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000000011

第11章 世纪文化老人许书纪(1)

许书纪艺术生涯

陆君云

许书纪,1912年12月12日出生,2008年11月14日去世),字纪生,福建省晋江安海镇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许经明,清光绪壬辰科秀才),天资聪颖,幼年随父读律诗绝句,念上几遍就能背诵。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首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知名剧作家、楹联家。

许书纪幼读私塾,习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儒家学说。后又获授新学,听父辈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故事,接触新思想,萌发爱国意识。从小受父亲熏陶,终生铭记父亲的教诲:为人当正心修身。把正心修身四字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做一个正直、忠于职守、敢于为弱者请命、敢于与邪恶斗争的知识分子。

1931年,许书纪在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后秉承父志,在安海当了两年的小学教员。1934年浮海南渡,在菲律宾侨校仍执教鞭。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感情的驱使下,于1941年毅然从菲律宾回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满腔热情投入时代的洪流,献身反侵略的战斗,参加了中共闽中地下党组织的晋江二区抗敌剧团(简称二抗剧团),担任歌咏队的指挥、作曲。还亲自创作了一首首抗战歌曲,如《海风之歌》、《剧人歌》、《晋江二抗剧团团歌》、《打铁歌》、《铸英颂》、《炸弹之歌》等20多首曲。这些歌曲,当时在晋江安海一带广为流传。“二抗”剧团是闽中地下党的外围组织,被当局视为赤化组织,因而引起敌特的注意。1945年6月“科任事件”发生后,暴露了身份,中共地下党组织正式通知迅速转移到乡下。遂辗转在钞井、周坑等地,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在农村建立了停靠点,为地下工作者提供方便,坚持到抗战胜利。1949年8月受组织上通知返回晋江,迎接解放大军解放家乡。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末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派,到香港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在闽中驻港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动员菲岛闽侨为祖国的彻底解放,捐资献武器支持革命斗争。并利用与国民党军325师师长陈言廉(南安人)的同学关系,邮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革命书报给他阅读,大力策反,争取他弃暗投明,促使陈言廉率师起义。留港将近3年,为祖国解放事业,奉献出一颗赤诚之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晋江县文化馆首任馆长。1952年集结散处民间的梨园戏艺人,组建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其整理的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入窑》、《桃花搭渡》,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大奖。历任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首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职。1955年调到晋江专区文教科当科员,主管戏改工作。在“反右”斗争中被扣上“反党”罪名。1958年1月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入狱,5月1日被晋江专区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1963年7月撤销原判,无罪释放。任晋江专区艺校教员,继而调回省梨园戏剧团当图书室管理员,创作了表现泉州地下斗争的现代戏《劫狱记》和歌颂明朝爱国主义英雄于谦的古装戏《正阳门》(“文革”中散佚)。1966年“文革”一开始遭受冲击,后到“五七干校”劳动。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改正,办理了离休手续。离休后虽过古稀,但余热尚炽,编撰楹联时有佳句。善书画,画竹、画梅、画山水,题款、写字、临池挥洒笔力犹健。对楹联创作,情有独钟,有极高的造诣。1995年领衔主编《泉州对联丛谈》。2002年领衔选注《晋江楹联选》(晋江文化丛书之一)。对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遗产又做了一大贡献。为泉州市文联、晋江市文联、晋江市中华诗词学会、石狮市楹联学会、晋江市新四军研究会顾问。

著有《解放春联》(1950年)、《桐荫联钞》(整理其先父一生所著联语500多副,1988年)、《八闽许氏发祥史》、《泉州对联丛谈》(合著)、《纪生抗战歌曲选》、《许书纪艺文集》(剧本、诗歌、音乐、楹联、书法、笔记六类艺文,2006年2月首发)等。

许书纪人生三部曲

庄长江

序曲

家风濡染童心,演奏着柔和、亲切的乐章许书纪先生说:“父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良师!”

他的父亲许经明,清光绪壬辰科秀才,地道的尊孔儒者,博学多才,极重道德文章,善诗文,精书艺,工楹联。而以楹联创作为长,人称“楹联大师”。许秀才生长在清末民初那军阀混战的黑暗年代,愤世嫉俗,僻居乡隅,以兴学施教为乐,一生执教50年。

1912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这一年的十一月初四日清晨,许秀才在书房里看书,他的婶娘走进书房报喜来了,说他的妻子生了一位男孩。许秀才乐得仰天大笑,说:“新纪元生贵子,国有大喜,家有大喜也!”随后,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想为儿子取个好名字。

“这孩子生在中国历史新纪元……”许秀才沉吟有顷,脱口而出:“就取名纪生!”在许氏族中,纪生属“书”字辈,人们也称他“书纪”。

书纪生长在这书香之家,三四岁的时候,父亲便教他读律诗绝句。这孩子天资聪颖,跟着父亲念上几遍就能背诵。父亲特别喜爱他,常常将他抱坐在膝上给他讲姑嫂塔、五里桥的传说,讲郑成功少年时期的故事,小书纪听得津津有味。那时,他的父亲在乡村学堂教书,小书纪和几个蒙童一起入学。他的父亲常对学生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故事,传播新思想,使学生们萌发爱国意识。书纪自小受父亲熏陶,终生铭记父亲的教诲:“为人当正心修身。”“正心修身”这四个字,就这样在小书纪的心田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作为座右铭,鞭策着他一生做一个正直的、恪守道德的、敢于为弱者请命的、敢于与邪恶斗争的知识分子。

1931年,书纪于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后,秉承父志,在晋江东石、龙湖当了两年小学教员。1934年,浮海南渡,在菲律宾侨校仍执教鞭。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民族感情的召唤下,于1941年毅然回国。

第一部曲

八年革命斗争,演奏着高亢、激昂的乐章许书纪回国的时候,正当30岁,血气方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以满腔热情投入时代的洪流,参加了中共闽中地下党领导的外围组织晋江二区抗敌剧团(简称“二抗剧团”),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担任歌咏队指挥、作曲。他先后组织了多次的大型歌咏会,高唱扣人心弦的战歌。每一首歌唱完会场就像开锅似的,沸腾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经久不息。他还亲自创作了20多首抗战歌曲,如《海风之歌》、《剧人歌》、《晋江二抗剧团团歌》、《打铁歌》、《铸英颂》、《炸弹之歌》等。这些歌曲,当时在晋江安海一带广为流传,多少青年高唱着他的歌,走上了抗战道路;多少民众吟唱着他的歌,振奋了民族精神!这不是歌,是号角,是炸弹,是烈焰!是许书纪血管里的血在燃烧,在沸腾,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二抗剧团被当局视为赤化团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许书纪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有人曾劝他躲一躲,他理直气壮地说:“宣传抗日,何罪之有?”仍旧坚持抗日宣传。直到1945年6月,“科任事件”[闽中地下党省委组织由福州转移闽南时,船过科任村,被国民党特务吕觉剑扣留,人员被捕,档案也全被查获。]发生后,他暴露了身份,地下党组织正式通知他迅速转移到乡下。他辗转在钞井、周坑等地,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在农村建立“停靠点”,为地下工作者提供方便,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6年末,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吹响了冲锋号,许书纪接受地下党组织的指派,到香港筹集活动经费。他在中共闽中驻港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动员菲岛闽侨为祖国的彻底解放,捐资献武器支持革命斗争。同时他利用自己与国民党军325师师长陈言廉(南安人)的同学关系,邮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革命书报给他阅读,大力策反,促使陈言廉弃暗投明,率师起义。许书纪留港将近3年,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出一颗赤诚之心。

