窖”。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关于她们的前途,他有极周到的计划。第一个女儿按照姚先生自己的安排嫁给了自己供职的印刷所大股东的独生子,女儿却有意和娘家疏远了;次女儿自作主张,嫁了自己的同事某大机关的三等秘书。“一个嫁得不甚得意;一个得意的又太得意了,都于娘家面子有损”,姚太太静极思动,一心想在三女儿身上争回口气,成天督促姚先生给三女儿物色一个出类拔萃的乘龙快婿。姚先生注意到了“一个杭州富室嫡派单传的青年”,费尽心机安排二人见面,结果又阴错阳差,三女儿偏喜欢上了别人。

对广告发布的时机,张爱玲在《走!走到楼上去!》有过见解。她对自己编的一出戏非常自信,如果现在就在哪一家戏院里演着的话,一定要想法子劝读者去看。“可就是不知什么时候才演得成。现在就拟起广告来,未免太早了罢”,因为“到那一天——如果有那一天的话——读者已经忘得干干净净,失去了广告的效力”。

对于广告的作用,张爱玲在《道路以目》中借自己钟爱的橱窗,也发表过意见:

橱窗的作用不外是刺激人们的购买欲。现代都市居民的通病据说是购买欲的过度膨胀。想买各种不必要的东西,便想非分的钱,不惜为非作歹。然则橱窗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的附属品了。可是撇开一切理论不讲,这一类的街头艺术,再贵族化些,到底参观者用不着花钱。不花钱而得赏心悦目,无论如何是一件德政。

因为相信广告的作用,当她的《倾城之恋》改编成四幕话剧,并由大中剧艺公司排演时,兴奋之余,张爱玲忍不住要自己为《倾城之恋》四幕话剧写宣传稿。在《我看苏青》一文中,她这样叙述当时的情景:

我自己为《倾城之恋》的戏写了篇宣传稿子,拟题目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浮起的是:“倾心吐胆话倾城”,套的是“苜蓿生涯话廿年”之类的题目,有一向是非常时髦的,可是被我一学,就俗不可耐。因为终觉得俗不可耐,只好放弃,索性叫做《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改编《倾城之恋》是她话剧创作上的第一次尝试。此时离她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才出版不久,好评如潮。因此,戏尚未上演,上海的宣传媒体就开始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不断有排演花絮被渲染,还有报道说张爱玲也将粉墨登场“跑龙套”,还有人吟诗作文加以鼓吹,上演前两天,上海《力报》上刊出了署名噤圆的《倾城之恋》七绝二首,大造声势。为推介自己的新作,她连写了《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和《罗兰观感》两篇宣传文章公开发表,进行自我推销。《倾城之恋》成功上演后,包括张爱玲好友苏青在内的上海评论界又连续抛出七篇剧评,以至于四幕八场的话剧《倾城之恋》连演八十场,场场爆满,可谓盛况空前,经久不衰。1947年12月,她编剧的电影《太太万岁》由文华电影公司出品。电影上映之前,张爱玲一如前法,公开发表《〈太太万岁〉题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和说明。而发表该文的《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主编洪深在刊出该文时,特加一则《编后记》予以推崇。洪深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有他的推介,自然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十几天后,当《太太万岁》在上海四家大电影院同时献映时,果然轰动一时,连续两周,即使大雪纷飞,依然爆满。事实上,对这种宣传手段所具有的力量,张爱玲是早已心领神会。

