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300000041

第41章 社会(2)

藏族普遍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族的婚姻有自由结合的,有凭媒说合结亲的,前者在普通牧民中较为普遍。成年男女,在牧场、寺会、赛马会等场合,自由寻找对象,恋爱期间,男可到女家劳动。到了一定时期,男方请媒人,送“哈达”,到女方家求亲。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四种:天葬、火葬、土葬、水葬。活佛高僧、贵族王公死后,遗体付之于火。一般凡俗百姓死后实行天葬,将殁者尸体用绳捆束,立于门后,请喇嘛念经,不过二日,将尸体送往山间葬场,以喂鹰鹫,意示升天。近年来,凉州农区藏民也有用棺柩土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藏族人民经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废除了封建奴隶制度和宗教的长期禁锢,政治上获得了平等自由,思想觉悟逐步提高。农牧区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治穷致富成为藏族人民的执著追求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政策,发展教育,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藏族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骨干力量。

第二节人口

一、变迁

秦末汉初,凉州区一带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他们逐水草而游牧,无固定住地。汉开河西四郡,徒民实边,戍卒守边,居民逐渐增多,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帝时,武威郡领县十,共17581户,76419人,平均每县不足万人。至十六国时,中原地区战事频繁,而武威一带社会较为安定,中原人口大量西流,武威人口有所增长。至唐时,武威为丝路重镇,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旧唐书·地理志》载,唐天宝时,武威郡已达22462户,120281人。唐中期以后,武威先后为吐蕃、西夏占领。《宋史·吐蕃传》载,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河西军左厢副使吐蕃族首领折逋游龙钵至开封向真宗进贡时说:昔西凉府领县五,共25693户,128192人,今有汉民300户。元攻破凉州加之当时河西各地灾情不断发生,居民四出流徙,这一时期人口急剧下降。明朝统一全国后,采取大规模移民、屯田的政策,充实边防,人口逐渐回升。清朝,经过康乾盛世,武威人口较明时有很大发展。据《甘肃通志稿》载:乾隆时武威地区居民11627户,27537人;在乡居住38238户,235823人。

城乡共49865户,263360人。清朝后期,由于战乱兵燹,人口略有下降。据宣统元年(1909)统计,全县39029户,197558人。

民国初期,武威人口无资料可考。据唐发科诸先生于武威解放前编写的《武威县志》草稿中记载:民国以来,人口屡经清查,似较详尽。然民国16、17两年,迭遭震灾、匪灾,档案遗失殆尽,无从考查。民国27年(1938)调查所得的武威人口是226078人,到民国32年(1943),武威人口增加到340044人。民国时期的38年,武威县人口增加29万多人,年平均递增7600余人。1949年底,全县人口增至493819人。

二、总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凉州区(市、县)人口发展大体经历了两高、一低、一稳定阶段。

1950~1958年是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期。这一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医疗条件也有所提高,加之“多子多福”的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处于自然生育状态。9年中净增91854人,年均净增10206人。

1959~1961年,为人口低谷期。这一时期,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生活困难。武威县外流、死亡人数增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人口的低谷期。三年期间,出生人数24489人,死亡人数41886人。全县从1959年的59万多人减少到1961年51万多人。

1962~1972年为第二个生育高峰期。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人口生育处于失控状态。此期间武威县人口净增167254人,年均递增15205人,年均出生率高达44%,年均自增率达35%左右。

1973~1989年为人口生育稳定增长阶段。从70年代起,实行国家控制人口的方针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武威市(县)人口生育逐年下降,出现了有计划发展的稳定阶段,最低时曾下降到10%左右。17年共增人口168818人,平均年增9930人。与1973年以前第二个生育高峰期年均增加15205人相比,年均下降幅度达5300人。从1982年以来,武威市(县)人口出生率略有回升。这是由于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从1982年起陆续进入新的人口再生期所致。但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使生育率基本保持在11~12左右,到1989年全市总人口数为849092人。

从1989年—1999年的十年间,全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率为5.84‰,总人口数为976762人。2001年市改区后,到2002年全区总人口数1012250人,自然增长率为5.99‰。到2006年底总人口数为1016320人,自然增长率为4.56‰。

三、分布

凉州区(市、县)是西北地区人口较多的区(县)之一。据1989年底的统计总数187633户,总人数849092人。其中农业人口717949人,非农业人口131143人。到1999年,全市总人口数为976762人,其中农业人口783894人,非农业人口166366人,流动人口26502人。2002年全区总人口数1012250人,其中农业人口786681人,非农业人口196509人,流动人口29061人。

