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000000009

第9章 城市地理的空间识别要素(3)

一、地点的意义与维度

在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中,我们更加关注在世界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地点是否仍具有其原有的作用?地点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联对于整个城市经济结构、政治格局和群体关系等等而言,是否仍具有关键的意义?

我们对于城市的思考,就在于它作为地点仍只是乡村的对应物,还是它已经成为多种社会关系的积聚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反映出我们对于地点含义的深入想象,同时也体现当前媒介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力。实际上,一个地点所拥有的历史往往与实践分不开,正是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语言促成了地点的意义。而地点又反过来对实践起作用,加固其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

约翰·阿格纽(John Agnew)在其著作《地点与政治》中将其分为三个维度——

地方(place):即从事某一行为的地点,比如城市。这一维度往往是具体的,能予以标示的对应物。地方是行为的发生地。

位置(location):置于广义社会关系的地点,比如与国家政治或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的城市位置。这一维度的地点可以用方位关系来使其具体化。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指地点的主观维度。对于地方感的体验,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媒介的作用等密不可分。

对于地点的描述和体验,可以将其放置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各种权力关系加以呈现。每一个地点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也因而形成不同的意义。人们用以确定自身方位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通过行事的一系列地点来实现的。作为处于城市中的人,通过城市文化的体验来寻求自己的归属感,而城市文化总是与人们对于地点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比如公园、酒吧、电影院,不仅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其本身的文化意义也成为城市的一种标志。在不同的地方总能发现不同的语言、区域划分以及生活习惯。这些差异往往通过媒介来予以展现。地点被用来确定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借助媒介手段培养出人们的地方感与城市空间秩序。

二、媒介中的地点

地点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属性,而是与媒介意义相连,制造出更为复杂的空间图景。地方、位置这些概念能够反映出关于人之所在的一种状态,更为深层的意义则在于地方感的培育。在媒介、社会与地点的交织中,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与地理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媒介而言,地点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一)作为符号的地点

用鲍德里亚的观点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仿真”(simulation)的时代,符号不再指代而是制造了我们的现实状况。作为符号的地点在媒介空间中为我们创造了种种的地理体验,我们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方式来感受地点的景观和文化,真实的人际交流和实地考察不再是必经的手段。人们将媒介中对于地点的描绘当作是客观的现实,并在同一媒介环境中形成共鸣。由于媒介对信息的反复传播,地点所具有的含义不断在媒介作用之下被人们建构和延展。地点,作为媒介内容的要素之一,不仅说明了事件和行为发生的处所,同时也代表了某种方式与姿态。地点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特别的意义,它们往往存在于多种社会关系中,这些社会关系包括权力、文化以及社会群体等等,例如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在媒介中予以再现的城市与乡村,在不同的背景里拥有不同的外在表征,它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种符号存在。而符号所创造的意义不限于其所指代的体验中自然生成的一部分。城市与乡村并没有固定的意象和表征。乡村可以被当作优美的田园诗来欣赏,也可以成为愚昧落后的荒野;城市可以被看作现代的令人愉悦的地点,也可能是罪恶和黑暗的所在。媒介中的地点,并不一定是现实状况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种浓缩了多种文化和社会意涵的符号。一般而言,城市或者乡村的意象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以彼此为参照物才能产生意义。也就是说,乡村和城市相结合便能呈现出各自的意象。田园风景对应钢筋水泥,怡然悠闲反衬拥挤繁忙,两套不同的符号系统被用来对存在差异的地点进行建构。

最初我们提及地点,它可能是指某个事件或状况所在的位置或地方。

地点的意义可能正面,也可能负面,这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以及立场。大多数的广告作品中,乡村中呈现的自然风光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中最为理想的居住环境,城市则充斥着喧嚣与浮躁,但其消费方式以及所呈现的大都市现代感,被媒介添油加醋而具有了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媒介文本中的城市与乡村,一直是一对矛盾的符号,其所代表的意义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是媒介结合其传播意图所进行的阐释。在这个层面上,城市作为地点,脱离了单纯的地理学意义,具有了更为复杂的文化特质。媒介操纵下的符号建立和改变着人们的感觉和体验,并利用地点符号创造种种想象的地理景观。

