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300000037

第37章 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生成的原因(4)

五、张爱玲的日常爱好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与她的经验世界密切相关,她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世界、个人经验与人物的感觉是对应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张爱玲一贯的追求。“随便什么事情总爱跟别人两样一点”,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这种日常的爱好,表现在对衣、食、美的执著和对电影的钟爱上。

在《童言无忌》中,张爱玲这样写道:

我最初的回忆之一是我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我说过:“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

当长大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后,她对衣、食的迷恋确实超乎想象,以至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张爱玲的着装几乎与她的文章齐名”。在《童言无忌》中,张爱玲专门写了自己的“穿”:小的时候,她看到母亲对着镜子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她“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发誓说“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由于身子长得快,“新做的外国衣服,葱绿织锦的,一次也没有上身,已经不能穿了”,以致“以后一想到那件衣服便伤心,认为是终身的遗憾”;在继母的统治下生活,张爱玲只能拣她穿剩的衣服穿,虽然衣服的料子很好,毕竟是旧的,而她又在贵族化的教会学校读书,这使她感到十分难堪:“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一大半是因为自惭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当她父亲的姨太太替她做了顶时髦的雪青丝绒的短袄长裙,问她是喜欢自己还是喜欢母亲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喜欢父亲的姨太太,而忘记了亲生母亲。在《私语》中,她回忆自己中学时“海阔天空的计划”时,除了“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画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外,就是“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胡兰成第一次见到张爱玲时,便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她原极讲究衣裳,但她是个新来到世上的人,世人各种身份有各种值钱的衣料,而对于她则世上的东西都还未有品级,……我时常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当她大学二年级得了两个奖学金时,便立刻“放肆”地做了很多衣服。

奇装炫人的留恋才使她在隆冬的晚上“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橱窗里,霓虹灯下的木美人久久不肯离去(《道路以目》),才使得“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烬余录》),才“有一次在多伦多街上看橱窗”(《谈吃与画饼充饥》),才用“这脸上光塌塌地像橱窗里的木头人”比喻自己不满意的“卷首玉照”(《〈卷首玉照〉及其他》),并表示“如果我会雕塑,我很愿意向这一方面发展。橱窗布置是极有兴趣的工作,因为这里有静止的戏剧。”(《道路以目》),如是,才便有了“深夜的橱窗上,铁栅栏枝枝交影,底下又现出防空的纸条,黄的,白的,透明的,在玻璃上糊成方格子,斜格子,重重叠叠,幽深如古代的窗隔与帘栊”这样的场景(《道路以目》)和“她的短裙子在膝盖上面就完了,露出一双轻巧的腿,精致得像橱窗里的木腿,皮色也像刨光油过的木头”这样的感受(《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爱美,林同式在《我所认识的张爱玲》中还回忆说,1993年5月,张爱玲做了一次整容手术,又觉得戴眼镜不适合她的脸型,因此配了隐形眼镜。她也买了好些化妆品,多半是保护皮肤的。

1961年,张爱玲访问台湾时,据陪同她到自己家乡参观的王祯和回忆,“晚上睡觉前,她一定在脸上擦各种水。各种不知道叫什么的脂”,依赖化妆品的保养,“后来,水晶的女同事看到照片。说张爱玲看起来30多岁,我和水晶都认为年轻,我说20多岁”。在《创世纪》、《小艾》、《十八春》等作品中有关化妆品的广告与此不谋而合。

食,是张爱玲的另一主题。张爱玲从小锦衣玉食,中菜、西菜、各种有特色的小菜、点心,她没有吃过,也见识过。《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写到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吃食,文章开头还把周作人谈吃的文章贬一顿。可见张爱玲不仅深谙饮食之道,谈吃也确是另有见地。一次,一位年轻的国内读者前去拜访晚年的张爱玲,两人见面的地点是一家快餐厅,老态龙钟的张爱玲对访问式的谈话懒洋洋,而对吃冰淇淋却兴趣盎然,更对冰淇淋的做法津津乐道,令年轻的崇拜者大跌眼镜。在张爱玲的记忆中,她与好友炎樱在一起,“不论出发去做什么,结局总是吃”,吃什么呢?“张爱玲每次都要想一想,想到后来还是和上次相同的回答:‘软的,容易消化的,奶油的。’”(《双声》)。