1949年8月,组织上通知他返回晋江,迎接解放大军解放家乡。

第二部曲

八年文化工作,演奏着优美、华彩的乐章新中国成立以后,许书纪回到他原来的岗位,从事教育,继承父亲的衣钵。他于1950年到东石小学重执教鞭。

1951年初春,晋江县文教科科长何绍先要筹建县文化馆,需物色一位在闽南地区有影响且熟悉地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来当馆长。有人向他推荐了许书纪。何绍先经过深入了解,认为许书纪是一位爱国爱家乡的文化人,在文化艺术方面造诣很高,在党的领导下,干了多年的革命斗争,是个难得的文化馆长人才。何科长当了伯乐,许书纪首任晋江县文化馆馆长。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许书纪上任不久,了解到晋江原有的上百棚戏班子因为业务冷淡,大多自行解体。艺人们流落农村,有的捡猪粪,有的踩自行车载客,有的竟乞讨度日……生活相当困难。他将戏曲艺人的悲惨处境向何科长反映,说新社会不能再让艺人“演戏头、乞丐尾”,建议政府把艺人们组织起来,成立剧团。何科长认为这正符合中央关于“戏改”指示的精神,把这个任务交给文化馆去完成。

许馆长即指派文化馆干部陈朝鹏去搜罗提线木偶戏演员10多人,于1951年4月,组建了晋江县木偶实验剧团。接着,于同年10月,又指派文化馆干部陈启初,以“金赛乐”高甲戏班为基本阵容,再吸收“福庆成”高甲戏班部分演员组合为晋江县民间高甲戏剧团。1952年初,他亲自着手筹建晋江县大梨园剧团。1953年初,以原东石潘径村“金永成”布袋戏班为基础,组建晋江县潘径布袋戏剧团(现晋江市木偶剧团前身)。

许书纪自1951年1月至1953年3月,任文化馆馆长的两年期间,自觉地执行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大力扶植民间戏曲,以“敢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把晋江县4个地方剧种(提线木偶、高甲、梨园、掌中木偶)分别组建为专业剧团,由原来班主制的班社,改革为集体经营的剧团,在建制、性质、任务、方向等方面与以往的班社大相径庭,这是戏曲有史以来的大组合,也是时代变革的产物。许书纪为民间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倾注了心血,尽了一个文化工作领导人的职责。

解放初期,梨园戏艺人星散。如何抢救这个宋元南戏的古剧种?梨园戏三个流派可否融合?令许馆长颇费心思。1952年初,福建省文化局下达华东文联建议整理《陈三五娘》的文件,促使他下了决心,先将三流派的著名师傅、演员、乐员集中起来。请来了曾当过戏班主的陈淑顺、许书美,把筹建梨园戏剧团的想法告诉他们,委托他二人尽快去搜罗艺人。

是年3月始,陆续集结了上路、下南、七子班艺人20多人,有蔡尤本、许志仁、姚望铭、叶恢景、林玉花、林时枨、李茗钳、许书美、陈淑顺、姚苏秦、叶凸治、苏鸥、施织、林树盘、许贻凸、佘出治、杨仁丁、张昭语、王武酒、施教恩、陈进水、丁金玉、康美娇、郑贡、邱祝、施性泽、何淑英、王爱忠等。

许馆长把他们安置在青阳镇东岩禅寺。荒寺寥落,香客稀少。这里既是团址,也是艺人们的宿舍,佛堂就是排练场。

剧团组成初期,艺人们由涣散的“凑脚老戏”形式变成了有组织、有制度的大集体。有些人对于新的环境难以适应,有些人闹不团结,再加上艺人没有基本工资,陷于贫困境地,连旱烟也买不起,怎能安心从艺?许志仁每天要赶早去卖豆腐,苏鸥常常请假回家打葭苴(草袋),许书美也曾偷空出门踩自行车载客,姚苏秦要回家干农活,叶恢景要兼顾摆摊卖香烟,李茗钳干脆卷起铺盖要离开。许馆长十分关心艺人们的疾苦,总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经常掏出自己的钱供艺人买旱烟、医病。梨园戏名净姚望铭的岳父去世,要去奔丧,却身无分文,许馆长立即从他的工资中拿出几十万元(旧人民币,折合新人民币几十元)资助他。有几次,他发现剧团无米下锅,即将家中米缸里的大米倒出来,拎到剧团,聊解断炊之危。艺人们开玩笑说:“剧团的米缸与许馆长家里的米缸相通。”诸多事例,不胜枚举。为解决艺人们的生活困难,许馆长积极向上级反映,呼吁拨款赞助。文教科长何绍先立即拨下550万元(折合新人民币550元)作建团经费,还每月拨下基本生活费,另外发给每人每月零用钱2万元(折合新人民币2元)。许馆长关心艺人疾苦的高贵品德,至今仍为老艺人们津津乐道。

许馆长曾引用小梨园传统剧目《入窑》中的一段台词,风趣地对大家说:“这座东岩寺,好比吕蒙正住的破窑。‘大厅在此地,厨房在此地,卧房也在此地’。百般起头难嘛,大家要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咱日后若能发迹,百尺高楼平地起!’”许老诙谐的谈吐,使艺人们对前途充满了乐观情绪。

建团伊始,有些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认为梨园戏是封建的、保守的、落后的剧种;《陈三五娘》是才子佳人谈情说爱的戏,与火热的时代气氛不协调,绝没有前途,因而大泼冷水。面对重重阻力,许馆长没有动摇,他坚信组建梨园戏剧团是符合政府关于戏曲改革政策的。

