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900000003

第3章 导论

悠悠万事,统一为大。

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回眸世界,放眼全球,整体缓和、局部动荡。动荡的大多数原因是宗教、领土和民族问题。统一与分裂牵动着各国人民的心。一些国家在分裂,如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埃塞俄比亚一分为二;一些国家完成了统一,如德国和也门于上世纪90年代分别实现了统一,越南于上世纪70年代实现统一;还有一些国家至今处于分裂状态,还在为统一之路而苦苦探寻,如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的统一问题,如我们可爱而又灾难深重的祖国,因国共内战而金瓯不全,因外国势力干涉而长期分裂。在朝鲜半岛,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人都会吟唱同一首歌——《我们的渴望是统一》。韩朝离散家属会面的感人场景、奥运会同一面旗帜入场的动人场面,都让人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与朝鲜半岛三千里江山的民众一样,我们也渴望国家早日实现统一。围绕台海问题的解决,大陆和台湾爱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苦苦探索,但是直到现在,统一依然还没实现。

中国没有实现完全统一,有中国自身的原因,如两岸信任不够,至今两岸还没有消除敌对状态;如两岸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如有两岸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等等。同样,也随时可见国际势力的影子,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干涉和介入。

对于台海问题,尽管国内外有很多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的,从新闻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还很罕见。尤其是对美国主流媒体在台海问题报道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由于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美国的外交决策往往与媒体密不可分。作为政治上的第四种力量,媒体长期制约和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可能性不但已经被证实,而且变得越来越显著了。

在分析美国媒体和美国对台决策的过程中,媒体在不同的决策里总是担当不同的角色。研究美国媒体的报道特点和报道内容,可以了解美国对台问题决策的思路和过程,不仅对中国政府来说大有裨益,可在台海问题上知己知彼,然后对症下药,而且对中国媒体来说,更可以借鉴美国媒体的具体做法,忠实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台海问题的客观报道和公正报道。综合已有对台海问题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包括几个方面:

一、台海问题的研究

目前,对台海问题的研究,大陆有众多的研究机构,比较著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问题研究所、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台湾问题研究所。同时,大量的关于台海问题的专著纷纷面世,如2004年出版的由唐正瑞所著的《中美棋局中的台湾问题》,对1969年到1999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对台决策做了梳理,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由于作者在国台办工作,作者特别介绍了很多内幕知识,可读性很强。如2002年由全国台湾研究会编的《台湾问题实录》,对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书中还附有不少台湾地区的文件资料,对了解台海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华东师范大学项立岭所著的《中美关系史全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阎学通、漆海霞主编的《国际形势与台湾问题预测》,时事出版社出版的由蒋晓燕、信强所著的《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安全决策》,时事出版社出版的由孙哲等著的《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郝雨凡所著的《白宫决策》,时事出版社出版的潘锐所著的《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等著作对台海问题都有很多详细的介绍。此外,众多的年轻学者就台海问题写出大量论文,如苏州大学程龙梅的硕士论文《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变数——台湾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孙少萍的硕士论文《台湾问题的由来和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陕西师范大学韩春霞的硕士论文《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等等,这些论著、文章都使台海问题的研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西方学者对台海问题也不乏真知灼见。美国《洛杉矶时报》前驻华记者孟慕捷(James Mann)所著的《转向》(About Face,2000年版)也分析了自尼克松到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台决策的全过程。

二、对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研究

长期以来,美国涉华报道是一个敏感话题。我们一般把注意点和落脚点放在批评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严重的倾向性上,但是对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我们往往注意不够,有时候还存在讳疾忌医的现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陆学者也开始能够客观看待美国媒体对中国事务的报道,其中包括对台海问题的报道。暨南大学何霞在其硕士论文《〈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里,就呼吁中国政府和新闻学者们能抱着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看待《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对负面新闻和敏感问题的报道,对照自己的不足,反思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潘志高则在《〈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年至1998年)里,介绍美国媒体通过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上海大学何英则在其博士论文《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1995-2005)》里,花较多的笔墨阐述美国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成因。

研究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文章多为学术论文,如《为什么中国不敢“妖魔化”美国》、《美国传媒究竟是如何“讲政治”的》、《全球化、媒体、意识形态的关系——兼论美国媒体近年来的中国报道》、《美国媒体新闻选择性分析》、《美国“蓝军”如何制造红色恐怖》等。

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研究论文尽管众多,但是也存在明显缺憾。那就是,理论性有余,实践性不足,冲击力不够,系统性不强。不少论文缺乏国际关系和国际知识背景的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学界在新闻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领域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专业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结果是谁都头头是道,谁都不够全面。新闻类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国际传播学、跨文化传播、新闻伦理学、新闻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媒介批评,但缺乏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课程。国际关系知识的匮乏,让新闻专业研究人员难以用“全球视野”、“国际水准”和“世界眼光”看待和分析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与国际大背景的结合。而国际关系类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美国政治制度、美国外交史和外交决策、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中美经贸关系、美国国会、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控政策等等。这些研究领域很难见到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子。在国际关系学领域,国内有关中美关系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政治和军事等硬的方面为主,对软力量的研究基本被边缘化。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学界形成了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学新闻甚至是国际新闻的,不太懂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的,不了解国际新闻。

