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200000053

第53章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1)

贺建平、赵晓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目光投向了网络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的第一页中曾提出“不同的传媒以不同方式被指控负有五种责任”,其中就有一项为“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梅尔文·德弗勒、埃雷夫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理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页。]那么,作为人际互动性、情节开放性以及刺激性强的网络游戏是否也像德弗勒所说的那样,能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呢?

南方网讯:弓宪民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半年内,作案60多起,其中盗窃汽车9辆、强(轮)奸妇女6名、抢劫作案40多起。出人意料的是,该团伙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其中,“一号人物”弓宪民沉溺于“CS”紧张、刺激、血腥的虚拟的世界里。该团伙成员整日沉溺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日子久了,便开始模仿游戏里的人物,踏上了疯狂作案的道路。[记者来信:警惕暴力游戏“培养”网虫劫匪,南方网,2003年8月8日。]

2006年1~5月底,瀍河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7案7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3岁以下)17案43人,占受理案件数的46%,占受理人数的58%。在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为筹措上网资金而实施抢劫、盗窃犯罪的有12案30人,占受理青少年案件数的70%。[郭延伟、王俊彬:《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中国经济文化网洛阳版,2006年6月21日。]

上海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发现,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上海警方在青少年案件中发现八成犯罪与暴力游戏有关,青岛新闻网,2004年10月17日。]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网络游戏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中探讨网络暴力游戏的研究很少,以往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人口统计学、医药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来分析网络暴力游戏与玩家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网络暴力游戏提供了基础。如Sorensen调查发现,网络游戏群体具有层级性,且各群体之间经常发生言语或身体冲突。Griffiths、Davies和Chappell调查了网络游戏玩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了青少年和成人在玩网络游戏方面的差异。[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德国亚琛大学的克劳斯·迈西亚克从医学方面研究了游戏和人的行为关系。[研究指出,大脑对待暴力视频游戏与现实无差异,太原新闻网。]20世纪60年代格伯纳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并且发现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他的研究从传播学角度给我们提供了重要思路。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冷静的科学研究很少,而网络暴力游戏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又迫切需要这种研究。陈美芬、陈舜蓬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通过实验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而郑宏明、孙延军通过分析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国内外研究发现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认知有影响,但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是否有影响以及其影响如何产生等问题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抽样调查,探究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是以已有的“玩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青少年因玩网络暴力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第三部分以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青少年迷恋网络暴力游戏的原因;第五部分为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的全过程。

相关理论:

本研究以传播学的“教养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原型批判”为理论支撑,以玩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青少年因玩网络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以及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是教养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通过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的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无必然联系。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226页。]而麦克劳德的“扩展的教养假说”和“新闻折射假说”可以说是对教养理论的发展和修正。他们对电视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进路,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网络暴力、色情游戏对青少年影响的机制。

以阿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种被动地受影响的过程。相反,人的学习具有主动观察与模仿性。他认为,许多犯罪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在环境中观察后模仿的。[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郭占基等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在网络暴力游戏中,游戏者的暴力行为不断受到奖励,青少年因看到榜样行为而受到的强化,或唤起情绪反应,并可能对以后实行类似行为时起着向导作用——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原型批判”是一种文艺批评的方法,它的代表人物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是一种通过遗传而留传下来的先天倾向,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冯川:《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115页。]从本质上说,原型是一种稳定的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识角度和认知结果。网络暴力游戏中沉淀着诸如“英雄”、“灾难”、“死亡”等诸多人类的原始意象,它们使青少年沉溺其中。但对这些原始意象的曲向解读,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当青少年在现实中遇到类似情景时,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假设与研究方法:

根据相关理论及媒体报道文本拟定如下假设:

〔假设1〕网络暴力游戏对年龄低的人影响更大。

〔假设2〕玩网络暴力游戏影响青少年对现实的认知。

〔假设2.1〕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暴力赞成程度也越高;

〔假设2.2〕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越认同游戏中对暴力、犯罪的鉴定。

〔假设3〕网络暴力游戏会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起示范作用。

〔假设3.1〕长期玩网络暴力游戏会使青少年产生愤怒、报复、进攻的情绪;