因此,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出现了“软的,容易消化的,奶油的”食品广告:“脱下大衣,肘弯里面也搽了香水,还没来得及再穿上,隔着橱窗里的白色三层结婚蛋糕木制模型,已见一辆汽车开过来”(《色,戒》),“咖啡馆橱窗里陈设着一只三层结婚蛋糕,标价一千五”(《年轻的时候》),“电视广告上常见的‘汉堡助手’”(《谈吃与画饼充饥》),“是乃络维奶粉的广告,画着一个胖孩子”(《封锁》),“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到底是上海人》)。除了西洋吃食,对于平民化的食品,她也同样感兴趣,“街上有人慢悠悠叫卖食物,四个字一句,不知道卖点什么,只听得出极长极长的忧伤。”(《桂花蒸阿小悲秋》),“现在就又听见那苍老的呼声:‘豆——干!五香蘑菇豆——干!’”(《十八春》),“有一天晚上在落荒的马路上走,听见炒白果的歌:‘香又香来糯又糯’”(《道路以目》,“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草炉饼》),“至少就我而言,这是那时代的‘上海之音’”(《草炉饼》)。张爱玲去世后,执行张爱玲遗嘱的林同式收拾张爱玲的房间时,发现“她买了许多罐头食品,也有一大桶冰淇淋,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四五大包ENSURE营养炼奶了”。

在《烬余录》,她还追述了自己在战火纷飞的瓦砾中吃的情景:“我记得香港陷落后我们怎样满街地找寻冰淇淋和嘴唇膏。我们撞进每一家吃食店去问可有冰淇淋。只有一家答应说明天下午或许有,于是我们第二天步行十来里路去践约,吃到一盘昂贵的冰淇淋,里面吱格吱格全是冰屑子”,“我们立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首”。水晶在《蝉——夜访张爱玲》中也记录了张爱玲的品牌消费意识:张爱玲知道水晶已经订婚,便特意购买了一瓶Chanel No.5牌香水送给他的未婚妻,问水晶要不要喝点酒,是喜欢Vermouth,还是Bourbon。得知水晶不会喝酒时,便给他开了一罐可口可乐。替自己泡了一杯“即兴”咖啡。有位“我为张狂”者,守在张爱玲最后的居所——洛杉矶罗挈斯特公寓一旁,捡张爱玲扔出来的垃圾。

凭这些丢弃物,这位顶级“张迷”解释说:“张爱玲用一种白色的有羊毛纹而棉质成分比较重的软纸巾,很像是K—EENEX牌子,吃STOUFFER·S派的鸡丁派CH ICKEN PIE,还吃一种《读吃与画饼充饥》中提到过的RALPHS GROCERY饼铺生产的胡桃派PECAN PIE,六块装的苏格兰松饼,THOMAS·ENGLISH MUFFINS,喝TWO-TAN牌LOWFAT鲜奶,吃S&W的轻盐菠菜,刘记葱油饼,还买芝麻酱,叉烧,红豆包、雀巢SIKLA,用两种牌子的香皂,IVORY和COAST,读三份报纸:《洛杉矶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从这份清单可以断定,张爱玲的消费是十分注重品牌的,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张爱玲写南来北往、远乡近土的食点,对各种各样、不同地方的与“吃”有关的品牌如数家珍,烂熟于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她的作品中会出现那么多商品品牌名称的原因所在。

张爱玲是个超级电影迷。她从小就十分喜欢看电影,太平洋战争期间,困在香港的张爱玲,在敌机轰炸的极危险环境里,还和朋友炎樱冒死上城去看了场电影。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演员葛丽泰·嘉宝、蓓蒂·戴维斯、加利·库珀、克拉克·盖博、秀兰·邓波儿、费·雯丽等好莱坞明星主演的所有影片,她都爱看;中国的影星也不例外,如阮玲玉、陈燕燕、赵丹、石挥等人的电影,她也爱看。对于各种电影画报更是爱不释手。她弟弟张子静回忆时说她“出门就是看电影”,“除了文学,姊姊学生时代另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她当时订阅的一些杂志,也以电影刊物居多,像Movie Star(《影星》)和Screen Play(《幕戏》)。

