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800000014

第14章 译事(2)

也许是因为那天的场合不容许字斟句酌,杨宪益的回答委实有些轻率。毛泽东所言并非一般询问,而是有所指的疑问;也并不是问两种以上语言能否相互转换,而是对翻译究竟能否将中国古籍经典的精髓准确地转达表示怀疑。

这原来不止是学术上的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就有人认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钱钟书的侄子、翻译家钱佼汝却又认为诗歌可以翻译,难以翻译的是散文等等。事实上毛泽东抛给杨宪益的,是一个难题,而杨宪益当时未能“深刻领会”毛泽东的意思,所以只从一般技术的层面上作了简单的回答。

杨宪益的回答自然不能使毛泽东满意,他听了杨宪益的话后,“笑了笑,想了想,没有再说话”。给杨宪益的感觉是毛泽东好像想跟他“辩论一下”。

杨宪益的回答,虽然在当时是脱口而出,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实际上,却也是他对翻译看法的真实反映。换句话说,在中外翻译问题上,具体到《楚辞》,毛泽东认为译不了,杨宪益认为能译,反映了两种“翻译观”。

虽然事后杨宪益对毛泽东的问题有所思考,也觉得毛泽东的话“有他一定的道理”,即“你可以说这个东西,谁也翻不好,没法儿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也可以说没有东西不能翻。”他认为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两种都可以说”。

杨宪益不大接受人们将翻译当做一门科学,他只将它视为一种艺术,或是一技巧。

对于翻译,杨宪益还有“模仿说”:如果把原著比做一件艺术品,那么译作就是一件仿品。仿品水平有高低之分,当然永远不可能与被仿品完全一样。

杨宪益之所以用简单的方式回答毛泽东,并不完全是当时仓促,实乃杨宪益本即不愿将译事复杂化,而主张简单地看问题。在他见毛泽东半个世纪后,他的这一观点仍然未有改变,说到翻译,他认为“无非是把一部作品从某一个文字翻译到第二种文字,就是这么回事。”

杨宪益如此看待翻译,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翻译是件可以马虎从事的事情,而只是不愿把它说得过重。在这方面,梁实秋似乎比他走得更远。梁实秋在国立编译馆时期给杨宪益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他并没有把学术工作当成一回事。他翻译一部莎士比亚的剧本只要十天工夫,译成后对手稿再也不重新读一遍。”即使这样,可能也不能说梁实秋马虎,所以杨宪益给他的评语是八个字:“才华横溢,非常机敏。”在这个方面,可以看到一点他与杨宪益身上共同的东西,诸如聪明过人、思维敏捷、才子气,还有一点点恃才傲物。

1955年,外文出版社改为外文出版局,《中国文学》杂志也归属外文局,杨宪益夫妇到杂志社工作。外文局在百万庄新建了专家楼,杨宪益一家人由东城区的南河沿迁到西城区的百万庄。百万庄当时地处西郊,那一带多是荒地,坟很多,并无确定的地名,顺口就叫百万坟,后来逃荒的人在坟岗上搭建窝棚,形成小村庄,被城里人称为百庄子。随着城市建设,定下地名叫百万庄。

4.狂译之季

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前,是杨宪益译作大量涌出的时期。当然大部分作品都是他与妻子合作的——在译者一栏,在看到Xianyi Yang(杨宪益)的同时,往往也可以看到用夫姓的Gladys Yang(杨格乃迭丝,戴乃迭)的字样。

那时新中国刚成立,杨宪益与夫人的翻译自然离不开左翼、解放区及解放后新创作的文学作品,小说有鲁迅的《阿Q正传》(1952)、《故事新编》;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3),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诗歌有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戏剧有大型歌剧《白毛女》、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以及冯雪峰的《雪峰寓言》,1956—1959年陆续出版的四卷本《鲁迅作品选》,广西歌舞团演出的民间歌舞剧《刘三姐》(1962)。

那时期,娱乐方式相对单调,看戏是人们主要娱乐之一,因此也就成为用来教育人民的重要工具。1961年,杨宪益在《剧本》上发表过观看昆曲《李慧娘》的观后感;还写过川剧《拉郎配》的故事来源等文章。当然他也翻译了许多我国传统戏曲剧本。古代戏剧有明代洪昇的《长生殿》(1955),元代的《关汉卿杂剧选》(1958);现当代各剧种有京剧《打渔杀家》、《白蛇传》、《望江亭》,川剧《柳阴记》、《拉郎配》,昆剧《十五贯》,评剧《秦香莲》,晋剧《打金枝》,闽剧《炼印》,粤剧《搜书院》,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6)等。

