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79

第79章 芭蕾

影片档案

年代:1995

国家:美国

技术:16mm彩色

片长:170分

出品/导演/剪辑: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导演简介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1930年1月1日生于波士顿,他于1951年和1954年先后获得了威廉文学院的文学学位和耶鲁大学法律学位。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他在巴黎做了几年职业律师。后来又回到美国,并从此定居波士顿。起先,他在大学教授法律。但正如怀斯曼所说,他本人的兴趣不在法律,他更喜欢拍电影、读小说、诗歌。1963年,怀斯曼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了影片《冰冷的世界》的制作。这部剧情片最终因为涉及种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无疾而终。1967年,怀斯曼拍摄了关于马萨诸塞州立水桥医院的纪录片《提提卡蠢事》(又名《秃头的讽刺剧》),从此,他走上了纪录片的制作道路,随后的三十余年,他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摄了三十余部纪录片。怀斯曼的作品总体风格是以美国的各种机构为题,沿着“用镜头解剖各种机构与人的方式并展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综观”的纪录方式“一条道走下去”。美国电影评论家菲力普·罗帕说过:“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三十部纪录片组成了最接近美国生活面貌的‘一部长片’,实际上他是在构造着一部美国史诗。”怀斯曼的纪录片不仅对于美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纪录片实践也对国际上的纪录片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内容简介

影片跟踪拍摄了纽约百老汇大街上的ABT芭蕾舞团的训练、日常生活以及演出活动。影片以100分钟为界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100分钟为第一个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坐落于百老汇大街上的890-892号大厦内ABT芭蕾舞团的总部里。舞团演员和教练们在这里进行日常排练,工作人员则处理各种对外和对内的事务。在这一段落中,怀斯曼将大部分时间给了排练的过程。影片从最基础的压腿、劈叉、下腰这样的日常活动开始,记录了不同组合的多次排练,比较详尽地展现了每次排练中导演和演员的交流过程。在排练的中间穿插着的是如下一些内容:团员的休息状态;老师、管理人员、舞者之间的对谈;招募新演员、体检以及联系场地、筹集资金等舞团日常事务的处理。

影片的第100分钟,在排练的音乐声中,镜头离开了排练场,我们从海上看到了百老汇所在的整个曼哈顿区,随着镜头景别的扩大,天色越来越暗了。影片利落地从曼哈顿海上的夕阳余晖切换到了阳光明媚的雅典神庙,从而展开了第二部分。同幕后的排练相对应,这一部分的中心是台前的演出,场景也从美国换成了欧洲。这一部分仍是从最基础的压腿、劈叉、下腰开始,但这次是上台前的准备了。在接下来的部分里,我们看到了不少之前排练的段落以何种方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在表演段落间穿插着后台人员的工作、等待出场的演员,以及在繁忙的演出之余,大家去海滩、公园赏玩、到酒吧狂欢的片断。

影片的最后15分钟,舞团在表演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夜里,罗密欧翻入室内同朱丽叶短暂相聚,他须得趁着晨曦未至离开。在依依不舍的眷恋情绪里,罗密欧不得不果决地翻出阳台,悲伤的朱丽叶倚栏望着她的情人离去。屏幕在这时黑屏,但声音没有停止。在有着强烈感染力的音乐声中,怀斯曼结束了他的影片。

影片分析

一、同“真实电影”的关系

当怀斯曼在1966年开始纪录片实践时,从50年代末开始的由德鲁小组引发的美国“真实电影”运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怀斯曼的纪录片实践显然也借鉴了来自“真实电影”运动的成果。事实上,在纪录片史上怀斯曼也一直被认为是“真实电影”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唯一一位不是出自德鲁小组的“真实电影”创作者。但怀斯曼本人却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影片并不属于“真实电影”。事实上,真实电影最初的原则,也确实同怀斯曼的意图之间存有矛盾。

