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800000017

第17章 牢狱之灾(3)

杨宪益在书记的陪同下,回到了他久违了的百万庄的家里。酒喝到一半听到敲门声……在办公室里戴手铐像是玩魔术……趿着拖鞋踢踢踏踏夹在一帮人中间下楼……路灯昏黄的光线透过军用吉普的小窗一闪一闪……四年前的情景,一幕一幕涌上脑海,噩梦的结束与噩梦的开始一样倏忽,非同寻常的经历通常不是为寻常的脑筋准备的,因此要使自己相信确曾经历过那些往事,有时还需要些力气。

走到家门口,书记亲自揭下了封条,推开了房门。壁炉台上种在死人头盖骨里的一株仙人掌,已经长得有一英尺高了,他下意识地用手去碰了碰四年来都无人照料的可怜的植物,不料它却无声地一下坍塌涂地,化为齑粉了!

当时天光已经暗下来了,杨宪益打算先出去找个地方吃晚饭,书记给了他一些钱。第二天,单位还派了年轻人来帮杨宪益搬动家具,扔掉垃圾。甚至于细致到让他去买鲜花和巧克力迎接妻子。

杨宪益出狱后,马上去见被派去扫了几年大马路的老母亲。当时他的大妹妹也在,杨宪益转过头去问她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插花的花瓶,杨敏如听了不禁大叫起来:

“你怎么还没改造好?怎么还要买花?!还有资产阶级的坏毛病!”

杨宪益喃喃道:“不是我要买,是上面领导叫买的,叫我把家里什么都顺好,就去接乃迭回家。”

这样的误解与错怪,杨宪益不仅受之于妹妹,也受之于妻子。在他出狱后,隔了一个星期日,是个星期二,他迎回了妻子。戴乃迭在桌上看到一瓶白兰地,于是说:

“这么长时间不见,没想到你还没有改变过去的颓废毛病。”

杨宪益不得不又一次作解释,道:

“是支部书记指示这样做的。”

这段对话现在听来颇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家里虽经杨宪益打扫收拾了几天,但戴乃迭仍然觉得脏乱得不行,两人又忙了几天,才觉得勉强可以住人了。周五,杨宪益提笔给他在南京的小妹及妹夫写了封信,报告他与妻子出狱的喜讯:报告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和乃迭经过四年的详细审查,问题已经完全弄清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经过总理批准,现在已经回到外文局工作……

……在那几年里,我们情况倒还好,整天就是学习和交代问题,家里的孩子和姆妈,以及敏如和沛霖受到一些连累,吃了一些苦,这也是很自然的,总之,大家经受了考验,结果都还好……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在解放前一段历史,主要是与一些英美帝国主义分子的关系,不够清楚,解放后党对我始终不甚放心,过去我在精神上也有些包袱,不大愉快,有时情绪很坏。经过这四年审查,我的历史已经完全弄清楚。……公安局负责人员告诉我,这次对我的历史审查,政府花费了很大力气。我感到十分感激。现在我的历史包袱也放下了,精神很好。……乃迭进步也不少,回来后情绪很好。今后应该加紧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好好学习主席著作,做好工作,来报答党的恩情。

夫妻俩整整坐了四年大牢,照理时间不短,遭遇的也不是小不幸,可从信中看不出一点他心潮起伏的剧烈。出狱才几天,他与妻子大难之后久别重逢才几天,他就似乎已经平静下来了,完全平静下来了,过早地平静下来了。

看他的信,仿佛他不是去坐了四年牢,而只是十天半个月地被拘留了一下,去接受了一点调查,去协助了一下调查,而后就简单地放了出来,一点没有受伤,既没有皮外伤,也没有内伤,从肉体到精神,似乎都没有受伤。

实际的情况当然并非如此。杨宪益出狱没几天,就有一位老朋友得到消息,到他家去探望。杨宪益出来开门,在露面的一刹那,令老友吃惊的,除了杨宪益在牢里剃的光头、营养不良造成的菜色的脸与粗糙的皮肤,还有就是那长年生活在恶劣环境下所特有的眼神,过去眼睛里的那种散淡、安逸、温和、灵动、机智的光与气都不见了。当然,在与昔日老友的交谈中,杨宪益以往的神采很快恢复了。

