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700000043

第43章 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3)

(5)突发事件只有不发布或者迟发布而造成被动局面的典型案例,没有因为及时发布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突发事件没有不能报道的,关键在于怎样发布,站在什么立场上发布。事实上,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依法、及时、真实地发布信息,能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助于危机的解决。2007年2月5日早晨,地处南京市繁华地段的汉中路因地铁施工,发生局部塌陷,并造成地下煤气管道折断后爆燃,附近一幢大楼部分外立面被烧,事故引起交通阻塞,部分供电、供水、供气及电信中断,影响5,000余户居民生活。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南京市相关部门在事故现场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事发经过、事故所造成影响和政府采取的处置措施。在随后几天内,又连续五次发布信息,介绍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的进展情况。政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确保了舆论导向正确,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不仅此事没有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南京应对得当的方法反而成为媒体竞相宣传的典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作了专题报道,《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向媒体通报情况的消息,赞扬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的新鲜案例”。

四、健全完善政府危机处置的舆论引导机制

健全完善危机处置的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正面的舆论引导,是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具有重要意义。

1.事故现场记者管理机制

(1)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新闻记者的敏感性决定了他们往往会闻风而动,有可能先于政府已经到达现场进行采访。记者们的无组织采访,有时难免给危机事件的解决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宣传部门应该同其他现场处置人员一道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

(2)做好现场记者管理。摸清来现场报道媒体及记者情况,包括多少家媒体、共有多少记者采访;确认记者身份,只有资格和身份确认的记者方可进入接待区采访;规范记者采访活动,比如划定记者可以进入的场地,设定禁区,不允许进入和拍照等,以便相关部门尽快、集中精力处理危机;提出相关采访报道要求等,确保报道的准确、稳妥。

(3)掌握好信息源。重点是保持信息进出管道的双向畅通、准确无误。①畅通准确无误信息的来源渠道。要同危机处置核心部门和人员保持联络畅通,确保核心信息的及时获取,经过梳理和确认后供新闻发布之用。②控制信息输出。以核心信息资源牵制记者,是约束记者的最佳途径。可以尽快设立新闻中心,告诉记者在哪里、什么时间可以得到最新信息,这样记者不会轻易离开,到处乱挖。记者们就像是空中飘荡的风筝,但一定要让那根绳掌握在拥有核心信息资源的人手中。③要保证对外发布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精心准备、严格审核,不信口开河、即兴发挥。如可以指定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员名单,以确保信息输出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4)关注第二、第三现场。突发危机事件有第一现场,更多的有第二、第三现场,比如突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救治伤员的医院则是第二现场,伤亡人员的家属则有可能成为第三现场。这些地方都是记者关注的地方,很多新闻信息包括不实信息都出自那里。因此,除了控制好第一现场的记者采访报道外,决不能忽视其他现场的管理工作。

2. 第一时间新闻发布机制

(1)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最为关键,在资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拖延时间无异是让更多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因此,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作原则表态,告诉媒体现在情况如何,不要等到一切搞清楚后再说。曾任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弗莱彻对此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这就好像很多饥饿的人在等着一只正在烤制的火鸡,如果鸡翅已经烤熟了,那么就应该先把那部分切下来,让人们填饱肚子再说,再继续烤其他的部分。不要让人们饿着肚子等到火鸡全部烤熟。况且“尚无可靠结论”或者“据初步了解”等表态,本身也就是一条重要新闻。

它能够有效防止错误、虚假信息的出现和蔓延。初步表态不要怕出错,只要公开透明,媒体不会揪住个别错误信息不放;不应该因害怕出错而坐失第一时间表态的良机,以免造成负面影响的进一步扩散。

(2)迅速组织新闻通稿。新闻通稿是突发事件新闻处置中政府与媒体进行接触的最有效的渠道之一。可以以一篇或多篇文章的方式对外正式发布各种资讯;供发布的范围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可以对突发性事件的说明,也可以是对不良舆论的回应;可以针对任何媒体。新闻通稿是记者们最熟悉也是最愿意接受的形式,它可以帮助记者直接、明了地发现信息,提供消息源,并可以保持后续接触。