〔假设3.2〕暴力行为在网络游戏中获得越多的奖励,现实世界就越倾向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假设3.2〕长期接触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会采取网络暴力游戏的游戏规则处理现实问题。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在读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来检测玩网络暴力游戏是否是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以及用以证明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2.文本分析法,对青少年因网络暴力游戏而导致犯罪的新闻报道的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分析。

3.个案分析法,以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二、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网络暴力游戏的定义

暴力:20世纪60年代,格伯纳及同事在对电视暴力进行系统研究时,将暴力定义为“公然宣称以武力征服自我或以其他强迫性行为改变人们对伤害、杀戮所带来的看法”。[Gerbner,G.,“Living with Television:The Violence Profil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2,p.32。]

本文将“网络暴力游戏”作为操作性概念定义为: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从暴力程度来说,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分为:(1)用言语攻击(攻击性为“低”),(2)不运用武器的身体攻击(攻击性为“中”),(3)运用武器进行身体攻击(攻击性为“次高”),(4)不运用武器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高”),(5)运用武器的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最高”)。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前,网络暴力游戏可分为付费和不付费两种;还可分为角色扮演类如《反恐精英(CS)》、《征途》、《奇迹》、《千年》等,策略类或战略类如《魔兽世界》系列、《帝国时代Online》系列等。其中《反恐精英》、《魔兽争霸》和《奇迹》是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暴力游戏。这些网络暴力游戏都表现了射击或者武打等,充满了暴力、破坏、攻击性的内容。

所谓青少年,是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蒋小燕:《试分析新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年,只对8种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负刑事责任。本文的青少年犯罪仅指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而引发的犯罪。

2.数据与发现

笔者对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5%的学生玩网络暴力游戏,其中初中阶段经常玩和每天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占57%;高中阶段经常玩和每天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占35%。男性玩网络暴力游戏占59.7%,女性玩网络暴力游戏的为19.2%。可见,玩网络暴力游戏的青少年集中分布于男性群体和初中生群体。研究还发现,玩家的年龄越小,玩网络暴力游戏的时间越长。

调查还显示,与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越融洽,暴力赞成度就越低;普通家庭玩网络游戏的学生(34%)明显少于特殊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59%)的学生。有兄弟姐妹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少接触网络游戏。

有3年以上网龄的学生中,35%赞成用暴力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有1~3年网龄的学生中,只有19%的赞成。由此可推断,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其暴力赞成程度越高。调查还发现,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在对游戏中暴力角色行为评价时,有1~3年网龄的学生认为是犯罪行为的比例最高,而3年以上网龄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选择作为榜样模仿或以相同方式处理类似问题。这说明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越认同网络暴力游戏对暴力、犯罪的鉴定(如在网络游戏中,使用暴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不会造成犯罪)。

长时间玩游戏后,会回忆起游戏,计划玩新的游戏的学生占43%,会产生难以区分现实和网络世界的幻觉的占16%,而24%的学生感觉焦虑、情绪化、报复、攻击或是易怒。同时还发现,青少年在玩暴力游戏中获得奖励后最可能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55%的初中生认为现实中的问题可以用游戏中的规则解决,而只有32%的高中生会采用游戏中的规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当和朋友产生矛盾或受到欺负时,模仿游戏中的处理方式的初中学生也明显高于高中学生。可以说,网络暴力游戏中暴力内容已影响到青少年处理现实问题的方式而且对年龄低的学生影响更大。

每月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费用为100元以上的青少年占55.8%。当问及无钱上网的解决方式时,有55%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或向同学借,16%选择不玩了,有29%的学生表示会采取暴力手段。网络暴力游戏的玩家,在玩暴力游戏后,已引发犯罪的冲动。

就接触网络暴力游戏而言,有53%的学生是通过朋友介绍,媒体(包括网络论坛、海报、电视)介绍的占15%,网吧推介的占23%。可以推断,网络暴力游戏传播媒体和已参与游戏的玩家是主要传播者。且后一种传播者作用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刻。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编,分别为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等。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收录了《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系统研究》、《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人口原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GDP”核算模式选择》等多篇文章。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热门推荐
  • 爱本堡公国