许馆长安排文化馆干部陈朝鹏下团负责管理工作;分配林金钗下团记录由蔡尤本口述的《陈三五娘》戏文,并关照女艺人生活。

关于重点剧目《陈三五娘》的剧本整理,许馆长请示过宣传部部长何绍先(何已由文教科调宣传部),向他详细介绍这个剧目的广泛影响和鲜明的反封建婚姻主题,但是连台本戏,全戏冗长,枝蔓芜杂,也夹杂一些封建色情的东西;如果整理得好,可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媲美。何绍先虽不是闽南人,但他对闽南地方文化非常重视。二人就剧本的整理问题,坐下来交换意见。于今时隔半个世纪了,许老还记得当年何部长在对待传统剧目的整理如何发扬民主性精华、剔除封建性糟粕方面,打了一个生动譬喻:“要像蒙尘的明珠,拂去灰尘,熠熠生辉。”何部长一席话,发人深省,使许馆长悟出传统剧目的整理应该掌握的原则与分寸。

许馆长虽然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但他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他参考当年从菲律宾带来的古籍《荔枝记》,逐字逐句对照、推敲。每写好一场就先读给蔡尤本他们几个老师傅听,征求意见,还送给何部长审阅。何部长总是认真地阅读,在政治上给予把关。这样边写边排,边排边改,写好一场排一场。坐对孤灯细推敲,几回伏案到天明。终将原有的22出(场)合并,缩编为13出,以“睇灯”始至“私奔”止,把下半部戏全部砍掉,突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主题。因保留该戏很多名曲唱段和独特的表演艺术,整理本分上下集。我于2000年登门拜访许老的时候,他把已经珍藏半世纪的《陈三五娘》手稿展示在我面前。我见这厚厚的一页页剧稿,纸已发黄,还有几处虫蛀,心头不禁一阵颤动。许老给我朗诵几段他当年新写的唱词时,我见他双眼噙着泪花儿。我体味出他当年经受的苦辣酸甜一时涌上心头!这一页页剧稿,字字句句皆出自许老的精心结撰。

《陈三五娘》是小梨园的传统剧目。梨园戏有史以来,三流派剧目绝不能混演,演员也从无同台演出的先例。这次却要由三流派演员“合一炉而冶之”。上路、下南的演员很不习惯,甚至有抵触情绪。许馆长鼓励大家相互探讨表演艺术,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要努力达到水乳交融。许馆长开创三流派的融合,是800年来梨园戏演出史上的突破,开梨园戏革新之先河,是古剧种的里程碑。

1952年10月,福建省第二届戏曲改革学习班在泉州召开,闽南一些主要剧种(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都派代表参加,老艺人、新文艺工作者、戏改干部共两百多人。他们观摩了晋江大梨园剧团演出的《陈三五娘》之后,出乎意料,大加赞赏,给予莫大的支持与鼓励。福建省文化局局长陈虹鼓励大家说:

“闽南的龙眼和龙眼干是全国有名的土特产,希望梨园戏《陈三五娘》这剧目,也像龙眼和龙眼干一样,成为全国闻名的土特产。”陈局长言简意赅、通俗生动的譬喻,对全体艺人鼓舞很大,使大家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1953年4月,福建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以晋江大梨园剧团为基础,与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改组为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现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前身),委任许书纪为艺委会主任。新组织的剧团,实行新老合作,上级委派新文艺工作者许炳基、林任生、王爱群、吴捷秋、张昌汉等到剧团,加强《陈三五娘》创作阵容(剧本整理者:许书纪、林任生、张昌汉),从剧本、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度加工提高,为《陈三五娘》锦上添花。1954年10月,《陈三五娘》一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下简称“华东会演”),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有综合艺术的和谐完美,赢得热烈的演出反应,取得了评奖委员会的一致佳评,囊括大会所有奖项: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导演奖、乐师奖、音乐演出奖、舞台美术奖,还有4位演员获一等奖、2位演员获奖状。[获演员一等奖者:蔡自强(饰陈三)、苏乌水(饰五娘)、苏鸥(饰益春)、林玉花(饰李姐),获奖状者:李茗甜(饰黄九郎)、施教恩(饰林大)。]“华东初露拔‘荔镜’,从此海内识梨园”。古老梨园戏跻身全国优秀剧种之林,步入辉煌时期。《陈三五娘》于1956年拍成彩色戏曲界电影,又荣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该剧多次晋京献演,并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全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著声誉。一出《陈三五娘》救活了一个剧种。

许书纪是抢救濒于消亡的梨园戏剧种第一人,是《陈三五娘》古剧新编的开创者,也是梨园戏革新的先驱者。由于他呕心沥血、辛苦灌溉、精心培育,使“梨园凋落经风雨”变成“老树新花浥露开”的盎然春色!

在1954年华东会演中,许书纪参与整理的小戏《入窑》(合作整理者:张昌汉)、《桃花搭渡》(合作整理者:约莫)荣获演出奖、剧本二等奖、演员二等奖与三等奖。[《入窑》获演员二等奖者:许书美(饰吕蒙正)。《桃花搭渡》获演员二等奖者:苏燕玉,获演员三等奖者:陈宗熟(饰渡伯)]还有高甲小戏《扫秦》(合作整理者:陈建德),在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二等奖。《陈三五娘》、《入窑》、《桃花搭渡》3个剧本,分别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收入“华东地方戏曲丛书”。这3个剧目和《扫秦》半个世纪以来盛演不衰,还活在今日的舞台上,生命力之强是惊人的;而且流传到东南亚诸侨居国,在国外产生很大的影响。《陈三五娘》、《入窑》成为梨园戏的经典剧目,也是传世之作。1954年,许书纪与林任生、张昌汉合作整理的梨园戏传统剧目《吕蒙正》、《苏秦》,也成为梨园戏优秀保留剧目,直到今天还在演出。1952-1954年是许老戏曲剧本创作的黄金时代,回响着华彩的乐章。

