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800000016

第16章 牢狱之灾(2)

2.铁窗风味

1968年暮春的一天,五一劳动节就快要到来了。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还没有被划入工人阶级,五一这个工人阶级的节日自然也不属于杨宪益们。

那天晚上,杨宪益与妻子喝闷酒,一瓶白酒喝掉了三分之二时,他们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杨宪益便去应门。原来是他们外文局的一位人事干部,说有事要与他到外面谈一谈。杨宪益以为跟往常一样,对方是要向他了解单位其他同事的情况,就鞋也没换,蹬着拖鞋出门了。却不料来客并未在院子里与杨宪益交谈,而是把他引到前面的办公楼里的一间办公室里。

房间里除了单位里的几个年轻造反派外,另外还有几个面目陌生的军人。其中一个军人在询问了杨宪益的姓名籍贯年龄之后,忽然脸色一变,勃然吼道:“遵照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命令,你被捕了!”说着,冲上前来,三下五除二,就以娴熟专业的手法把杨宪益的双手给铐了起来。然后把他押出外文局办公楼,塞进一辆军用吉普车,直接开到监狱,杨宪益的监禁生涯开始了。

杨宪益在解放前,就常常表现出与权贵的疏离,在解放后的特殊年代,他也时时表现出叛逆,比如组织上有意叫他去译毛泽东著作,钱钟书都欣然前往了,他却不肯去!在那个时代,能有译毛主席著作的机会,在一般人眼里,那该是件多么荣光、求之不得的任务,可是他却不去。

他不去的缘故,却也不是在心里对毛主席不尊敬,不去的缘故是他当时正在南京搞统战工作,工作得挺舒心,又刚买了一个房子,生活得无不满意,懒得动。

这些,都是他自己的解释,这些理由,不要说在当时的广大干部群众不接受,就是在今天,听来还是令人觉得“站不住脚”,因为如果他对伟大领袖像一般人那样无比崇敬,就会毫不犹豫地服从,所谓“懒得动”,说到底还是不热心。

除此以外,杨宪益还时而表现出“任性”。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对斯大林进行了谴责,之后苏共的路线发生变化,中共认为赫鲁晓夫是修正主义者,中苏两党公开决裂。

杨宪益对此不以为然,当时他正心情很不好,有恶气想出,于是就写了几首“唱反调”的诗,还故意把诗放在办公桌上,以便让同事们看到,结果震惊了单位的党支部书记。虽然一时并未遭来祸殃,但“文革”开始后,终于成为他的罪证之一。

那个军人铐他的时候,旁边的军人们也都一拥而上,做好应对他拼命反抗的准备。谁知他一点也不反抗,甚至连一个诸如“你们凭什么抓我?”“我犯了什么罪?”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来,只一声不吭。在旁人会感到的意外,面临意外会有的本能反应,在他则仿佛完全是预料之中,从而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使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军人与造反派们几乎陷入无趣,竟出现了几分钟尴尬的冷场,那铐他的军官这才下令把他押出去。

杨宪益是能上能下、能伸能屈的,不仅如此,他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极强。当军人们押着他下楼往办公楼外走去的时候,充斥脑中的不是此去吉凶难卜,何时才能返家之类,而是嫌脚上的拖鞋不跟脚,想的是“刚才出门,为什么不换双鞋呢?”

在驶往监狱的吉普车上,无知的士兵把他当做真正的罪犯看待,两个人分在他左右夹着他,并且按住他的头,压低,再压低,直到脸贴双膝。杨宪益并没有热血上涌,视为奇耻大辱,而是很配合,任人摆布,头垫在膝上,舒服得快要睡着了。其实他的“配合”只是“非常”,而不是“完全”,他并不傻——比如戴手铐时,他早就发现手动一动,铐子就会紧一紧的。

进了牢房,一间通常关12人的牢房,那夜居然关了21个人,众多的犯人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般密密地挤睡在两张通铺上。金融资本家家庭出身的杨宪益,舒服地留洋、享受过西方物质文明的杨宪益,做过大学教授的杨宪益,在国家局机关里任专家的杨宪益,在这一天晚上,在本已拥挤不堪的犯人中间硬生生插睡下去,与他们摩肩抵足、鼻息相闻,竟能毫不介意,安然入眠,一觉睡到大天亮!