2003年全区总人口数1001917人,其中农业人口778614人,非农业人口202191人,流动人口21113人。2004年全区总人口数1008008人,其中农业人口771796人,非农业人口204882人,流动人口31003人。2006年全区总人口数1016320人,其中农业人口775602人,非农业人口212160人,流动人口28558人。

四、构成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凉州区在2006年前曾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

第一次(1953年7月1日),全县总人口510241人。

第二次(1964年7月1日),全县总人口520094人,总户数100561户。男性273468人,女性246624人。汉族517661人,少数民族2433人。文化程度:大学或相当大学2821人,高中3641人,初中13962人,小学102907人。

第三次(1982年7月1日),全县总人口763714人,总户数141031户。男性388513人,女性375201人。汉族760257人,少数民族3457人。文化程度:大学或相当大学3749人,高中50012人,初中101285人,小学256036人,不识字或粗识字22171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8人。

第四次(1990年7月1日),全市(县级)总人口数为876020人,总户数193495户,男性446355人,女性429665人,人口的性别比为103∶88。总人口中,汉族871724人,各少数民族4596人,全市人口超过百人少数民族有:回族2288人、藏族859人、满族991人、土族126人。文化程度:大学以上文化程度6649人,中专文化程度13106人,高中文化程度58122人,初中文化程度191593人,小学文化程度378303人,文盲、半文盲人口10058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2.41人。

第五次(2000年7月1日),全市(县级)总人口946506人(男488872人,女,457634人)。总户数252032户(家庭户243266户,集体户8766户)。少数民族人口6680人,其中藏族1403人,维吾尔族105人,白族121人,土家族1037人,东乡族165人,蒙古族279人,回族2842人。总抚养比45.34%(少儿38.54%,老年6.1%)。研究生195人,本科文化程度4162人,大专文化程度18075人,高中文化程度76939人,初中文化程度291130人,小学文化程度352379人。

五、计划生育1972年6月14日,武威县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84年1月6日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与卫生局合并,改称卫生计划生育局,同年9月8日,计划生育和卫生分设,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1985年1月6日改称为武威县计划生育局,5月18日更名为武威市计划生育局,2001年,更名为凉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凉州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通过基本国策教育和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工作,加速了人们生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计划生育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到1989年,累计做绝育手术的有12.4万人,其中男性1.9万人;育龄妇女放环的14.09万人;落实节育措施的达15.13万人,节育率达92.7%;计划生育率达87.3%。到1999年,全市(县级)已婚育龄妇女204756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0.92%,累计做绝育手术的人数为130551人,其中男性129人,采取计划生育措施的有57795人,综合节育率为91.99%,全年总出生人数为10544人,计划内出生9853人,计划生育率达93.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4‰。2004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达204043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0.24%,累计做绝育手术的有123538人,其中男性125人,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有66449人,综合节育率达93.11%,全年总出生人数为8679人。计划内出生8079人,计划生育率达93.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3‰。2006年,已婚育龄妇女总数为204087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0.04%,累计做绝育手术的有120690人,其中男性118人,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有71352人,综合节育率达94.1%,全年累计出生人数为8575人。计划内出生8014人,计划生育率达93.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6‰。

第三节宗教

凉州区地扼河西走廊东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汉以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相继传入凉州。伴随宗教而来的东西文化的交流,促进和丰富了汉文化的发展。目前,信教群众22000多人,宗教教职人员507人,宗教团体5个,依法登记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39处。

一、佛教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何时传入武威,史无明文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在凉州境内出现封建割据国家政权,统治者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工具,加以提倡和推崇。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问,凉州是翻译和传播佛经的中心地区。不但有大量佛经翻译问世,而且有著名高僧先后由凉州前往中原一带传播佛教,为佛教在中国内地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历代皇帝多信奉佛教,利用佛教为其政权服务。北宋初年,李氏父子(李德明、李元昊)先后派人到山西五台山礼佛拜僧,并着力营造佛寺佛塔,修复了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塔。这一时期,佛教在广大群众中得到信奉。西夏晚期,一些佛寺石窟已掺杂有西藏喇嘛教造像艺术成份。

