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51

第51章 理论编(27)

所以,在我们的认识上,从来没有把播音主持艺术仅仅定位于新闻,仅仅定位于艺术,仅仅定位于语言,从来不做这种狭隘的定位。这并不是对其他学科的轻视,而是对自身独特性的重视。哪一个学科也离不开,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从属于一个学科,这样实际上就为我们的生长空间开辟了一个广远的天地。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都和我们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个学科的建构基本是在四个学科的基础上——哲学、美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艺术。这样四个大的学科群,共同支撑着中国播音学的建设和发展。在我们这个学科里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四个大的学科群分别加以阐释,而是把它们精华和前沿的东西纳入本体,使我们的本体更丰富、更坚实,更显示出学科的独立性。

我们这个学科的建构里面包括三个子系统:

第一个子系统,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系统。它是一个关于传播规律和传播模式问题的系统。

传播模式的问题,我们现在业内认识也不是很一致,特别是“单向”传播还是“双向”传播的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混乱。我一直坚持,广播电视传播就是“线性单向”传播,说“双向”传播是不正确的。传播媒体自定时间、自定节目表、自定节目内容、自定传播形式等,受众无权。他可能会提出意见,但那是反馈的问题,但是主体还是有它自己主体的权力,它定出一定的频道或频率,一个时间段的节目,受众就在这个时间段去看、去听节目。这种传播的单向性就说明了受众接收的强制性。

那么热线电话、现场观众都是传者,媒介赋予他们发言权,他们也变成了传者,这个观点对不对?有人问,热线电话呢?好解释。当某一个听众打热线电话,他在和导播说话的时候,身份是受众;导播把他的话传到主持人这里,同主持人聊起来以后,通过电波传到千家万户的时候,受众的身份转变为传者的身份,是媒体赋予了他传者的身份,他成了传者。那么访谈对象、现场观众呢?都是传者。你请他到媒体这儿来发言,就是你给了他发言权,给了他话语权,广大的听众和观众听到了他、看到了他,他就是传者。所以,我们说,单向传播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在维护“魔弹论”。

事实上“魔弹论”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基础,绝不像我们有些人说得那样,我说一句话就能打倒一个人,就能说服一个人,这个在传播学里写得很清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受众的忽视、无视。我们非常尊重受众,特别是新中国的广播电视,是一心为受众服务的。那么怎么服务?要及时地吸取受众的意见,接受他的反馈,使自己的节目办得更符合受众的需要。所以,我们觉得最终的“拉斯韦尔模式”才是最科学的一种表述,就是他的传播的单向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把这两个合在一起,不是打个电话、来封信就是双向的,绝对不是。真正的“双向”,在我们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起来以后,会有,现在网络上有某种迹象,但也不能说完全是“双向”的。这个问题不详细说了。

这样反而提升了、加重了传者的责任。要仔细研究自己的节目到底符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我们的受众群体的需要?而不是只研究经销商、广告商的需要,这是一个质的区别。所以,在我们的传播过程里面,我认为,核心的责任是引导受众,要给他信息、给他知识、给他愉悦等等,引导受众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而不是相反。

引导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满足”。他需要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策划,他喜欢京剧,我们就播京剧;他喜欢做菜,我们就播做菜;他喜欢马三立,我们就播马三立……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引导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灌输”。大众传播中灌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鲁迅都从来没有否定过灌输。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成为革命者,必须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劳苦大众必须给他们灌输先进的知识。这就是说,广大受众里面有“欲知”,也有“应知”。对“欲知”的叫满足,对“应知”的叫灌输。比如,“十六大”报告,广播电视都要播,这是灌输,他应该知道我们党中央在这个时期的任务。所以,传者的这两大责任都要引导,在满足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迎合”,有人把满足和迎合混起来是不对的,不要迎合低级趣味!在“灌输”的时候,要讲究艺术,不要成为简单的时代的传声筒。这样我们的引导才会奏效,才能受到受众的欢迎。

恰恰我们在这两方面,目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低俗的迎合和生硬的灌输,使我们的广播电视的魅力大大削弱。没人看,灌输有什么用?失效,无效,极大的浪费!从灌输的角度看,那纯粹是绝对缺乏艺术性,就像填鸭式一样,肯定会引起反感。

所以,我们在宣传上一定要讲究艺术。我们现在灌输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个走势相当好,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迎合。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肤浅的东西,很难做到深刻,因为它天天播,大量地播。但是,也不能说就不能深刻。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时尚和流行。时尚和流行很容易做,包括色情、暴力等等,哪怕是粗制滥造,有一点这方面的意思,就能受到欢迎。但是,人们的动物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作为人的人类性会越来越丰富,想用动物性的感官刺激去迎合,只有在拜金主义的氛围下,才能大行其道。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里面也存在过这种问题,比如美国,一开始也是禁止色情的电影,后来就开放了,一开放,电影院门口排大长队,都争着、抢着去看这种电影。但是,时间不长,两年,再没有人排队了,一方面,当然有了录像带,可以拿回家看,但现在录像带借得也很少,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更深的、值得追究的东西,只是一种刺激物的、感官上的一种快乐,所谓的快乐,这是动物性的快乐。