在杨宪益晚年的回忆录中,狱中生活轻描淡写。一般人遇此多半会有不堪回首的心理,他却用了一种“好玩”的心态来回顾,语气与他写年轻时在牛津的调皮相去不远。他身在牢中,心却似在牢外——仿佛他不是一个坐牢的受难者,而是一个旁观者,顶多是一个体验生活的人,一个坐牢玩票者。

监室的上方吊着一盏整夜不息的电灯;床旁放着一个解大小便的大铁桶;早晨解大手的时间不准超过十分钟,而且还在狱警的监视下;一天只吃两顿饭,伙食当然很差;每半个月才有一次放风的机会,时间只有一刻钟;每个月都会把头剃成光瓢;同监的犯人也形形色色,既有政治犯,也有刑事犯,具体“犯罪”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惯偷,有杀人的,有强奸自己几个亲生女儿的,有“造反派”,还有“保皇党”,有为了爱情偷越国境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在那样一群人中间,一辈子没有真正过过苦日子的杨宪益却似乎安之若素,并无任何不适。

牢房里经常有暴力,有恶作剧,可是都轮不到杨宪益头上。在他笔下,那些好惹事、好作弄其他犯人的人他称之为“小恶棍们”,对他却是喜欢加尊敬,把他当老师,要他教他们学外语、背唐诗,以及唱外国歌曲。

因为伙食差,他们就谈论如何做冰糖肘子,就写大菜菜单解馋。

在杨宪益笔下,绝对看不出狱中的他有什么内心郁闷,有多少精神痛苦。他之所以有这种平静的心态,除了他对人事的豁达、对灾难的蔑视以外,还因为他入狱前几年的生活,一直处于组织歧视、怀疑的目光中,他受够了。他还记得被捕的那天晚上,夫妻俩一起喝酒,就是“情绪低沉”的。

3.沾妻子光被释放

北京城南宣武门附近,有个地方叫半步桥,那里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监狱——京师第一监狱。它的主楼结构式样很奇特,呈太阳放光芒式——各楼监室向四处伸展开去,被称作“八角楼”,顾名思义,它有八个角楼,瞭望台设在中间大厅,看守人员待在那里。这座监狱废置多年不用,“文革”开始后才又重新启用。

自1968年春天起,杨宪益与戴乃迭被从家里逮走后,就一直被关押在这里,夫妻俩是被分别关押的,一直关押了将近四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篇著名小说,写的是一个离婚将近十年、住回娘家过着灰暗日子的女子,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所造成的特殊环境下,找到了爱的归宿。小说的作者最后写道:“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文学喜欢传奇,因此常常需要与历史的逻辑相悖,倘若依此来看杨宪益,似乎也可以这么说:就因为要让他夫妇出狱,中英两国都建交了。

新中国成立20年,一直未能与英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虽然早在1954年就创造性地建立了“代办级”的外交关系。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英双方都调整了对外政策。1970年希思出任英国首相后,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显示出积极的动向。1971年年初,英国表示希望将两国关系升为大使级,两国随即就此开始谈判,但在台湾问题上,双方意见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内都达不成一致。

中方为促成问题的解决做了很多努力,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同英方谈了好几个回合,周恩来总理也在北京约见了英国驻华代办谭森,双方总算达成了谅解。

1972年3月4日,中英两国终于就互派大使的联合公报的内容和措辞达成一致。3月13日,乔冠华和英国新任驻华代办艾惕思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决定从即日起将本国派驻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升格为大使。

将杨宪益夫妇获释与中英两国建交历程的时间加以对照,可以发现二者的紧密联系。杨宪益一生,受惠于妻子之处不少,此其一也。

戴乃迭在入狱前,多年来,一直是每两个星期就会给她的姐姐希尔达写去一封情绪“欢快”的信,然而,1968年4月,希尔达在收到最后一封信后,就再也收不到信了。而这最后一封信里,也不见有任何征兆,这反而令戴乃迭的娘家一家人十分不安,他们判断,肯定是出了什么突发的意外了,甚至担心她遭遇不测已不在人世了。

英国籍公民戴乃迭在中国失踪的事,惊动了英国政府。1968年9月,希尔达他们从报上得知,伦敦的外事办公室探得戴乃迭被捕的消息。希尔达随即与她的兄弟们四处写信、询问,试图与戴乃迭取得联系,可是结果都令人失望。戴乃迭的老母亲甚至直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中文信,据说措辞“极为得体”,但是也如泥牛入海,不见任何回复。可怜的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收到这个当年执意要嫁到中国去的女儿的一个字。

本来,女儿嫁中国人多年来表现出的快乐幸福,已使她觉得自己当初的反对有可能是错的,可是眼下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又使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重又认定自己是对的了,她一定是带着这个坚信离世的。

希尔达为营救小妹,在努力争取政府帮助的同时,又将求助的目光瞄向公众。她起草了一封联名信,准备通过伦敦的中国事务办公室直接送交周恩来总理。她把信分别寄给20多位研究中国问题的英国专家,征求他们签名。

相比于戴母的婉转,希尔达的措辞要严厉得多:

尊敬的周总理:

我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人,希望看到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日渐改善。戴乃迭的中文英译作品使我们受益良多。她的译从对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在我国的普及有着很大贡献。

鉴于戴乃迭的家人和朋友已有三年时间未得到她的任何消息,我们对她的安危与现状十分关切。因此,我们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允许她与家人通信。同时希望中国政府尽快允许她恢复工作。我们相信,目前这种情形只会妨碍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人一定不大理解英国人的思维,一个普通公民的命运和处境怎么就会影响两个国家的关系?所以可能会把希尔达的疾言厉色视为一种抬高调门的威胁。而恰值两国正在谋求改善关系,情况就不一样了。