第三部曲

六年牢狱苦难,演奏着刚强、凄厉的乐章华东会演之后,许书纪声名大振,戏剧界有些人赞扬他“三元及第”(他参与整理的3个剧本在华东会演皆获剧本奖)。许书纪把荣誉当作是人生跑道上的起点。他马不停蹄地又整理梨园戏传统剧目《周德武》、《葛希谅》。1955年,上级突下一道调令,将他调到晋江专区文教科当科员,主管“戏改”工作。许老虽感意外,但认为是工作需要。许书纪经常下到每一个剧团作调研,用一颗热烈的心深切地关心剧团的经营、艺人的疾苦,像和煦春风温暖着艺人们的心。他把艺人们当作兄弟姐妹看待,艺人们则将他看作良师益友,称颂他是“艺人祖宗”。在这段期间,有3个青年女演员向他反映了晋江专区文教科长马某某曾对她们有猥亵行为。许书纪一听万分愤慨!即向地委某领导汇报这件事,反被责问:“你在搞什么鬼?”许书纪把这股恶气憋在肚子里。他为这3个受侮辱的女演员愤愤不平,更痛恨那个道德品质败坏的马某某。1957年“大鸣大放”运动中,许书纪本着帮助党整风的态度站出来揭批那个文教科长,贴出3张大字报,有理有据地揭发其玩弄女演员的种种劣行。为了促使地委给马某某应得的惩处,他还到两个剧团去发动艺人大胆起来揭发马某某,艺人们一时义愤填膺,说要组织全体演职员向地委请愿,但说了并没有具体行动。不久,“反右”斗争如惊雷裂空,“反地方主义”似黑浪滔天。许书纪以为自己一身清白,对党一贯忠心,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完全没有设防。他毕竟是一个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的文化人呀!1957年11月初晋江地委有关部门突然把他叫到市政协礼堂去批斗,说他“煽风点火,诬陷党的领导,就是反党”。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斗争会上,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容他分辩,就这样被扣上“反党”罪名。一向思想单纯,还带有书生意气的许书纪,哪能悟出他成为“反地方主义”的“祭旗之牲”,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许书纪满腹愤懑,不肯低头屈服,还要辨明是非。他想,那个蜕化变质的文教科长是共产党的败类,怎能代表党?他率真正直,说话不会绕弯子,强烈要求请3位受侮辱的女演员出来作证,便能分清谁是谁非,辨明谁正谁邪。他哪想得到,组织上既已认定他“反党”,岂容他申辩?欲诉无门,衔冤莫辩!于1958年1月,以“现行反革命罪”把他逮捕入狱;同年5月1日,由晋江专区中级法院判处他有期徒刑8年。此时此刻,许老如坠深渊,内心掀起阵阵暴风雨……良久无声,只见他双眼射出两道火光……

一个知名剧作家被带上镣铐,押送到德化县劳改瓷厂,强迫劳动改造。

他被分配到体力劳动最为繁重的砍木组,每天凌晨被押入深山伐木,傍晚挑着柴草回队部,受尽重重折磨。每天晚上瘫倒在床上,脑海里总是浮现着妻子与3个幼小子女的身影,不由他心头阵阵绞痛,悲泪湿透枕巾。几个月后,他关节炎发作、脱肛。有几次,他挑了三四十斤柴草(其他劳改犯都挑100来斤),在山路上颠簸,寸步难行,掉队了。回到队部,挨了一场又一场斗争。最让他气愤的是,那些围攻、斗争他的“英雄”是特务、土匪、地主、恶霸,他受尽这些坏人的谩骂,怎不气炸胸膛!无奈只能以沉默表示反抗,以隐忍、屈辱等待着总有一天党替他平反昭雪。

在对许书纪的几番斗争中,劳改队部有一个心地善良的领导(泉州人),看到许书纪那痛苦的神情,动了恻隐之心,才把他从砍木组调到彩绘车间。从此,许书纪聊以发挥一点他书画的才华。他在瓷器上画竹、画梅、画山水。还有,每逢劳改队组织犯人排练节目,也叫他作词、配曲。这样,许书纪得以充实一点自己的精神生活。他每看到他写的节目演出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也分享一份喜悦,而一时忘记自己还是个“囚犯”。每当夜阑人静,他独卧床上,饥肠辘辘,辗转难眠,朦胧中只见铁窗外荷枪武警的身影,思绪万千……这漫漫长夜,何日是尽头?

1962年,中共中央责令福建省委为当年“反地方主义”蒙冤的同志平反,给许书纪冤案的昭雪带来一线希望。1963年,许书纪当年所反对的那个文教科长马某某,奸污了特聘到晋江专区演出的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一个女青年演员,事发之后,中共石家庄市委向晋江地委作了反映,晋江地区干部群众哗然,纸难包火,马某某即被开除党籍,降职调任安溪县食品公司经理。福建省委与晋江地委组成专案组,对许书纪的案件进行复查,书面结论是“放鸣期间,主要是反对马某某个人,还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1963年7月1日,晋江专区中级法院裁决书称:“1958年对许书纪的判决是错误的……撤销原判,无罪释放。”许书纪自1958年1月入狱,至1963年7月平反出狱,在劳改队熬过了5年半时间,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饿鬼的侵害,终于重见天日。他47岁入狱时,正当盛年,满头黑丝;52岁出狱时已是白发苍颜,百病缠身。

灾难,给他的身心留下了创伤,但也磨砺出他坚强的意志。

许书纪获得平反后,晋江专署人事局将他安排在晋江专区艺校当教员,工资降为40元(逮捕前,原工资为105元)。1965年,艺校撤销后,调回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当图书室管理员,工资为60元。对此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与不合法的工资待遇,许老隐忍不言。在贫病交加中,他与张毓昆合作了表现泉州地下斗争的现代戏《古城劫狱记》和表现明朝大臣于谦尽忠被诬处死的历史剧《正阳门》。以愚鄙见,这两部作品与他早期的“扛鼎”之作——《陈三五娘》、《桃花搭渡》等剧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原因何在,引人深思。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工作队进驻省梨园戏剧团的第四天,突然宣布许书纪是未摘帽的、没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这真是晴天霹雳!许书纪大声疾呼:“天啊,这顶右派帽子何时给我戴上的?”在那黑暗的年代,你就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人理你。于是,他蹲“牛棚”,遭抄家,挨批斗,服劳役,最后被强行押送到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时,军宣队要为他摘“右派帽子”,他气愤地说:“我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不是右派分子,没帽子可摘!”[许书纪被划为“右派”,既没有将材料与他本人见面,没有经他本人签名盖章,也没有向群众宣布;况且,省、地专案组已下结论,认定他“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因此,许书纪不承认自己是“右派分子”。]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右派”才得到改正,办理了离休手续。

由于历史的种种失误,在许书纪正处于华彩的创作时期,6年服刑、10年“文革”,被迫搁笔,这无疑是个莫大的损失。他离休之年,虽已古稀,但余热尚炽,他要把被耽搁的时间追回来,再为文化事业做点贡献。

尾声

步入耄耋之年,演奏着融和、舒徐的乐章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人生路,阅尽风霜志弥坚。许书纪离休以后,僻居在安海古镇高厝围。这里远离闹市,弯曲小巷里,一座古式老宅,听不见车马声喧,也听不见娱乐场所的刺耳音响。小小庭园,有他栽种的花木,有他亲手堆砌的假山奇石,清幽而寂静。他和老伴、小儿子生活在这里,悠然自得。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女儿也常回家看看他老人家,一家人欢聚,其乐融融。先生暮年,思路清晰;编撰楹联,时有佳句;临池挥洒,笔力犹健。但因年龄的关系,20多年来已辍笔剧本创作。他说:“经营一个剧本是个大工程,力不从心啊!上岁数了,作些雕虫小技的玩艺儿,同样是文化工作嘛。”他对楹联创作情有独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联作,或立意高远,蕴含哲理;或典雅清丽,文采流溢;或洒脱风趣,具有闽南乡土气息,备受人们赞誉,蜚声邻里。