我觉得我们广播电视传播规律里面,对于线性单向传播,对于强制性传播、限时性传播还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等到数字化发展到新的阶段,演着一半电影,我可以把后半截改了,更不用说最简单的——我要调一个好电影,20世纪40年代的奥斯卡,有吗?多少年前的,都保存在网里,你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把它调出来,要看前天的《新闻联播》也可以调出来,这是一种“互动”,还谈不到“双向”。因为广播电视本身是一个有群体优势的传播者,个人很难与之抗衡。网站也是这样,你建立一个网站,整天发布消息,你的消息的点击率肯定小,比广播电视小得多。为什么?你只是一个个体,你形不成和它抗衡的力量,真正的“双向”还要在若干年以后。即使到了“双向”,也还有传者的责任问题,不是说像人和人的关系一样,打个电话两边一聊,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这个样子的。

所以说,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模式是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主要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认识?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恐怕要特别跟学生强调、说清楚,传者的责任更强了。这个问题简单说到这儿。

还应该补充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传播里面信息密集性的问题,这里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我们的语言质量。

我们的信息传播要坚持真实、准确、迅捷,这都没问题。密集的概念,特别在学生当中,很容易采用加快语速的办法,解决密集的问题,这只是在量上的追求。因为量,而降低了质,是不好的。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我们的播新闻也好,主持节目也好,有时候听起来非常快,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语言疏密度的变化,“一道汤”,这不能叫密集,这叫信息的耗损。一句话揭示不出它的内涵,表达不出它的思想感情,只是表面上的文字意思,甚至于这种文字意思也听不清楚,这不是信息的耗损吗?!你传达的是无效信息,再快也是没有用的。15分钟的新闻,如果播得好,播得真正为受众着想,可能只有10条。这10条播出去,条条有印象。如果硬要播15条,条条没印象,不仅浪费了传播的时间,也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听得糊涂。

所以,信息密集性的问题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给同学讲,千万不要单纯追求速度。追求速度,严重地说,就是对受众的蔑视。当然,我们也不能像传统的、过去的那种播报方式,那个让人听着着急,(演示)“今天白天晴,风力二、三级”,这是不行的。语感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时代感的浓缩,时代节奏的内化。感觉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节奏,需要什么样的氛围,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感觉到了以后,他就和这个时代是合拍的,否则的话,要么落后,要么就是失掉了本质的东西。

第二个子系统,播音主持理论的子系统。有声语言传播,广播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形神兼备,声画和谐,赏心悦目”。这种总的要求是符合广播电视的特点的。徐光春同志200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的播音学研究会的年会上提出过,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共同的要求,“德才兼备,声形俱佳”。这个要求提得好,但是对“佳”的解释五花八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就是当前存在的问题,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个就是规范的问题。怎么看待规范?怎么进行规范?我认为,规范不是束缚,规范是一种自由。你的语言越规范,听懂你的话的人就越多,你的传播范围就越广,传播效率就越大。

但是,这里又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不规范不是也在播么?也在主持么”?第二个问题是“规范后是不是就死板、呆板了”?这两个问题在认识上必须解决。

规范是一个方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要通过行政甚至立法的手段,强制人们走这条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测试标准》等等,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在这个过程里面,肯定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念错字音、词语搭配不当、方音土语的介入等等,肯定会有这些现象。不能因为有这些现象,就说规范不必要。甚至像有的人说的,“我这个不规范是为了老百姓能听得懂”。当然,我们的规范本身也有问题。我们的意见早就向语委提过,“规范不意味着唯一”。你再规定,流“血”就是“xiě”,老百姓还在说流“血”xuě,它在特定的语境下,能够和下雪的“雪xuě”混淆吗?为什么不能让它并行呢?而且,规范到了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地步,“血xuè债要用血xiě来还”,别扭不别扭?“讨还血xiě债!”这多有力量,“讨还血xuè债”,读起来就“飘”了。

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并行不悖,这在国外的词典里是有的,叫“又读”,可以让它并行。这样,在实践当中,让老百姓淘汰它,将来哪个不用,哪个用。当然,专家们会对语言的规律有认识,但是,语言的发展规律也很复杂,有吸收,有淘汰,有新创等等,好多东西。所以,关于规范,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有的人不规范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你会而不去规范,这是你职责不到,是专业问题、责任问题。

