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700000015

第15章 进入了重点小学(3)

老公说,这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辅导小欣写作文,帮助他把语文学好。这天,母亲给小欣打电话,小欣十分高兴地赶来了。老公问小欣学校最近布置了什么作文,小欣说,老师出的题目是《国庆见闻》。

于是,老公要小明也一起写这个题目。写前,他还带着两个孩子到文化街转了一圈,回来后又作了具体的指点,启发他们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并规定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最后老公问小欣:“听明白了吗?”

小欣点头。小明却不想写这个题目,提出要写暑假时在北京的见闻,老公同意了。他想,小明写什么都可以,今天主要是陪小欣。两人一起写作,更容易提高他们的兴致,有利于各自水平的发挥。

小明写得很快,没到时间就交卷了。老公看了,悄悄对我说:“这小子写得不错,像我的儿子!就是太粗枝大叶,错别字不少;这篇不比《金鱼也需要朋友》差。”

我拿过来也看了一下,的确不坏,题目起得也不俗:《学会感谢》。

奥运会结束的前两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伯伯家里作客。

开始,我们坐北京市内976路公交车去国际贸易中心(简称国贸)的时候,因为北京奥运期间除出租和公交车外,各种车辆全部限制单双号出行,公交车上的人太多了,没一个空位子,我和爸爸、妈妈上去后都只好站着。这时,一个叔叔主动让给我一个座位,我不知道要感谢人家,一屁股坐在了位子上面。后来爸爸旁边的一个人下了车,爸爸考虑那个叔叔把座位让给了我,他一直站着,就把座位让给了他,他说了一声“谢谢”,人却没过去,只是把一个大黑包放在了座位上。原来,让给我座位的那个叔叔,他手里一直拎着一件又大又重的行李呀!我真有点不好意思。

下了公交车,我们改坐地铁一号线,没想到,等地铁的人更多,密密麻麻,我和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才挤上去,地铁车厢里人被挤成了“相片”,一动不能动。突然,有一个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又招呼我:“过来坐,小弟弟!”她把座位又让给了我,我又没有说一声感谢的话。

这天晚上,妈妈问我这天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我想不出。妈妈批评我说,那位叔叔自己拎一个那么重的行李包,那位小姐姐宁愿自己站着挨挤挨累,都把座位让给了我,我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准认为我是一个没规矩没礼貌的孩子,会觉得这个座位让得不值,也许以后就不会再给别的小朋友让座位了,这多不好;如果我很礼貌地表示了谢意,他们心里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以后一定听妈妈的话,要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同时,再不会忘记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小欣的文章也完成了,他不仅写了两个小时,明明是要他写节日的见闻,他却写了与小明一起下象棋的事情。

我先要他们两人互相看对方的作文。小明拿起小欣的本子,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问他为什么笑,他说他和小欣下过军棋,下过跳棋,下过五子棋,根本就不懂象棋,也没有下过象棋,故事都是小欣编出来的。

我稍感意外,但并不奇怪。这几年不少朋友都把自己的孩子带来让我们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其实提高写作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写多练笔。接触他们的作文太多了,就觉得今天孩子们的作文写作出了大问题。他们不是去写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而是一味地编造,囫囵吞枣般地堆砌辞藻,再不就是空话、大话、假话连篇,这样的作文居然会被教师打“优”。中国的孩子很早就学会了撒谎,最早的谎言就是撒在作文里。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已上小学六年级,平日酷爱读书,在老师布置的一篇《我长大以后》的作文中,他写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付出得太多,现在身体都已不太好,一家人还挤在一套四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里,他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样就能够尽早地出去工作,然后拼死拼活地多攒点钱为父母买上一套大房子。总之,写得很感人,但老师却在评语中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没有远大的志向,首先要想到报答党、报答人民。我看了,一时无话。

我发现,一些作家指导自己孩子的作文却得不了高分,甚至被老师说得一无是处。我一直怀疑,当今中国高考中的作文分数,它依据的标准是什么?作文不比数学,它不应该有标准答案,除非彼此抄袭。一个孩子高考的作文被多打几分或是少打几分,就有可能会改变这个孩子的人生,问题是,阅读一篇文章的感受却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同一篇文章出现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结论,其实都是十分正常的。

当然,小欣这天的作文,因为问题太明显,谁看了都会觉得有问题。

我问小欣:“写前姑父给你们讲的那些话,你认真听了吗?”他说:“听了。”我纳闷:“既然听了,为什么会写走题了呢?与小明下棋是见闻吗?”他这才忽然想起来似地,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我要他明天过来重写。待小欣回家以后,我看了一下他留下来的近期的两篇作文,发现问题不小。

首先是少有的马虎,少有的敷衍。第一篇《军训三天》,他只写了一半,就上交了,老师的批语很严厉:“未完,重写。”可他并没有再写;第二篇《我的理想》,文中出现了六个空格,应该是有六个字不会写,他没想到要查字典,也没有变通地写上汉语拼音,好像等着老师给他填,多么荒唐!