    爱本堡公国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后半时期,本作的男主角克劳德自小就跟从母亲在英国居住,在母亲去世之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过着贫苦的生活。俗话说"人穷志不穷",克劳德也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日后成为一个大商人。为了这个理想,他每天都在努力着……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位陌生的女子,虽然主角与她素未谋面,但她却熟悉主角的一切。而这名女子的到来,也改变了克劳德一生的命运,这名女子究竟是什么人呢?爱本堡公国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帝国,西班牙王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之间夹缝生存的公国,未来的走向究竟是会是怎么样。
  • 血煞无双

    血煞无双

    何为正?何为邪?天地之道,可有对错?以血为歌,以煞当曲踏破阴阳,武控乾坤!
  • 轮回战梦

    轮回战梦

    天黑无日,星辰堕落,草枯萎,水干涸,疾风吹尘杨,铁骨埋沙场。一望而去,山河凋零。悲壮而黑暗的天地之间,充斥着晦气,污秽之力蔓延。众生殿下,他见一朵苍白花朵,开在众多碎骨之上,此花无叶无根,白皙如纸,若人面色,花开六瓣,分别对应生老病死前世来生之象,这是彼岸之花。又见一魔头咆哮无声,此物无面亦无耳无手无脚无身,魔气所化,黑色如夜,唯有大嘴一张,可吃人魂魄。扪心自问,却见不到想要的结果,他双手一挥,巨剑破碎,消失无形。天地悠悠,只有低语回响-----大不了重头来过!
  • 红尘秘意

    红尘秘意

    一场绿色怪雾突然降临地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进化被加快亿万倍,大地之熊、碧眼雷鹰、血眼虎猫、九头蛇皇.......无数完爆恐龙的变异兽疯狂的进攻人类,势要毁灭人类文明!!!
  • 傲娇宠妻:总裁请深爱!

    傲娇宠妻:总裁请深爱!

    他是豪门大亨,一场偶遇,竟让他花了大价钱买了她。为救病重的母亲,她被自己亲生哥哥所出卖。原以为,她只是被他利用的工具,没想到,他却对她动了真情。他对她宠上了天,她开始肆无忌惮。当两个人互道心思,如愿以偿的在一起,却没想到一场陷害,让她恨透了他。“慕瑾石,你的爱让我恶心,请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了可以吗?”即便是在难听的话攻击他,他也依旧默默无闻的陪在她身边,任她大骂。终于有一天,矛盾解开,她对他伸出怀抱,他却给了她一张合约,上面写着:一辈子合约。“我慕瑾石的东西,不会轻易放弃,即便你怎么赶我走,我就是厚脸皮。”
  • 开始和结束都一样

    开始和结束都一样

    校园时光里的她何曾注意身边无时无刻没有个他,毕业后,幡然醒悟...【剧情纯属虚构】
  • 妃常淡定,本宫要找小倌

    妃常淡定,本宫要找小倌

    这是一个很淡定的故事……“王上,不好了!妖后娘娘把贵妃的浴室给填了………”“嗯?人手够吗?”“啊?!”
  • 腹黑公主绝版爱

    腹黑公主绝版爱

    顾曦染,顾氏千金。英国公主,千里迢迢从英国归来,变身一个普通贵族去落樱就读。玩虐小白花。美男滚滚来,腹黑公主回来素未谋面的未婚夫该如何接招?又会有什么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25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经过数千年的进化,人类已成为了地球上生物链中的顶级生物。但是,这却并没有改变人类的贪婪与自私。自有文明记载以来,人类互相残杀,发动战争。宗教、土地、资源、种族、甚至女人,为此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从欧洲罗马时期企图征服世界,华夏九州秦国灭六国一同天下,到英法百年战争,华夏九州的内乱层出不穷,以至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从未停止过屠杀同胞。而这次就来讲讲以人类为主体民族的罗塞维亚与奥古斯坦在星历第六纪元1240年在罗尔斯塔发生的超级战争的故事。
  • 第一优学生

    第一优学生

    第一优学生,代表着智慧与美貌并存、品德与能力并兼的优秀学生。她冷、她傲、她也掩盖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同父异母的妹妹出现,接着引发了一连串的事故;她是否会将真实的自己遗露出来?当这么一个连续挑战她底线的嚣张男能否触碰到她那颗自我冰封的内心?为争夺校院之星、看她们如何绽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