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800000006

第6章 境外媒体、记者与报道(6)

(四)《联合早报》网站

《联合早报》网是海外最重要的权威新闻网站,其客观新闻和深度评析深受众多亚太区读者的欢迎。

笔者对《联合早报》网站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说明合理利用境外知名度较高的媒体,塑造良好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性。

1.抽样分析一:合成周抽样

本次对《联合早报》网关于中国内地报道的观察研究为期7周,抽样区间从2008年8月11日(周一)至2008年9月28日(周日)。在这49天7周时间里,第一周抽取8月11日(周一),第二周抽取8月19日(周二),第三周抽取8月27日(周三),第四周抽取9月4日(周四),第五周抽取9月12日(周五),第六周抽取9月20日(周六),第七周抽取9月28日(周日)的报道,以此来组成一个7天的合成周抽样。

在抽样过程中,我们将新闻内容(不包括社论)分为台湾、财经、外交(中美、中日、新中关系)、社会文化、西藏新疆、人权报道等一级抽样单元。鉴于其间正值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阶段,《联合早报》的所有常规性奥运新闻不列入统计范畴内。在这7周时间内,有关内地的报道共计104篇。

从合成周有关中国内地的104篇报道来看,《联合早报》网对中国内地的报道基本客观公正,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最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联合早报》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热情很高,每天的报道量都很密集。第二,对敏感的台海关系非常关注,相关报道在总报道中占据相当比例。第三,对其他境外媒体最为敏感的西藏、人权问题关注较少,并且在相关的报道中也没有大肆地渲染、夸张这些问题。

2.抽样分析二:敏感话题抽样

抽样时间为2008年6月16日至8月16日3个月,报道主题选取台湾问题,从而分析《联合早报》网的报道倾向和特点。3个月的报道数量为113篇,可以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两岸5类,其中话题重合的只取其中一个倾向更明显的话题。

在关于台湾问题的113篇报道中,其中直接报道两岸关系的达到55篇,占抽样总量的48.7%。从标题拟定和报道方式来看,都比较客观。例如《台将放宽高科技产业登陆》、《突破两岸六十年隔阂陆台首发团顺利对开》、《南京成全新航点陈云林亲往见证》、《两岸包机直航创历史》、《南航董事长亲自执飞:直航不直飞是最大遗憾》、《两岸直航开放带来商机处处》和《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台驻点恢复》等报道,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对于开通两岸直航、放宽台资登陆、放宽陆资限制等热门话题,《联合早报》都给予了较全面综合、积极客观的报道。其消息来源注意平衡,政府官员、学者、民众各方人士的意见都囊括其中。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其中2篇社论:

《两岸名称之争可以休矣》

马英九上任后迅速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大幅放宽台湾企业登陆的资金限制,开放大陆资金投资台湾,提议两岸共同开发石油,还鼓励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学,让两岸青少年从小开始加深了解、建立友谊,促进两岸和平。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基于台湾利益,打造亚太营运中心,但客观上也将两岸带上经济、文化融合的方向。这与李扁蓄意制造对立、“去中国化”的做法完全不同。

马英九说过“有生之年看不到两岸统一”,他同时也说过:如果台湾要求统一,大陆准备好了吗?大陆很多人对前半句话很不爽快,认为马英九对待统一态度消极,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后半句话。对于贵州瓮安的群体事件,都会禁止记者现场采访;不经司法程序,当地政府就轻易将其定性为“反对党委和政府的事件”。媒体和司法全被控制,人权如何才能得到保证?以这种治理方式,如何能说服台湾人民接受统一?

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中国现代化可能会化为泡影。大陆要如何才能吸引台湾人民?邀请台湾青年参加夏令营,可以促进交流,但以今天台湾公民社会的成熟度,仅仅靠小恩小惠或者公关技巧、统战策略,显然无法奏效。驱逐一次记者,封锁一个网站,删除一条批评渎职官僚的留言,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台湾应走出“矮化”迷思》

那么,北京究竟有没有“矮化”台湾的想法呢?这个问题也许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觉得有此必要。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两岸曾为“中国台北”和“中华台北”的名称发生一些争执。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们当时就判断,这么一个小纠纷很有可能以北京主动让步而结束,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大陆相信,台湾现政府值得它作出必要的忍让和妥协。也就是说,假若今天不是国民党执政,而依然是坚持搞台独的陈水扁执政,北京就不大可能像现在这样“什么都好说”。

