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800000005

第5章 境外媒体、记者与报道(5)

1.2006年涉华报道总量

据文章统计,2006年《纽约时报》网站登载的来自《纽约时报》记者的涉华报道共514篇(这514篇指的是《纽约时报》自己的记者采写的报道,不包括引自美联社、路透社等其他新闻通讯社的报道),平均每天1.4条。据《镜像中国》一书统计,2000—2003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平均每天1.6条。

2.2006年涉华报道内容类别

第一,按内容类别分,可以将报道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言论自由及人权、科技、环境、宗教、军事、社会、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和禽流感等11类。

在所有报道中,政治类、经济类报道数量最多,分别为117篇和122篇,占总数的23%和24%。政治方面的报道包括中国外交问题、腐败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胡锦涛访美及中国政策等。

经济类方面的报道包括人民币升值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国经济政策、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和中国局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等。

社会类报道为57篇,占报道总数的11%。内容主要包括百姓生活、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社会趣闻等。文化体育类报道和言论自由及人权报道的数量相等,都是29篇,占报道总数的6%。科学技术类报道为21篇,占报道总数的4%。环境类报道为16篇,占报道总数的3%。其他类别报道因报道数量比较少,不再进行分析。

第二,按报道性质分,可以将报道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中性报道。

在所有报道中,负面报道58篇,占报道总数的11%,大多是关于中国“人权”、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问题。中性报道占绝大多数,共449篇,占88%。正面报道7篇,占1%。总体看,对中国的报道基本客观,但在有关问题上负面倾向性明显,正面报道很少。

而根据郭可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1987年至1999年新闻报道所做的分析,《纽约时报》主要以负面新闻为主(43.7%),《中国日报》则主要以正面新闻为主(37.2%),均在40%左右。而《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的正面新闻与《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则分别在10%以下。由此可见,《纽约时报》近几年来对中国的报道趋于客观,但负面倾向依然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网站上经常能看到关于中国的负面消息,比如偷渡、抗议示威活动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等等。

2006年全年共有此类报道38篇。偷渡、示威、事故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出现,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纽约时报》这样做是试图通过刻意选取的事实,放大中国社会的负面现象,从而传递给读者“中国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国家”这样一个印象,这是典型的议程设置。

文章第二部分统计的是《纽约时报》网站独有的内容,即2002年8月2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75篇多媒体报道内容。

多媒体报道从报道手法上可以分为两种,用得最多的是多幅图片配文字(图片演示可以在图片之间自由切换,有时还配以动画演示或动态地图),虽然平面媒体也可以使用图片,但图片质量和容量不能与网络多媒体报道相比。另一种手法就是多幅图片配文字及声音解说或现场录音或视频。

(1)各类报道所占比例

平面报道的各种类型比较平均,经济报道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多媒体报道不同,主要报道类型是社会报道,占报道总数的59%。报道涉及各个行业和人群,但偏重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农民等,对中国新兴的阶层、正面的转变、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很少报道。这也呈现出网站对新闻选题的选择性。

文化报道10篇,占报道总数的13%,内容有艺术品和文物介绍、中国电视节目和中国书籍等,内容大体和平面报道相同。

政治报道7篇,占报道总数的9%,其中有6篇关于中国外交,还有1篇是反映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经济报道6篇,只占报道总数的8%,相对于平面报道的24%,比例少了很多,内容有中国的汽车工业、劳工经济等。

环境报道4篇,占报道总数的5%,而且都是报道环境污染问题的负面报道。航天报道和宗教报道各有2篇,航天报道都是关于神州6号,宗教报道都是关于穆斯林。

(2)报道性质

在多媒体的75篇报道中,负面报道为23篇,占31%,而且集中在社会报道和环境报道部分。而平面报道只占11%。多媒体负面社会报道主要集中在社会贫富差距、法制问题、社会犯罪和弱势群体问题。

(二)日本《读卖新闻》

《读卖新闻》凭借着日发行量在1000万份以上的成绩,位居日本全国性报纸的首位。它以“医疗”、“教育”、“文学”、“提言”四个定位在发行量上赢得了绝对性的优势。其巨大的发行量决定了它在普通民众中具有强大的渗透作用。它对中国问题的报道倾向和报道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大致印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广大民众对中国的印象。

我们选取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公共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何辉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课题组关于《读卖新闻》的分析内容和数据来分析《读卖新闻》涉华报道的特点。该课题组指出,在其考察的258篇涉华报道(2000年12月20日至2003年12月20日)中,有244篇采取了客观报道的写作手法,占全部的94%,讽刺揭露的负面文章有10篇,占总数的4%,褒奖赞扬的正面报道仅有4篇,占2%。总的来看,《读卖新闻》是以客观公正的手法来对中国进行报道的。这个结论与《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中的论断不同。《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一书对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12月底《读卖新闻》的剪报内容进行统计后指出,《读卖新闻》涉华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负面报道比较多。