第二个,规范过程中是否会死板?不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把规范教死了,把规范变成了“唯一”。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有这样的问题,好多语言学家恐怕也有这样的问题。语言是活的,特别是声调,它是语流过程里面的相对值的一种反映,没有任何绝对值在里面起作用。语言生命活力的问题,涉及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你的语言是不是能让人接受?是不是很符合内容的要求?你的语言表达是不是自己的体验?将来为自己形成一种风格做准备,包括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绝不是唯一,千万要避免“唯一”。丹田气到了胸部怎么样?到了咽壁怎么样?到了口腔怎么样?那只是一个范式,在它的周围可以生发出好多种类型来。为什么我们总是静态地认识规范?(演示)“a”,它的范式的周围都可以活化,但是到了不同的内容它必须得变,永远用央“a”去解决一切问题是绝对错误的。提颧肌也是这样,颧肌提起,是指上唇的中部的三分之一的两端向颧骨划线,它是一种内在肌肉的控制,而不是有表情的动作。原来我们很多人一说就微笑起来,(演示)“昨天又压死一个人”,这根本不对!这应是一个非常内在的、一种习惯性的控制。提颧肌解决你唇齿相依的问题,下巴放松的问题,槽牙打开的问题,它的力量就是让你叼住这个字,让你送出去这个字,都是非常自如的。不仅仅是“微笑”!这样教的话那还了得。所以,规范的问题不会导致呆板,只有呆板的教学法,没有呆板的规范。

同类推荐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热门推荐
  • 重生网游之独行

    重生网游之独行

    一个在游戏里达颠峰的人陨落了,他迷惘过、愤怒过,不知路在何方。但命运给了他一巴掌又给了一个甜枣,重生让他再起动力,筑起更辉煌的一片天空......游戏名是英雄,我讲述的也是一名英雄,世界处处都有人,成为英雄的能有几个?
  • 绝色狂妃:妖孽神君狂宠妻

    绝色狂妃:妖孽神君狂宠妻

    萧月依,萧家废柴大小姐,容貌丑陋,懦弱无比,却是流风国最幸福的女人。只因这废物有一个所有女子的梦中情人为未婚夫。可有谁知,未婚夫竟和她的堂妹勾搭成奸,更为了白莲花堂妹不惜陷她与死地。再睁眼,她发誓,定要让这对狗男女付出代价!契绝世灵兽,得远古传承,获炼丹之术,她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崛起,光芒万丈。……“神君大人,大皇子今早去了萧府,对大小姐死缠烂打。”“阉了!”“神君大人,圣女侮辱萧大小姐,称大小姐配不上神君大人。”“废了!”“神君大人,萧大小姐让你洗干净去给她暖床。”某神君站起来走向门外。“神君你去哪?”某神君一本正经:“洗澡,暖床!”神君大人,你的节操呢?
  •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渡劫失败,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位校花的废材未婚夫。校花未婚妻要逼他退婚,伪善贪财的姑伯争夺家产,一个个冷漠心狠的杀手要害他性命……爷爷的病要治,美女医生的病要治……傲娇的世家千金要跟他学武术,冷艳的警花也要学……这些问题在修仙高手林牧面前都不是问题!
  • 他就是这么炫

    他就是这么炫

    孤儿杨绍被炎阳集团董事长杨铭收养.随着渐渐的成长.他发现了杨绍的特殊体质.非常适合他要的体质.为了实现他已无法实现的理想.便教授他武术界.文化界.商业界的技巧.随着时机成熟.他就被送到天陵实际实践.就这样.......
  • 神殒大陆

    神殒大陆

    亿万年前,有神物从天而降,砸在了一片虚无之中。众神知其不凡,纷纷出手抢夺,并引发了连天大战。那时,天崩地裂,神死魔灭,一切皆是不复存在了。神血染红了苍穹,遗骸填平了沧海,留下的,只有一片金属废墟。后来,天地初开,废墟衍变成一片浩瀚无边的大陆,众生重现,并开始繁衍后代,流传至今。
  • 丫鬟上位

    丫鬟上位

    木筱然绝望的看着街上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天知晓她才打了个盹起来就穿越到不知名的古代,好不容易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却要面临饿死的现实,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有遇到一个动不动就要扣工资的老板,现在还要她配刚才被她打破的家传玉佩,赔偿品是她要陪他一生一世。木筱然绝望,又幸福的看着得逞的将军,“将军,你不要太过份了。”
  • The New Machiavelli

    The New Machiavell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命方士

    天命方士

    方术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数,遁甲等。而方,则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类。方,道也。千年之前,屠百万人,只为与你厮守在五彩池旁,看那潮起潮落,看那草长莺飞。千年之后,欲屠苍生,只为千年的承诺,君无戏言。一梦千年,醒来之际早已物是人非。你在哪里,我又在哪里?你是谁,我又是谁?
  • 地狱使魔

    地狱使魔

    我一直以为生活可以什么都无所谓,直到那次去地狱的遭遇,你我的命运从此在一起了,十恶不赦的十恶,你到底是为谁在守候原来我要找的人就是你直到最后魂飞魄散的那一刻,我就想问一句素零,你今世是否真的喜欢过我?一个从小在富家长大的少爷,因为母亲出生低微,在家里面受尽了折磨。在19岁那年他离开了那个那让饱受痛苦的家,在一次车祸以后,他的命运和来自地狱的使魔拾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类,一个的是地狱的使魔,他们的最终会走向何方呢?
  • 英雄联盟之随意人生

    英雄联盟之随意人生

    陵城一所普通高中的办公室内,六张办公桌把狭小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可以看到几个中年女人正都注视着屋内说话的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