当她在“十里洋场”一夜成名时,《万象》杂志正在连载她的《连环套》,此时,傅雷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评论张爱玲的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在肯定张爱玲创作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十几天后,后来成为张爱玲第一任丈夫的汉奸文人胡成兰也推出了《评张爱玲》,热情地赞扬张爱玲。当两篇风格、观点完全不同的文章刊出后,上海滩原本骤热的“张爱玲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两人的文章都把张爱玲与鲁迅相比,特别是胡成兰有意加以渲染的张爱玲贵族出身,愈发引起了上海滩的侧目,她也立即撰写了长文《自己的文章》遥相作答。当轰动一时的闹剧《甜甜蜜蜜》上演时,导演恶作剧地安排剧中一个怪小姐穿着张爱玲最爱穿的晚清套装,分明在打趣她,可她一点也不介意,认为没准这样可以无形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在张爱玲的创作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广告技巧的巧妙运用。譬如,她轰动上海滩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的出版。在出版之前就已经造足了声势,先是打算交出版《万象》的中央书店出版,后又转交《杂志》社出版,期间,她与中央书店老板平襟亚之间因“一千元灰钿”稿费等问题而起的摩擦已在小报上传得沸沸扬扬,最终导致二人在《海报》上以一场笔墨官司收场。事实上,她在打算交中央书店出版时就已经想好了相应的促销宣传方式:用贵族家族的传奇背景去渲染《传奇》,她在写给中央书店老板平襟亚的信中这样说:“我书出版后的宣传,我曾计划过,总在不费钱而收到相当的效果。如果有益于我的书的销路的话,我可以把曾朴的《孽海华》里有我祖父与祖母的历史,告诉读者,让读者和一般写小说的人去代我宣传——我的家庭是带有贵族气氛的……”。在《传奇》出版前,她还抛出了活泼可爱的散文《到底是上海人》为即将面世的小说集做起了广告:“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还说“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她懂得上海人的心理,知道如何推销自己。所谓“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其实不然,《传奇》中的七篇小说所写并不全是香港,“《到底是上海人》的广告色彩颇为明显,有讨好读者(自然主要是上海人)之嫌”。与此同时,张爱玲喜欢的女作家苏青也在自己主编、张爱玲常发表文章的《天地》杂志第十四期的编辑后记中盛情赞扬张爱玲近期出版的《传奇》与即将出版的《流言》。战时的上海,物价飞涨,但《传奇》出版后,销路出奇地好,四天便一销而空,轰动整个上海。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艺术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艺术

    在相同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相同的从生到死,但每一个人都书写着不同的人生故事。有的人碌碌无为,贫穷一生;有的人叱咤风云,经天纬地;有的人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泽被后世;有的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青史留名;有的人留下了瑰伟的艺术,光烁古今;有的人创造了华美的篇章,留传万世。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之内,人生的道路如此截然不同?人的命运竟会出现如此天壤之别?问题的根本在于人们对于人生的掌控、对时间的利用。无数事实证明: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先掌控好自己的时间,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钟,让每一分钟时间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 文化西航,动力蓝天

    文化西航,动力蓝天

    书中介绍的中航工业西航的文化实践,是整个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实践的一个缩影。中航工业西航用它的实践,特别是用近3年多来他们在基本投入并没有大的增长条件下,企业销售收入却翻了一番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建设的力量,生动地诠释了实践创新的魅力,生动地展现了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文化耕心”工程,创造性地建立西航文化建设推进模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所有这些都会为中航工业开展集团文化建设带来一股强劲的春风。
  •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优秀的广告销售人员与一般的广告销售人员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善于提问和聆听,后者习惯喋喋不休地推荐广告投放方案。所以,要想成为广告销售高手(老鸟),不只要学习销售技巧和谈判技巧,更要学习提问与聆听的技巧,即是否善于闭上我们的“鸟嘴”。作者研究了几千个案例,涉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直邮、电梯、网络等各种媒体,结合切身实践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提问与聆听的三个套路和六个技巧,对广大广告销售从业人员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次修订根据广告销售发展形势进行了一些更新,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他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立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改变了传统营销的格局,大大扩充了营销的内涵,使得营销上升为一门科学。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全世界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企业家,帮助无数企业走出了销售困境。《科特勒营销微语录》集合了科特勒一生重要著作及其一些演讲的思想和语言精华,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特勒的营销精义。“科特勒微语录”部分摘录了科特勒关于营销的核心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热门推荐
  • EXO许我们下一个十年