美国学者罗伯特·C·艾伦曾对德鲁小组真实电影的制作原则进行总结:1.依靠同步录音,避免画外解说或音乐所提供的“阐释”。2.将前电影事件中电影制作者的干预降至最小限度。电影制作者绝不影响影片主体的言语内容或行为方式。影片拍摄过程要尽可能不引人注目。3.在剪辑过程中避免“暴露剪辑观点”。也就是说,剪辑不能用来体现电影制作者对影片主体的态度,而是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观者将要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同他们亲身见证了影片叙述的事件一样。在对声音和拍摄的要求方面,怀斯曼同真实电影的原则是一致的,但在对于剪辑的态度上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真实电影而言,“真实”是最重要的。其努力的指向主要在于如何保留以及保护“真实”,所以,剪辑的意义仅在于如何能够尽可能忠实地再现现实。而对于怀斯曼而言,“真实”只是取材的方式以及取材的对象,其影片的表意则是通过对真实进行编辑而获得的。怀斯曼在不同的讲座和访谈中曾多次提到剪辑对于他制作影片的重要性。怀斯曼认为,“剪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你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画面之间的联系,在这方面,直觉反应和逻辑分析同样重要,两者结合不仅会使你拍摄的纷乱的素材变得有序,而且会使影片拥有一种充满新意的表现形式,跟小说、戏剧或诗歌一样的表现形式。我更喜欢采用戏剧化的表现形式,而且不用解说,因为解说会使影片与观众产生隔膜……”①他甚至将自己的影片戏称为“真实虚构”以示其同“真实电影”之间的区别。《芭蕾》的表意也同剪辑有着一定的关系,影片所确立的两段式的结构似乎正象征着“芭蕾”的事业也是一分为二的,一半是幕后一半是台前。台前幕后的差异和比照可能是影片最有意味的地方。从《芭蕾》中也可以看到,剪辑的作用主要在于处理场与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辅助每一场内部的叙事。正是编辑所产生的场与场之间的时间和次序感建构了这些芭蕾从业人员的生活以及整个舞团机构的运作。

二、对戏剧化的追求

《芭蕾》是怀斯曼相对晚近的作品,同他之前的作品不同,这是怀斯曼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一个艺术生产机构。因为怀斯曼的大多数纪录片主要涉及的都是一些社会福利、教育和行政机构,因而他的纪录片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纪录片研究者们也倾向于讨论怀斯曼电影中机构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大量涉及社会问题,所以导致了一些学者对于怀斯曼的误解,怀斯曼自己曾说过,我“觉得有些人并不理解我在做什么,他们总是期待我来拍一些影片来代表穷人的观点,来帮助他们,那不是我的影片要讲的东西,他们喜欢影片来批评那些影片中所表现的机构,或者批评美国。其实这些机构只是影片的拍摄对象,他们不明白我的影片包括了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他们喜欢那些表现人们邪恶、愚蠢等方面的影片,而不喜欢我表现人们做好的事情。”②从这个角度来说,《芭蕾》似乎可以成为理解怀斯曼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在这部以艺术生产机构为拍摄对象的影片中,怀斯曼将大量的篇幅交给了艺术从业人员对于艺术作品的探讨和实践。在《芭蕾》的结尾段落,怀斯曼剪入了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表演,并在整场戏展示出的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时刻结束了影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尾方式。在这里,具有强烈戏剧性的舞剧构成了影片的内容。影片借用了舞剧强烈的感染力来结尾,而这样的感染力本身又恰好是影片所要展现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影片本身利用了戏剧化,同时影片又在探讨戏剧化——它的表达、同生活之间的关系等。怀斯曼本人在接受采访和讲座中曾多次坦言,他自己的兴趣主要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也曾多次将纪录片同戏剧作比。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拍纪录片时,怀斯曼曾说过,因“为我对日常经验很感兴趣,如果你观察这些经验,你可以从中发现有趣的、悲伤或悲剧性的东西,就如同从伟大的戏剧中得到的一样。”③“……从理论上来说,平常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处在生活中的电影制作者,如果碰到有趣的戏剧性的场面发生,并且能把它们从普通生活中分辨出来,及时把它们拍摄下来,那就非常幸运,这样就得到了很好的素材,能够创作出伟大的场面,不亚于小说中的感人情节。”④也许,《芭蕾》的这个混淆了戏剧和纪录片的结尾恰好可以折射和印证怀斯曼本人对于纪录片和戏剧的态度。