公元1244年住凉州的西凉王阔端(蒙古汗国太宗窝阔台的三子),给西藏萨迦寺寺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致信,邀请萨班赴凉商议统一西藏大计,达成西藏归附的协议,西藏从此统一于蒙古。

明朝,尊崇中原佛教和藏传佛教,对一些佛教寺院又进行兴建和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由英宗敕书颁赐《大藏经》1部共4000余卷,原藏于海藏寺,现由武威市博物馆保存。清代对中原佛教和喇嘛教相当重视,保存了明代时的佛教寺庙。清乾隆十四年(1749),武威佛教寺院有达摩庵等40余座。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兵燹、地震等天灾人祸,再加无人管理,许多寺庙断垣残壁。同时,由于人们现代科学文明意识不断增长,虽然不少人在信佛,但已很少谈佛学义理,许多人满足于祈福保平安,出家为僧的人多为避乱世,求生存,佛教意识在一些教徒头脑中逐渐淡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于忙于生产建设,加之政治运动冲击,许多寺院被毁坏,不少僧人还俗务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重申信仰自由,宗教活动得到保护。

1986年11月成立武威市佛教协会,开放海藏寺大雄宝殿为活动场所,开展佛事活动,自筹资金,塑造佛像,逐步重现昔日盛况。到2006年,信教群众达11480人;教职人员31人,其中和尚25人,尼姑6人,佛教场所18处。

同类推荐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她的身世是个谜她的穿越是偶然抑或必然?千年的回归索求身世之谜他是她唯一爱过的人她虽冷冰冰,但他懂她,承诺永生永世的守候只身来到异世,他们还能再次相遇吗?她是仙,他是魔他们的命数又该趋向何方?
  • 三生三世桃花妖

    三生三世桃花妖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这名字为你所改,我不盼与你生生世世,只愿和你厮守这一生
  • 大网红时代

    大网红时代

    给我一个摄像头,我将红遍全球!——大网红宣言不想当网红的美女不是好老婆,不想老婆当网红的男人不是好老公。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一条真理。该真理由张大宝独家发明,专利属于张大宝一人所有,如果仿冒,不究!欢迎实践该条真理。后果自负。——大网红真理
  • 勇武神尊

    勇武神尊

    一个少年,如何在漫漫修仙路上踽踽独行?如何屹立于众多高手之中?
  • 潮音

    潮音

    阳光受黑化教程传说中的敢爱敢恨造型逆袭。
  • 清灵缘

    清灵缘

    千年之战,前世宿命,少年林昊天拜入清灵门曦怡门下修仙问道,一场场宿世奇缘,一次次生死大战,众人误解,师门抛弃,那又如何,当千年谜团浮现又该何去何从,正魔相恋又该如何选择。两世相恋,两世情断,一场师徒缘,两世归门下
  • 都市最强无良

    都市最强无良

    裸奔的少年,意外获得前世的功法,之后他……装逼的路程就开始了,逆天的隐藏未被激发出来的实力,逆天的泡妞大法,从此他横行三界,美女无数!
  • 指尖绽放的蔷薇花

    指尖绽放的蔷薇花

    八年前,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八年后,他和她犹如陌生人,她的默默喜欢,他的不能爱的深爱,谁都不敢说出口。说好的永远在一起的诺言,却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是巧合,还是早已安排妥当?指尖的蔷薇花还在默默地绽放,悠扬的笛声和悦耳的钢琴声混合在一起,动听美妙……
  • 一生一世:高冷男神呆萌女

    一生一世:高冷男神呆萌女

    “诗音,嫁给我好吗?”在最美的时光,她、收获了最美的爱情。
  • 仙之怨

    仙之怨

    前路无望,古人悲歌,神州血乱,天地凋零,众生皆苦,怨灵肆虐,问道巅峰,葬断仙峡。人不绝,道不止,之后数千岁月,修行渐又鼎盛,皆传古人心生苦执,扰乱天地,触怒上苍神明,以致如此!而法门现说偈,世人皆有相,有相皆苦,苦生怨,怨生灭……海枯石也烂,沧海变桑田,繁华终落幕,岁月犹无痕。过去,终究是过去,此时在这浩瀚缥缈的神州大地,现出了一朦胧身影,伴着一副挣扎血躯,一缕空性灵魂,一股不屈意志,一柄轮回古剑,默默前行……ps:最近根据一些大大的意见,需要对前面部分修改一下,可能得断更最多一个星期……罪过,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