凡有亲戚朋友求索对联,他都欣然命笔。其晚年所撰对联洋洋洒洒,成果丰硕。他自幼受到父亲的濡染,家学影响,一生与楹联结下不解之缘,早在1950年就有《解放春联》问世。现在泉州美食街牌坊石柱上镌刻的那副对联“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品人物说古今饮他几杯”,乃是1965年他为泉州“小品茶室”而撰的。2000年,他作了一副对联:“艺文头等事,屈子千古,坡公千古;富贵眼前花,嫣红一时,姹紫一时。”这正是许老淡泊明志的写照。他自己最为得意的是为悼念邓拓(福建人)而作的楹联:

“冤结燕山老,泪挥闽海潮。”先生愤激之情溢于言表,似见他恸哭先贤血盈襟。此联堪称为千古绝唱。上世纪80年代他花费多年心血,搜集其先父一生所著联语500多副整理出版,冠名《桐荫联钞》。1995年他领衔主编《泉州对联丛谈》。2002年,他以91高龄领衔选注《晋江楹联选》(晋江文化丛书之一)。

其他著述还有《纪生抗战歌曲选》、《香蕉子》(童话诗集)、《八闽许氏发祥史》等。这对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又做了一大贡献。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许老步入21世纪已届90高龄,他以刚毅的意志,戴着一副深度老花镜,还借助一柄放大镜,整理出他一生所写的剧本、诗词、楹联、笔记,结集为《许书纪艺文集》,于2005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梓行。这些作品是他一生心血凝聚而成的,也是他世纪人生著述的荟萃。

本文原载于《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2月20日、2月27日、3月6日,后收入作者专著《泉州戏班》(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和2008年在台湾出版的《泉南戏史钩沉》;入选《泉州史事纪实》(海风出版社,2007年4月版)。

收入本书时,作者略作了修改,并附注如下:

泉州市文化艺术界元老许书纪先生于2008年11月14日与世长辞,终年九十有七。

11月18日出殡那天,秋风萧瑟,哀乐呜咽。前往安海古镇送先生上路的,有文化界、戏剧界诸多名流,还有泉州市、晋江市有关领导以及各界人士上千人。他们沉痛地向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深致惋惜和悼念。

先生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在戏曲、楹联、诗词、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高深造诣,堪称泉州本土一座丰碑。

先生晚年,深居简出,仍有很多后学登门请益,他都热情接待,不吝赐教。先生提携后进的高贵品格,后人永铭肺腑。嗟乎!霄壤阻隔,请教无从。

我于上世纪90年代晚期,为了搜集地方戏曲史资料,多次上门聆听先生教益。先生耄耋之年,精神矍铄,每与我促膝倾谈,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有时竟达一二点钟,讲述了许多弥足珍贵史料。

记得2003年初春时节,我草成《许书纪人生三部曲》一文,征求先生意见,先生凝神谛听我朗读,给予指点,首肯发表。今值先生逝世周年之际,披阅旧稿,感伤不已,深为先生高山景行,私心仰慕,故研墨吮毫,再作修订,不作谀词溢美,发自素悃纪实,聊以寄托哀思。

(庄长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一级编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泉州戏班》等多部。)

陈三五娘

许书纪等 整理

时代 南宋末年。

地点 潮州(现广东汕头)

人物 陈三(陈伯卿) 五娘(黄碧琚)

益春 李姐 林大 卓二

黄九郎 欧氏 小七 奉夫

第一场 睇灯

时间 元宵夜。

地点 潮州城灯市。

人物 陈三 五娘 益春 李姐

【鼓乐声鸣,一片欢乐。

(合唱〔翁姨叠〕)弄嗹柳

柳嗹弄来嗹!

吹箫弹琴打秋千,

对嫦娥高举玉盏金杯,

逍遥自在,天上人间。

叮叮当当柳啊弄嗹!

【陈三上。

陈三 (唱〔长翁姨〕)潮州好街市,又逢春宵月圆时。

陈伯卿,因送哥嫂广南赴任,今日路经潮州,欣逢元宵佳节;四处张灯结彩,笙歌管弦,一片好风光。

我不免漫步游赏一番,也是人生乐事!

(吟咏)元宵景色家家乐,

箫鼓喧天处处春。

上下楼台火照火,

往来车马人看人!

【五娘、益春上。

五娘 (唱〔麻婆子〕)游灯市,看景致,人物好打扮——

锦绣珠玑!

益春 (接唱)满城王孙仕女,

都来玩乐游戏。

五娘、益春 (合唱)今夜灯光月团圆,琴弦笙箫闹满市。

【李姐上。

李姐 (念)好灯好月人人爱,

上街游赏心花开!(见五娘)

阿娘万福!

益春 李姐,你匆忙哪里去?

李姐 老姐特来睇灯。益春儿,你家员外怎肯让阿娘出门来?

益春 多亏阿妈说,元宵放花灯,一年只一次,才准我们出来睇灯。

李姐 大街上人马混杂,待老姐伴着你们走。

五娘 相伴也好。要从哪条街走?

李姐 听我说来!

(唱板)东街起,西街转,

南街去,北街返;

老姐譬如“引路师”一般。

来呀,跟我来呀!

【后台鼓乐热闹。

五娘 今夜真是好元宵!

益春、李姐 实是好元宵!

五娘、益春、李姐 (合唱〔长翁姨〕)

幸逢太平年代,

人山人海,

处处歌舞开怀。

【内声:“打秋千啰!”

五娘、益春、李姐 (接唱)高打秋千齐声喝彩!

李姐 阿娘,那边有人荡秋千,真是好看!

五娘、益春 我们且停此地一观。

【内唱 上元景,好风光,

灯如花,月如锣,

人人吹唱欢乐歌,

高打秋千好快乐!

唆啰唆——

唆着李婆!

李姐 (接唱)唆啰唆,

唆着李婆!

【内唱李婆,李婆!

李姐 煞。阿娘,益春!看人家荡秋千,我也做得来。

五娘、益春 好!你就做来一看。

李姐 我来做,我来做!益春儿,你来做个帮手。

益春 好!我来把你一推。——唆啰!

李姐 (学打秋千,唱)人人吹唱人人欢,高打秋千好快乐!

唆啰唆,

唆着益——(踩着益春脚趾)

益春 死姐,唆着我了!

李姐 怎么?唆着你了。哎呀!失礼,失礼!

【内声:“赏灯啰!”