(戴宇新)

注释:

①《积累式的印象化主观描述》,弗雷德里克·怀斯曼,陈忠译,《纪录电影文献》第476页,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②《访问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吴文光,见《艺术与投资》2007年第11期。

③《访问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吴文光,见《艺术与投资》2007年第11期。

④《积累式的印象化主观描述》,弗雷德里克·怀斯曼,陈忠译,《纪录电影文献》第475页,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同类推荐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了傲笑天下

    穿越了傲笑天下

    她,是一位现代美少女杀手。赶上潮流穿越了,因前身是傻子任人欺负,这下该报仇了!
  • 独孤大帝

    独孤大帝

    污妖灵开路,未满十八的小jj请回避哟魔诃大陆。地域广阔无边,万丈高峰比比皆是,万里长河,百万里湖泊屡见不鲜,无尽海域不见边际。这个世界千奇百怪,力大无穷,凶残无比的怪兽遍布高山湖泊,奇异种族数百之多,天地间孕育着种种造化神异的宝物。
  • 星海万灵

    星海万灵

    星海无垠,生灵无尽。科技与术法交辉,神学与人道碰撞。种族与单体的矛盾,心灵与语言的交锋。无尽星海,无限神秘。
  • 幸好青春遇见你

    幸好青春遇见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每段青春里都会有那么一个对你重要令你难忘的人。或许是挚友,或许是恋人,或许是对你帮助很多的人……这个人不会因为时间而被你淡忘,而且还会被你藏在心灵深处,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墨小亚,我的青春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伴我成长,陪我走过无数个春秋冬夏,我的青春有他陪我,真好青春遇见他真好……
  • 一任天机

    一任天机

    有少年从大漠走出,身负万般不能,绝处逢生于仙道宗门,千年世家,朝廷……成也?败也?专修巫力的地底邪魔,隐藏在黑暗中的修士,海外的龙族……正也?邪也?神秘的紫电,残存的秘术,一场波澜诡谲的乱世即将展开……存也?灭也?群雄荟萃,少年崛起,一任天机。
  • 瞿溪与梅岙

    瞿溪与梅岙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的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内心世界的独白在他人看来过于极致。甚至让一些人心生厌恶。瞿溪与梅岙就是这样的人,而他们的相遇也是必然注定。记得瞿溪说过,在这一个巨大的空间中,唯有自己一动不动,所有人都在迈着步子与本体赛跑。梅岙在笔记本上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所谓的正常人眼中别人是精神病在精神病院中的人眼中所谓的正常人也绝非正常精神病被关在精神院中正常的人被关在精神病院外的空间中(有人会说我们的活动空间很大,这话确实无可厚非,但罪犯一多,监狱也会扩建。所以只是比例的问题,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精神病。)在各自的空间中各自磨损着时间的齿轮,直到变成一抔灰。以上,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微妙的共性
  • 戮宇

    戮宇

    修真星域,一修一域一世界,我的修界我做主
  • 十指纤纤做村妇

    十指纤纤做村妇

    悲情八卦版: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村妇生活版:穿越做才女,一封休书回娘家。未几嫁做农家妇,柴米油盐酱醋茶!PS:老娘生活实在着,没空抹眼泪!
  • 蛮骨

    蛮骨

    在冰冷而又黑暗的宇宙,一抹巨大的身影出现在这个漫无边际的星空,显得诡异而又凛冽。一颗暗淡的星光在那里呆滞的沿着其轨迹滑行。其周围,出现片片时空的碎片,有上古,有蛮荒,还有那未知的光怪陆离,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就此形成。
  • 三侠剑(上)

    三侠剑(上)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绿林高手三侠(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萧杰、九头狮子孟凯)、三剑(艾莲池、红衣女、夏侯伤元)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做了许多行侠仗义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斗争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时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众英雄豪杰的帮助下,大展才智,屡挫敌手,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并促使台湾王郑克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