3.事故处理中的滚动发布机制

突发事件的处理有一个过程,信息的发布也不是一次了结,因此,在事故处理中要不停地发布新闻,步步深入,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

(1)最初的信息发布。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核心信息,如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发生的?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政府对此态度如何?等等,这些都是记者和公众最关心的。我们不必一次披露所有的信息,事实上也做不到。只要最简明扼要地把几个核心问题讲清楚即可。

(2)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初步发布的基本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有了进一步的信息继续发布,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不全面的信息给予纠正和补充,把事故处理的最新情况及时广而告之。

(3)事故解决后的最终发布。在事故妥善解决后,可以采取小型通报会,请主持的官员接受采访,发布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处理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4.突发事件中的网络管理机制

互联网是信息全球流通的最为恰当的工具和象征。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至2006年12月,我国的网站达84万个,网民达1.37亿名,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极具自身发展特点的第四媒体。同时,互联网因其超过传统媒体的时效性、超时空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每个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把人们关注的新闻最快地向全球传播。这给政府的危机新闻处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1)建立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在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上,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整体合力。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实行24小时网上监控,及时进行网上发布,开展网上评论,确保网上舆论引导高效迅捷、准确到位。

(3)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分析处置机制。建立网上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分析和研判,及时捕捉倾向性问题。对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重大舆情,要及早提请相关部门和地方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妥善处理负面报道机制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则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对事件进行拓展和延伸报道,进行负面炒作,尤其是经过网络传播后,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如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负面影响将会快速放大。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媒体沟通,冷静地对待媒体的负面炒作,引导舆论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流动,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为妥善处理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

具体说有三个方面的工作:

(1)主动与媒体就事件进行沟通。媒体有关突发事件负面炒作出现后,政府相关部门首先不是回避,而是积极与媒体沟通,诚实地说真话,讲清事件真相,指出媒体报道的错误,要求媒体停止下一步的炒作行为。

(2)适当进行冷处理。媒体有关突发事件负面炒作出现后,此时采取冷处理较为妥当,避免激发媒体进一步炒作的热情。

(3)适时进行正面宣传。媒体有关突发事件负面炒作出现时,相关部门既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做好沟通,更重要的是选择时机开展各种有利于塑造正面形象的活动,将媒体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正面活动中,而且一定要让正面声音传出去,使原来不利于自己的负面影响变为正面效应。

(4)严肃宣传纪律。针对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不实情况,并对危机处置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相关新闻宣传纪律,对违纪新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

同类推荐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纵横三界

    纵横三界

    身世的卑微,血缘的肮脏,别人的嘲讽侮辱没有击碎他――魔中兽,他反而因某种难得的际遇成长起来,因肮脏的血缘而拥有非凡的潜力。在魔界,拘谨卑微做人;在人界,灭魔杀神斗人;在神界,竟然拐走战神女人的心。当然有过胜利,也有过逃亡,像王者,也像丧家犬。他自幼发育不全,却因御女教导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包括欣赏女人。就是这样一个性情有点扭曲的男人,干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并曾引起三界动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神魔大战。
  • 随身带着虫族母巢

    随身带着虫族母巢

    2017年,虫族母巢意外落入地球,给地球带来了修炼文明。2117年,人类战胜了虫族母巢,走向星海宇宙,却发现和虫族的战争才刚刚开始。3017年,这是一个武道和科技并存的星海玄幻世界,新人类武者叱咤风雨,刀破星河,灵能武器层出不穷,毁天灭地。某天,李北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多了半张神秘的黑纸。献祭宝石,可以召唤虫潮为我所用。傀儡虫——你的身体是我的,你的灵魂也是我的。幻瞳虫——沉迷于幻境之中不可自拔,嗯嗯啊啊啪啪啪!侦察虫——胸前那两团白花花的馒头是什么东西?(脑补流鼻血)……所谓宿敌,就是倒在虫潮之下的累累白骨,李北如是说。
  • 执天玑