(二)作为场所的地点

地点的另一作用在于它是事件发生或人物所在的一个处所。身临其境是完成体验和感知的最佳方式,这种方式就依靠地点的存在来实现。在媒介文本中,通过地点我们能够获知城市中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而同时,地点也通过对场所的构筑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每一个特定的场所都有具体的规则和角色要求。对于不同的群体而言,场所的规则与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医院、餐厅、学校等等,身处其中的人们被要求遵循相应的行为方式。而行为的实施是在一个具有某种约束和限制的范围之内进行的。戈夫曼将这种行为区域描述为“受某种程度的知觉障碍限制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人所在的场所,它是有边界的、有形的区域,是一个特定的地方,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从事某种特定的活动。如果不借助媒介,行为人与行为的发生地必然处于相同的位置,信息的传播会被有形的障碍和界限所阻隔,此时直接的观察和面对面的交流便是获取信息的单一方法。于是,实际地点通常被认为是行为的最大决定因素。戈夫曼也指出,“知觉障碍”的作用是与地点相连的,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人的存在,对于区域的感知就变得更加丰富,比如信息交流中“前台”和“后台”区域的划分,便是在物理距离和地点中加入了感觉的元素。在特定的“前台”或“后台”中,行为规则的订立总是与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标准的形成相关联,行为的方式会受到一些隐蔽的情感影响。所以,对于地点的屏障限制不仅仅是来自于地理上的区域界限,情绪和感觉等隐性边界的作用同样也是决定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媒介的无处不在使得信息的交流受到了中介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面对面交流只是非常有限的一种,社会经验的累积还应借助更为广泛的信息获取模式。场所内的行为与规则经过了长时间的社会传统积淀而发展起来,如果场所之间的界限融合或者消失,那么旧有的意义就会被打破。在现实中,城市边界的清除与改变可以通过建筑物、墙、街道等物质结构的更改来实现,此外,媒介的延伸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包括报纸、电视、电话等在内的媒介手段能够改变人们对场所的认知,更加迅速地接近事件或行为本身。场所的隔离与融合在媒介的作用下经常发生,尤其是当一种媒介手段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时候,人们会对这些变化熟视无睹。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易地获知距离千里之外的事件或者原本发生在他人隐秘空间的信息。旧有的场所的地理划分在媒介中被颠覆。英国热播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将多名男女置于一个封闭的透明摄影棚中,每个角落都装有摄像头,一天24小时众人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暴露在电视观众的面前。电视媒介的介入,使得本属于个人隐私的空间失去了原来的保护屏障。此类颇具争议性的节目样式将媒介对场所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地点不再像传统环境中那样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和空间阻隔的效果。

(三)媒介消费的地点

地点作为一种人类占有或者存在的空间,充斥了人们的经验与想象。

而这些经验与想象往往是在媒介的作用下形成的。地点同时作为媒介内容表现的对象,以及生活中的一种地理位置,被媒介所呈现,被人们所体验。此外,地点也是媒介消费的重要情境,换句话说,地点已经存在于媒介所能接触到的各个角落。只有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了媒介消费,其中的信息才会有意义。

城市中的地铁、公交车、商场、写字楼、室内室外都可能成为媒介消费的场所。身处不同的地点,媒介消费的方式与群体特征会随之变化。所以,考虑到不同的消费习惯,媒介应该选择不同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

在众多的媒介消费地点中,家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公共场所的消费方式来接触和使用媒介资源。虽然也有人在公开的场所传递私密的信息,但家庭会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能够避免他人干预的私人领域。人们在家庭这个区域中可能产生有别于公领域的轻松愉悦感,具有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由和弹性。此外,在信息接受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极易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而且,在家庭内部,也有更为细致的媒介消费空间分布。同一家庭的成员有着不同的消费方式,例如卧室、书房和客厅等空间的间隔,便将个人的媒介接触和交流行为进行了划分。卧室与书房是更为私人的场所,而在客厅中则容易完成共享性的媒介消费活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较充分。此外,家庭中的媒介接触权力也与成员的地位差异相关联,并通过个人掌控媒介的时间、内容以及方式等体现出来。家庭中成员的身份、性别、年龄、内部关系、互动形态、角色权力等都会影响其对媒介资源的接触程度,并构成了多样的微型地理空间格局。

现代媒介越来越深入一般家庭生活,同时也必须适应家庭生活的种种需求。由于在家庭中经常被使用,某些媒介逐渐与使用者建立起一种密切的关系。例如电视常常成为家庭成员情感依赖的对象,电脑被视为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助手,它们对于家庭的日常生活而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以家庭为地点的媒介消费中,媒介与地点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且家庭所形成的消费环境影响媒介内容和传播时段的制定,广播和电视的节目形态呈现出的大众化和民生化趋势,杂志与报纸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居家消费的实用资讯的增多,正是为了适应家庭生活的休闲氛围。

以家庭为例,我们看到了地点对于媒介的作用。但正如地点对媒介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影响,媒介也改变了地点的空间位置。因为媒介所使用的新科技造成了人们生活的流动性,例如手机和互联网,它们的触角四处蔓延,使得私人生活可以随处存在。媒介在地点之间的连接作用日益明显,虽然人们仍然以实际的地点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但是地理空间已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认同方式。现代人经常需要透过媒介来建构日常生活,所以地点所处的环境设置,往往会考虑到接触媒介的便利与否。可以这么说,地点构筑了媒介的传播方式,而媒介也制造了流动的地点。

第三节景观:描述城市空间的一种方法

景观(landscape)是地理学的重要概念,源于德文Landschaft,指的是不同时期地球形态的集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查报告》,景观一般可以理解为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我们对于世界的一种直观的了解,往往来自于各种景观的拼贴。而景观并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它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自然风貌,还是以上几种因素的集中显现,与社会、群体等存在着相互间的影响。而在城市当中,文化、经济、政治、媒介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又形成了多样的都市景观,并具有丰富的解读方式。在人文地理中,景观的形成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非物质的,比如艺术、宗教、文化等等,它们无形地作用于人们的思维和立场,从而产生知识与经验,并形成复杂的文化景观。