杨宪益还翻译了大量古今小说、诗歌、文论及史论等作品。1953年,英译《离骚及屈原的其他诗作》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有《龙女:唐代传奇十种》、《中国古代寓言选》(1957)、《儒林外史》(1957)、《宋明评话小说选》、《汉魏六朝小说选》(1958)、《不怕鬼的故事》(六朝至清代志怪小说);1957年,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英译出版;1959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英译本问世;1962年,英文版《中国文学》第八期刊载了杨戴合译的节选《文心雕龙》(《神思》、《风骨》、《情采》、《夸饰》和《知音》)。

1952年,杨宪益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他翻译的苏联人研究中亚古代帝国花剌子模的文章《关于古代花剌子模的十二年考古研究》;50年代后期还译有金克木的中印文化交流史著作《中印人民友谊史话》,大约同期,还译过中国第一个陆路到达印度而留下记载的东晋名僧法显的《佛国记》。

这时期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有很多。1954年,所译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在《人民文学》发表(1958由香港中流出版社出版),同年,杨宪益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了《阿里斯托芬和希腊喜剧》一文,其中有对《鸟》的评介,《鸟》之外,还译过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和平》。《和平》初译稿在“文革”中散失,后来出版的,是他重新翻译的。

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萧伯纳戏剧集》,其中《恺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匹克梅梁》两部剧是杨宪益翻译的。

1957年,杨宪益翻译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早期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拉丁语文学典范的《牧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0年,他又在《世界文学》杂志上发表了所译维吉尔的《伊尼依特》片断。

1959年,杨宪益与闻时清合译了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鼻祖”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61年,在《世界文学》上发表了所译《古希腊抒情诗选》。

1960年,中宣部副部长周扬问道:“我们为什么没有把《荷马史诗》介绍过来呢,宪益?”杨宪益既然在牛津大学修过古希腊文、拉丁文,并且也已翻译过希腊、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当然是翻译荷马史诗的不二人选。于是杨宪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从外文出版社借调过去,从事荷马史诗的翻译。

1964年,杨宪益在《世界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荷马史诗的选译《奥德修记》。其实荷马是杨宪益少年时就喜欢的作家,也早在周扬问话之前,杨宪益就在《世界文学》上发表了长文《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可能在那时他就关注甚或着手翻译荷马了。

《伊利亚特》原来的名字叫《关于伊利昂城的史诗》,《奥德赛》的原名是《关于奥德修的史诗》,杨宪益觉得这两部史诗应该译为《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但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两个译名大家已经习惯了,所以不改也可以。但他终于还是改了。

“文革”前杨宪益还译过埃斯基罗斯的《神囚记》、从拉下文译出的普劳图斯的《凶宅》、诞生于中世纪的法兰西英雄史诗《罗兰之歌》。

杨宪益之所以1960年前后没有译荷马史诗,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正忙着译《史记》。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译毕,书稿交到外文出版社,但过了很长时间,书都没有出版。“文革”中期他打听书稿下落,社里的回复令他沮丧:书稿去向不明。后来有香港朋友发现书在香港出版了,原来是早在“文革”前就被人擅自给了香港那边。直到1976年,他所翻译的《史记》才在大陆出版。

《奥德修记》完成后,外文出版社把杨宪益要回去,叫他翻译《红楼梦》。《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杨宪益自小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则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到2000年他85岁的时候,还写出“平生厌读《红楼梦》”的诗句来呢。

可这回是领导分派的任务,他懂得“工作不是凭自己的兴趣”的道理,也有这个觉悟,所以他平然接受了。

虽然杨宪益对《红楼梦》的题材不大喜欢,但毕竟是名著,自有它的魅力。何况里面所描写的贾宝玉,与他小时候的生活有点近似,也是生活在一群女人中间,被她们宠着。所以眼下他读着译着,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钻到书里去。

这次翻译,杨宪益仍是与夫人合作,他译初稿,戴乃迭加工润色。

到1964年,百廿回的原著他们已完成了八成的初稿,国内形势有变,组织上叫他停下来。这一停,就停了七八年,1972年夫妻俩从监狱里被放出来后,翻译才又得以继续。

最幸运的是杨宪益当初被收监的时候,《红楼梦》的译稿是放在了办公室的,因为他的问题没有定性,所以他的办公室并没有被查抄,他的同事、时任外文局英文组组长的熊振儒是个有心人,把杨宪益放在办公桌上的译稿用报纸包包好,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书稿在那个地方放了几年,居然谁也不知道。

杨宪益从狱中出来,重获自由,恍若隔世,心想那《红楼梦》译稿肯定是不知被扔到哪里去了,毁掉了也完全有可能,真没想到居然一章不少!