结论的出入有抽样对象差异的因素影响,也说明《读卖新闻》在报道中国问题上善于采用平衡报道的手法,不轻易表露出明显的主观倾向和态度。同时这也与《读卖新闻》一贯的风格有关,在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中国的负面消息不像《产经新闻》那样多而集中。

课题组还指出,《读卖新闻》涉华报道中正面形象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几个方面,负面形象则主要体现在政治、“人权”、军事和华裔等相关方面。在这一点上,两个调查的结论基本相同。

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外交问题是《读卖新闻》在报道中国时最为关注的内容,涉及外交问题的文章是有关中国的各项报道中数量最多的,共有87篇,占全部文章的31.4%,其中反映中国与日本外交关系的报道有67篇,占外交报道总数的77%;其次是有关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的报道,有14篇,占外交报道总数的14.9%;关于中国与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的外交关系的报道很少,均低于5个百分点。对外交问题的关注与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以及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变化,都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2008年底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日本人“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没有好感”的人占66.6%,达到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点,相反对中国“有好感”的人只有31.8%,降至最低点。虽然这个数字是对3000名成人男女实施的抽样调查结果,但是不能否认通过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日本民众的对华情绪。有观点认为,日本人对中国没有好感的背景是中国产饺子致人中毒事件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这和日本各媒体大量报道,造成日本社会的极大恐慌,并进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食品安全产生深深的忧虑不无关系。实际上,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有关报道,例如总是渲染中国威胁,还有中国曾经的反日游行,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一种排斥情绪。至少可以说,少有日本媒体从较高层次做出有助中日民众相互理解的报道。

(三)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卫报》创刊于1821年,是英国的一家重要报纸,读者多为政界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具有重视评论的传统,并且非常重视国际新闻。它有广泛的记者和通讯网,对亚非地区报道较多,开设有“第三世界”专栏。我们选取《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以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一文关于2005年《卫报》中国报道的分析,考察英国主流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

1.报道总量

媒体涉华报道数量的多少,体现了其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在2005年《卫报》的报道中,涉及中国的新闻报道共有231篇。从这些报道在报纸各栏目所占的位置来看,尽管各个栏目数量分布差别很大,但是,大多数栏目(共22个)都有涉华报道。这些栏目涵盖了经济、国际形势、体育、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卫报》涉华报道的内容广泛。同时,报道主要集中在国外版(46篇)、城市版(46篇)和国际版(30篇),这几个版面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可见该报对涉华报道的选题较为重视。

从《卫报》涉华报道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不论是栏目占有数还是信息报道总量上,关于中国内地的报道都是最多的,关于港澳台地区的报道只有7篇,这说明了《卫报》对中国内地报道的重视。

2.报道类型

《卫报》会选择某些议题,以建构有关中国的认知,在公众中产生影响。综观《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和社会等5大类型的内容。但各类型在数量分布上差别十分明显,政治类数量最多,达82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5%,而科教类最少,只有7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

各类报道内容按数量依次排序为政治、经济、社会、文体、科教。

从报道主题和报道比例上来看,《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数量较多,而主要切入点还是政治和经济两大主题,另外社会、文体、科教报道视野较宽。具体来说,2005年《卫报》涉华报道显示出如下特点:

(1)政治报道:聚焦传统的政治问题

2005年《卫报》刊载的涉华政治报道共有82篇,占该报关于中国的报道总量的35%。其中关于外交关系的有41篇,关于中国国内政治的有31篇,关于中国军事武器状况的有l0篇。从内容上看,这类报道集中在西方媒体关心的传统问题,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人权和军备上。一方面,《卫报》较为关注与英国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如2005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英国以及欧盟对中国出售武器等相关问题都是其聚焦点。另一方面,《卫报》对中日关系以及传统的人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英国媒体一贯的思维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报涉及我国台湾地区、西藏的报道只有7篇,报道内容也是一般性的动态新闻,比如中国大陆和台湾首次通航、西藏的铁路建设等,并没有刻意描写政治上的分歧。

(2)经济报道:关注本国利益

2005年,《卫报》关于中国的经济报道共74篇,占该报当年涉华报道的32%。其中,对中英贸易关系出现的一些新的热点,比如2005年中英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参股中央银行的重组、南京汽车公司收购雷诺汽车(MG-Rover)和欧盟对中国出口纺织品设限等,《卫报》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这些经济新闻大多与英国国家利益相关,并且报道时该报多从本国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同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也是《卫报》涉华报道的重大主题,相关报道共计31篇。从对中国经济的剖析来看,《卫报》关于中国的报道反映出英国媒体比较看好中国的新兴领域市场,如媒体、服务业和奢侈品业。