一、被赋予意义的地理外观

对景观的关注意味着了解一个区域的外观是如何被赋予意义的。城市的高楼、立交桥、车来车往的宽阔马路等,体现了工业文明对自然地理的改造;而油画般的乡村风景往往蕴含了人们反城市、回归自然的一种观念。实际上对景观的描述并不纯粹是地理外观的客观反映,而是不可避免地加上了人们的价值评判和对外界的认知。

地理学上的地图从来不是完全中立、客观地再现空间景观,虽然以坐标、比例尺、距离等精确手段来表现空间的面目,会让人认为空间是可以用物质手段控制和测量的。但事实上,地图中的景观还包括根据特殊的文化需求构筑和描绘的世界。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就指出,地图是特殊的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地图和地球仪从来都不只是描述,它们是信念的纹章,推动着创造它们的民族和文化。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热门推荐
  • tfBoyS

    tfBoyS

    这本小说很扯淡很扯淡很扯淡,虽然已经完结,但是作者我还在修改)三位小姐,来到了重庆,一次意外,撞倒了王俊凯。不想自己的两个姐妹,居然爱上了王源和千玺……这三个逗比和另外三个逗比,会发生什么???
  • 山海问剑

    山海问剑

    落魄载酒江湖行山海飘零叹忘情此去昆仑空离恨遥看九霄太微星
  • 文言小说选

    文言小说选

    与《聊斋》立异的代表作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他不学唐传奇而力追晋宋,“尚质黜华,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在艺术上独具一格,又引发了一股仿作之风。清代的杂俎类小说颇多,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富有时代特色。如专记妇女言行的《女世说》严蘅撰)、记有西方新科技的《壶天录》等(百一居士撰)。清末林纾以文言翻译的西方小说如《黑奴吁天录》等,当时影响很大。本书所选文言小说,上起汉魏,下讫清末,主要选优秀的传奇和志怪作品,酌收少量杂俎。
  • 光明的尾巴

    光明的尾巴

    十七年前消失的邪宗星月湖重现江湖太白山孤儿院置之不理河田国无名观所为不明南朝御龙卫尚在成长之期恩怨何了天道轮回(本人与天斗法失败,新书一直是暂不处理状态,感觉永远发不了新书了,只能把这本书慢慢磨下去了,慢热情感文,喜欢的请收下吧)境界划分:修气:一到十重天修念:入河,留湖,归海修镜:入境,瞑觉,梨栀,涅槃,通明
  • 月影仙途

    月影仙途

    我等你在空旷的轮回伫立成一座永不倒的碑凝结一滴流过千年的泪赎罪为了那飘渺的来生不再后悔我等你凭借前世回眸一笑的那一阵心醉……
  • 星空下的恋歌

    星空下的恋歌

    “灭哈哈哈!本小姐研发的真人游戏光盘终于OK了!诶,臭老头的这个袋子不错嘛!那我就把我的光盘放进去吧!”那一天,校长的女儿调包了问答竞赛的奖品。…………“啊!这里是哪里?!”那一天,顾子樱打开知识竞赛的奖品,可她没想到,这奖品居然被一个逗比调包了!…………“这……好坑爹……”那一天,无初研看着顾子樱触发的隐藏任务,不由喃喃自语道。…………“谢谢啊……我真的很开心……!”那一天,星空下的告白……
  •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呐,几斗,我回来了!”亚梦望了望湛蓝的天空,透明如水晶的眼泪缓缓流过眼角,“你却不见了!”“亚梦,请不要……找我。”几斗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记得……我是爱你的。”新的甜心,新的一轮战争!几斗怎么了,为什么会消失,亚梦又为什么黑化,莫伊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相一层一层被解开,到底是谁坠入那个黑暗的深渊,又是谁升入光明万丈的天堂……
  • 越时空寻

    越时空寻

    我们常常这样说,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就能如何如何,若有朝一日,人们若能解译时光的秘密,那会发生什么呢?
  •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一口燕窝把她呛成了一个吃啥啥都香的大肥婆。这里有瞎眼的婆婆,瘸腿的公公,身子病弱的小娃娃,还有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男人,她真想再喝口燕窝把自己呛死回去。怎奈全家的生计都在她一人身上,极品乡邻虎视眈眈,阴险妯娌泼辣嚣张,不彪不悍日子怎个过?好不容易把自家面冠如玉的男人拐上了床,正吹灯拔蜡脱了衣裳准备造娃娃,没成想,这边厢杀出了个年轻的小寡妇,那边又来了个昔日俏情郎。且看巧手肥娘种田逗娃如何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推荐新坑《悍妇当家:相公,请上炕》一对一爽文
  • 史上最强之天辰传

    史上最强之天辰传

    写我心中的史上最强弟子,新手请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