    EXO许我们下一个十年

    慵懒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撒在脸上,想起那些裙角飞扬的尔然时光,曾经背着画框走过栀子花香。好想问问那个骑单车的少年,当初的梦想实现了吗?十年前,他从死神手里救了她,她向他许诺,十年之后,我们一定要再相见,做同一份职业,在一个公司,从朋友做到恋人,从恋人做到夫妻,十年中,她百般努力,只为了跟他在一个学校学习,他却被星探发现当了练习生,十年之后,她终于见到了他,可事情偏偏不尽人意。是上天的阻挠还是缘分就是如此,那个骑单车的少年,我好想和你在一起
  • 栖乌白骨案

    栖乌白骨案

    扇面画家米庆兵回到已离别15年的家乡海涂小镇栖乌,期盼能与初恋情人西月重逢。15年前,西月留其在家过夜,米尚未谙男女之事,在床上不得其门而入,令西月失望不解。次日米因事奔赴T城,待返回,听到西月跟卡车司机陶亮好上了的传闻。油菜花开时节,米因连夜失眠,终于在一个晴热的午后迷失于油菜花地里。苏醒后,黯然离开栖乌,投奔T城,却从此一直被一背着重物爬楼梯的噩梦所缠绕。米此次入住陶亮旧情人杨筱丹的旅馆里,杨夫梅子青与同性情人租居西月家已空置多年的旧宅,在四楼阁楼上发现了一具白骨,死者正是已失踪15年的陶亮。米在回T城的卧铺车里又做了那个噩梦。在梦里,他看清了,自己是在背着一个个子比自己高的男人上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驱魔狂少

    都市驱魔狂少

    他,阎馗,是嚣张的东海市狂少,无人胆敢招惹,但这不是得益于他那个世界十强企业的老爹,而是因为他自己,因为他是驱魔师,人见人怕的驱魔师。驱魔师,高薪职业!“姐,遇到驱魔师就嫁了吧!”
  • 一池幽梦

    一池幽梦

    宋真宗年间,惊世骇俗的争后大战开始了,经过惨绝人寰的争斗后,胜利者,乃是金华宫主。二十年后,一个令她惊心的人影出现在了皇宫中,已跃身为太后的她神慌了,隐压了二十年的邪恶灵魂也随之蹦发出来......本小说取材于博古通今第一大奇悬之案狸猫换太子之案。相传,北宋真宗年间,金华宫主刘贵妃,为了谋夺后宫,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那就是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了玉宸宫主要李贵妃的太子,而她,也因为她比李贵妃那个太子晚生一下的太子荣登皇后宝座。本小说一改古之经典之常态,以一个小小人物为主线,前世今生,神鬼蛇魔,天上人间,把经典之著换写的更加经典。
  • 超时空神戒

    超时空神戒

    神级叼丝,怎样逆袭!超级单身狗,怎样脱单!全在此书之中!
  • 最强时空大亨

    最强时空大亨

    秦朝的女朋友在十天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在他还没从悲痛中挣脱时,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正是他去世的女朋友打过来的。原来他女朋友穿越了,穿越到一个类似于清末的世界,同时得到了一个时空交易系统,能够在地球和那个世界之间进行时空交易,而她选定的地球上的时空交易伙伴就是秦朝。
  • 江湖上最后的算命先生

    江湖上最后的算命先生

    这是一群特别的算命先生,他们可以“窥视天机”,具备“逆天改命”的异能!曾经如日中天,被万人所景仰!如今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日薄西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们的荣光依旧会照耀着人间!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为了尊严和正义,在这个世上最后的苦苦挣扎!我们先从一个白面书生所经历的一段风流奇遇讲起!
  • 东海郡王

    东海郡王

    因为加班而猝死的陈信机缘巧合来到东汉末年,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热烈与血腥并存的时代,征伐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不过度YY,非低俗种马,没有弱智人设。)
  • 温凉盏鼓词

    温凉盏鼓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