1974年,《红楼梦》就全部翻译完成了,可是直到1978年才开始面世,1980年才出齐三卷。杨宪益的那位叫大卫·霍克斯的朋友,也翻译了《红楼梦》,他告诉杨宪益,他的译名取的是《红楼梦》原先的书名“石头记”。杨宪益就与妻子商量说,他既然用了“石头记”,我们总不能与他一样,我们就叫“红楼梦”,戴乃迭同意。他们老老实实译作“ADreamofRedMansions”。

这一时期,虽然从翻译的数量上,可以说是杨宪益的一个高峰,但其中许多原著,都不是出自他的理性选择或兴趣爱好,而是出自领导的旨意、工作的任务、形势的需要,《红楼梦》是工作任务;

《奥德修纪》是领导要求;《打渔杀家》、《白蛇传》、《秦香莲》、《拉郎配》等是为配合中国戏剧出国;《中印人民友谊史话》与《佛国记》是为配合宣传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与友谊。

杨宪益夫妇当时与全国人民一样,怀着超常的工作热情,拼命要按时完成任务。杨宪益回忆道:“1958年‘大跃进’运动期间,我们没日没夜地译书,快得像发了疯似的。”他的大妹妹也曾回忆她的哥嫂那时工作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实在太累了,戴乃迭就把笔一搁,走到室外去,拿起绳子,跳绳;杨宪益则点根烟抽起来。两人就这样休息会儿,待会儿就又开始工作了,常常连话都来不及说,也可能是累得没有力气说。

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它自己的规律,不能要求作者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突击生产,否则就会出现瑕疵,难免留下缺憾。

杨宪益也不讳言他们在时代的要求下如此工作,“当然会影响翻译的质量”。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夫妻俩只花了十天工夫就译成了,结果他“一直在为当时未能有充裕的时间把它译得更好些而遗憾”。

同类推荐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1564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2111

    《大雁精神》作者:张金洋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7月字数:100千ISBN:978-7-5064-3944-2定价:16.80元
  • 狂玄

    狂玄

    年青一代天才百里战歌,为了开发禁忌玄术,不惜以活人进行试验,导致生灵涂炭人心惶惶。玄界八门七帮六派四院三宗共同发出通缉,能将其擒拿者,赏天玄器一件,城池二十八座……
  • 诈尸客

    诈尸客

    三麻子,你丧尽天良活该死,我半夜三更吃你肉,五更再把你骨头煮……诈尸不同于复活,诈是一种乱,也不同于借尸还魂。
  • 毒俏萌王妃:王爷约吗

    毒俏萌王妃:王爷约吗

    在自己十六岁生辰过去的第二天就被自己师傅无情的扔到了深山老林里,救下帅气冷酷冰山杀手男,结识表面温润如玉,内心却黑暗无比的腹黑男,在领一个骚包绝世大美男。下山就下山,看我和美男一起游历江湖,大战朝堂。但小日子却未免有一些太过于无聊了,不如去约个会什么的?腹黑美男,约吗?杀手美男:默默擦剑。骚包美男:咬着手帕眼泪汪汪:“倾倾,你舍得抛弃人家嘛?”腹黑美男:唔,好啊。
  • 重生之宁凉

    重生之宁凉

    “宁凉,你是准备把我的皮剥掉做你的收藏品吗?原来你那么喜欢我啊,要不然怎么让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宁凉,你早就和我捆在一起了,我们都是出于困境中的人,今天如果不死的话,我们就在一起吧,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结婚吧”“结婚就是永远的在一起啊”宁凉扬起灿烂的微笑
  • 青衿待人纫兰盈香

    青衿待人纫兰盈香

    秋纫兰一直喜欢着那个曾经过她人生的男孩,但命运捉人,她误以为她不爱她,而爱她的人,在一次事故中,秋纫兰错失了这个翩然少年郎。而那件事也成了禁忌。那么隔了两年时间,她踏上韵城大学的路上,重新与他相逢,他们之间的那禁忌会打破吗?在大学中遇到阳光明媚的男生之间,她将要选择谁?
  • 国度世界

    国度世界

    国度的种子,根植于土壤(肉、体),至于长成什么样,那只能希望神能告诉我了。。。新人作品
  • 帝姬才不当炮灰

    帝姬才不当炮灰

    请问穿越不到一天就被毒瞎算什么?作者:你个炮灰!请问穿到一个父亲不是皇帝而且已经挂了的公主身上算什么?作者:你个炮灰!请问被人追着绑架刺杀算……作者:别问了你个炮灰!公主:去你的炮灰!以后权力,金钱,地位是我的,男人也是我的,天下都是我的!至于作者……你收拾收拾写下一本吧!
  • 斯雷利亚

    斯雷利亚

    神灵陨落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呢?就此消亡?还是和人类一样转生?他们的灵魂回到了那块大陆,斯雷利亚。十二主神,七大元素神,更换了一代又一代,到底他们回到斯雷利亚做什么?斯雷利亚的两个新国家,温岚帝国,弗兰地卡王国,开始新的争斗,不断介入的外来势力,最后给斯雷利亚,又能,带来些什么?