在两岸交往中,台湾其实无须如此过度敏感。尤其是国民党政府,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气魄,不能受制于媒体和在野势力的捕风捉影与故意渲染,以免在与大陆交往时,徒增不必要的困扰和苦恼。正如李光耀资政此次在北京会见连战和吴伯雄时所说,两岸确实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当前的机遇,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从社论的标题和行文不难看出,《联合早报》网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解读两岸之间微妙的变化。不过其中有些语言还是颇有些意味深长,暗含了《联合早报》网的观点。整体而言,《联合早报》网站在第三者角度,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两岸关系。有这样一个“冷眼旁观”的媒体“监督”,对我们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

3.抽样分析三:《中国早点》专栏

《中国早点》是《联合早报》网的一个品牌短评栏目,子栏目有《新台客速记》、《京城偶记》、《岭南悟索》、《新上海人》、《港澳突搜》和《蓟燕春秋》,内容涉及中国港澳台政治、财经新闻。近两年,社会、文化新闻也明显增多了。笔者选取《京城偶记》这个子栏目作为考察对象,时间区间是2007年至2008年。从栏目名称可以知道《京城偶记》是以北京为视角来进行评论,选择这个专栏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联合早报》网对中国话题的报道评论视角。

在2007年至2008年9月19日之间,《京城偶记》一共有87篇报道,涉及主题内容包括政治民主、股市、人权、法制、教育、文化、环境和奥运等等。凡是在两年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诸如三鹿奶粉事件、春运、股市、华南虎事件和雪灾等都囊括在内。而一些敏感话题,诸如外媒在中国的采访环境、股市、物价上涨、拉萨3.14暴力事件、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中国制造”威胁论、环保问题等,都在其中。《联合早报》网对于此类敏感话题采取直接评论的方式,并不回避。而有些报道标题诸如《现实与表演间的距离》、《奥运考验心理承受力》、《期待解决西藏问题新方法》、《难以了解的新疆》、《有话语没有真相》和《中国大学生信用卡流行》等,虽然没有任何评论,但是从标题以及导语仍然可以看出一定的倾向性。

从《联合早报》网的抽样评论中,可得出这样几点结论:第一,选题紧跟中国发展脉搏。第二,事件回放基本客观。第三,评论观点独到深入。第四,多为批判质疑。从这些抽样评论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来界定。《中国早点》因为栏目定位的原因,更加个性化,言论也更加大胆直接,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

但并没有极端的歪曲言论,而且对有些问题的质疑和批判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和改进的。

整体而言,《联合早报》网的中国报道以“第三只眼”来观察报道,基本秉持了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比较客观、公正地介绍了中国发展的现状。在境外媒体强大的宣传报道攻势下,如果借助《联合早报》这样的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的媒体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其说服力将会大大增强。积极开发此类“二级平台”,使其真正能够“为我所用”,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对我们的外宣工作将大有裨益。

第四节 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基调和导向

通过前文境外媒体涉华报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具有明显的基调和导向特征。

一、对华报道数量增多,负面报道仍占多数

自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正在把目光聚焦中国,对中国给予了极大关注,形成了被国际社会称道的“2004中国现象”。纵观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有关中国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以美国《纽约时报》为例,截止到2005年12月25日,《纽约时报》2005年已刊登了3000多篇涉及中国的报道,其中445篇出自其驻华记者之手,86篇新闻上了头版。

与1995年同期相比,报道总量是原来的3倍多,头版文章数翻了一番。美国《财富》杂志,英国《金融时报》、《卫报》以及加拿大《环球邮报》,都不约而同派出采访团到中国采访,并史无前例地推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专题报道。英国的《泰晤士报》、BBC纷纷开展了中国周报道活动。引领德国舆论的世界著名新闻周刊的———《明镜》周刊,出版了一期厚达130页的《中国特刊》,封面为《中国,向世界大国崛起》。法国《费加罗报》每周一出版的《企业专刊》也以中国为专题,号召法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对中国的正面报道多数集中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方面,无太大变化,仍然是以负面报道为主。在前文对西方主流媒体的阶段性抽样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把政治报道作为宣传的重点,突出和夸大中国社会的政治问题

这一点无论是在带有官方色彩的媒体,还是商业化的媒体,都表现得极为明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常以大量篇幅报道中国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法轮功”问题等,尤其是美国媒体的对华报道,总是习惯于从刻板偏见出发来选取新闻事实,对于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事件、两岸局势等,常常抢先报道或连续报道,并都是以负面报道为主。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为李山的文章写道:“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和公共舆论的人都清楚,敌视中国、妖魔化中国、怀疑中美合作的舆论占据着美国主流媒体舆论的主导地位。相反,支持中国、倡议发展中美关系的言论,才是‘一小股声音’。”由此可见,西方媒体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长期以来的负面为主的报道,造成了西方受众对中国“妖魔化”的刻板印象。