在第二篇作文里,他写到了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应该承认,是他目前真实的思想。正是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所暴露出来的心态,让我感到不安。他说:“我最大的理想是将来当一个大老板,因为大老板会有很多很多钱,可以住最好的房子;因为在公司里我是最大的,我说什么别人都不敢不听……”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平日看上去老实得近于木讷,瘦弱得就像一株缺水的小白杨一样的孩子,竟会有如此的抱负。

这让我想起了他五岁时候的一件事。那时,他家左邻右舍的阳台都被装修一新,客厅和卧室全铺上了漂亮的地板砖,进门就要换鞋,他发现只有自己家里还是难看的水泥地,连阳台也没有封,小小的他突然不肯回家了,说:“我们家是烂地板!”后来,二弟不得不东拼西凑搞了一次简单的装修。

由此我想,渐渐懂事了的小欣,当他知道自己的家庭一直都是这样贫困,有时甚至还要举债度日,而身边许多同学过得都比自己好,就很容易产生出一种自卑来。在家里,父母又是少言寡语之人,平日只关心他的吃和穿,几乎谈不上交流;在学校,由于自己各方面都不出色,没人关注他,更没人需要他,而浮躁的社会,在权、钱几乎成为许多人全部信仰的今天,连孩子们在学校比的也多是谁父母的官当得大,谁家有香车和别墅,内心极度的压抑,于是就渴望有朝一日超过所有的同学,不仅要变得富有,而且要成为一个说一不二、自己说什么别人都得百依百顺不敢不听的人!

这当然很难成为现实。正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就陷入难以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的困惑之中。他很苦闷,需要宣泄,就有了一篇如此虚妄的作文!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如何帮助小欣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问题,如不及时提醒他的父母,加以正确地引导,他将来可能会干出一些糊涂事来。我给二弟媳打了电话,请她晚上过来一趟。我原本是要她一个人来的,可她却把小欣也带来了。老公只好把小欣喊到里屋,分析他作文上不去的原因,觉得还是书看得太少,就找出几本过去我们为小明买的书,要他先好好地读一读。我就把小欣的作文本交给二弟媳,问她看过没有?二弟媳说,小欣的作文她从未看过,小欣不给她们看。我要她先看看,看完以后再谈。她看得很认真。但是,看完以后却什么也没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始我有点不高兴,但马上也就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是强人所难了。二弟媳虽说也读过中专,但这个年代,中专学校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她的文化知识比起小欣也高不到哪里去;再说她只是一名护士,平日看的书也多是医学,面对小欣的这几篇作文也许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如何说。

我就从作文中发现的问题谈了我的担心,因为这显然已经不是文字和语法上的问题了。我委婉地提醒她:“我感觉小欣有些自卑。作为母亲,你在这方面是有责任的。听小欣说,你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的家长会,又从不与老师联系,小欣在学校表现的好坏,是否受人欺负,也从不过问。小欣很想报考实验学校,他爸爸再不同意,你应该站在孩子这边去支持他,鼓励他,否则就会让小欣觉得父母都不关心他,不重视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这对他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她的脸有点红了,解释说:“我也是太忙了。小欣的事我不是不管,但没办法管。上学期,我花五十多块钱给小欣买了一本英汉词典,就被他爸爸骂了一个星期;以前我也为小欣报过英语兴趣班,后来老师来电话说小欣连一些要求他背的单词都背不出来,他爸爸听了说他这是糟蹋钱,死活再不肯让他去上了。”

我有点不客气地说:“孩子的英语学得不好,也与你们不督促他早读有关。光靠在学校学那一两节课能记得住吗?除非小欣是天才!”

