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000000010

第10章 城市地理的空间识别要素(4)

在社会现实中,有多种为景观赋予意义的方法,媒介中的阐释与再现能够加速和深化景观的意义呈现。例如国家的边界划分,除了与政治相关,标示了种族、文化与语言等不同实体的存在与区别之外,在媒介中还表现为不同的信息消费取向和消费群体特征的差异。因此,在媒介文本中,通过图片以及文字等手段对景观的再现都是某种主观性的描述。正如迈克·克朗所说,地理景观不能仅仅被看作物质地貌,而是被当作可解读的“文本”。景观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并非不可言喻,其中某些内容是无可争议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则含有政治意义。解读某一地理景观是为了研究和发现为什么地理景观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但由于媒介的介入,便产生了不同的表征方式,存在着双重编码的现象,地理景观的解读变得更加复杂。在某一景观形成之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意义,但对于观察者而言,影视、绘画等方式使景观更增添“一层晕圈”,或主观,或客观,都是对景观的再次解释和说明。城市里繁华的生活景象,可以用来赞扬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可以用以批判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因此,在研究媒介内容的过程中,人们总会将现代人的观点加入到各种景观原有的意义之上而形成更为复杂的文本。

二、城市景观的标志与差异性

现代工业社会已经高度城市化,在城市的种种空间区域(如人行道、街区、商厦等)内,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它们不仅仅成为城市的标志,而且还通过其中所存在的文化、群体、组织等来建构复杂的生活图景。城市中的每一个处所实际上是微观的世界。而且,传播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多的人口吸引到了城市之中,使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城市无论大小,都逐渐成为各种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汇聚的交叉点。为了将城市的景观充分呈现,各种传播媒介会根据各自的目的选取那些极具城市特质的地点或标志性的建筑与构造,来表达某种既定的意义。为了展示城市的现代感和文明的程度,摩天大楼、中央商务区(CBD)、立交桥等建筑与建筑群在媒介中频繁露面;但如果要展现城市中的边缘人群生存状态,那么人行道、天桥、贫民区则极有表现力。充斥其中的流动商贩、无家可归者的处境,与某些富裕的街区、高档的消费场所营造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照。当然,对于城市的描绘不可能如此简单或者两极分化,媒介承担着展现更为复杂的城市图景的责任:社会的有序与无序,平等与不平等,发展与衰落、平静与喧嚣,权力、财富、贫困、歧视等现象所交织而成错落有致的城市景观,都能够在媒介的万花筒中被一一窥见。

在地方性日益被全球化的潮流磨平的过程中,探究城市的标志似乎有些困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外观趋于同一,其中的意义差别也逐渐缩小。但是对于媒介而言,仍然有着对其进行阐释的空间。不同人眼中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媒介将这些差异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城市之中,巨大的权力与财富、严重的贫困与剥削都存在于这个矛盾综合体。剧院、酒吧、商场等区域所具有的休闲特质和消费特性,在一些流行杂志、时尚频道中得到了十足的展露。阶级和贫富差距所导致的迥异的消费观念(包括信息消费在内)成为在此类媒介中反复强调的话题。专注于社会发展的媒体,则往往将焦点会聚于城市中的犯罪、种族歧视、人口膨胀、权力失衡等状况,并将其作为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显著社会问题。而城市中具有传统意义的建筑或者景点,经由媒介的反复传播与强调,就会成为重要的城市标志。

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与城市群不断形成,更有当代城市生活的极端形式即所谓的超级城市出现,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长约450英里的城市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卫星城、城中城构成了新的城市景观。现代城市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经由媒介的放大,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中。一些人认为,城市代表的是“文明与美德”,是活力与文化创造的源泉,城市使经济与文化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城市则被看作是一个冒烟的地狱,到处是寻衅和互相猜疑的人群,到处是犯罪、暴力和腐败。城市中景观及意义差异性的构成,除了各种政治或权力机构对于城市空间的重构,媒介的再现与阐释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城市景观的生产与消费

长久以来,城市是文学、影视等多种媒介经常涉及的地点,对城市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所以,重点并不在于对城市及其生活的客观反映,而是在于描写城市及其景观的意义。除了那些自然形成的地理面貌,城市景观大多数来自人工形成。无论是生产、休闲,还是生活、娱乐的场所,都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人们的改造而形成,并按照城市的生态规则,来组合一个个的功能区域。城市可以看作是一幅地图,社会特征不同的各种机构有机地分布其中,活动、居住与迁移也有着固有的模式。人们根据经济、政治等原则来分配城市资源,以及多数与少数群体的中心与边缘位置,内城与外城的格局,并形成既相互依赖又区别的社会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卡斯特尔强调,城市和街区的建筑风格,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斗争和冲突。例如,摩天大楼之类的巨大建筑物“通过技术和自信表现了金钱在城市中的力量,是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公司资本主义的大教堂”。