杨宪益很爱他的妻子,平常很在乎妻子的感受。这次牢狱之灾,他与妻子同时同样患难,即便他不在乎自己的伤痛,也会在乎妻子的伤痛。当年中央大学不肯续聘妻子,他就很生气。而且他写这封信的时候,他儿子的危机他还不知道,他更未料到,“大家经受了考验”,唯独杨烨没有经受住考验,而且“结果”竟是那样不好。

杨宪益能够几乎是在人离开监狱的同时,心也摆脱了坐监的阴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是一个处事豁达的人,不太喜欢把自己的伤口翻给别人看,他不是那种需要通过向旁人倾诉而获得心理安慰的人,也是在骨子里有某种傲岸与清高,可以蔑视他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把苦难强加给他的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向人叙述起四年的铁窗风味,那语气,听来就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一桩趣事,或是别人的经历。

杨宪益在夫妻双双出狱返家时,当然不可能知道,这牢狱之灾并不是他家庭不幸的最后结束,后面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将会有锥心刻骨之痛,而那伤痛将终身不能平复。

5.痛失独子

1941年快到年底的时候,杨宪益结婚半年的妻子戴乃迭有了身孕。当时夫妻俩在贵阳师范学院任教,贵阳在戴乃迭眼里,是个单调乏味落后的小城,初次怀孕的戴乃迭对当地的妇产医院毫无信心,她向丈夫表示想去医疗水平好一些、“开化多了”的成都分娩,而她的母亲也在成都,杨宪益当然同意。戴乃迭在贵阳师院还有课,她走后,她的课便由杨宪益代上。1942年8月戴乃迭生产前后,杨宪益便也离开贵阳,来到成都。新学期开始后,夫妻俩同在市郊的光华大学教英语。

杨宪益和戴乃迭的三个孩子

戴乃迭生下的,是一个男婴。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他们给他取的名字,单字“烨”,火字旁,仿佛注定了儿子的命运终究与烈火有关。

在杨宪益的自传里,看不到他对这个儿子的出生有什么非同寻常的兴奋,依照常理他是该有这样的兴奋的。因为他是独子,责无旁贷地负有家族传宗接代的重大使命。他若思想开放,不看重这个,他的母亲若非不寻常的女人,也会看重这个,而自觉不自觉地给他压力,所以妻子第一胎就生了个儿子,至少他会长吁一口气吧,舒心地。

杨宪益不大会做家务,所以照顾襁褓中的孩子的烦琐事就由妻子一人承担,她还得上课,所以很辛苦,总是用一个小背篼,把儿子驮来驮去,因为要喂奶。

医生建议戴乃迭每天得吃两个鸡蛋,才能保证哺乳的营养,可物价飞涨,米珠薪桂,杨宪益夫妻两人工作仍然捉襟见肘,每天一人一个鸡蛋还勉勉强强,如果妻子吃两个,杨宪益就不能吃了。后来杨宪益的留美同学朱延丰邀请他到重庆的中印学会任研究员,那里的薪水要比光华大学高一些,这样他们就迁到重庆去了。

杨烨自小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这类儿童在同龄人中虽然往往显得较为聪明伶俐,但同时也容易心灵受伤。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妈妈与其他小朋友的妈妈的不同了,并且因此有了自卑的心理苗头了——“别来接我回家,妈妈,别的孩子都在看呢!”他常常这样央求母亲。

抗战中,杨宪益的思想开始“左”倾。他自小喜欢广读闲书,进牛津大学之前就读了一些马恩论著,觉得颇对口味。入大学以后仍然不时读一些。他在自传中写到他游历巴黎:

“我还想看一看巴黎公社社员起义失败被杀戮的那堵墙,我看了卡尔·马克思有关这一事件的文章,被公社社员们的精神深深打动。我想正是它开始把我引向马克思主义。”