三、对美国媒体对台报道的研究

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报道研究,在大陆非常难寻踪迹。目前,就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的研究,只见诸于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李希光、周庆安主编的《软力量和全球传播》,书中辟出两章,着重介绍美国媒体在台海问题报道上的功能及其与美国政府决策的互动,读来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欣喜。但是,放眼大陆,一篇完全独立的关于美国对台海问题的报道的论文,还没有出现。

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的报道研究非常少,一方面是“比较难”,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过语言关,研究美国媒体对台问题的报道,必须了解全文,熟悉英文原意。不少人因为英语功底不深而知难而退;二是可能因为很多人认为此话题过于敏感,害怕表述“不讲政治”,不少人不敢触及这一领域。美国媒体对两岸的表述是“中国”和“台湾”,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用的“大陆”和“台湾”。美国媒体对“台独”的立场是“不支持”(not support),而不是我们从报上看到的“反对”。另一方面是“太简单”,有学者认为,对美国媒体台海问题报道没有研究的必要。因为所有媒体的报道都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研究与否,意义不大。

由以上所述可知,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报道研究,基本还是真空阶段。有的文章或论文有美国对华报道或是涉华报道,但只是部分小节提到对台海问题的报道。有的专著虽然很翔实,但是只是一两个章节做了介绍,读来让人意犹未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50年驻外记者生涯的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彭迪认为,研究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报道很有必要,尤其是通过研究这一问题,可以看到美国国内亲台势力异常强大,提醒大陆做好因应准备,并采取灵活措施。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丁刚也认为,研究美国媒体对台海问题报道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他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可以看到美国媒体受民意的影响有多大,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影响有多深。对大陆媒体来说,要充分反映民意,同时也要了解台湾民众的心声。本书对进一步改善大陆媒体的报道内容、报道口径、报道形式,纠正一些报道弊端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热门推荐
  • 学习让我天天长

    学习让我天天长

    本书围绕品德展示了一百多个引人思考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品德的力量,做人的原则。
  • 寻古店

    寻古店

    在这个城市的胡同深处,有一家不起眼的古玩店。店主很神秘,整天拿着一本发黄的旧书。只有有缘人才会找到这家店,你从这家店里拿到的每样东西,都是前世留下的记忆。也许在某一天,你会找到这个古玩店,不要错过机会,进去看看有没有你前世留下的东西吧。
  • 歪理之门

    歪理之门

    什么是真理?真理,即永恒不变即为真理。真理亦可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即绝对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广义的道理;相对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有局限性的道理。真理,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也是哲学名词,它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科学则是由实践检验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方法。而我的手中就有着一扇可以篡改真理的门,也是改变命运的门。
  • 倾世大小姐邪医狂妃

    倾世大小姐邪医狂妃

    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死神,亦是神秘莫测的鬼医;她,玄府大小姐玄星玥,无貌无能;一朝重生,她成了她,她注定成为玄陵大陆上的一个神话。他,人人唾弃的逍遥王,生来便不能修炼。可是,一切真的是这样吗。当尘封已久的记忆再次开启,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东行一世录

    东行一世录

    金黄的麦田随风微微起伏,田间有农人在俯首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田垄上有小孩在追逐嬉戏,农妇仔细地挑拣着饱满的稻穗——这是隐约的秋天的味道。只一眼,秋三便以为看到了天堂。
  • 腹黑竹马的小宝贝

    腹黑竹马的小宝贝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某只小懒猫懒懒的躺在某恶魔身上,池幼希吧唧着小嘴,揉了揉自己扁扁的小肚子说“夜玄彻,我饿了~”某恶魔坏笑“好啊,正好我也饿了,我来吃你怎么样....”无语中....某恶魔狠狠地把池幼希扑倒在床上。“别闹~干正事呢!”夜玄彻邪邪的勾着嘴角“干我啊!我就是正事!”这是一对青梅竹马,被父母算计订婚~这一夜,夜玄彻终于把池幼希吃得一干二净
  • 重生之最强仙农

    重生之最强仙农

    修仙界的一个灵植大宗师因为种植出了一株罕有的九品神药而遭遇灭门之祸,身死道消却灵魂涅槃,重生在地球上的一个青年江锋身上。自此之后,江锋开启了一段最强仙农的征途……
  • 我乃轮回

    我乃轮回

    不论如今是神还是魔,既然命中注定我要轮回,那么就要背负起你的影子,背负起属于我的前世与属于我的今生。纵横交错的命运轮回之门,既然为我打开了,那么我只好走向那未知的前方……月影的蒙光残存了前世的回忆,辰星地闪耀有着今生的所有,在月与星交融的夜下,我背负起一切一切……
  • 混战星际

    混战星际

    流光、冷心、焚炎、旋风等人,一系列的原因,未来的人生之路已经被更改,却并未消沉而是奋起,混战于星际,混战于网络。当梦想的曙光照进心门,当生的渴求异常强烈,当爱的诉求愈发重要,未来,何去何从?
  • 校园到现实社会:爱你不变

    校园到现实社会:爱你不变

    从校园到现实社会,谁知道会怎样呢。但是你只需要知道,我是爱你的,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