说到这,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有点重了。她毕竟只是弟媳妇,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还是隔着一层的。于是又换了一种温和的语气:“我知道小欣的爸爸因为没有能力,没法在小欣的教育上做些什么,你是有文化的人,完全可以去引导小欣。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你以后能多花点时间与孩子沟通,起码要及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她连连点头,说:“我以后会注意。”我动了感情地说:“小欣是个漂亮、聪明又诚实的好孩子!说实话,看到小欣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却很可能会因为你们对他没有尽到心,最后变成一个与他父亲一样胡里胡涂活一辈子的人,我真的感到惋惜!”

临走的时候,老公对小欣可谓语重心长,他说:“以后老师布置了作文,你如果不会写就给我打电话,或是写好了草稿后先拿过来让我看一看;到了周末,你随时都可以过来。这两年我们都在萍城,这对你是个好机会,但你自己一定要主动,不能老是等着我们喊你你才来。从现在起,你就要改变老师和同学对你的印象,从写好每一篇作文做起,可以做到吗?”

小欣答应说:“能。”这以后,一连两三个周末,小欣都会来到我们家,我去忙装修,老公就辅导他作文。但他的进步并不大,总是心不在焉,这让老公感到很头疼。谁知,我们想方设法地在帮助二弟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惹出了麻烦。

那是一天下午两点多钟,我从外面才回到家里,就接到一个电话,拿起话筒一询问,竟是小明打来的。

同类推荐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来袭:丫头不乖了

    妖孽来袭:丫头不乖了

    她。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儿时朋友带给她的伤痛,渐渐被她埋在心里。进入贵族学校的她,遇校草刁难,得暖男安慰,成众女嫉妒。“丑男人!靠那么近干什么!”某女狠狠地瞪着某男。某男把脸凑近某女,邪魅一笑“现在,看清楚没?丑不?”某女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俊脸。大吼“死开!!”某男看着被调戏的脸红的某女,作死道“不嘛不嘛。”
  • 月被吞:霸气三小姐滴泪

    月被吞:霸气三小姐滴泪

    前世,她忘不了,那日,他们三人看月食,那温馨的一幕……也忘不了最好的姐妹芷若的背叛……背叛……她看着还剩一半的月,傻傻的笑了……入了迷,仿若听见了一个隐约的声明对她说:“孩子,去吧,是时候去完成你的使命了……”………………
  • 你的皎皎,我的经年

    你的皎皎,我的经年

    她说,她从认识他开始,就爱他。她说,她爱了他二十几年,终于决定放弃执着。她说,既然不爱,何所深情?她说,她其实很想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送给别人,可惜没能说出口。她说,她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而扼杀一个小生命。她说:乔季予,我不要你了。她说:我是穆家千金,穆琪珊。
  • 空陆战纪

    空陆战纪

    天空中本没有桥,只因向往彩虹的人多了,足迹所至,所以便有了桥。
  • 穷书生的山贼路

    穷书生的山贼路

    北宋,一个文人的时代。一介穷苦书生,奈何原因种种,上了山,做了贼。入了朝堂,却又重头再来。
  • 太古传承

    太古传承

    故老相传的太古、上古,是否真实存在?万载传承的强大血脉为何畏惧不出?神秘凶险的远古遗迹究竟记录着怎样的惊人事实?谁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段据说长达数万年的历史,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只留下一片让人恐惧的苍白……也许,上位者的争斗从未停止过……也许,这方剑与魔法的大陆仍面临着即将被毁灭的结局……
  • 重生之通灵神医

    重生之通灵神医

    木槿,出生于修炼世家,却地位低下,遭姐妹陷害,重生后,意外得到灵石,修为大增,从此后她光芒万丈,风华绝代,傲视苍穹,原本是艰苦的寻宝之路,不料却钱途无限,机遇不断,此时的她,悔了谁的心?迷了谁的眼?入了谁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毕业季:青春物语

    毕业季:青春物语

    昨天,我们还是一名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岁月的流逝,在激情飞扬的青春怎能不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呢?六位90后青年,曾在梧桐树下许下小小心愿,当毕业季来临,他们各奔东西,4年后,他们来到梧桐树下,回来曾经的记忆..........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本文寄语:请珍惜现在穿校服的日子,因为以后就没机会了............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多多支持!
  • 猫灵之日暮

    猫灵之日暮

    千年的故事,有多少痛苦挣扎?血火弥漫的记忆,背叛,无助,执着……无数次的绝望,却不曾放弃。很庆幸还有人一起战斗。“猫灵”仅存的妖族势力……当夜晚降临,一切才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