杨宪益的性格中,含有对侠义精神的崇尚,可能这是他被巴黎公社社员的悲壮所打动的触发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主要论著有《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知杨宪益被感动的是哪一篇。

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发生在抗战开始后,那时他在英国留学,得知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共的支持下,办了一份《救亡报》,杨宪益找到他们巴黎的办事处,送去二十英镑,表示对他们的支持。一位共产党代表接见了他,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谈了中共对国内形势的认识,还共进了简餐。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老烟台风情

    老烟台风情

    本书记录了烟台历史的片片断断,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烟台历史的文章,均是从烟台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垂钓”上来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某一条街、某一座建筑、某一件文物、某一幅古画、某一处遗址、某一个老字号、某一段往事和传说,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不但对当代人有意义,对未来更有意义。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 冰心自述

    冰心自述

    本书由冰心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内容包括:童年与故乡、北京的色彩、文学生活、天涯行旅、往事与家。
热门推荐
  • exo之遇见你们的未来

    exo之遇见你们的未来

    她被所有人看成是一个恶魔,魔鬼。可谁又知道她经历多少挫折与磨难,那些年的天真烂漫,现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她灰暗世界里在这个炽热的夏天迎来了那唯一的救赎,可她不知道,其实她也是他们的唯一曙光。究竟谁爱着谁,谁恨着谁,不得而知了,这个夏天她终于迎来了她的救赎。。。
  • 幽冥小记

    幽冥小记

    一夜之间,女主从高高在上的“云端”坠入凡尘,明明已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个,却把那江湖搅起千堆雪、万重浪。你若问她血海深仇怎得报?她只会淡淡一笑,道一声“不如不报,但寻得一人便好。”
  •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炼仙传

    末世炼仙传

    千锤百炼证真仙,末世狂潮吾独断。仙魔同修,纵横末世。什么?末世元晶就等于灵石?等于修仙资源?解析地球末法时代,解析修真者原理。一夜之间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偶然一块造化玉碟,携带着未知高等修真文明的修仙系统。附身在,生存地球末世的小人物萧文身上,改变了他的命运!萧文语录:“手握希望,我们都一样藏不住内心的狂热。”ps:末世修仙一群扣扣群号251518233。末世修仙二群扣扣群号587430411。
  • 伊人依你

    伊人依你

    发生在浙江大学的几段故事,严歆、路云、金瑾等是学生,他们在这个故事中成长,周明儒和方剑钧是老师,他们在这个故事中回忆。
  • 这样记忆最有效

    这样记忆最有效

    本书是《这样学习最有效》的姊妹篇,继承其特色,摈弃教条,直接从学习实例入手,向你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记忆方法:百闻不如一见图像记忆——如同复制“白日梦”,任你想像、发挥。借力使力不费力联想记忆——利用熟悉的事物连接信息,省时又省力。有头有尾不忘记连锁记忆——两两相连,顺序不乱,完美记忆从此开始。有凭有据容易记挂钩记忆——运用形、音挂钩,记忆准确无误。各就各位真好记定位记忆——身体名单挂钩资料,随时随地不忘记。再也不用背数字转码法——用一幅图像搞定一串数字,开启记忆密码。
  •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火影之十代目火影

    火影之十代目火影

    出生在木叶,俺爷爷是鸣人,俺姥爷是佐助,俺爹是博人,俺娘是佐月!本书慢热,主角前期略废(本书时期是在宇智波佐月成为第九代火影之后)
  •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新世纪女仆三定律:第一、服从少爷的一切命令。那包括那些色色、不能说的,潜规则的咩?第二、遵从少爷的一切喜好。那挑什么样的男人嫁也要被他插手咩?第三、绝对不准爱上少爷。哦,三条看起来,最后一条最简单了。像这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还命令小女仆和自己玩一年契约婚姻的家伙有什么好爱上的。
  • 世星梦

    世星梦

    前世,她倾尽所有只为一梦,直到身死亦无怨无悔;今生,她仍旧执着再续前梦,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