五娘、益春、李姐 (合唱〔中潮〕)

看那大街小巷,

百样花灯巧剪裁,

千门万户一片光彩。

赏灯人群相倚相挨,

摩肩接踵前去后来,

人人打扮梳妆,

真是丰姿艳态!

【内声:“赏鳌山啰!”

李娘 阿娘,益春!那边有人赏鳌山,真是热闹,我们也停着看看。

五娘、益春 好!我们且停此地一观。

【内唱〔长翁姨〕高高山上一庙堂,

姑嫂两人去烧香;

嫂烧香,求生男,

姑烧香,配好郎。

求呀求生男,

配呀配呀郎。

哎啰,乒乒乓乓!

李姐 (接唱)哎呀叮叮当当!

【内接唱:哎呀乒乒乓乓。

李姐 煞!

五娘、益春、李姐 (同唱〔长翁姨〕)

鰲山上,巧安排。

结灯棚,挂绣彩;

铁拐弄葫芦,

金蟾戏刘海。

五娘 (接唱)对此良辰美景,

恰似置身桃源——

【陈三上,与五娘打个照面。

五娘 (接唱)醉舞蓬莱!

益春、李姐 (合唱)我随阿娘游赏开怀。

陈三 (唱〔长滚〕)笙歌解人意,

灯前月下游戏,

人生乐事;

觅新词,题此春宵百丽!

嗨!元宵好花灯,灯下好人物!这一盏人物灯十分好看。

李姐 阿娘!这盏花灯画的是什么故事?

五娘 是“嫦娥奔月”。

李姐 月在天上,嫦娥怎能爬得上去?

五娘 这是故事,嫦娥偷吃仙药,奔上月宫。

陈三 天上广寒宫冷,嫦娥应悔清寂;碧海青天,何如人间?

李姐 听此人讲话,吱吱喳喳,好像泉州腔。别理他。

(转看另一盏灯)阿娘!这一盏又是什么故事?

五娘 是“相如鼓琴”?

李姐 是什么“香炉古琴”?

益春 李姐,你耳聋了。相如是人名,他在那筵上弹琴。

你猜到哪里去?

五娘 汉司马相如,不但能琴,且善作赋,是一位才子。

陈三 昔日相如筵上鼓琴,卓文君在屏后窃听,知音惜才,终于夤夜同奔。

李姐 这个后生子真是多嘴,自言自语自得意。阿娘,别理他,我们再赏灯去。

陈三 这一位娘子,精通许多故典,看来必是广读诗书。

难得,难得!(无意坠扇,下)

益春 (拾扇)呀!我拾到一把扇子。

李姐 (抢扇)慢着!扇子是我要拾的。

益春 是我拾的!

李姐 是我拾的!小丫头爱财,爱财!

五娘 你们争吵什么?

益春、李姐 是扇子!

益春 这是小婢先拾到的。

李姐 老姐眼睛早就盯住了,只是看人家未走开,不敢拾起来,还说是你先拾到的?

五娘 益春!就是你拾到的,也让给李姐,争吵作甚?

益春 那——就算我施舍给你吧!

李姐 这才好呀!(满意)阿娘!这把扇子好吗?

五娘 是金笺扇。

李姐 是金笺扇。我来弹一弹——呀!这么当当响。阿娘,真是好东西呀。(送到五娘手里)

益春 李姐!你不要太得意!

李姐 小丫头!少多口!

五娘 扇上还题着诗。

益春 有诗,请阿娘一念。

五娘 (念诗)海天漠漠水云横,

斗酒篇诗万里情;

尘世纷争名与利,

何如仗剑客中行。

温陵陈伯卿题。

益春 温陵在何处?

五娘 就是泉州。

李姐 阿娘!那边有人来了。

五娘 李姐!扇子拿去。

李姐 我们到别处去。

【陈三上。

陈三 刚才分明在此地看灯,为何不见?——请问,请问!

李姐 请问什么?

陈三 请问列位大姐!刚才小生在此看灯,失掉一把扇。

列位若是拾到,请还与我。

李姐 你失掉什么扇子?阿娘!我们可没见到呀!

五娘 李姐!扇子是人家的,还给他罢。待回家去,我拿一把给你。

李姐 这是阿娘要给他,与老姐无干。回家后,可得挑一把好的给我。

益春 多嘴!还给人家吧。

李姐 晓得了,小丫头惯插嘴!(对陈三)老实说,刚才我曾拾到一把扇子。我问你呀,你扇上可有诗呀还是没字?有字呀还是没诗?且讲来!

陈三 扇面题上我陈伯卿名字。

李姐 谁认得你的好名字!再对你讲清楚,要不是黄家五娘子说情,就由你一夜找到天明。认清楚点!(给扇)

陈三 (看扇)是,是,这正是小生的。多承多感!

李姐 “多情多感”,快快拿走,不得扯闲!

陈三 二位小娘子!多承多感!若非二位为我说情,焉得讨回此扇?二位小娘子,请,请了!(转身)这位黄家五娘子,真是令人可爱啊!

(吟咏)疑从画里见真真,

何时再逢灯下人!(边吟边下)

李姐 满街人,只有这一人最不是好东西!

益春 满街人,只有这一人最潇洒!

李姐 小丫头!一见男人便阿谀,没你的份儿!

五娘 泉州胜地,花锦山川,才出此等风雅人物!

李姐 阿娘!闲话少说,管他风流不风流,我们再往别处游!

【内声:“放烟火啊!”

五娘、益春、李姐 (合唱〔长翁姨〕)

满街巷,闹嗨嗨,

烟火平地起。

星花天上开。

好灯市

谁个不开怀?

五娘 (接唱)春宵一刻,

正是千金难买。

这般好风光,

再等何时来?

益春、李姐 (接唱)这般好光景,

过了再等明年来!

【三人下。

【林大、卓二上。

林大 (唱〔玉交叠〕卓二帮腔)

官家子弟乐逍遥,

但愿金屋藏阿娇;

寻花问柳风流事,

饮酒游乐庆良宵。

在下林大。

卓二 我叫卓二。

林大 家居本城西街,世代为官。论我田地,鸟雀飞不过,潮州富豪第一家。前年得中武举,真是锦上添花。府县与我赛过亲兄弟,财多势大人人夸。今夜元宵佳节,满城人马喧哗,特同老卓游街玩耍。

卓二 林兄!今夜一来睇灯,二来看人,如有美女,千万不可错过。

林二 老卓高见,正合我意。一同走吧!

林大、卓二 (合唱〔玉交枝〕)

上街睇灯看美女,

倚倚偎偎笑嘻嘻!

【五娘、益春、李姐同上,与林大、卓二相遇。

李姐 原来是林大爷。

林大 噢!是府口姨。你们往哪里去?

李姐 上街来睇灯。

林大 府口姨!我问你,你背后那二位小娘子是何处人氏?