在她的床头,与小说并列的就是美国的电影杂志”。张爱玲爱看电影最极端的例子是张爱玲与一帮亲友到杭州游玩,第二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上海新上演谈瑛《风》的影片广告后,马上要回去看,大家极力劝阻也无济于事,即刻由弟弟张子静陪同赶回上海,在张子静“弄得头痛如裂”时,连看两场。电影可以说是张爱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当时订阅的一些杂志,就以电影刊物居多,美国的电影杂志《Movie Star》、《Screen Play》等是她睡前的床头书。张爱玲对上海人怀有好感,也喜欢上海,她在《十八春》中借主人公的口说,形容上海的独到,人在其中的乐趣:“上海就是一个买东西,一个看电影”。“张爱玲对电影的痴迷并非只停留在电影本身,而是高出了电影本身这个层面,她能将电影的手法、技巧娴熟地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同时在她的小说中她又能抓住电影院这个虚幻与真实的结合点,以电影世界与日常世界的对照揭示电影的本质及其虚幻性”。她喜欢在电影与文学两个世界里穿梭,有时把自己的小说改成电影,如《金锁记》;有时又把自己的电影剧本改成小说,如把《不了情》改写成中篇小说《多少恨》。她也很乐意写影评,后来还创作了不少电影剧本。高中三年级时,她就在校刊《风藻》上发表了《论卡通画之前途》,专门评析当时动画影片的创作倾向和发展趋势;在她卖文生涯开始的阶段,她给《泰晤士报》和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也写了不少英文影评和剧评,仅在《二十世纪》上就发表过六篇英文影评。她评过的电影有《梅娘曲》、《桃李争春》、《万世流芳》、《自由魂》、《两代女性》、《新生》、《渔家女》等。她从1947年下笔试写剧本《不了情》起,一生编写的剧本共有10多出,且大多拍成了电影。她写第一个剧本《不了情》时,因为是第一次写,张爱玲参看了发表在杂志上的好几个中外电影剧本后才动笔。

看电影不仅是她的日常爱好,也常常是她作品里经常被写到的内容,在她笔下,电影有时是评论的对象,有时是感情的抒写,有时是故事发展的场景或转折点。李欧梵认为,张爱玲对电影的“爱好潜入了她的小说,构成了她小说技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电影和文学之间的桥梁”。《浮华浪蕊》中,洛贞在路上被男人骚扰,无处可躲,于是便逃进了电影院。《心经》中许小寒有恋父情结,她与父亲去看电影,在别人眼里就像一对情侣;后来她的父亲爱上了她的同学,去看电影时被另一位同学看见。《花凋》中,病入膏肓的川嫦,出门去买安眠药自杀,没买成,就“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她要重新看看上海”。《童言无忌》中,看到弟弟被父亲暴打,“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多少恨》的故事是从电影院开始写起的。在《十八春》中,“电影”一词竟出现了35次。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涉及到电影广告的作品就有《多少恨》、《留情》、《年青的时候》、《红玫瑰与白玫瑰》、《十八春》、《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银宫就学记》、《〈张看〉自序》等。“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电影的世界往往是她所描述的日常世界的一个对照,……张爱玲的许多小说就隐然建立在影像,包括电影、广告、照片与真实的生活这个对照的结构之上”。

六、张爱玲认同广告“文字的韵味”

张爱玲说:“我喜欢听市声”(《公寓生活记趣》),同时也表示:“如果我会雕塑,我很愿意向这一方面发展。橱窗布置是极有兴趣的工作”(《道路以目》),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种爱好:

四五年前在隆冬的晚上和表姊看霞飞路上的橱窗,霓虹灯下,木美人的倾斜的脸,倾斜的帽子,帽子上斜吊着的羽毛。既不穿洋装,就不会买帽子,也不想买,然而还是用欣羡的眼光看着,缩着脖子,两手插在袋里,用鼻尖与下颌指指点点,暖的呼吸在冷玻璃上喷出淡白的花。(《道路以目》)