卡斯特尔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独特的地点,城市的物质环境是市场力量和政府权力双方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是集体消费的组成部分。学校、交通、休闲设施等等是人们消费现代工业产品的一些方式。当然,这些消费主要体现在主流人群的日常行为之中,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必须依据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对城市的某些区域进行重构,从而争取自身的权利。例如同性恋组织的俱乐部和其他活动场所,便是在主流的社会中开辟一些小范围属于自己的领域。城市的景观一边生产,一边迅速被消费。不同的群体对城市区域的使用意愿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又加速对城市地理的塑造,于是人工的改造不断对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进行重塑和再安排。这些改造自然空间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城市中经济和社会权利关系的某种变化。例如现代城市中的金融业和商业类公司大量占用城市中心的土地,使得地价上升,周边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这必然导致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侵犯,由此而产生的紧张和冲突总是此消彼长,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始终。

此外,城市中景观的生产与消费也会受到媒介的影响。当它们成为媒介反映的对象时,才能真正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城市的空间格局。正是由于媒介对于城市景观的再现与解读,才能让人们对自己身处的环境产生直观的感受。例如酒吧,作为城市现实景观的一种,它真正成为中国城市的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媒介的作用不可低估。酒吧文化来自于西方国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消费方式。但在它涉入中国大城市之初,总是被再现为一种隐秘和暧昧的空间,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当遥远。在主流媒体对酒吧的报道中,常常涉及到一些负面新闻,与色情业或者不规范的商业运作挂钩,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酒吧文化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并不相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酒吧的消费群体被培养起来,而媒介中关于酒吧的话题也日渐增多,酒吧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消费方式,不断地区别和建构其消费者的身份与品味。酒吧逐渐成为白领、自由职业者、时尚人士沟通交流的场所,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话语模式,酒吧都属于这一特定的群体。而这种消费带有极强的符号性,并依靠媒介的传播使其根深蒂固。酒吧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越来越多的酒吧被打造成炫耀性消费的标志,在杂志、电视中频频出现,与普通大众的生活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许多城市的酒吧一条街,在繁华喧嚣的中心位置开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而这个街道、区域、或者酒吧的外观,本身也成为媒介,标示着一种生活状态和消费观念。

城市景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被改造与翻新,旧有的痕迹或被保留或被抹去,但通过地图、书籍、影视等媒介,我们仍然能够洞悉所有关于城市的历史,而且人们在这些媒介的引导下,进行景观的生产与消费。虽然城市中某些冰冷的建筑物与区域规划被认为是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阻碍,但总还是存在着道路、街区等连接方式;虽然城市化同时促成城市景观的标准化,但它同时也催生了亚文化及亚文化群体,为各种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并且在媒介的作用之下,城市集结了不同的群体,依据背景与文化而建立起来的社区组织又构筑了新的、有差异的城市景观。

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对地理景观的形成和表征产生影响,并且会赋予其不同的意义。所以,迈克·克朗指出,地理景观通常被看作是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社会便是建构在这个价值观念之上的。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的地理景观得以保存和巩固。所以我们关注城市,并不仅仅分析城市的地理面貌,而是透过地理外观深入各种地点、空间与社会、文化交织而形成的观念和意义。

小结

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其中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点与边界。

在空间、地点、景观这些要素中,所包含的是复杂的城市文化。我们对空间的思考实际上是为了了解城市地理在现实中的表征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社会、文化或者意义的描述往往会将其置于一定的空间中。所以,空间并非只是一个几何的概念,而是由种种文化、政治、心理等现象构成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存在,它不是固定和静止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与人们行为的影响。福柯指出,空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现实,事实上,全然不同的现实在不确定的界限内的相遇和融合,创造了一个复合的世界。

我们对空间的理解,主要从三个层次上进行把握: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空间、主观的意象空间、物质与经验交错的空间。在对城市的解读中,我们主要依靠第三个层次,即运用开放的视角,从物质与精神的维度来构筑和阐释想象的城市地理。由于媒介的介入,我们对于城市空间的感知发生了变化。麦克卢汉与梅罗维茨等人对于新型传媒手段塑造的空间感进行了细致分析。但是“地球村”真的抹平了地方与文化差异吗?地域真的消失了吗?实际上这些大胆的论断只是为了让人们关注媒介对于空间和地点的重构。地理要素的物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并与媒介相结合形成了更为生动的媒介地理景观。