李姐 这一位,是后沟黄九郎的千金五娘子,潮州第一美人!那一位,是她的随婢益春。

益春 李姐!我们往别处去!

林大 (对卓二)果然名不虚传!

卓二 传不虚名!

林大 半路相遇,如何下手?

卓二 林兄!邀她答歌,有针就好引线。

林大 好计!(二人追上)府口姨!我们潮州风俗,元宵睇灯,男女相遇,应该答歌。

李姐 要答歌?待我问过。(向五娘)阿娘!林大爷邀我们答歌。

五娘 看此人乃是花花公子,举止粗俗,谁要与他答歌?

李姐 阿娘不答也罢,但风俗如此。要不,就让老姐同益春与他答吧?

五娘 既然如此,益春!你与她去应答几句。我在那旁睇花灯。

李姐 林大爷,要答歌来呀!

林大 来了,来了!

李姐 林大爷!今夜是元宵十五,家家户户都点灯。先与你断明,我们答歌,要灯字起,才能讨个“彩气”;如没灯字,就算输。

林大 我答应。

益春 慢着!再与你断明,我划此线为界,谁的脚越界,也算输。

林大 我也答应。府口姨,大小姐!请先起。

李姐 林大爷你们先起!

林大 你们先!

李姐 你们先!

卓二 林兄!她们既然尊让我们,我们就先起……(附林大耳)

林大 (受教)府口姨、大小姐请了!

林大、卓二 (合唱〔翁姨叠〕)

灯月照人上彩楼,

我们来答歌龙门兜;

卓二 (接唱)才子自有佳人对,

林大 (同接唱)致意请——

卓二 要请娘子接歌头。

李姐 (唱〔翁姨叠〕)灯光月色照四方

益春 (接唱)看你不是答歌郎!

李姐 (接唱)自来蝴蝶怜花草,

益春 (接唱)好笑你——

恰似柳絮趁风狂!

林大 (接唱)柳啊弄嗹!

益春、李姐 (接唱)弄嗹柳嗹!

林大、卓二 (接唱)嗹柳嗹,弄来嗹。

益春 (接唱)灯月争研,

林大 (接唱)花容鲜艳。

益春 你呀站开点,不得走过这界线。

林大 (接唱)柳啊弄嗹!(越过界线)

益春 脚过界了!

林大 呃!忘记了。莫怪,莫怪!

李姐 不怪呀!

林大 府口姨、大小姐请了!

李姐 林大爷请了!

林大 (唱〔翁姨叠〕)灯月照见人面貌

林大、卓二 (同接唱)照你二人粉头好;

林大 (接唱)你也孤单我也孤,

卓二 (接唱)十倍价钱将你讨。

李姐 (唱〔翁姨叠〕)灯前月下光又光

益春 (接唱)鼻作“擂槌”还嫌长,此物只有一用处,借人割去擂砂糖。

林大 (接唱)柳啊弄嗹!(又过界)

益春 双脚都踏过界了!

林大 呃!又忘了,莫怪,莫怪。

李姐 (忙赔小心)不怪呀!

林大 大小姐!让你先起!

益春 (唱〔翁姨叠〕)灯呀灯,灯呀“灯钴”灯,何处“灯钴”忒强横?沿街沿巷,买不到“灯钻”来点灯。

林大 (怒,接唱)泼呀泼,

泼呀泼婆娘!

益春 煞!

林大 何故?

益春 与你断过,答歌要以灯字起,你没灯字,算输了!

还不羞人呀!

五娘 (难忍)益春!这不像答歌,我们该回去了。

林大 府口姨!五娘子可曾许配人家?

益春 李姐!闲话莫说,快走!

【五娘、益春下;李姐向卓、林示意五娘未配人,跟着下。

卓二 林兄!此等美人你中意吗?

林大 中意是中意!可是有何妙计?

卓二 这个李姐,做媒为生,看来常在黄家行走,平日又十分爱财,林兄可用银钱收买,央她黄家求亲。以林兄财势,姻缘自无不成之理。

林大 如此妙计,正合我意。老卓!同我回家饮酒。

(念)元宵灯下遇佳人,二八娇娘乱我神;

卓二 (接念)尽情畅饮宵夜酒,

林大、卓二 (同念)预庆花烛洞房春。

第二场 纳聘

时间 二月中旬。

地点 五娘绣厅。

人物 五娘 益春 李姐 九郎 欧氏

【帘外鸟语花香,五娘愉快地上。

五娘 (唱〔望吾乡〕)帘外春风,

桃花满树红,

早莺噪园东,

元宵灯火如梦。

益春!

【益春内声“咦呀!”上。

五娘 益春!我一时想题诗——

五娘 要题诗好呵!待小婢来研墨。

(题诗笺上,自吟咏)

锦衾迴梦碧烟横,

乍见无情却有情;

疑是嫣然卫叔宝,

华灯影里玉人行。

益春 阿娘吟此诗,小婢似曾听见过!

五娘 此诗我才吟成,你从何处听来?

益春 阿娘不信,待我念来!

(念诗)海天漠漠水云横,

斗酒篇诗万里情——

阿娘!你说对吗?

五娘 胡说!这与我吟的不同。

益春 有何不同?

五娘 那是别人扇上题的诗。

益春 哟!小婢可明白了,阿娘正在和别人扇上的诗呢!

五娘 死婢!

【一阵鼓乐声。

五娘 益春!外面为何有鼓乐之声?你出去看看。

益春 晓得!(下)

五娘 (吟咏)尘世纷争名与利,

何如仗剑客中行。

这诗多么清新!

【益春奔上。

益春 阿娘,阿娘!

五娘 益春!为何这般慌张?

益春 林大叫李姐前来送聘,阿公已将聘礼收下……

五娘 啊?爹爹将聘礼收下……

【五娘惊痛欲昏,益春急扶住。

益春 阿娘安定!

五娘 苦呀!

(唱〔一封书〕)猛如晴空一霹雳,

益春报讯我心悲;

恨我爹爹错主意,

将我许配林家儿。

终身大事非儿戏,

教我如何过一世?

【李姐上。

李姐 (念)荣华富贵都由天,

金珠财宝结良缘。

阿娘!恭喜,恭喜!

【五娘不理。

李姐 请阿娘吃槟榔!

【五娘仍不理。

李姐 既是不吃槟榔,待老姐拿起金钗,为阿娘插上头。

【李姐欲将金钗插在五娘头上,被五娘一手打落。

五娘 任他金山银海,也难买我心!

李姐 呀!阿娘此时不喜欢,待老姐暂收起来。(拾钗)

五娘 你岂不知林大为人?故意前来做亲,是何道理?