我看报喜欢看分类广告与球赛,贷学金,小本贷金的名单,常常在那里找到许多现成的好名字。(《必也正名乎》)

同类推荐
  •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本书讲述了恒大地产的董事会主席灵魂人物许家印的创业经历。从白手起家到房地产事业有成,经历了一系列考验大风大浪,最终傲立群雄,之后成立恒大足球俱乐部,为中国的民族足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背景、发展概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方法。特别结合第三部门即社会中介组织运作的特点,在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本书在体系的安排上主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操作程序而设计,全面地体现了有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政策和策略,以及相关的法规和制度。适合作各项正规和函授教学的培训教材及相关咨询的参考资料。
  • 爱岗敬业:优秀员工第一守则

    爱岗敬业:优秀员工第一守则

    各行各业、各个企业都将爱岗敬业放在各项职业道德规范之首,并以此作为选择、培养和考核员工的首要标准。爱岗敬业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立足点和基本点。爱岗敬业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敬业爱岗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本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
  • 消费创富

    消费创富

    本书提出了消费创富的观点,从低价销售、返利消费等角度,讲述了在消费中创造财富的顾客营销模式。
  • 以快吃慢26招

    以快吃慢26招

    本书介绍了跟踪机遇与市场环境,吃透对手,准确定位,刷新理论,全盘考虑与准备,网络营销等26招,分别从不同方面诠释在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方案。
热门推荐
  • 剑丈天下

    剑丈天下

    只用阅卷而已,用作品说话!
  • 星辰一帝

    星辰一帝

    星辰八皇、星辰一帝,星辰界有着森严的尊卑制度,但星辰无法独立修炼,只能寻找有缘人灵魂融合。灵魂融合后,有缘人获得掌控星辰的能力,与越高等的星辰融合,掌控的星辰之力也就越高等,在同阶之间也就越有优势。也就是说,与星辰八皇灵魂融合的人往往就是人族八皇,而与星辰一帝融合的自然就是人族一帝。一个小孩,引得仙界第一人羽尘天弟子绛龙道人亲传修炼法门和各方面的资料,这,又说明了什么……
  • 荆棘法师的救赎

    荆棘法师的救赎

    “你以为花儿只是贵族用来观赏的玩物么?不!他们是致命的凶器!”————史上最诡异的魔法师肖恩
  • 横冲直撞娱乐圈

    横冲直撞娱乐圈

    从造星公工厂YE解约回到国内,林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启了横冲直撞娱乐圈的开挂时代!
  • 佛说相应相可经

    佛说相应相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风逐梦归

    西风逐梦归

    玖同,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皇朝,却演绎着相比任何一个皇朝都不逊色的权力纷争,悲欢离合。英俊儒雅,情深如许的三皇子,活泼聪慧,有勇有谋的将军府千金,艳光动人,一身侠气的异域公主,他们在权力,江山,皇位和爱情的追逐中显现出的人性光辉,像阳光一样照耀着玖同的万里河山。
  • 网游之乱世为王

    网游之乱世为王

    新书首发,每日一更三千字。求关照、求推荐、求鲜花。各种求。
  • 自我救赎之刺客猎人

    自我救赎之刺客猎人

    刺客,亦作杀手,受人之托取人性命,藏于市井之中,像猎人一样埋伏于丛林,等待着最佳时机,一击毙命。而我的工作,也像这些刺客一样,不过我的猎物不是普通人,而是那些刺客,违反规矩的刺客。久而久之,刺客们开始称呼我为刺客猎人。我的故事也就此开始……
  • 绝美冥妻2

    绝美冥妻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个超级漂亮的美女姐姐说要嫁给我......
  • 不死道长

    不死道长

    风水格局蜻蜓点水,连点七口水塘,大汗陵墓,诡机重重,怎样逃出升天,黄沙弥漫,沙墙里的鬼兵,海中的荒岛,那是大蛇还是大龙,葬活人发福,葬死人发凶的生龙口,传说中的人胎鬼仔,六件神器在哪?神秘的戴十个戒指的降头师到底是谁?十年一界的斗法大会。古墓僵尸派的不如死前辈,和他的两个儿子生离和死别。让他们共同来讲这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