    执天玑

    苍穹之上,天外之天,蔓延着无际的黑暗中,一直毛茸茸的小兽急射而过,两颗萌动眼睛里滑出两滴血泪,怀里两只小爪紧紧抱着一颗种子。若干年以后,山崖之巅立这一座新坟,坟前站着两个小乞丐,一男一女,男孩手里拿着一封信,是的,那是一张婚约。面对身旁的女孩,十六岁的男孩心里百感交集,决定去玄都退掉婚约,不料百般变故……当他踏出那一步时,天地震怒,苍穹恐惧……
  •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在肢解过的时间里,世间已已没有了绝对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已是被人的视角篡改过、被人的记忆吞噬过的,那是一些被人们的记忆咀嚼后又被人的思想唾液粘起来的东西: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哪。文学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也可以说,文学是从这个世界里发出的声音。是来自灵魂的声音。很多年了,一直在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作活儿,曾期望着能够种出一片“声音”来。天晃晃的,人也晃晃的。怎么说呢,百姓的儿子,想的也多是百姓们想的事体,并不求得到什么。只想认认真真地“种”下去。
  • 大觉者

    大觉者

    宇宙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佛,一部分是道。宇宙有不同的空间与世界,那里原本是生命产生的地方。生命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败坏着走向毁灭的过程,他们就像尘埃一样的下落,从而来到了三界,这是生命在毁灭前的最后一站。每隔五千年,三界就会遭遇一场巨大的劫难,众神称之为“净化”。苗启原本是佛胁侍护法,法号“圣善白幢”,为渡劫而降生三界,三界的无量众生皆称其为“白幢天子”。
  • 就是英雄

    就是英雄

    刘云,超级富二代却不顾校花的青睐,不理老师的柔情在神奇的获得了龙元之后他异能加身,性情大变,美女更是来者不拒黑道,商人,官场···不,他要的更多****************************************************************《就是英雄》群号:180462310
  • 单身主义之钻石泪

    单身主义之钻石泪

    我想要一份勇气来面对我的“单身主义”,想要喝下后悔药。回到过去
  • 谁的大学不青春

    谁的大学不青春

    四年时光,每个人都经历过。回想起来不知你是一笑泯然还是唏嘘感叹。大学里的爱情,有人一见钟情,有人懵懵懂懂,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求而不得。各种正常的不正常的行为和思想充斥了校园。大学的四年或许才是青春与成熟的节点。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再回首往事如梦。
  • 梁祝之只爱马文才

    梁祝之只爱马文才

    一朝惊醒,身处东晋。前世恩怨,今世因果。马文才,梁祝化蝶的始作者,他用自己的强横不过只为求得一人心。求而不得,尽数毁之。柳信,无意间来到东晋的一缕幽魂。藏身于这具皮囊中,跨越时空,最终不过是为了生存。上世,他们的结局无疾而终,一个帝王,一个护卫,本可谱写一段佳话,却不想终是殊途不同归。这世,他是那个桀骜难驯,嚣张跋扈,却又有着自己脆弱小心理的马文才。而柳信,又能否与他不再遗憾,将悲剧改写。
  • 太极英雄传

    太极英雄传

    主人公杨露禅(公元1700年—1872年)字露禅,别号禄缠,名福魁,直隶永年县人,年轻时慕河南温县陈氏拳名,往投陈长兴门下学太极拳。他天资颖异,秉性坚毅,终于尽得陈氏拳法之秘,次与陈家诸徒较量武功,皆败之,师惊其才,遂飞授秘术。数年后,以能避强制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人称“治绵拳”。后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习,名震朝野,有“杨无敌”之称。曾与董海川较手,名望极高。其子班候、健候,自幼秉父教,均卓然成为名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