同类推荐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幻能王者

    幻能王者

    古杰,一个学院学生,一场意外,外宇宙,冰族少主冰夜来到了地球,并灵魂损伤进入古杰体内!从此,古杰的王者人生开始了!为护亲人,血染天下,何仿?王者巅峰之路,遇其一生所爱!誓用生命所护!却未曾想,人不胜天!若人生只如初见!古杰发誓,定要站在她面前,一字一字对她说:“你是我的女人!”
  • 非卿不可之娇宠医妃

    非卿不可之娇宠医妃

    救人不成反噬命?一觉醒来,她变成无才无德无貌无父的四无小少女。还好老天待她不薄,给了她一个如花的年龄,纤细的身材,既然如此那就不客气了,入医馆,解杂症,奉师傅,友师兄,勾王爷。她一步步名震京师,也一步步让他为之沦陷。他是京城显贵,腹黑高冷,深情如水,更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当她遇上他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初遇用心,再遇上心,最后失心。
  •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本书分3篇,既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食管癌的基础知识、诊断、预防方法及治疗原则,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防治知识。
  • 风铃花之铃兰非风铃

    风铃花之铃兰非风铃

    她曾说过: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没有人知道她心中的那个君是谁……可是凄惨的她,最后竟是被最爱的那个人,一掌杀死。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没有人知道桃花院的意义,更没有人知道桃花院后的风铃苑。风铃风铃,之所以风铃,有风才有铃。怎知风铃的花语竟是如此的善嫉?铃兰铃兰,之所以铃兰,铃声的兰花。可是谁知铃兰非风铃?走黄泉路,过奈何桥,看三生石,喝忘川水……最终和他厮守,再也没有轮回。却留下另一个不生不死的她,感受凡间恩怨、悲欢离合。
  • 君心有微澜

    君心有微澜

    叶微澜只是想好好地做她的爆破精算师,偶尔逗逗猫、散散步。陆先生是脸盲症的重度患者,分不清跟了十多年的王管家和陈姐,却记住了仅仅一面之缘的叶微澜。一场看似平常的生日晚宴,一段突如其来的钢琴演奏,一次莫名其妙的床底偷听,却领着她闯入了他的世界。叶微澜不谙世事,只知数字、精算,不知心动、相爱是为何物。人心始终隔着一层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相爱。陆先生这辈子求过两次婚,而且是跟同一个女人。第一次威逼,第二次利诱。“叶小姐,给你三个选项。”“第一,嫁给我。”“第二,我娶你。”“第三,我们结婚。”
  • 裁梦录

    裁梦录

    传说,远离陆地的茫茫深海中,有神秘的境地,那是一块遥远的连想象都难以触及的土地,一个没有轮回与时空桎梏的世界,从那里可以通往前世来生的光阴。“我等了一个人很久,久得我早已经想不起来她是谁了。”本该封存的记忆,却始终不曾忘却,也不曾想,原来她的故事里,他早已来过。红颜消逝,天地间不曾为谁留下一粒尘埃。她是来历不明的弃婴,被承担,被遗忘,兜兜转转一生,本以为那是她的宿命,岂料自己却始终只是一个过客……
  • 宠妃当道:妖孽王爷碗里来

    宠妃当道:妖孽王爷碗里来

    玉如烟,天烬国大将军嫡女,却偏生没娘疼,爹不爱。当家庶母蛇蝎心肠、庶妹一朵白莲花,更有各路绿茶,渣男来挡道。“王爷,您看这些人该怎么处置?”某人妖孽一笑,勾起身边妖孽男子的下巴。“女的扔军营,男的扔窑子,娘子可还满意?”妖孽男揽过她的纤腰,笑得一脸谄媚。妖孽遇到了一个鬼魅之后被扑倒,鬼魅变成妻奴,妖孽独霸贵权,完美生活从此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缘来他就不是梦

    缘来他就不是梦

    缘分到了就是到了。无关其他。他曾问过她“你为什么会喜欢我的?”她只淡淡答道“喜欢就是喜欢啊。”看似敷衍的一句话,她却说得异常认真,两眼放光,嘴角微扬,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一样。
  • 天魂永歌

    天魂永歌

    少年失神望着天空,漫天的雨水砰砰地打在身上。体温不断地散失,眼里却不断聚起光亮,……生命,就是不断战斗。就是在血与火之间游离。就是在死亡间隙决不放弃。这里不放弃诺言,不放弃灵魂,不放弃生存……
  •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本书是一本专门讲解饭局说话技巧的实用类指导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在社会立足,拥有更多的机遇,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成人社会里,结交朋友大多的方法会选择吃饭,而带有目的、利益以及各种社会元素的饭,常被称为“饭局”。当饭多了“局”以后,这将再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在社会里,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及社会构成。在饭局里,以吃为辅,以说为主,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所以饭局上说话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的讲解在社会交往中,在不同场合、会见不同的人,该说什么话、改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