除了空间之外,特定的地点意味着塑造世界的一个基本途径,同时也与人们理解和建构城市文化的具体方法密切相关。对于城市的解读,地点也不再只是一个符号和场所,而是代表了与整个城市相连的文化与社会意义。人们关于城市的体验总是与地点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地点与媒介相互交织,使得地点脱离了单纯的地理意义,而成为城市文化与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使地点流动,地点使媒介信息得以传播。

对于城市的认知,还需思考该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外观。城市中的文化、建筑与风景并非需要人们的切身体验才能感受,因为媒介已经为我们生产出各种丰富的城市景观。景观是建立在城市地理的基础之上的,但又被赋予了政治、性别、道德等意义。借助于多样的媒介表达手段,城市的景观并非只是一小块文化的碎片,更是生动地反映了城市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历史所留下的痕迹。

我们在进行城市的地理学解读的过程中,不能将空间、地点以及景观仅仅当作是物质的存在,而应该将其作为分析城市地理的途径,此外它们并非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要素,而是与经验、文化相互作用的“文本”。

而且,人们还可以借助媒介所编织的空间,在城市间任意游走,不仅可以做全景式扫描,也可以立足于某一地点解析城市特征,并划分城市中的人群以及权力关系。

同类推荐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槠楠无冬春

    槠楠无冬春

    这是一个背负着秘密和谎言的爱情故事。故事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不愿轻易打开的门。两个男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让旁人心生猜忌。他们,一个宛如天底下最夺目的阳光,以为是温暖,却刺眼的让人不能靠近。一个似水墨画般的恬静,惹人心生怜爱。如果,女孩贺楠,把自己比作常年青葱的楠木树,那她身边站着的,就一定是不畏严寒的槠木。什么样的守候,才经得起岁月年华的蹉跎。怎样的信任,让彼此隐忍着命运对他们的不公,依然留在原地不肯挪动半分。只为那一句:“如果你是楠树,我就为你化成槠木,那样的话,我们就都不用再担心身上的叶子会因为冬天,而全部落光。而我,再也不会让人伤害你............
  • 盛世暖婚:早安!国民男神

    盛世暖婚:早安!国民男神

    你爱过一个人吗?你恨过一个人吗?你被你爱的人恨过吗?你被你恨的人爱过吗?乔安然爱过季尚远,曾经爱的死心塌地,曾经爱的如痴如醉,曾经爱的魂牵梦萦,却也让她最后痛的刻骨铭心。他在她被冤枉时扇她,他在医院不顾她的生命逼她,他在众多媒体前辱她,他当着全国的面告她,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深爱的女人,却没有把一丝怜悯和同情留给同样深爱着他的乔安然。她爱他时他恨她,她恨他时他爱她,就在乔安然再也承受不住爱他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当她最终决定放弃心中的执念不在爱他时,他却突然跟她说,他,爱上了她。
  • 圣盟之天王后记

    圣盟之天王后记

    一个饱受争议的战神,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故事。
  • 小子,够拽

    小子,够拽

    校草是蓝颜,搞的我成了众多花痴女的羡慕对象,顺便经常客串爱心传递大使,但是蓝颜你拽什么拽,喜欢你的人多了不起么。乖乖给我当男朋友来!
  • 玄武荒界

    玄武荒界

    玄武世界,人成仙的修炼世界,天马行空,飞天遁地,仙鹤?各种坐骑等你收服!高手?你能镇压他们吗?弱肉强食?你是食物还是他们是你的食物?遗迹、洞穴、天门山、地头域、狂魔海、青丘陵.......丘布的故事在这片世界一步一步开始!
  •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酆都仙路

    酆都仙路

    九荒界的一条孤魂野鬼,灭杀九族的血海深仇,尔虞我诈的修真世界,坎坎坷坷的成仙之路。我在地狱,向往天穹。【老人新书,已有百万字仙侠作品,欢迎各位入坑~】
  • 霸道校草的妖娆三千金

    霸道校草的妖娆三千金

    一个温柔可爱,一个冷酷腹黑,一个活泼开朗三个人好不容易回国爷爷却让他们去上学,上学第一天就遇上所谓的三校草。
  • 独宠一世:高冷王爷爱上我

    独宠一世:高冷王爷爱上我

    身为新世纪的金牌律师,顾兮容宁愿面对那些头疼的案子,也不想玩什么穿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