除此以外,希尔达还起草了一份向公众征集签名的致周恩来总理的请愿书,说经多方打听,从中国官方传来戴乃迭“安然在世”的消息,这固然令人欣慰,但大家仍然急切盼望中国政府允许戴乃迭与家人通信云云。

这份请愿书,在全英国范围内征集到两万人签名。在此同时或先后,英国媒体也对戴乃迭事件表示了关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戴乃迭入狱事件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一桩社会新闻。

在中英都在谋求两国关系有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沉重的铁板终于缓缓移动了。有天周恩来会见驻京外国记者,谈到杨宪益夫妇长期关押问题时,告诉大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即将出狱,回到外文局工作。他请记者们向伦敦的知识界、文化界朋友传递这一消息,希望由亲属组织的“万人签名”活动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杨宪益沾妻子光而出狱,却“出”在妻子之前,不是因为戴乃迭的问题更复杂,手续更繁琐,而是考虑到国际影响,让杨宪益先回家收拾布置,以免让戴乃迭看到被封条封住的家门。

4.蔑视苦难

那年岁,不论是从监狱里回来的人,从牛棚里回来的人,还是从干校回来的人,都不免有点黯然神伤的感觉,而杨宪益却不,虽然也谈不上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但与一般人相比,就是不一样。

首先,一位向他宣布释放的官员,与他谈了一席话,内容完全不是通常的训诫或警告,而是看似善意的劝导;语气也完全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而几乎可以用语重心长来形容。谈完了,竟还与他握了握手!握手意味着杨宪益还不失为他们的同志。

其次,外文局的党支部书记亲自到监狱门口来接他,而且开着小车来接他。这不是为了方便他回家的一种物质上的礼遇,而是一种政治待遇。

同类推荐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讲述了中国古代名臣谋略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名扬天下、感动天下、震撼天下、引导天下、恩赐天下。《名臣的智慧》是由长安出版社出版。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热门推荐
  • 胭脂劫:乱世繁华

    胭脂劫:乱世繁华

    一朝穿越,醒来人事全非。红颜乱世,谁人是寄托?南柯一梦,何时是尽头?繁华之处,你寻觅的是何人?灯火阑珊,你回眸又能见到谁?红尘乱世,我寻的,不过是一份依赖;要的,不过是一份真心。而你,愿意给我吗?
  • 都市鸿途狂少

    都市鸿途狂少

    觉醒时代的降临…异能!超级科技!觉醒者…一个个诞生…世界体系争端极限……只见一抹身影融化在纷火飞扬的岁月里…成王成人皇!注定得以永生!
  • QQ炫舞之独怜己心

    QQ炫舞之独怜己心

    (此文暂停更新)当游行与现实合二为一,当炫舞里的伴侣变成现实里爱慕的男人,当一层层误会解开时,一切可以美好下去么?坚持做恶毒女配的寒怜心可以追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么?命运的齿轮不停转动,各种诱惑迷茫。。。。
  • 王俊凯之堕落公主

    王俊凯之堕落公主

    爱与恨的野心与对权力的渴望,苏毓璃毅然选择了堕落天使,一步错下,千步落泪,但落泪如何,如今的苏毓璃再不是当初单纯的苏筱芷了。你来过,我还记得。可惜你去了,便再不归了。我待你十年,与你“花季”赴约。
  • 猩红大帝

    猩红大帝

    五百年前,一颗陨石从天而降,帝国四分五裂五百年后,另一颗陨石从天而降,这一天,一个平凡的少年开始了艰苦修炼之路言寒一直以为,自己体内住着一个恶魔,这头恶魔会吞噬自己修炼的任何灵气自从这一天,他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在温养一条经脉,一条不属于常人的经脉
  • 英雄联盟四部曲

    英雄联盟四部曲

    我是在五月十三号那天下午,大概六点半的时候删除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我删除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的职业战队在半决赛就回家啦,这怎么不让人痛心啊,并且我在之前就和朋友有个赌约,要是中标各国战队这赛季,还拿不下冠军,我就删除英雄联盟,并且不再玩这游戏,这游戏虽然删除,但是为纪念这几年来的梦,或者说期望中国拿冠军的梦,只以这部书做为纪念,,,,
  • 剑断不了情

    剑断不了情

    剑,江湖人的愁绪;剑,江湖人的尊严;剑,江湖人的朋友;剑,江湖人的敌人;剑,可以锋锐无比。剑;剑,可以腐钝生锈;剑,在手可以杀生;剑,在手可以拯救;剑,在手可以成名;剑,在手可以毁誉;剑,在手可以无情;但——剑断不了情!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第一季月之影

    第一季月之影

    灵异?……宥铭学院隐藏杀机,月光下神秘女孩现身,苏家少爷偶遇女孩的奇异事件……
  • 女王驾到,少爷请俯首

    女王驾到,少爷请俯首

    本是豪门千金,却让人忌惮三分,会看相,能治病,还懂阴阳八卦?什么人这么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