(3)社会、文体、科教报道:视野广阔

2005年,《卫报》对中国社会情况的报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中国媒体关注的煤矿、农民和禽流感等问题,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旅游、美食和“超女”等话题。另外,西方媒体一贯关注的社会事故性问题也进入了《卫报》的视野,如化学药品泄露、木材走私、肉品质量不合格和虐待动物等问题。这些报道反映出英国媒体对中国的基本看法,同时,也为英国媒体报道中国提供了新的领域。政治倾向和偏见在政治经济类报道中容易显露,而在社科类报道中并不明显,英国媒体通过这类报道来完成对议题的构建,更容易被读者认可和接受。

仔细对比分析《卫报》涉华报道的各种内容类别可以看出,虽然其中涵盖的内容纷繁复杂,但是却始终贯穿了两根主线:“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这也是2005年《卫报》关于中国报道的两个最主要的议题。“中国崛起”这个议题下最突出的报道取向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扩大,具有这种取向的文章共65篇,占2005年涉华报道总量的28%。例如报道人民币坚挺,国外投资商纷纷入驻中国,新兴的媒体、汽车、奢侈品等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出口国与消费国,并且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员等等。在客观描写中国各方面发展的同时,《卫报》又表达了对日益凸显的“中国威胁”的担忧。

2005年11月9日《卫报》一篇名为《中国:奇迹与威胁》的报道写道:“中国的领导人希望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水平至少翻三番。对于有些人来说,在他一生之中这是个经济上的机会,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却是这个世纪的地缘政治和环境的威胁”,“随着未来几十年里商业机会的大量增加,中国对世界环境和力量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风险”。从这些报道看来,“威胁”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主动权越来越大,能够操纵国际市场”;“中国无休止的能源需求造成了对环境无法弥补的破坏”;“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背后隐藏的是对世界经济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一切都将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板块。这些论断分别从政治、经济、能源、环境和消费等方面综合构建了一个崛起的中国对世界、对欧洲、对英国存在“威胁”的形象。

同类推荐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带着虫巢去修真

    带着虫巢去修真

    一次意外触电,正在玩星际争霸的何楚穿越了!而随他穿越而来的竟然还有一个虫巢。何楚的出现,让虫修这个在修真界极其式微的分支飞快的崛起!且看何楚如何带领着他的虫族大军横扫天下,唯我独尊!
  • 网游之我是秦二世

    网游之我是秦二世

    爱网游,爱打怪,爱美男,更爱皇兄。神马花花草草莺莺燕燕统统滚蛋。姐才不是基佬,节操是神马姐不知道。别动,刀是姐的,鸟是姐的,你想被啄尽管试试。姐是胡亥,秦二世胡亥。大秦朝是姐的,扶苏皇兄是姐的。谁动,谁死。不服就放马过来,马留下,人填坑。书友群:大秦朝362029579欢迎各位……
  • 黑与灰

    黑与灰

    严格说吧,这部小说是属于严肃文学,看的难免没有网文那么爽,多保函。
  • 豪门总裁放过我:醉后爱上你

    豪门总裁放过我:醉后爱上你

    她不过是有事相求与他,醉后却把他给睡了。她是对感情大大咧咧的假小子,碰上他就好像碰到了阎王爷,她不要命了才会往他跟前凑。而他是则是D城里咳嗽一声地都要抖一抖的‘权少’,怎么能容这么个小女人睡了自己就拍拍屁股当没事儿人?“宁宁,你过来!”方时佑面无表情的盯着躲在墙角的宁夏。这男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不说话也能把她吓个半死。宁夏咬紧自己不停打架的牙,不知该如何说出那个‘不’字。偶知真相,他才知道他与她不过是你求我需。狠心走开,却抵不过她一次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方少,求你放过我...放过我,好不好?”最终的她,却泣不成声的求他饶了她。
  • 变形金刚之超级火种源系统

    变形金刚之超级火种源系统

    火种源,这一直存在于电影中的、塞伯坦星球的圣物,降临人间。电影《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中》曾说:“火种源从来不会湮灭,它只是换用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是,柳南,一位21岁的普通人,与陨落在地球上的火种源融合,成为火种、获得了‘火种源系统’。他坚信着:“有的时候,当你绝望之时,会下一场雨。雨中,你能找到真爱、或光明、或黑暗、或,使命。只要你的野心不死,你不甘心,你就一定可以在那一场雨中找到点什么。”从此以后,火种源就是他,他就是,火种源!!“我的火种觉醒之日,就是狂派崛起之时!”《变形金刚之超级火种源》书友群:294721084
  •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军戨嘹亮

    重生之军戨嘹亮

    方林,地球上8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悲催的人生伴随了他三十多年.方林,中原大陆一个的纨绔当二者合一时,人生才是如此的灿烂,生命的礼花才走向新的开始.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在气质

    美在气质

    本书内容包括:生命律动的灵性生为女人的美丽何为出诗入画的举止与众不同的品味富有弹性的性情楚楚动人的形象以柔克刚的交际妩媚迷人的性感。
  • 乱界之魔

    乱界之魔

    来自现代的叶子重生到异世界,会给这异世界带来什么变化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