李姐 阿娘!提起林大爷,他是潮州富豪第一等人,谁个不知?阿娘和他结亲,一辈子夫荣妻贵,有何不好?

益春 呸!

(唱〔北叠〕)惹我气——

骂一声老狐狸!

贪小利,搬嘴舌,

不管他人生与死。

五娘 (接唱)今日来送聘,

屈害我一生一世!

李姐 (唱〔玉交枝〕)劝阿娘,莫生气,送聘礼,结连理。

这边黄员外满口应许,

那边林大爷一心娶你。

老姐做媒,

也是—片好心意。

阿娘!这亲事是你们两家情愿,与老姐无干。

益春 老贱婆!满口花腔!

李姐 俗语说:“父母有命,儿女要听。”阿娘若不顺从,就是忤逆不孝!

益春 贱婆呀,你越发猖狂了!

五娘 益春,把她赶出去!

【益春推赶李姐。

李姐 (声张)哎哟,打人呀!

【九郎、欧氏上。

九郎 哼!益春不得无礼,与我退下!(益春下)媒姨!小婢无礼,多多得罪了。看老夫面上,勿与计较。

李姐 不敢,不敢!

欧氏 请媒姨到厅堂上进酒饭。

李姐 不用客气。时候不早,老姐告辞了。

九郎 如此,不敢强留。亲家面前,好话多说。

李姐 算数!(下)

五娘 爹妈万福!

欧氏 免。

九郎 大家儿女,应识礼仪。你因何赶逐媒姨?亲家面上,如何说得过去!

欧氏 儿呀!今日是你大喜日子,为何愁眉不展?

五娘 可恨李姐无礼,胡言乱语,惹儿生气。

九郎 李姐如何惹气我儿?

五娘 女儿不喜欢人家来提亲。

九郎 此话怎说?

五娘 (婉转)爹妈听禀:

(唱〔福马郎〕)念爹妈无男儿,

碧琚无兄弟,

双亲年老,

无人服侍,

女儿不忍分离,

愿奉百年甘旨。

九郎 傻孩子,自古“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岂有女儿终身服侍父母之理,且喜今日攀上这门好姻亲,选择这样好儿婿;我儿有此一片孝心,日后仍可庇荫父母。

五娘 妈亲!何须急于为儿订亲?

欧氏 儿呀!爹妈单养你一身,你的终身大事,平日挂在心间。有此好亲,为爹妈的也可放心了。

五娘 爹妈若疼爱女儿,千万不要做这亲事。

九郎 何出此言?

欧氏 爹妈都是为你打算,你要听话。

五娘 爹妈呀!

(唱〔福马郎〕)拜上爹妈,听儿诉起女儿年轻,婚姻还是暂缓几时。

九郎 林大乃是相门后裔,武举身份,家财巨富,田业千顷;如好门户,暂缓几时,岂不错过?

欧氏 儿呀!

同类推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热门推荐
  • 相遇的3年

    相遇的3年

    爱情有时候是一场无妄之灾,我并不觉得拥有过就足够。我常想悲剧才是人生的主角,所以我不会把故事写成喜剧。你爱他,却仅此而已。
  • 恶人浩气情录记之两仪

    恶人浩气情录记之两仪

    一个是浩气郎,一个是恶人狼,机缘巧合下情定今生。剑网三同人短文CP:恶人道长X浩气道长【同门爱】一日梦境如此,醒来便将脑洞写了出来。谢谢。
  • 璃夏释伤

    璃夏释伤

    亲爱的炎夏,那些生命中不是被自然流光带走的东西,那些在天灾人祸中陨落的生命,让我感到深深悲痛的这一切,我该如何以一颗柔软的心去面对?失去你之后,我的歇斯底里是忧伤还是烦恼?你可不可以告诉我?
  • 摩尔庄园黑森林历险记

    摩尔庄园黑森林历险记

    在神奇的摩尔庄园,毗邻着一片森林—黑森林,它蕴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RK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瑞奇怎么了?请关注此小说
  • 鬼夫缠身:无常大人,别撩我

    鬼夫缠身:无常大人,别撩我

    一个阑尾炎,竟然要了我的命,是天要亡我……还是眼前这个帅哥勾错了魂?”嘿嘿……不好意思……第一次……没经验……”我才不信……除非……你亲我一下!等等,要你亲我,不是要你睡我!给我滚下床!“恭喜你捕捉到一只爱爬床的鬼夫,请问你喜欢在上面,还是喜欢在下面。”“我喜欢在中间……”“嗯,看来我还没有让你满足,得加把劲了。”
  • 阴阳之功

    阴阳之功

    千年世家弃子孔玉得到天尊的传承,万千功法集于一身,以五行均衡之体演化天地阴阳,以巫族血脉修炼九转玄功。因至爱身死,为寻复活之法造下无边杀戮。孔玉以古武只手破天,以祖巫神通破灭宇宙洪荒,与天道圣人周旋,聚集天地五方旗,终成混元无极教主,在无量量劫中傲视群雄,笑傲天下。
  • 血染彼岸:腹黑三小姐

    血染彼岸:腹黑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不过眨眼,便杀人于无形,一朝穿越,成为软弱无能,饱受欺负的三小姐。疼爱她的爷爷归来,守护她的哥哥仍在,谁还敢再说她一句不是?乱棍打死!夫人?夫你妹啊,姐姐?妹妹?就知道欺负她是吧?好得很,好到该报复一下了!他,神出鬼没,意外救起濒死的她,被人小鬼大的她吸引。红衣妖娆,游戏,才刚刚开始……
  • 黑章

    黑章

    主角和许多小说里写的一样穿越了。但他穿越第一天便被人揭穿了穿越的身份,随后变故发生。他发现原来他的穿越并不简单,背后有人在暗中操控一切。是继续做顺风顺水的主角还是舍弃主角气运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不一样的主角、不一样的剧情。欢迎来到《黑章》
  • 王俊凯:总裁宠溺倔强妻

    王俊凯:总裁宠溺倔强妻

    想她沐依然也真是倒霉,反正遇见王俊凯她就没赶上什么好事。一步一步的被他打包吃掉也就算了,特么她还沦陷了其中。阴谋啊阴谋,连她和他结婚都是某凯策划的一场计。说好的暖男呢?她怎么看着这位特别不要脸呢?把她骗到手之前装的那叫一个正人君子,那叫一个善良可爱,那叫一个纯洁无害![片段一]论某然如何一步步沦陷:某凯:“依然,我爱你。”某然:“哦”某凯:“就这么完了?”心碎的声音。[片段二]论某凯如何装可怜:某然:“你躺地上干什么?”某凯:“……”某然:“不会是低血糖犯了吧?”刚走过去就被某凯一把扯如怀中。某凯一脸无害:“有你我感觉好多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不要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